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731节

  瞿进贤听得眼睛转圈圈,“知州,你这么一说,属下更加糊涂了!海公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第762章 这案子真是精彩啊!

  “子义,海公卖的药,你觉得是毒药吗?”李三江问道。

  瞿进贤头摇得像拨浪鼓,“海公卖的药,怎么可能是毒药!他卖的药,虽然苦口,可一定是济世救民的良药。”

  李三江缓缓地点了点头:“是啊,海公递过来的这碗药,虽然苦口,但我心甘情愿地喝下。

  只是这碗药喝下去,药性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瞿进贤想了想问道:“知州,要不要属下去司理院看看?”

  “不要去。这个时候,不该在司理院出现的人,最好不要出现。”

  沪州司理院六号法庭,公诉方主检法官传唤完最后一位公诉方证人,扫了一眼观众席的众人,转身看向主推官,自信满满地说道。

  “主推官,两位同推官,综上所述,杨开泰与苟蔡氏狼狈为奸,合谋侵吞苟实德钱款的事实清晰,证据确凿。请三位推官大人,根据清晰确凿的证据和事实,判定杨开泰有罪,并依法量刑。”

  记者席和观众席议论纷纷。

  “想不到小白菜还真被羊给吃了。”

  “苟实德人财两失,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啊!”

  “是个男人都咽不下这口气。”

  “真相了!以前我还不明白苟实德疯了一样死咬杨开泰,还以为他就是贪钱。原本是当了王八,难怪如此。”

  “戴绿帽,做王八,苟实德要不是被逼到绝路上,怎么会把丑事公众于世。”

  “看来这杨开泰也不是善茬。”

  “商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在农交局和期货交易所广有人脉,能是什么善茬吗?”

  “杨开泰罪有应得!”

  “你怎么恨上了杨开泰了?跟他有仇?”

  “我跟他无怨无仇,我是站在公理正义上。我与罪恶不共戴天!啧啧,这么水灵的小白菜啊,白白被羊给吃了。”

  主推官等公诉方主检法官说完,等了一分多钟,啪啪地拍响了惊堂木。

  “肃静!”

  等到法庭安静下来。

  主推官转头看向辩护诉讼士席的上海检法官,“辩方,轮到你们陈述案件,询问诉方证人,以及传唤辩方证人。准备好了吗?”

  辩方主检法官站起身,叉手作揖道:“主推官大人,我们准备好了。”

  “好,开始。”

  “主推官、同推官、书记官,刚才公诉方站在诉方立场上,陈述了整个案件,我辩方暂时不对这个陈述进行反驳。我们先询问诉方一号证人,天津棉纺二厂驻上海采购主任麦成奇。”

  “批准,传一号证人麦成奇。”

  麦成奇又一次站在证人席上。

  辩方主检法官看着他问道:“麦成奇,你说杨开泰在万历四年十月份,卖了十万斤苏北棉花给你?”

  “是的。”

  “你亲眼见过这十万斤棉花,验收过其品质。并且凭借你丰富的经验,认出这批棉花的产地和品种。”

  “是的。”

  “那我问问你,杨开泰卖给你的十万斤棉花,你知道他是从苟实德手里拿来的吗?”

  “这位官爷,你是嘛意思?杨开泰卖给我的十万斤棉花,我只知道他从苏北收购上来的,具体从哪家收来的,我怎么知道?

  他不说,我也不是神仙。”

  “好,你不知道杨开泰卖给你的十万斤棉花是不是苟实德的棉花,那么公诉方怎么就一口咬定,这十万斤棉花就是苟实德的呢?”

  主诉官马上站起来,朗声反驳道:“主推官!辩方这是在强词夺理,诉方反对!”

  主辩官不客气地反驳道:“主推官,诉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辩方反对!”

  主推官一拍惊堂木,转头看向主诉官,“诉方,说说你的理由。”

  “主推官,苟实德请杨开泰代售的棉花,正好是十万斤,产地是苏北,品种是东海四号。跟杨开泰卖给麦成奇的十万斤棉花完全对得上!

  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所以我诉方完全有理由认为,杨开泰卖给麦成奇的十万斤棉花,就是苟实德的那十万斤。”

  马塞洛听了莱昂的反应,不由地点点头。

  主诉官说的合情合理。

  十万斤棉花,不是十斤,一百斤。产品、品种、数量完全对得上,这就是铁证如山。

  众人的目光转到主辩官身上,急切地等待他的反驳。

  都铁证如山了,你还怎么反驳?

  主辩官不慌不忙地说道:“主推官,请允许我向在场诸位解释一些情况,需要耽误一点点时间。这些情况与案件息息相关,关乎着案犯杨开泰是否有罪。”

  “批准!”

  主辩官先向主推官拱手表示谢意,随即转向记者席和观众席,朗声开口。

  “首先在下向诸位解释一下,苏北棉花,泛指根据江北扬州郡,泰州、如臬、泰兴、通州四县产棉地。

  根据上海农交局和期货交易所的数据,苏北四县棉地在万历四年,合计有三百七十九万亩,产棉花四万一千六百七十万斤。

  而东海四号,是苏北种植最广的棉种,占总面积的七成以上。也就是说,万历四年,苏北四县产棉区产东海四号棉花三万万斤左右。

  相比三万万斤,十万斤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记者席和观众席马上议论开了,嗡嗡声响。

  马塞洛听完莱昂的翻译,陷入到无比震惊中。

  苏北四个县,一年产棉四万一千六百七十万斤,合计二十万八千吨。

  二十万八千吨啊!

  还只是其中一处地方的产量!

  这么多棉花送到棉纺厂,能纺织出多少棉布来!

  这就是大明真正的实力吗?

  主诉官马上站起来反驳道:“苟实德给到杨开泰的棉花是十万斤,杨开泰卖给麦成奇正好也是十万斤。为什么这么巧?”

  对,为什么这么巧?

  马塞洛跟观众席的听众们一样,思绪被主诉官的话拉了回来。

  是啊,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主辩官面不改色,在嗡嗡的议论声中继续保持着风高云淡。

  等主推官用啪啪的惊堂木声,把法庭上的嘈杂声压下去后,主辩官开口说道。

  “是啊,为什么是十万斤?”主辩官转头看向记者席和观众席,大声问道。

  众人不由自主地纷纷点头。

  是啊,为什么这么巧,一定是十万斤?

  主辩官继续说道:“我再跟大家普及一些知识,我们常说的市斤,此前是十六两,折合钦天监颁布的衡量度标准重量,六百克,也就是标准零点六公斤。

  为了方便百姓实际使用,钦天监把官方公制与民间市制统一为两斤为一公斤,一斤十两,等于五百克,一两等于五十克。”

  主辩官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等大家消化完自己的话后,继续说道。

  “十万斤等于五万公斤,也就是五十吨。为了便于运输,一整包棉花为二十五公斤,也就是五十斤。

  一大包棉花为十整包棉花,二百五十公斤,也就是五百斤。棉花转运多用货船,货船一个舱位能装棉花两百大包,也就是五万公斤,我们所说的十万斤。

  十万斤,不仅是河船海船一个标准舱位的载重量,也是上海农交局和期货交易所的标准交易单位,一手。”

  法庭上寂静无声,只听到主辩官略微沙哑的声音,在回响着。

  “久而久之,棉花交易市场形成了自己的规矩,一手,也就是十万斤,五万公斤,五十吨,是市场上批发起量。

  诸位,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想做棉花批发商,与人交易,必须是一手起量,也就是十万斤。少于这个数量,你只能算是小商贩,不配在农交局和期货交易所出现。

  杨开泰在上海农交局拥有两位交易席,牌号为农交乙二十六,和乙五十一。在期货交易所拥有一位交易席,牌号为沪交乙十五号。

  一年经他手出售的苏北棉花,多达百万斤。十万斤是他的起卖量。”

  法庭越发地寂静,大家都在认真地听着主辩官的讲话。

  “公诉方查证到天津棉纺二厂驻上海采购主任麦成奇与杨开泰的十万斤棉花交易,我们也查证到,确实属实。

  但我们同时还查到杨开泰向上海期货交易所出售了十万斤棉花。

  以及武昌棉纺厂驻上海采购主任李维扬与杨开泰的三十万斤棉花交易,长沙棉纺厂驻上海采购主任黄中阳与杨开泰的四十万斤棉花交易,杭州棉纺厂驻上海采购主任钱海棠与杨开泰的五十万斤棉花交易

  巧了,这些棉花的产地都是苏北,品种都是东海四号。我们上海市检法局统计到,万历四年,杨开泰共出售了一百二十万斤棉花,全是苏北出产的东海四号棉花。

  主诉官,你能告诉我们,这一百二十万斤棉花,哪十万斤是苟实德的?又或者说,为什么偏偏出售给麦成奇的十万斤棉花是苟实德的?而出售给期货交易所的十万斤棉花,就不是苟实德的?”

  法庭终于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原来是这样啊。”

  “看样子杨开泰是冤枉的。”

  “谁知道棉花交易这么复杂。”

  “这么说,杨开泰把苟实德十万斤棉花卖给期货交易所,卖了低价。其它棉花却卖给棉纺厂家采购员,卖了高价。

  他为什么这么做?难道真的是因为小白菜的原因,故意使坏,坑苟实德的钱?”

  “奸商。”

  “奸商是没跑,可人家这么做,好像没违法啊!”

  主诉官的脸憋得通红,迟疑了一会猛地站起来,斥问道:“杨开泰为什么要把苟实德的十万斤棉花卖给期货交易所,卖了一个低价。自己的其它棉花却卖了高价?”

  主辩官马上答道:“这一切是苟实德要求的!

首节 上一节 731/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