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665节
背后牵涉的人太深了!
终于掏出这句话了,沈万象激动地差点直接开口问陈荣华,到底牵涉到什么人。
旁边的杨贵安却问道:“你是赵俊海的心腹?”
“算是。小的在京口救的那位客商,是赵俊海的旧故,这些年一直有生意往来,互相十分信任。
小的在楚悦轩做了半年伙计,有一回赵俊海跟小的聊天,无意间提到了我的叔叔,才知道他以前认识我叔叔,还得过我叔叔的恩惠。
自此赵俊海对小的更加信任,让我办了几次事,其中有两件非常麻烦。小的还算机警,都给办好了。
于是赵俊海对小的另眼相看。
只是赵俊海其它都好,就是耳朵根软,凡事听他堂客的。赵夫人呢,是个一根灯芯要拆成两根用的主,对下面的人是极尽苛刻,十分吝啬。
所以小的在赵俊海手下,衣食无忧,但是存不下钱来,凑不足盘算,十分苦恼。”
“那赵俊海叫你办过什么事?”
陈荣华巴拉巴拉不客气地全部说了出来。
赵俊海只是他的东家,又不是他的恩主,双方只是雇佣关系,没有什么出卖不出卖的。再说了,陈荣华给他办了那么多事,解决了那么多麻烦,却总是像打发叫花子一样,随意打发一点赏钱,心里早就有憋着一团火。
不过陈荣华还算讲道义,开始时想方设法地帮赵俊海隐瞒。
可是在妻儿面前,陈荣华马上想通了。
你身为东家的恩情早就还清了。我衣食无忧,都是靠着自己机警能干挣回来的,不存在还欠着你的恩情。
毫不犹豫地改变了立场。
沈万象越听眼睛越亮,乖乖,有大鱼啊。
“修齐广的勾当,你知道多少?”
“知道不少。”
“说说。”
“好!”
陈荣华对交代修齐广的破事,更加没有心理负担。
“小的跟修齐广,以及他手下的四大金刚,就是四位最得用的心腹打过交道。后来比较熟了,他们私下里有些赃物,还是小的转手帮他们处置的。
常来常往,比较熟了,经常在一起喝酒,也听他们说起过他们的破事”
陈荣华巴拉巴拉说了一通,然后总结道:“修齐广这四位心腹,都是跟他一个师傅的师弟,还一起在仁慈院当过护院。许多武艺还是他代师传授。
隆庆元年,修齐广从大牢里出来,这四位师弟不离不弃,跟着他一起打江山
要小的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修齐广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他四位心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他的六师弟,四大金刚里的老四贾富贵,人称贾老六,还算是有良心。
坏事从不抢着做,有时候还会伸手拉人一把。在燕子门那个粪坑里,他算是个奇葩。修齐广和其他人也都不是很喜欢他,但他天赋好,武艺高超,甚至反超修齐广一大截。
据说贾富贵在仇家手里救过修齐广好几次命。修齐广还要靠贾老六保命,所以一直哄着他.”
任博安和杨贵安对视一眼,对门口说道:“把贾在寅请进来。”
“是!”
过了一会,门开了,进来一人,身形雄壮,气势不凡,陈荣华看到他的相貌,猛地跳了起来,失口喊道:“贾老六!”
来人哈哈一笑:“陈兄,在下贾在寅,字举业,现在恭居锦衣卫镇抚司特遣局正七品主事。”
不仅陈荣华傻眼了,沈万象也傻眼了。
任博安在旁边介绍:“举业出自保定蒙古达官,祖上跟着忠壮恭顺伯(吴允诚)自山阴归明。
后来被安置在保定。举业十五岁时奉命潜入沧州,带艺投奔了修齐广的师傅。你真以为修齐广和他师傅有多高明,能教出举业这样的高手来?”
带艺投师,难怪武艺高出修齐广一大截。
贾在寅客气道:“在下十四岁那年手脚没轻没重,惹了大祸,于是戴罪立功,给锦衣卫做暗桩。
想不到一做就是十二年。
惭愧的很,在下在修齐广身边卧底十年,收集了不少江湖情报,只是一直不能探知到其幕后的黑手。
倒是陈兄,八面玲珑,没多久就察觉出修齐广幕后的主子。不过你也很机警,察觉到不对马上放弃,还掩饰得很好,让修齐广打消了疑惑。”
陈荣华心里一惊:“修齐广警觉到在下的打探?”
“没错,你要是再稍微进一步,在下就只好用羌笛给你吹一曲了。”
陈荣华吓出一身冷汗来。
沈万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锦衣卫果然名不虚传,恐怖如斯!
“好了,陈荣华,你现在说一说,赵俊海和修齐广身后的主子贵人了。”
陈荣华心有余悸地咽了咽口水,“好,赵俊海背后的贵人,我确信无误,但是修齐广身后的贵人,在下只是猜测。”
“猜测也无妨,尽管说来。”
三个多小时后,房间里只剩下任博安、杨贵安和沈万象三人,陈荣华下去休息,贾在寅有事离开了。
沈万象放下厚厚一叠文卷,欣喜地说道:“任兄和杨兄所料不错,陈荣华的肚子里,确实有货!
现在我对完成府尹的重任信心满满。”
任博安和杨贵安相视一笑,没有出声。
“不过今晚让在下刮目相看的是锦衣卫对人心的把握,真是让人惊叹不已。要不是两位连施妙招,还真降服不了陈荣华这只狐狸。”
任博安连连摆手,“锦衣卫在暗桩、行刑等方面颇有心得,但是教化人心方面却是个草台班子。”
好像有点道理。
锦衣卫凶名赫赫,多半来自它的无孔不入和狠辣凶残,没听说它在收揽人心方面有建树。
沈万象疑惑地问道:“难道是两位仁兄自学的本领?”
任博安哈哈一笑,“这是我们跟政工处学的本事。”
“政工处?”
“对,就是以前的军中宣赞局。”
沈万象问道:“宣赞局?记得李子明去那里观政了半年,后面不听其名了。”
“宣赞局是孟春先生(杨凤鸣)在南海经略时组建的,在克复安南时立下赫赫功勋。
后来推广全军,在团级以上设政工处,营连设政工教导员和指导员。它们隶属于中军都督府的政工总局,总都事正是孟春先生。”
杨贵安一旁纠正道:“任兄,现在政工总局隶属于前军都督府。”
任博安一愣,“改了?”
“是的,前两日子《皇明朝报》有刊登。我听朋友说是中军都督府有参谋总局,权柄太重,所以把政工总局分到前军都督府去了。”
“原来如此。沈令史,政工处平时宣传教化、肃正军纪,战时鼓舞士气、振奋军心。还负责教化俘虏,安抚地方。
他们在教化人心上很有一套.”
杨贵安在旁边补充道:“例如在下参加的湄潭响水坝伏击战,杨兆龙部属六千多土兵被俘获。政工处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
先是揭发检举,把平日作恶多端,吸血霸凌的军官揪出,举行诉苦大会,痛斥这些恶官的种种劣行,再当众严惩
然后教识字,教唱歌,组织班会小组会,互相讲故事,述过往,批评与自我批评,展望未来,畅想幸福才五天,那六千俘虏有一大半归了心.”
任博安又说道:“我们只是跟政工处学了点皮毛,他们才是真厉害。不用严刑拷打,只是跟你谈心,用不着几句话就让你恸哭流涕,悔不该当初。
对了,你的同科李子明李令史,也是其间高手。听说他跟着第一师在施州卫、在石柱改土归流,领着政工处,把六七家土司搞得众叛亲离”
沈万象又惊又喜,“子明居然如此长进,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真是让我为他高兴啊。”
心里又暗暗着急。
子明兄,你进步得太快,我有些跟不上啊。
唉,焦虑啊。
即高兴兄弟有进步,又焦虑兄弟进步太快!
把文卷整理好,任博安对沈万象说道:“沈令史,天亮了我们就进城去,向潘府尹和苏镇使汇报,然后请示下一步工作。”
“好!我们有了重大收获,要趁热打铁!”
三人出了房门,惊喜地看到东方由深蓝变成灰白,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抹橘红色聚集着,然后猛地睁开,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了整个天地。
“天亮了!”
第710章 京师总医院
太阳越升越高,到了九点多钟时,日头挂在朝阳门城楼上方,俯视着整个北京城。
北城北居贤坊靠崇文门北街,有一处地方,绿树成荫,其中有几棵松柏长成参天之势。在松柏后面,绿树中间,有楼房若隐若现。
这里是原柏林院,现在的京师总医院。
西门前空地,停着二十几辆豪华马车,檀木的车厢通体墨绿色,镶挂着铜制的铃铛、云纹和包角,车厢前方两侧,两盏铜制风灯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两匹骏马昂首站立,马蹄时不时在地上踢两下,身上抖动的鞍辔用上等皮革和精铜打造,华丽精美。
这二十几辆马车款式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上略有差异,拉车的马多是白色,也有黑色青色,但两匹马都是同色。
对于京师显贵人家来说,坐着混杂色马车出门,就跟裸奔一般。
马车下来不少人,分别是英国公张瑢、成国公朱希忠、镇远侯顾寰、西宁侯宋世恩、阳武侯薛翰。
恭顺侯吴继爵、灵璧侯汤世隆、武安侯郑崑、安远侯柳震、永康侯徐乔松、武定侯郭大成、泰宁侯陈良弼、汝宁县公卢镗、襄城伯李应臣等等。
京师里的勋贵能来的都到齐了。
他们或穿蟒服,或穿飞鱼服,或穿斗牛服,头戴上折幞头,各个精神抖擞,自显威严。
西门匆匆走出来两人,前者三十多岁,身穿儒袍,头戴网巾,正是胡宗宪的长子胡桂奇。
后者六七十岁,身穿道服,头戴束发铜冠,道骨仙风,正是京师总医院院长李梃。
胡桂奇叉手长揖,“诸位公爷、侯爷、伯爷,晚辈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李梃上前作揖,“不才李梃见礼了。”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