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22节
往年几艘葡萄牙帆船在南亚诸国海岸线上,可以称王称霸,横行无阻。
卡尔德隆率领的舰队,在路过阿拉干国南部港口妙乌港时,短暂地停留过。
那么多大帆船,那么多黑漆漆的炮口,让阿拉干国王以及此时的蒲甘霸主-东吁国王莽应龙都瑟瑟发抖,双腿发软。
然后这支灭国毁城的“无敌舰队”,被明国水师击败了。
谁也不敢相信这个传言。
现在信了。
吉大港外海停泊的明国水师,比葡萄牙人的帆船要大的多,炮口也要密集得多,数量更是卡尔德隆舰队的十倍。
如果说卡尔德隆舰队在阿拉干人心目中可以轻易摧毁一个国家,那么这支明国水师,可以毁灭整个世界。
然后这支水师在南亚诸国面前的起手式,就是真的不会吹灰之力,把一座坚固的城堡和一座繁华的港口,化为灰烬,彻底摧毁。
太凶残了!
难怪能轻易地打败葡萄牙人。
俞大猷继续说道:“旧的吉大城和吉大港狼藉一片,没法用了。本帅的部下在这附近勘查过,发现拉铁链处正是这一段河道最窄处,转过那个弯正好又有一个大河湾。
那里河阔水深,适合做港口。巧了,那里又正好与拉铁链的左要塞相近,正好可以以要塞为基础,扩建新城。
我大明水师新建此港此城,叫察地港,恢复永乐年间,三宝太监水师过来时,在此地设的察地港抽分所。
以后此城港由大明管辖,聚货通商,各国船只和民商可自由往来。
我的这个想法,你们是赞同呢还是反对?”
榜葛剌苏丹国使者马上答道:“我们赞同,我们坚决拥护。察地港原本就是百年前,我国献于大明天朝的,只是上国久弃。
现在天朝愿意再收回去,我榜葛剌苏丹国上下,是欢呼雀跃。”
反正此前吉大港被人占了去,不在我手里。现在它废弃了,大明重新修筑一座,在不在我榜葛剌手里,无所谓了。
再说了,现在大明粑粑来了,这大腿一看就又粗又大,金光灿灿,我们榜葛剌国扑上来,抢先抱得紧紧的,以后谁还敢欺负我?
阿拉干国使者也很快想明白了,就算明国水师把吉大港抢了去,阿拉干国也抢不回来。
现在大明新筑一座新港城,还愿意放开任由各国自由往来,已经不错了,还敢奢求什么。
他连忙答道:“阿拉干国上下坚决赞同,同时愿意为察地港修建出力。”
榜葛剌苏丹国使者一听,你小子太机灵了,怎么让你抢了先?
连忙补充一句:“我们榜葛剌国也愿意为察地港修建出力。”
“好。”俞大猷满意地点点头,“修建之事,自有本帅属下主持,届时有人力、粮食等方面的需求,自会与你们说。
放心,我大明一向是仁德广播四海,你们两国恭敬诚顺,大明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的。”
俞大猷话锋一转,问阿拉干国使者道:“听说你们阿拉干国,正被东吁国主莽应龙步步紧逼?”
阿拉干国使者马上答道:“回上使的话,莽应龙自持兵力雄厚,残暴不仁,四处征战,吞并他国。蒲甘诸地,生灵涂炭。
我阿拉干国与蒲甘内地相隔阿拉干山脉,原本相安无事。三十年前,东吁国上任国王莽瑞体率领十万兵马围攻我妙乌城,围城三个月未果,只能撤兵而归。
但我阿拉干国也是元气大伤,无奈以臣服东吁国为条件获得三十年安宁。
只是莽应龙即位后,向南、向东用兵,屡屡获胜,于是想转头重新征服我阿拉干国。”
俞大猷捋着胡须说道:“就是嘛。你们前面有大敌,为什么还要与背后的榜葛剌国结怨?为了一座吉大港,与潜在的盟友撕破脸,搞得自己腹背受敌。到时候莽应龙大兵压境,你们连一个外援都找不到。
从这一点来说,故意挑拨你们与榜葛剌之间战事的葡萄牙人,没安好心啊。”
阿拉干国使者是本国高官,自有见识,听俞大猷这么一说,仔细思量,觉得确实有道理。
莽应龙从东边打过来,阿拉干国能找的外援可能只有葡萄牙人和榜葛剌人。
葡萄牙人是认钱不认人,现在就跟莽应龙勾结在一起,向他提供了一支火枪火炮雇佣兵。到时候开战,葡萄牙人肯定会站在莽应龙那边而不是自己这边。
因为那边给得钱多!
剩下只有榜葛剌人这处外援。
结果本国在葡萄牙人的挑拨唆使下,为了抢夺吉大港,直接撕破脸.
玛德,葡萄牙人真不是好东西,我们要跟你们翻脸!
俞大猷看着阿拉干国使者脸上的神情,知道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转头对榜葛剌国使者说道:“你们榜葛剌国,本帅也知道,西边有莫卧儿苏丹国,他们的国主阿克巴,雄才大略,正虎视眈眈你们葛剌国。
压力也不小啊。”
榜葛剌国苏丹国使节的眼泪水都要下来了,是啊,这段时间我们过得太苦了。
西边莫卧儿国步步紧逼,东边阿拉干人还勾结葡萄牙人下黑手,把我们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吉大港给抢走了。
腹背受敌,财源紧张.
我们真的是太难了!
俞大猷把榜葛剌国使者的神情也看在眼里,知道自己熬的这锅汤到火候了。
“大明皇帝陛下把本帅派到南大洋,一是重宣大明威德,打通商路;二是除暴安良,惩恶扬善!
莽应龙征战蒲甘,残暴无德,弄得生灵涂炭不说,居然还敢觑觎大明云南边地。如此冒犯天威,是取死之道!”
阿拉干国使者惊喜道:“大明天朝要出兵攻打莽应龙,为蒲甘百姓铲除暴虐?”
俞大猷看了他一眼,答道:“蒲甘与我大明相隔千山万水,陆路难行,难于上青天。直接出兵,目前不可能。
但现在海路已通。本帅已把东吁国主莽应龙暴虐害民,以及不臣之行径,禀于我大明皇帝陛下。
待圣谕一到,我大明水师就会奉谕行事,先封锁东吁国海岸,其港口城池,皆如吉大港一般!
尔等阿拉干国,可趁我大明天威,重振旗鼓,奋勇东进”
阿拉干国使者马上说道:“下官回去后,马上禀请国主修国书,遣使者,朝贡大明天朝,以显外藩诚意。”
嗯,有眼力劲,上道!
俞大猷满意地点点头。
榜葛剌国使者急了,“上使大人,莫卧儿国的阿克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残暴不仁,有违天道,他.他还”
使者灵光一闪,想出个绝妙借口:“上使大人,阿克巴狂妄自大,居然对乌斯藏的哲域地区(锡金以及南部地区)有贪恋之心。”
急了!
你看你,怎么就急了呢!
俞大猷摆了摆手,“不着急,我大明素来是先礼后兵,待我水师行到柯钦、果阿、第乌等港,与这阿克巴好生商谈。
他要是肯听劝,愿意与大明自由贸易,愿意与诸国相安无事,那就一切好说。要是他敢执迷不悟,那就休怪我大明要替天行道。”
临行前,朱翊钧连写了数封密诏给俞大猷,切切交代他,到了南大洋地区,先把当地的霸主找出来,先好好谈一谈。
条件要往高处谈,我大明不是来要饭的,是来撒播文明之光,是来自由贸易的,占住了大义制高点,开出的价格肯定不能低。
而本地的霸主嘛,一向横行霸道惯了,自然不会答应我们条件。
既然谈不拢,大义制高点又占住了,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封锁海岸线,摧毁港口,扶植它的敌人,围攻它。
总之一点,浪越大,鱼越贵!印度越乱,生意越好做。
根据朱翊钧的旨意,戎政局参谋总局和海军部参谋局制定了南大洋行动纲要,早早就传给了俞大猷。
心里有数的俞大猷安抚了阿拉干国和榜葛剌国的使者一番,叫他们稍安勿躁。
接下来几天里,榜葛剌国和阿拉干国各派出一支民夫队伍,把吉大港和吉大城废墟收拾一番,然后彻底拆除。
先种地养鱼吧,这块地,这片水域,现在十分肥沃,一定能高产。
接下来就是修建察地港。
俞大猷留下一支十六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分队,以及一千陆战营留驻察地港,负责督造察地港。
并派出通讯舰,通知龙口城的宋应昌,调运部分建材和物资到察地港。同时叫南海水师左营,把察地港列入巡逻航线节点之中。
一切安排妥当好后,俞大猷率领朱雀水师主力扬帆起航,直奔锡兰岛的科伦坡港。
北边察地港,西边科伦坡港,东边炎兰港,组成一个三角形,印度与蒲甘、满剌加海峡之间的海域,就在大明控制之下了。
天气晴朗,白云疏落,蓝色的天空与蔚蓝的大海相映成辉。
海鸥时不时从桅杆上飞掠而过。
舰队离印度东海岸其实并不远。但是印度东海岸是出了名的贫瘠和缺乏良港。它的财富和良港几乎都集中在西海岸。
吹拂着海风,何塞小心地向俞大猷询问道:“大帅,我们为什么不直奔柯钦港?”
俞大猷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本帅出发前,皇帝陛下有交代,要日拱一卒,步步为营。印度是个大宝藏,所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第598章 果阿城里的忠臣
葡萄牙海军军官,前驻满剌加副总督兼军事指挥官孔塞达.阿威罗.莱昂,焦虑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他带着被大明驱逐的两千多葡萄牙人,驾驶着六艘破船,从满剌加港摇摇晃晃地离开。那六艘破船,有的漏水,必须安排人手每天不停地排水,才能保证它不会沉。
有的桅杆断成两截,直接用绳子绑成一根,凑合着用。可是风一大这桅杆就东倒西歪,莱昂只好叫人不停地用绳索加固。
有的舵机坏了,直接用一根木头连在一起,凑合着转舵。
每次转舵,都需要十几个人扶着那根木头,使出吃奶的力气才能把方向调好。
大家一路走,一路骂缺大德的明国人。
一路上还有海盗,有风浪,有礁石,全靠莱昂指挥得当,这才让六艘船跌跌撞撞地横穿蒲甘海,历经千辛万苦冲到科伦坡港,在那里船只彻底得到了修葺,这才圆乎地回到果阿。
刚在果阿上岸,卡尔德隆就下令将莱昂逮捕,准备就地审判。
不过被莱昂安全带回来的两千多葡萄牙人,不少人感念他的恩情。
没有他,大家根本不能平安地回到果阿。
这些人有军官,有商人,有行政官员,有传教士,亲朋好友一大堆,在印度殖民地影响力不小。
大家一起帮忙说情,卡尔德隆退让了一步,把莱昂免职软禁起来,等他得胜回来,再把莱昂遣送回国,交由国王殿下处置。
只是现在卡尔德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从上帝的荣光里,得胜归来。
咚咚。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