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18节
所以蒲甘海盗最爱去吉大港。这些人出去,那些人进来,常年有一半的蒲甘海盗聚集在吉大港。”
俞大猷站起身来,赞许地拍了拍何塞的肩膀,“你小子兵法学得不错。”
何塞觉得浑身上下骨头都轻了一半,弯着腰,缩着头,恭维地说道:“下官学得不好,上次声东击西的计谋,被大帅一眼就看穿,实在是太拙劣了。”
俞大猷哈哈大笑:“用计,西夷人确实还有的学。不过你小子很有眼光,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
何塞马上说道:“下官对大明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愿意为大明皇帝扑汤蹈火,死了又死。”
何塞一急之下,把学会的几个成语全部用上,还杜撰了一个。
“听说你出身葡萄牙贵族,做过两位总督的副官?”
“私生子,大帅,我是私生子!”何塞连声辩解,脑子飞转,终于想到一个词,“也就是庶子,谁也不待见的庶子。我什么光都没沾到,还背负了诸多的辱骂和耻辱。”
“你不是被俘后见风使舵吗?”
“大帅,我是一个小人,只会见风使舵,因为我知道,只有跟随胜利者,才会取得成功。我心里没有葡萄牙、西班牙,没有西夷,只有胜利者。
而现在,我大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永远都是胜利者。我愿意跟随大明,实现我的理想,建功立业,获取荣华富贵!”
听了何塞的话,俞大猷点点头,“坦诚的小人,比虚伪的君子更可信。好,攻灭吉大港后,本帅亲自行文,列你为归化军官,正式享受大明子民和海军军官待遇。”
何塞大喜,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叉手大声道:“何塞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塞愿拜为义父。”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直接把俞大猷给整不会了。
他恍惚了一下,“原来如此,所以你才取字为奉先啊,你也爱读《三国演义》?”
“是的义父,孩儿最爱读的书就是《三国演义》,最喜欢的人物是吕布。孩儿就是以这本书为读本,学习大明文字和兵法。”
俞大猷连忙摆摆手:“不要叫义父。军中上下级拜认义父义子是大忌讳,军法不容。不要毁了老夫,也毁了你自己。”
看这一脸不甘的何塞,俞大猷想着以后跟葡萄牙等西夷人交手的机会还很多,这个熟悉西夷情况,又热爱大明文化的桥梁人物,大有用处,应当好好笼络。
他上前去,双手扶起何塞:“你忠心大明,本帅自然视你为心腹。只要好好干,以后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你的才干,老夫是知道的。想必大明第一位封爵的归化军官,必定就是你!”
何塞一听,双眼放光。
大明的爵位可比西夷国的爵位强多了,尤其是军功册封的爵位,世袭罔替,以后大明伯爵的身份回葡萄牙,让自己那个提起裤子不认人的父亲,还有其他狗眼看人低的混蛋,好好看看,亮瞎他们的狗眼!
他哆嗦地问道:“大帅,下官真得可以吗?”
俞大猷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可以。你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本帅。以你的本事,跟着本帅,难道连封爵都不敢想,有什么出息?”
何塞越想越激动,“那皇帝陛下会不会嫌弃我是归化军官?”
“我大明皇帝,乃圣明天子,一视同仁,只要忠于大明就是忠于皇帝。你愿意为大明赴汤蹈火,皇帝怎么会亏待你?
再说了,不是还有个千金市马骨的典故吗?”
“千金市马骨?”
俞大猷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何塞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飘,“伟大又神奇的大明文化,我越来越热爱它了。
大帅,我懂了,我努力做那具马骨。”
俞大猷笑了,西夷人跟大明人的思维方式确实不同。
“好了,现在我们要召集参谋和各分队统领,商议攻打吉大港之事,你把你的想法讲讲。”
“是!”
何塞挺直了胸膛答道。
在等召集众人的空档,俞大猷忍不住问道:“何塞,你为什么会喜欢《三国演义》里的吕布?”
“大帅,他是《三国演义》里最厉害的一位,三英战吕布,天下无敌。所以我喜欢他,崇拜他。”
“崇拜强者,你们啊。吕布可是三姓家奴啊,在大明口碑可不好。”
何塞讪讪地说道:“三姓家奴对于我们欧罗巴人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俞大猷难得地苦笑摇头:“难怪几次接战,不管是你们葡萄牙人,还是你们兄弟西班牙人,一旦败势已成,事不可为,投降起来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第594章 那我们就将计就计!
参谋处参谋和各分队统领陆续赶到“宁波号”旗舰的舰长室。
点了名,所有人都到齐了,俞大猷宣布开会。
参谋处一位参谋先开口发言。
“大帅,刚才你叫查蛮应龙,有位参谋查到了。”
“哦,说说这位蛮应龙的来历。”
一位参谋马上应道:“是!
蛮应龙乃东吁国第二任国主,一统蒲甘地区后,遣兵向东,于嘉靖三十五年攻灭兰纳王国(都城清迈),兰纳王国盟友澜沧王国(南掌)出兵援助,未果退兵。
嘉靖三十七年蛮应龙以澜沧王国出兵援助兰纳王国为由出兵,攻入澜沧王国境内,还抢走了大明赐予澜沧国王的金印。
澜沧国王向我大明求援过,也发了文书说明金印丢失情况,文书归档在礼部。我海军部情报局整理南海地区情报时,有拿到该文档。”
“继续!”
“是大帅。
正统年间,我大明三征麓川,麓川土司思氏被迫西迁至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以西的勐养(今缅甸克钦邦)。
而后百余年间,麓川土司思氏逐渐恢复元气,又趋强大。
嘉靖六年,麓川土司思伦联合有亲缘关系的盟友勐蓬、勐密等土司,兴兵南下攻打勐阿瓦(阿瓦国),激战八天,攻陷允阿瓦(阿瓦城),杀死国王莽纪岁及其妻子儿女,灭阿瓦国。
勐阿瓦大部分领土被思氏占领,勐蓬和勐密获得勐阿瓦东北部土地后退兵。思伦派其子思洪镇守允阿瓦,自己班师回勐养。
东吁国蛮氏兴起,勐阿瓦和思氏屡战屡败,至嘉靖四十一年,勐阿瓦南部诸国全部降服东吁国,麓川思氏仅保阿瓦城以北地方。
该年,蛮应龙派大将率军沿大金沙江北上,耀武扬威阿瓦、勐养、勐密、木邦等地,思氏等土司不敢当其锋芒,纷纷避退,还行文呈报我大明求援。
文书在鸿胪寺有存”
待参谋官讲完,俞大猷眉头反倒展开,哈哈一笑,“果真对我大明云南边疆有觑觎之心。既然找到了,那就不用担心身边伏着一条毒蛇还不知。
情报队注意收集蒲甘情报,尤其是蛮应龙的,及时传回海军部情报局。”
“是!”
海军部情报局隶属于戎政府直属的谍报侦查总局,但由于其收集的情报遍及四海,地域广袤,路途遥远,时不时就孤悬海外数年,非常特殊,所以处在半独立性质。
它几乎复制了谍报侦查局的一整套机构,分析中心、机要处、行动处、后勤处除了在几大水师都司衙门配置有情报分局外,每一处军港都有驻站或办事处,每一支出海的水师舰队也都会配置一支情报队。
海军部情报局几乎是独立运作,只是把情报定期汇报给侦查总局。
经过近十年的运作和变化,现在大明情报系统分成三大块,锦衣卫重点在地方和军中,商业调查科收集海内外商业信息和舆情,谍报侦查总局强在对外。
东厂成了“中央情报总局”,锦衣卫、商业调查科和谍报侦查局的情报汇总到它手里,再呈报给朱翊钧。
除此之外,东厂有一个直属部门,非常神秘,专司监视文武百官。
俞大猷继续说道:“如何收拾莽应龙,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我们先把吉大港收拾了。现在看来,收拾吉大港非常有必要。”
有副将好奇地问道:“大帅,这是为何?”
俞大猷瞥了站在角落里的何塞一眼,说道:“有情报显示,莽应龙能够连战连胜,一统蒲甘,除了他自己能力之外,雇佣的葡萄牙火枪兵和战船,战力强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莽应龙雇佣葡萄牙火枪兵和战船,有两处地方,一是满剌加,二是榜葛剌的吉大港。现在满剌加被我大明收复,再把吉大港摧毁,蛮应龙再想雇佣火枪兵和战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他再想百战百胜,也不会那么容易了。”
众人对视一眼,没有出声。
俞大猷继续说道:“吉大港是海盗窝,我们是专打海盗的。这样的狗窝,肯定要把它踹塌填平了才解恨。
现在由参谋处参谋官何塞,为大家讲解吉大港的情况。”
何塞?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何塞从人群里走了出来,站在地图前面,右手碰了碰帽檐,向众人行礼。
他?
这个洋鬼子?
虽然军中将官们对归化军官习以为常,但是何塞的身份太特殊了,从莱昂的副官再到卡尔德隆的副官,再到如今的朱雀水师雇佣军官,活脱脱的一位三姓家奴,他居然还给自己取了字叫奉先。
吕奉先,何奉先。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俞大猷扫了一眼,把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双目一瞪,“你们去过吉大港吗?”
众人不敢答话。
俞大猷继续追问道:“问你们,去没去过吉大港?”
有将军答道:“没有去过!”
“伱们没有去过吉大港,何塞去过,还在那里待过半年。”俞大猷鼻子一哼,“现在没话说了吧,老实听着!”
俞大猷一挥手,示意何塞开始。
“尊敬的大帅,诸位将军阁下,现在由我来给大家讲述吉大港的情况。我先从吉大港所属的榜葛剌地区说起。
整个榜葛剌地区,其实可以看做是两条大河的入海口,以及它所属的三角洲。
两条大河,西边的大河就是印度的恒河,东边的大河叫亚穆纳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然后在榜葛剌苏丹国的首都,达卡城西北处汇合,然后分成十几条河道流入大海。
吉大港在入海口的东边,它是一处天然良港,水面宽阔,吃水又深.”
何塞把吉大港的情况简单地叙述一遍,然后直接了当地建议道:“榜葛剌地区的天气一年分为三季,冬季是十一月到二月、夏季是三月到六月,以及七月到十月的雨季。
现在是夏季刚过,雨季即将到来的时间,个人觉得正是最好的时候。”
有人马上问道:“为什么?”
“我们进攻吉大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灭海盗。海盗出海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冬季和夏季,两季分别吹东南风和西北风,正是商船东来西去的时候。
海盗在夏季忙活完了后,都会趁着雨季到来之前,赶回吉大港,变卖赃物,购置兵器,修葺船只,休息出气”
“修生养息。”有人纠正道。
何塞也不恼,嘿嘿一笑:“对对,修生养息。按照以往的经验,此时的吉大港,至少集中了三分之二蒲甘海域的海盗,正好我们一网打尽。”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