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488节

  当然了,这些人是以谋逆、大不敬、不遵藩礼、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各种罪名被分开陆续斩杀、处绞。

  但有心人都知道,这些人丢命的根本原因是跳出来阻碍了皇上钦定的田地清丈工作。

  尤其是山东,前期不仅阻碍田地清丈工作,居然敢殴打和杀害清丈工作组。

  皇上大怒,“罗织各种罪名”,衍圣公府被杀得只剩下衍圣公一脉,山东世家豪右被杀了上万人,流放没籍的数以万计。

  这种高压势态下,各地真没人有胆子再耍横阻碍清丈。

  被清丈出隐匿田地顶多是以后足额纳赋。

  要是阻碍清丈,真得会全家福贵的。

  所以进展非常快,只剩下四川、云贵、福建、两广和安南还没有完成清丈。

  朱翊钧站在湖边,双手笼袖。

  在不远处,几对鸭子和鸳鸯,拨动绿波,惬意地游来游去。

  成荫如伞的柳树随风飘荡,翠绿的垂枝划过水面,仿佛划破了一帘夏梦。

  “南直隶才清丈出两百三十三万亩,隔壁的浙江,多山少地,也清丈出四百五十九万亩田地来。

  看样子江南那些人,还是心存侥幸。”

  朱翊钧的话像拂过湖面的清风,清淡平和,却让张居正心生寒意,后背发麻。

  江南啊江南!

  张居正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第569章 海瑞要来徐府拜访?

  江南,长江边上的瓜州岸边的水驿站。

  皇甫檀背抄着手,站在驿站后院的阁楼二楼走廊上,眺望着远处的长江。

  一轮皓月照在江面上,拖成一道白练。江水波动,白练马上化身成了一条白龙,时而水面,时而水底,还有月光下粼粼波光,一时鱼龙舞。

  见到此景,皇甫檀忍不住念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有什么好?好学泥古,论议迂阔,为政多所变更,不晓事又执拗。”舒友良端着一盘水果上来,嘴里叨叨,“江苏巡抚,连盘水果都不敢收,还得自己掏钱去买,老爷,你这官也做得太失败了!”

  海瑞跟在他身后,从楼梯上到二楼,对舒友良的话当着耳边风。

  “浩举念王荆公的诗,心有所感?”

  皇甫檀连忙答道:“老师,门生只是一时有感而发,没有多想。”

  海瑞在座椅上坐下,随意指了指,“浩举也坐,我们一起赏月赏景。”

  “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海瑞捋着胡须,喃喃地念道,突然问道,“友良,记得嘉靖二十八年,我们一起上京参加春闱吗?当时第一次过长江,也是夜泊在瓜州。”

  舒友良拿起一片西瓜,趴在栏杆上,巴拉巴拉一边吃着一边说道:“记得,不过当时老爷和我惨了点,客栈住不起,一位掌柜可怜我们,把我们安置在柴房里。

  那柴房四面透风,屋顶还缺了一大片瓦,正好可以看到月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看到皇甫檀诧异的神情,海瑞笑着说道:“你友良叔也是举人出身,肚子里也是满腹锦绣。”

  皇甫檀大吃一惊,“友良叔也是举人出身?”

  他怎么沦落到海家为家仆了?

  “友良原籍江西抚州,是王荆公的同乡。二十岁中举,意气风发,不想同科有人徇私舞弊被人举报,他受到牵连,功名被革,而后又遭横祸,家破人亡。

  无奈只好前往广州投奔亲戚,不想路上遇到山贼,被洗劫一空,到了广州,亲戚也不知迁往何处。

  心灰意冷,想投河自尽,被老夫看到,跳下河去救了他。此后我们名为主仆,实为兄弟,一路互相扶持,直到而今。”

  皇甫檀不由地对舒友良拱手作揖,“友良叔,浩举此前多有怠慢,还请友良叔见谅。”

  舒友良随意地摆了摆手,呵呵一笑:“老爷收你这个门生,我看是值得。以前我跟着老爷做官,一路上好处没捞到,西北风倒是喝了个饱。

  现在有你孝敬,又是买瓜,又是下馆子,我也跟着享福。浩举,这几年当和尚,赚了不少钱吧。”

  皇甫檀讪讪一笑,“友良叔,小侄科试无望,为了养家糊口,只好行此荒唐之事,惭愧惭愧。”

  “惭愧个屁!当初我要是有你这本事,何至于只能给老爷当个长随,我也吃香的喝辣的去了。

  方致远走上来,禀告道:“老爷,东厂大貂珰王诚公公来了。”

  海瑞默然不语,跟着下了楼。

  皇甫檀好奇地问道:“友良叔,老师认识东厂的人?”

  “有什么稀奇的?老爷在皇上牌面可大了,不要说东厂的貂珰,东厂提督太监兼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公公,见了我们老爷都得客客气气叫声海公。”

  舒友良的目光在皇甫檀脸上扫了几下,继续说道:“不要被那些迂腐酸儒带偏了。宝剑在坏人手里,是作恶凶器;在好人手里,是惩恶利器。

  老爷南下江南,是身负皇命。

  东厂和锦衣卫是查案的利器,江南官绅联手,在这里组了一道密密麻麻的网,我们老爷刚正不阿,有手段,可架不住名气太大,随便放个屁,不消几天整个东南都能闻到味。

  上下齐手,我们老爷也只能查个皮毛,查不到要害。”

  皇甫檀眼睛一亮:“友良叔,老师在明,吸引东南官绅们的注意,锦衣卫和东厂在暗。当初老师和友良叔们一行人,故意混入小侄所在的佛门喇唬会,潜到南京。

  而后又大张旗鼓查办天界院等佛道两界,上疏弹劾诸多皇家佛刹和龙虎山张天师,行的就是虚虚实实的瞒天过海之计?”

  舒友良嘿嘿一笑:“你心里有数就好。

  这些奸臣贪官,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心思坏着呢。你要是不用这些计策对付他们,屁都查不到。”

  皇甫檀迟疑一下问道:“友良叔,皇上和老师如此大费周章,到底要查什么?”

  他看了舒友良一眼,连忙补充道:“小侄只是好奇,随便问问。”

  舒友良嘿嘿一笑,“你随便问问,我也就随便答答。老爷出京时,皇上给他看了户部这几年清丈田地的成果。

  南直隶居然只清丈出两百三十三万亩田地,比隔壁的浙江少了近一半。

  南直隶啊,还没分家的安徽、江苏和应天府,淮东淮西,苏北和苏常松江,哪一处不是富庶肥沃之地,居然比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清丈出来的田地还要少。

  这是不给皇上脸面呢?还是不给皇上脸面啊?”

  皇甫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他这几年参与喇唬会,游历各地,知道安徽淮北和淮西,由于淮河年年为灾,田地并不广袤,大抵集中在淮南一带。

  江苏却真得富的流油。

  淮安府的淮东虽然也饱受黄河和淮河水患之苦,但往南的扬州府、江南的镇、苏、常、松四府,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天下赋税重地。

  皇甫檀说道:“友良叔,因为这里物宝天华,地灵人杰,出的官宦缙绅太多,他们连成一片,互相抱团,有恃无恐啊。”

  舒友良嘴巴一撇,“有恃无恐?这些家伙,离京师太远,不清楚皇上的手段。老爷说过,我们皇上性子刚毅,心志手段,都是一等一的。

  你看看,从嘉靖四十三年,倒查庚戌之变开始,只要被他抓到大把柄,那次不是杀得人头滚滚。

  跟你说吧,相比起我们皇上,我们老爷更像是念经吃斋的大善人。”

  皇甫檀大吃一惊,“朝廷要在东南兴大狱?”

  “兴大狱又如何?”舒友良不屑道,“这些官宦缙绅,平日里是如何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我们都是知道了。

  他们巧取豪夺,侵占大量田地,然后飞洒诡寄,用各种法子隐匿田地,逃避赋税。他们享尽荣华富贵,却把赋税推给普通百姓。

  这样的人难道不该严惩吗?”

  皇甫檀也曾是受害人之一,对那些官宦缙绅也同情不起来,他只是到现在也不知道,朝廷会如何严惩那些有恃无恐的江南官绅?

  “友良叔,一个南闱舞弊案,无法让江南那些官宦缙绅伤筋动骨。”

  舒友良嘿嘿一笑,“你太小看我们皇上,江南这么多官宦缙绅,一个南闱舞弊案,筐太小了,装不下那么多人。”

  “那”

  舒友良打断皇甫檀的话,“不要那啊那的,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

  这时,海瑞面色凝重地回到二楼。

  “老爷,赶紧吃瓜啊。通泰二州多沙地,种出的西瓜格外好吃,又脆又甜。不过我听说上海几家棉布纺纱厂,在通泰二州或买或租,囤下大量的土地,种植上海农科所的棉花良种。

  以后这么好吃的沙地瓜,可能会越来越少了。”

  舒友良说了两句,海瑞依然端坐在椅子上不语。

  他紧抿着薄嘴唇,目光锐利,看着远处的江面皓月。

  “友良。”

  “老爷。”

  “你跟张道他们说一声,我们继续去苏州,但不在苏州停留,直奔松江华亭。”

  “华亭?”舒友良愣了一下,“老爷要去拜会前首辅徐公?”

  海瑞背抄着手,走到栏杆处,看着清冷的江面:“少湖公三朝元老,前内阁首辅,他的体面也是朝廷的体面。”

  舒友良眼睛眨了眨,“老爷怎么也讲起这个体面来?”

  “以前我只是小县官时,胡汝贞的儿子,说拦就拦,不管他的体面。以前我只是京里六部小主事,上疏死谏世宗皇帝,不管他的体面。”

  海瑞拍着木制栏杆,声音很是惆怅。

  “体面,老夫现在身为江苏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也要讲起体面来了。”

  松江华亭徐府,徐瑛匆匆跑进来中院书房。

  “老爷,县衙传来一份滚单,是江苏巡抚海公从巡抚行辕发出来的,给到我们徐府。”

  坐在床边躺椅上发呆的徐阶猛地起身。

  “海公的行文?”

  “是的。”

  “给我。”

  徐瑛连忙把行文递了过去,徐阶伸手接过来,展开一看,内容很简单,是江苏巡抚海瑞,巡抚苏州松江两府,顺道到华亭县拜访前首辅徐公。

  徐瑛忐忑不安地说道:“老爷,海瑞在南京查办数十家僧道刹观后,去扬州接印上任,不过三四天又启程南下巡视。

  现在直奔我们徐府,老爷,他会不会是奉皇命来问罪的?”

首节 上一节 488/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