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482节

第564章 左右为难的张居正

  游七迟疑道:“老爷,要不要小的出去见见徐公子?就说老爷在料理公事,没空见他,三言两语,再塞些银圆,把他打发走算了。

  有什么事,小的出来顶缸,就说小的瞒上欺下,扣了徐公子拜帖,没有告知老爷。”

  张居正看着游七,笑了笑,“你啊,少在这里耍小聪明了。你不要脸,老爷我还要脸。

  徐家公子拿着恩师的亲笔信来见我,定有要紧事。要是我推脱出去,名声就全坏了。新政改革,老夫已经得罪了一大批人,要是再惹上这个恶名声,怕是最后的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游七见张居正主意已定,也不再劝,“是老爷,小的这就去把徐公子请来。”

  不一会,徐元冬被请到。

  他脸色惨白,垢面蓬头,走路摇摇晃晃,仿佛下一步就要倒下一般。

  张居正大吃一惊,连忙叫游七好生扶住他。

  “四哥儿,你怎么这样?”

  徐元冬看到张居正,一肚子的委屈咕咕地就冒出来,随着泪水澎湃而出。

  “世叔,世叔啊,请救救我们徐府吧!”

  徐元冬猛地跪倒在地上,拉着张居正的腿。

  亲人啊,我的亲人啊!

  我们徐家老小可就全指望你了。

  张居正连忙完弯腰去扶他,还没开口说话,先被一股子馊酸味给冲到了。

  这股味,实在是太正了。

  大侄子,你到底多久没洗澡了?

  强忍着不适,张居正让徐元冬坐下,转身坐回座椅时,下意识地坐到稍远点椅子上。

  徐元冬突然想起什么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准备起身递给张居正。

  游七特别有眼力,连忙接过那封信,转递给张居正。

  你要是凑上去了,非得把我们家老爷逼走不可。

  张居正接过书信,随口问道:“四哥儿什么时候从华亭起身的?”

  “回世叔的话,十五天前晚侄从华亭动身。”

  十五天就从华亭赶到京师,你这都快赶上六百里加急了。

  日夜赶路,丝毫不敢停歇,难怪身上这么大的味。

  “恩师可好?”

  “家祖甚好,只是海瑞步步紧逼,徐家危在旦夕,还请世叔施以援手。”

  张居正不置可否地说道:“最近的奏报,海公在南京清厘天界院,以及所属的释院庵堂,又先后清查了报恩院和灵谷堂。接着又清厘了应天府四十七座释门院堂,以及七座道观。

  缉拿了恶僧六百七十九人,邪道一百五十七人。为避免徇私舞弊,海公把这些恶僧邪道交江苏淮安府警巡局和检法官录问推鞫,再交江苏按察使司定谳。”

  大明的司法制度改来改去,终于确定下来了。

  各地警巡局破案、缉捕人犯,然后录问,所有卷宗证据一起交给县检法官。

  检法官是延续前宋的鞫谳分司制度,负责复核警巡局卷宗和人证物证,然后向按察司系统,县推官、府通判、省按察使提起公诉。

  为了慎重,涉及到人命、强奸等重案,直接由各府通判定谳。

  谋逆、造反、大不敬等大案,直接由按察司定谳。

  县推官一般以审理轻刑事案和民事案为多。

  张三的牛被偷了,李四的老婆被偷了,王二麻子的羊偷吃了邻居家的白菜.

  根据最新的《范律》规定,无论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必须有起诉人和应诉人,也叫原告和被告。

  有诉方可有判。

  只是刑事案件,起诉方是代表朝廷公权的检法官。

  类似于后世的检察官。

  有意思的是检法官和警巡局,一并隶属于刑部,内阁行政部门。

  推官、通判、按察使则隶属于都察院,监察司法部门。

  两者分属不同的系统,一个审,一个判,尽可能避免两者暗中勾结,徇私枉法。

  海瑞身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不能知法犯法。

  他是高官里最爱学习的那位,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所以他对江南佛道两界败类的处置,可以说是教科书一般规范。

  张居正继续絮叨着,“海公还上疏弹劾龙虎山的张天师。弹劾他奉圣诏管着天下道士,道观出了这么多败类,张天师难辞其咎。

  皇上的意思,是要召张天师进京,说不好就会跟衍圣公为伴了,在京师长住。”

  徐元冬那有心思听张居正说这些废话,他盯着张居正手里的信,恨不得替世叔撕开信封,再把信纸塞进世叔的脑子里去,让世叔一下子就读懂了祖父的切切深意。

  张居正不慌不忙撕开信封,展开信纸,看了几行后,脸色凝重起来。

  看完后,张居正忍不住沉吟道:“想不到事态发展到这么严重?”

  徐元冬马上接话道:“世叔,大家都说,海公收拾完释道败类后,马上就要去扬州查蔡国熙的案子。

  相信用不了查多久,就会查到我们徐府头上。

  世叔,蔡国熙之死,跟我们徐家毫无关系。家祖已经荣休在家,不问世事。只是扬州官场的某些人,为了巴结家祖,落井下石,逼死了蔡国熙。

  我们徐家,现在无一人出仕为官,更无在江苏为官的,蔡国熙之死根本与我们徐家无关。

  世叔,你可要为我们徐家做主啊。”

  张居正看着徐元冬巴拉巴拉说了了一通,眼睛微微眯着,神情凝重。

  “恩师的书信,你看过了吗?”

  徐元冬摇了摇头:“晚侄没有看过。家祖说是给世叔的密信,火漆印封皆完好。”

  张居正想了想,“此事关系重大,容张某好好想一想。四哥儿放心,恩师的嘱托,张某不敢有失。

  游七,带四哥儿下去,洗漱一番,换身干净衣服,吃饱喝好,再安排好住处,好生照顾。”

  “是,老爷。”

  徐元冬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张居正心思有些乱。

  很明显,海瑞在南京查抄天界院,还是瞒天过海的伎俩。

  他入山东就销声匿迹,然后突然出现在南京,直接查抄江南第一丛林天界院,然后对江南释道两界败类下狠手,一下子就把世人的目光全吸引过去了。

  唯独老师敏锐地嗅到了危险。

  老谋深算的他马上意识到,海瑞这把举世闻名的太阿剑,也只是个吸引世人注意力的幌子,奉密诏查案的另有他人。

  现在海瑞突然冒出来,说明案子查到关键时刻,有可能会惊动案犯,于是让海瑞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吸引世人的目光,也包括案犯,免得他们生疑。

  恩师心思机敏,为何就不能像严介溪那样,拿得起,放得下呢?

  此外,皇上策划的这起大案,恩师可能只是网里的一条大鱼之一。张居正心里也泛起不安,只是他不想去猜。

  很多事情,经不起猜测的。

  现在他考虑的是,如何救恩师上岸。

  恩师给自己写了求援信,又派出孙子亲自来京师拜门,要是自己不管不顾,名声不好听。

  现在自己已经得罪了一大批士林官绅,要是把中立的那一拨士林官绅,乃至让支持自己的那一群人都心生不满,那自己真就无立足之地了。

  迟疑了两天,张居正还是决定递牌子到西苑。

  朱翊钧很快就在紫光阁接见了他。

  “张师傅,今日有什么事吗?”

  朱翊钧身穿燕居服,笑眯眯地问道。

  张居正迟疑一下,掏出徐阶的那封信,“皇上,臣的恩师徐公,叫他四孙带了一封书信,亲自送到臣的府上。

  信中所言,关乎重大,臣为内阁总理,要以身作则,维护法纪;又为门生弟子,要遵循师道,尊师敬道。

  左右为难,臣只能向皇上坦诚。”

  朱翊钧看了张居正一眼,从祁言手里接过那封徐阶亲笔信。

  历史上,张居正以老师身份,联手李太后、冯保,三位一体,降维打击,把万历帝收拾得就像老鼠见了猫。

  现在嘛,谁是猫谁是老鼠,就不好说了。

  朱翊钧很快看完,嘴角浮现出讥笑。

  “张师傅,朕给过徐公机会的。

  隆庆年间,海公在松江徐府门口,遇到蔡国熙一跪那一次。他只是让长子出家,咬牙跺脚,只吐出了三十万亩田地。

  徐府名下还挂着十几万田地。甚至在那一次之后,还暗地里补回了四万七千亩。

  怎么?朕的话不好使啊?”

  张居正嘴巴张了张,没有出声。

  朱翊钧继续说道:“第二次是他致仕回乡,朕好说歹说,几次提到严嵩,提到严家靠祠堂三千亩义田过日子。

  严家能过,徐家不能过?”

  张居正憋了许久,终于憋出一句话:“皇上,少湖公还是有功于朝廷社稷。”

  朱翊钧不客气地答道:“徐公最大的功绩就是斗倒了严嵩父子。”

  张居正一时无语了。

  严嵩父子不是你老人家斗倒了吗?怎么算到恩师头上?

  朱翊钧从张居正眼神里看出他想说的话,轻轻一笑。

首节 上一节 482/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