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329节

  “请坐!”

  坐下后海瑞开门见山道,“此次李某前来,就是想搭救一位友人,他被泗水知县投进了大牢里。”

  齐兴安摸着下巴,似笑非笑地说道:“从县衙大牢里捞人啊,这价钱就不菲了。”

  西苑勤政堂,徐渭向朱翊钧汇报戚继光在三不剌川进行马步军配合,在草原与骑兵假想敌作战的演练结果。

  “.动用了两万步军,以厢车为依托,布置大量铁丝网限制假想敌骑兵迂回和冲击。动用了三万马军,在假想敌攻击时进行侧面攻击响应

  成果斐然,我军马步军配合更加成熟”

  在漠南草原上,土默特部和永谢布部眼皮子底下进行军事演习,演给谁看?当然是震慑这两万户诸部。

  看来效果不错。

  朱翊钧点点头,又问道:“俺答汗有什么新动向?”

  “殿下,俺答汗回到大板升王帐后,一直卧床不起,三娘子日夜照顾,一般人很难靠近。具体情况暂时不明。不过根据各种迹象来看,俺答汗应该在逐渐康复,可一直声称时好时坏。”

  朱翊钧眉头一挑,“他在引蛇出洞?”

  “殿下英明。俺答汗病倒的日子里,那林台吉,还有俺答汗的次子布延,四子宾图都非常活跃。”

  “活跃才好。要是不活跃就是一潭死水。廷寄大同汪道昆,叫他密切注意,随便急报。遇到突发事件,可于霍冀商议,临机处置,只需遵循孤给他的指导原则即可。”

  “遵令旨!”徐渭又说道,“殿下,刚峰公有消息了。”

  “哦,海公去了哪里?”

  “海公从河南直入淮南,然后在淮安会见了漕督王一鹗,然后从海州搭船去了密州青岛港,从东边直奔曲阜。”

  “孔府?海公也盯上了他?”

  “应该是。海公在河南以及直隶南部微服私访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想必山东方面在运河沿岸,以及东昌、兖州一带广布耳目,只要海公从西边,或者北边入山东,定会被察觉。

  海公故意绕了一大圈,走海路到青岛,再从东边入曲阜,出其不意。”

  朱翊钧笑了,“想不到海公也学会兵法了。传下去,叫锦衣卫、东厂在山东的人手,多看顾着海公。”

  徐渭应道:“遵令旨。”

  朱翊钧继续问道:“汝贞公上月从香江港给孤上疏,说要三月内灭安南莫氏,不知情况如何?”

  “殿下,据最新塘报,我南海水师陆战营两万一千人,包围了升龙城。莫氏聚集军民十万,笼城固守。

  我军挖壕沟,布火炮,意欲以新式战法攻陷升龙城。”

  “好!实战是检验战法最好的场所。”

第424章 我们是王师!

  安南洮江(红河)入海口有数条,其中北边分支入下龙湾。

  湾里有吉婆、沱山等岛。那里喀斯特地理显著,弯弯绕绕,河面又不宽,不适合大规模航行,被明军放弃。

  海阳以南的分支为主入海口。

  河面宽阔,笔直少弯,尤其靠海的乐群万吕等地被河流切割成一个离岛,被明军占据,成为水陆要塞,取名为太平岛。

  四十六艘大蜈蚣船从太平岛驶出,两边的船桨整齐划一,破开波浪,很快就一一离开码头,驶入洮江,逆流而上。

  潘应龙站在船头,迎着大风,风势太大,他忍不住伸右手去扶住大帽。

  “参军,你看!”

  随行的参谋处参谋指着江面说道。

  潘应龙走到船舷处,探头一看,江面上顺流飘下尸体,有男有女,有少年有壮年,他们或仰或趴,浮在水面上,随波漂流。

  举目看去,洮江江水浑浊,江波汹涌,江面上到处可见尸体,就像被打散的浮萍,零落飘散,粗略一看,远近少说有上千具。

  “这一年安南死了不少人。”潘应龙正了正自己的大帽。

  “参军,死了多少人?”一位参谋好奇地问道。

  “光莫氏这边,少说有五六十万,十室五空还是有的。”

  “参军,都是我们杀的?”这位参谋轻声问道。

  “说什么呢?我们是王师,不是残暴无德匪军。”另一位参谋不满地说道。

  潘应龙哈哈一笑,“是啊,我们是王师,这种破事我们肯定不会去做。都是他们自己杀的。自相残杀,自己人杀自己人,有时候比外人杀得还要狠。”

  “啊,安南人自相残杀?”几位参谋面面相觑。

  “不懂啊,呵呵,我找个人给你们说说。杨宣赞,”潘应龙挥手叫唤着,从甲板那边走过来一人。

  “这位是南海宣慰使司宣赞局的杨宣赞,杨凤鸣,字令德。这三位是我们参谋处的参谋。”

  “见过杨宣赞。”三位参谋连忙见礼。

  杨凤鸣拱手还礼。

  “杨宣赞是太常寺宣教局的大才,太常蔡少卿的得力干将。这次宣慰南海,尤其是安南作战,随军宣教局的同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督宪请旨,专门成立了宣赞局,直属宣慰使司,专司弘扬圣德,宣赞洪猷,教化蛮夷,抚宁远迩。政绩卓著啊。”

  杨凤鸣连忙拱手谦虚道:“潘参军过奖了,宣赞局完全是遵太子令旨,循胡督指导,才略有薄功。”

  “哈哈,杨宣赞,你给他们三位说说,安南莫氏为何自相残杀,杀了这么多人?”

  杨凤鸣正义凛然地说道:“完全是莫氏走狗,冥顽不化,顽抗王师,凶暴无德,残虐百姓。莫氏百姓感怀大明圣德,前赴后继,誓死与莫氏走狗斗争到底。”

  潘应龙笑了笑,示意杨凤鸣继续。

  “我大明此次兴王师,在于除暴安良,剪除逆贼莫氏。每次上岸歼灭莫氏走狗的同时,广播仁德,将没收的莫氏逆产田地,悉数分于安南良善百姓,让其感受圣德,安居乐业。

  数月下来,安南百万百姓无不感念大明仁德,奉明军为王师,箪食壶浆,踊跃相从。或为民夫,助军兴事;或为向导,领军歼敌。

  但安南莫氏走狗,不甘覆灭,丧心病狂,待我王师一退,便组织逆军还乡,追讨逆产,敲骨吸髓。安南百姓焉能从之,拿着王师资助的兵甲,与逆军对战。

  逆军丧心病狂,杀到后来,无论军民富庶,无论老幼男女,悉数屠戳殆尽。安南百姓有我大明撑腰,焉能被逆军逆理违天的倒行逆施所吓到,肯定勇敢地跟这些逆军及其走狗们厮杀。

  只是双方手段越来越残暴,我明军乃仁义王师,有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亲自下场阻止”

  杨宣赞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三位参谋听明白了。

  大明这大半年在安南时不时登陆,打击跟随莫氏的豪强世家,把他们宅院仓库里的部分粮食、家具、农具、牲口等财产,以及全部田地分给穷苦百姓。

  百姓们肯定高兴。

  可是明军一退,豪强世家们组织“还乡团”回来,逼着百姓们退还田地和瓜分的财产,还要变本加厉偿还。

  开始时百姓们还不得不归还,可是没多久明军又登陆上岸,把豪强世家打跑,杀了一批人,又一次分田地和财产。

  安南百姓们此时就胆子大了,你们算个鸟,在明军面前还不是闻风而逃。现在我们有明军撑腰,怕你个球啊!

  一来二去,安南百姓们和豪强世家们就干起来。

  豪强世家看到百姓们胆子越来越大,不怕自己了。这不行,必须用血腥的屠杀来恐吓百姓。

  可是安南百姓背后有明军,很快就反攻倒算,也用血腥的屠杀来报复,把抓到的豪强世家以及他们走狗的家眷,男女老幼全部杀掉。

  杀来杀去,双方杀红了眼。

  本来安南莫氏和郑氏,分别盘踞在升龙府和清化这两处地方杀来杀去,两城都在洮江三角洲,相隔不到四五百里,两方势力可以说是在田螺壳里互斗了几十年。

  地方上这个村跟着莫氏,隔着一条河的那个庄跟着郑氏,也互相杀了几十年,早就有了仇恨的基础。

  现在明军再这么一分化瓦解,血海深仇啊!

  明军正在包围升龙城,莫氏十余万军民笼城固守,跟从明军的“义军”们气势大涨,肯定会在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清算”。

  地方豪族世家,跟着他们倒行逆施的狗腿子,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身份,只要从了逆,全部杀掉。

  当船队行驶到兴安城,河边上围着数千人,各色旗帜飘扬,还有数百人被牵到河边,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部被反手捆绑。一排排的跪在河边,刽子手举起鬼头刀,砍下头颅,然后连同尸体被抛进河里。

  周围围观的数千上万的百姓,随着一排排的头颅被砍下来,爆出出一阵阵欢呼声。

  看到打着大明旗帜的船队逆江驶过来,这些百姓们全部涌到江边,又蹦又跳,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有的人还跪倒在江边的泥泞里,对着大明旗帜不停地磕头。

  “他们这是?”三位参谋很是惊讶。

  杨凤鸣淡淡地说道:“世世代代当佃户做牛做马,被地主豪强欺凌了十几辈子,现在被大明分了房子,分了田地,你说他们这是做什么?”

  三位参谋面面相觑。

  一位参谋说道:“一无所有,突然什么都有,确实会感恩戴德。”

  “现在升龙城外,有二十万安南民夫帮助王师挖壕沟,修工事,全是周围各地的青壮,被大明分赐田地的百姓。要不是劝着拦着,能聚起五十万民夫来。”

  另一位参谋喃喃地说道:“安南给穷苦百姓分田地,我大明却循旧不变,要是消息传回去,定会起波澜。”

  杨凤鸣和潘应龙会心地对视一眼。

  杨凤鸣说道:“我等南下时,在太学宫组织学习,太子殿下亲自授课,曾经与我等说过。安南是试验田,我们在这里试过,知道利弊,才好在大明施行,把危害降到最低点。

  不仅安南,朝鲜、日本等藩国,都会是我们的试验田。”

  潘应龙意有所指地说道:“现在高阁部正在主持清丈田地,要改革,也要先把家底摸清楚再说啊。”

  看到三位参谋心领神会地点头,潘应龙正色说道:“这些事都是军国机密,你们千万不要泄露出去。你们入参谋局时,第一课就是学习保密条例。锦衣卫的人,时刻盯着你。”

  “属下知道了。”

  船队很快行到河东港,这里是明军重要的中转港口。

  围攻升龙城前敌指挥使吴惟忠前来迎接。

  一见面,潘应龙就拱手说道:“吴将军,潘某押运军械辎重一批,以及援军广西狼兵六千,悉数在此,现与将军交接。”

  吴惟忠拱手答道:“潘参军辛苦了。”

第425章 升龙城

  “六千广西狼兵,好啊!六千人,真是雪中送炭啊,本将正困于兵力不足,胡督宪给末将送来了及时雨啊!”吴惟忠欣然说道。

  潘应龙好奇地问道:“吴将军缺兵力?”

  “是的。不瞒潘参军说,吴某兵力捉襟见肘,左支右拙,焦头烂额。末将可是向胡督宪立下军令状,三月灭莫氏,向太子殿下报捷!”

  其余人各自忙碌,或指挥狼兵从靠岸的船只上岸,或调度民夫搬运货品。

首节 上一节 329/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