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321节

  三娘子随口问了一句。

  俺答汗脸色一变,右手握着一把镶嵌金银宝石的弯刀,准备挂在腰带上,听到三娘子的话,右手定在空中。

  三娘子看到他如此神态,连忙说道:“大汗,臣妾一时胡言乱语,请大汗不要放在心上。”

  俺答汗缓缓说道:“这场赌局,拼得就是意志。本汗赌大明君臣不愿重开战火,大明君臣也会赌本汗不敢开战。

  拼到最后,谁意志坚毅,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

  三娘子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一句,“大汗,真要是到了那一步,该怎么办?”

  俺答汗看着大帐的门帘,眼睛微微眯起来,却没有出声。

  他把右手的金刀往腰间一挂,从三娘子抓过尖顶毡帽,自己戴上,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俺答汗一出现,在帐外等候着的众人马上围了过来,弯腰行礼。

  “老四,老五!”

  俺答汗大声叫着伯思哈儿和那林台吉。

  “臣弟在!”

  “现在聚集了多少人马?”

  伯思哈儿答道:“大汗,加上王帐本部兵马,有六万三千骑兵。还有一万一千骑兵五天内等到,其余两万二千骑兵十五天内等到。”

  “好!老四,征集所有的铁匠木匠们,给勇士们修整坐骑的蹄铁和马具,修缮兵甲弓箭。准备好干粮盐巴,还有箭矢和兵器,谁要是有缺,自来领取就是。

  老五,叫他们按照各部各自驻扎,好生操练,随时待命。告诉他们,这一次本汗要带着他们南下发大财!”

  伯思哈儿眼角抖了抖,那林台吉却忍不住,上前轻声问道。

  “汗兄,我们真得要跟大明开战?”

  俺答汗瞪了他一眼,不悦地说道:“本汗召集了这么多兵马,就是亮给大明看着玩的?”

  他接过马鞭,在空中挥了几下,发出呜呜的瘆人声音。

  俺答汗扬着马鞭,指着南边说道:“这次大明必须给本汗一个交代。如果不给,那本汗就亲自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太原,找大明太子要这个交代!

  老四,你精通汉文,就按照这个意思,写封国书给大明。告诉他们,二十天后,本汗亲自到大同城下等这个交代!写好后马上投给大同的王崇古!”

  “是!”

  王崇古收到了这份国书,脑子都要炸了。

  张学颜和马芳闻讯急匆匆赶来,看完这份国书,也很犯愁。

  “俺答汗态度如此强硬,出人意料,他这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马芳把国书递还回去,沉声说道:“汪侍郎何在?他能不能摸到俺答汗的真实用意?”

  “太函就是忙这事去了。他紧急派遣了十几个精干细作出关,乔装潜行去大板升,就是要从俺答汗身边亲近之人获取情报。”

  “那我们等等看,等太函确认消息回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汪道昆匆匆赶来,王崇古三人都忍不住站起身来,齐声问道。

  “怎么样?”

  汪道昆脸色凝重,“我再三确认过,俺答汗亲近之人,还有其他暗桩坐探,给出的情报都是俺答汗做好了万全准备,我们不答应条件,就要兴兵南下破边。

  我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讯息来看,所言不假,蒙古右翼聚集了十万铁骑,准备齐整,蓄势待发。”

  王崇古三人脸色难看。

  张学颜捋着胡须,沉声说道:“那只能先归还切尽,让势态缓和再说。真要开战,两败俱伤,受苦的是山西百姓啊。”

  马芳皱着眉头骂道:“俺答汗,真他娘的心狠。”

  他心有不甘,只是安稳了几天,你们文官就这么不想打仗了?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这安稳日子还不是太子殿下带着我们打出来的?

  马芳抬头看了看王崇古三位文官,最后还是保持着沉默。

  看到王崇古没有开口,张学颜揣测他可能是不好开口叫霍冀交人。

  两人级别一样,谁也管不到谁。

  可是不好开口也得办,到时候大同、山西被破关,北虏抄掠山西腹地,甚至危及畿辅,你跟我谁也扛不住这么大的罪名!

  刚要开口提醒,王崇古开口道:“把这份国书八百里加急呈到京城,本督再写份弹劾霍冀的奏章,一并递上去!”

  张学颜、汪道昆和马芳不由转头看向王崇古。

  你这是变样规劝太子殿下,请他下令旨给霍冀,交人给俺答汗。

第414章 没人能逼迫孤!

  陕西,延绥镇,榆林城。

  陕西总督行辕后院一座小院里,切尽身穿一身襕衫,背着手,抬头看着夜空中的月色。

  他的妻子乌尔珠缓缓走过来,把一件外袍披在他身上。

  “台吉,这里地处戈壁,夜色有些冷。”

  乌尔珠是瓦剌部一位大首领的女儿,切尽第一次跟随俺答汗西征,抢到了乌尔珠。

  两人感情笃深,育有一子一女。

  数年间切尽也只有乌尔珠一个女人,就算后续西征瓦剌,以及征讨青海吐蕃部屡立战功,俺答汗赐下的美女都被他退了回去。

  切尽转头,灰褐的眼睛看着妻子,透着无尽的柔情和歉意。

  “真希望当初在金山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我没有遇见你。”

  “为什么?”乌云珠很惊讶地问道。

  “那样我就不会不顾一切地抢到你,结果让你也陷入到这个绝境中。如果我没有遇见你,你应该开心地在也儿的石河畔,陪伴着你的亲人,唱着幸福欢快的歌。”

  “切尽台吉,你就是我的亲人。”乌云珠双眼噙着泪光,伸出右手,轻轻抚摸着切尽的脸,“不管是哪里,草原极北还是戈壁尽头,无论是生还是死,我都愿意跟你在一起,跟我们的孩子在一起。”

  切尽伸出双手,把乌云珠紧紧地抱在怀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我千算万算,还是低估了俺答汗的无耻。我以为他是蒙古右翼的大汗,多少会有些顾忌,在乎颜面,万万没有想到.”

  “我的台吉,不是你没有他聪慧果断,而是你没有他无耻,输得并不冤枉。”

  切尽哈哈一笑,满腹的积愤在笑声中烟消云散,他也不再纠葛这件事。

  两人拥抱许久,切尽又问道:“把汉那吉这小子呢?”

  乌云珠马上红了脸,“这个不知羞耻的家伙,要了两坛酒,拉着把汉比吉和免尔金,关上院门,躲在里面,说是不知还能活多久,要及时行乐。”

  切尽笑了,“把汉那吉是个鲁直爽朗的人,由他去吧。我们的生死,拽在别人手里,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滋味不好受。”

  咚咚敲门声从小院院门传来,接着有人隔着院门说话。

  “切尽台吉,我们督宪霍老爷有事要见你。”

  切尽放开乌云珠,轻声道:“你回屋去吧,我去见见霍督宪。”

  跟着仆人来到签押房,霍冀坐在灯下,正在阅读一封文书,听到切尽被请到,马上合上文书,压上一方镇纸,从书案后转了出来。

  “切尽拜见霍督宪。”

  切尽的官话有些生硬,但还算流利。

  “切尽请坐。”霍冀扶住切尽双臂,示意他坐下,继续开口,“天色晚了,我们就不喝茶了,伤胃伤神。”

  顿了顿,霍冀继续说道:“俺答汗回了大青山,派使者持金牌,召集了右翼诸部的兵马,聚集在云丰黑河以南,虎视大同山西。

  这是老夫刚刚收到的塘报。”

  切尽目光一闪,“俺答汗陈兵关边,是想逼迫大明交出我和把汉那吉。”

  霍冀赞许地点点头,“老夫与你坦言,冒险收留你,一是感念你有情有义,二是想留个药引子,日后好图谋鄂尔多斯。”

  切尽神情自如地说道:“切尽多谢霍督宪以诚相待。在霍督宪下令开靖边城门,活切尽一家性命时,就是切尽的再造恩人。”

  霍冀摆了摆手,长叹了一口气,“有时老夫都有些后悔了,当日在靖边城楼上,是不是有些心软了。

  收留了你们,现在却成了大麻烦。不过切尽你大可放心,我霍冀不是言而无信的人,既然收留了你,就一定护你到底。

  王学甫从大同给老夫写了两封加急密信,劝说老夫把你和把汉那吉两家送到大同去,或者直接赶出榆林关外。

  老夫都回绝了他。大明要想经略漠南,必须立下威信。如果俺答汗一逼迫,大明就把庇佑的人交出去,以后谁还会归附我大明?

  俺答汗故意如此,就是想踩着大明的脸,建立他的威信。”

  切尽没有出声,静静地听着。

  “王学甫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与老夫不同,他是山西、大同、宣府三边总督,还需要对身后的山西负责。

  他的话,老夫可以置之不理,但是相信他肯定给京师递了上疏。切尽啊,要是殿下传来令旨,老夫就保不住你了。”

  切尽淡淡一笑,“霍督宪,如果真是那样,那就是切尽的命数,怨不得别人。”

  霍冀捋着胡须,看着一脸平淡的切尽,不由长叹一口气,说不出的惋惜和纠葛。

  京师城里,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慢慢走在西苑的中海湖畔。

  皓月悬在夜空中,清冷疏寥。

  斜映在平静的湖面上,一条长白练随着微波轻轻荡漾,就像一艘白色的小船。

  “祁言,你说孤该怎么选择?交出切尽和把汉那吉,保住山西安宁无虞;坚决不交,俺答汗可能恼羞成怒,破边扰境,军民死伤惨重。

  交出切尽和把汉那吉,大明威信在漠南扫地,反倒帮俺答汗重新树立了威信;坚决不交,跟俺答汗硬磕到底,就算斗个两败俱伤,也要让漠南看到大明的威和信,从而打击俺答汗在蒙古右翼的威信。

  假以时日,大明南出山西陕西,东自滦河和蒙古左翼,两路并进,会击土默特,俺答汗众叛亲离,大明可顺势一击荡平蒙古右翼。”

  朱翊钧喃喃地说道,祁言跟在身后,轻声答道:“殿下,此等军国大事,奴婢不敢妄言。”

  “关系重大,孤也不敢妄下断论。

  俺答汗可能会南下破边,也可能不敢与我大明开战,这是一个猜测;收留切尽,大明蒙古右翼立下威信。好处现在看不到,尽在将来。一个是猜测,一个是将来;一个事关山西数十万军民安危,一个涉及将来漠南攻略,尽除大明北患。

  现在却要叫孤选一个。可决策就是在猜测和将来之间做选择。”

  朱翊钧慢慢地走着,嘴巴叨叨,就像和尚念经。

  祁言第一次见到坚毅果敢的朱翊钧如此迟疑未决,也不敢多说什么。

  朱翊钧猛地抬起头,看着前面的建筑,眯着眼睛说道:“想不到走到仁寿殿来了。既然来了,孤就给皇爷爷磕个头,上柱香。”

首节 上一节 321/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