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280节

  加上此次周藩或襄藩,擅调藩卫军校,买凶杀官,太子殿下定能起雷霆之怒,兴银河之涤,澄清藩政。

  但在此之前,臣有肺腑之言上谏殿下。”

  “海公请直说。”

  “诸藩宗室之事,殿下可下重手,但千万不要下死手。”

  朱翊钧没有想到海瑞是劝谏自己,严厉打击诸藩宗室可以,但是不要把它们全部搞死了。

  他凝重地问道:“海公,请问这是何意?”

  海瑞郑重地答道:“大明诸藩,大部分都是太祖皇帝所立。大明江山,是他打下来的。先皇,当今皇上,还有太子殿下将来继承的,都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基业啊。皇诰祖制,跟江山基业,是一体的啊。”

  朱翊钧听懂了。

  太祖皇帝是自己拥有的皇权,合法性的最大来源。

  彻底否定太祖皇帝的皇诰祖制,也就等于是否定了自己皇权的合法性。在这个讲三常五纲的年代,无疑是自己刨自己的根基。

  诸藩分封制,是太祖皇帝留下的最重要的皇诰祖制之一。彻底废除诸藩分封制,很容易就变成彻底否定太祖皇帝的皇诰祖制,否定他留给自己的皇权合法性。

  不要以为不可能!

  皇权被削弱,文臣们的权力自然会得到增强。

  朝堂上的高拱、高仪等人会不会主动参与,兴风作浪?

  张居正、赵贞吉等人,他们虽然是自己的心腹,但是在这件事上,会不会乐见其成,推波助澜?

  有这么多居心叵测的大臣在一旁虎视眈眈,自己废除诸藩分封制,很容易就脱离掌控,变成自己给自己削权的闹剧。

  朱翊钧感叹道:“这样的谏言,也只有刚峰公会向孤提出来。”

  海瑞笑了笑,“老臣也是迟疑了许久,从开封迟疑到保定,最后雄县安保里驿站,陈三的横死让老臣明白。天下的权柄与其被他们分了去,还不如集中在殿下一处。

  大船只需要一位舵手,指手画脚的人多了,反倒容易翻船。”

  朱翊钧点点头,“刚峰公,孤现在心里有数。诸藩分封制,可大改,但不可全废。此前孤的计划要废弃,从头拟定。”

  海瑞说道:“殿下心里有数,老臣也放心了。不过诸藩宗室,这些年也确实不像话,真得该好好整饬一番。”

  “刚峰公请放心,孤一定会让诸藩宗室们清楚,太祖皇帝的遗恩,不是那么好荫的;他们的禄米俸银,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不是那么好拿的!”

  海瑞笑了,捋着胡须点头,脸上满是欣慰的慈祥。

  开封城周藩王府。

  周王府原本是洪武年间在前宋皇宫旧址上修建,宏伟壮丽,极尽奢华,是诸藩王府之冠。只是此时的开封府城,低于黄河水面,一发大水,开封城就成了泽国。

  周王府已经被黄河河水淹没过数次,又数次重修。只是朝廷的财政一年不如一年,没钱,周王府每次重修也是一次差过一次,规模也越修越小。

  修心殿里,周王朱在铤坐在上首,看着下面挤得满满当当的宗室们。

  四十八位郡王就把不大的修心殿占去很大一块地方,身后站了一大堆的镇国和辅国将军,好多奉国将军都挤不进大殿里。

  “刺杀海瑞,到底是谁干的!”朱在铤厉声问道。

  殿下鸦雀无声。

  朱在铤目光在这些叔叔、兄弟、堂兄弟以及子侄身上扫了一圈,越发地阴冷。

  “现在说出来,本王定会竭尽全力,保全他的家人。要是被朝廷查出来,满门吃罪不说,还要连累周藩众人。”

  朱在铤的话丝毫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

  有位叔叔辈的郡王开口道:“为什么一定是我们周藩做的?襄藩,唐藩,还有楚藩,能逃得了干系吗?”

  马上有人附和:“也可能是辽藩。海黑子去查他们大王,下面的人按捺不住,肆意报复,也是可能的嘛。”

  “对,对!”

  殿里殿外一堆的人在附和。

  朱在铤黑着脸问道:“你们不知道西苑的厉害是吗?先皇晏驾,诸藩宗室被他抓到国丧期不哀不孝、淫乱不礼的理由,绞了两位郡王,五位镇国将军,七位辅国将军,以及若干其它宗室。

  历代先皇,抓到宗室的错,大不多送去凤阳圈禁。可是落到这位手里,连凤阳都省了去,直接送去见太祖皇帝。

  诸位,这不是儿戏,你们可上些心吧。”

  另一位郡王不屑地说道:“国丧期间还敢乱来,那是他们找死,怨不得别人。现在我们安分守己,西苑还敢巧作名目,硬要诬陷我们不成?

  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他敢做得那么绝?”

  还有一位郡王不满道:“殿下,刺杀海瑞不是什么好事。这个屎盆子别人往外推都来不及,怎么殿下还往我们周藩自个头上扣?”

  朱在铤恨然道:“海瑞从襄阳出湖广,原本过南阳、洛阳直上河北。他却没有去南阳,而是绕道开封,因为他有一位多年未见的同门旧友在开封为官。

  他俩彻夜长谈,谈及了对诸藩宗室种种不法的愤慨。这位同门旧友又是王府某位属官的好友,海瑞离开没多久,旧友把此事说于这位属官,请他劝谏一番。

  属官是殿里许多人的老师,想必跟你们说起过,叫你们多加收敛。

  你们中有些人,孤是知道的,自命不凡,属炮仗的,海瑞的话传到你们耳朵里,你们心里腾腾冒火,按捺不住,想杀人!”

  朱在铤越说越气愤:“可是你们就不想想,这次是海瑞,你们也敢动?你们真没有吃过西苑的苦.”

  “报!”

  朱在的话还没说完,一位内侍头子连滚带爬地跑进来。

  “什么事?”

  “王府,咱们王府被营卫军给围了,长史去交涉,说是奉西苑令旨,任何人不得出入。”

  西苑!

  朱在铤双眼一黑,脑子发晕。

  殿上的众人先是寂静了十几息,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妈呀!”

  众人顿时炸了窝,惊慌失措地四下散去,有的更是连滚带爬,什么都不顾。等到朱在铤回过神,修心殿空荡荡的,只剩下地上散落的鞋子和帽冠。

第361章 俺答汗还能活多久?

  马车在南华门停下,汪道昆有些好奇。

  “不是在西安门入西苑吗?”

  “汪老爷,改了。西苑新开了这南华门,出入大部分走这南华门。”奉宸司的军校笑着答道。

  “改了?时时改,月月新。”汪道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出来一位内侍,斗牛服、钢叉帽,十七八岁,正是祁言。

  “祁言见过汪侍郎。殿下在等着先生,请跟咱家进去。”

  汪道昆认出此人是朱翊钧近侍,连忙拱手答道:“谢祁公公。”

  走进苑子里,看到在大兴土木。

  也不算大兴土木,只是到处挖了一道道深沟,旁边放着一节节半人高的圆筒,有两三米长。

  走近看,圆筒原来是水泥加钢筋浇筑的。

  在它们旁边,有木条和钢架搭成了高架,然后铁链在几个轮子上哗哗响,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水泥圆筒吊到深沟里。

  这圆筒看上去很重,居然几个人拉着铁链,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吊了起来,再利用架子上的绞盘,慢慢转动,去到深沟上方,再缓缓下降,稳稳地把水泥圆筒安在深沟里。

  有意思。

  祁言看到汪道昆盯着那些铁架和轮子在看,笑着解释道:“汪侍郎,这个叫滑轮组,很是玄妙。太仆寺制出的精妙机构。”

  汪道昆趁机指着圆筒问道:“这是?”

  “这是在铺设下水管,分污水管和雨水管,一直排到西苑外面的河道里去。殿下早就想做的,去年就让工部营造司的人拟好了草图,只是腊月和正月忙着给皇爷过万寿节,耽搁了。”

  “哦,殿下总是有许多精妙想法。”

  祁言笑了笑,伸手往前一展,示意请继续赶路。

  汪道昆连忙提起前襟,继续向前走。

  除了挖得到处是深沟,西苑里其余的没有什么变化。现在是二月,春意初现,时不时可见树枝上有绿芽浅探。

  到了勤政堂,朱翊钧坐在椅子上等着。

  “臣礼部侍郎、赴土默特贺寿使汪道昆,拜见太子殿下。”

  “免礼起身。”

  “谢殿下。”

  “汪先生,请坐,上茶。”

  “是。”

  “汪先生,依你之见,俺答汗还能活多久?”

  朱翊钧开门见山的话,让汪道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太子殿下,你派我去出使土默特部,名义是给俺答汗贺寿,实际上是看他什么时候死?

  汪道昆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组织词语答道:”殿下,俺答汗生于正德二年腊月,正好是花甲之年。

  臣在土默特大帐里,见他满脸红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走路健步如飞,骑马奔疾如雷,可以拉两石的弓,五十步箭靶一箭便中。”

  朱翊钧点点头:“那就是说,他还能活个十几年。”

  他转头示意祁言,“把九边舆图拉过来。”

  “是。”

  祁言和四位内侍抬着一架屏风过来,摆到两人跟前,上面挂着的正是九边舆图。

  朱翊钧起身,汪道昆也连忙跟着起身。

  “幸将士用命,辽东危局解决了。”朱翊钧给汪道昆简略解释,“图们汗率主力,想从北边入辽东,被辽东副将周国泰挡在了开原城。

  开原城和铁岭城,互成犄角,挡住了图们汗南下的道路,这是他始料不及的。平日里北边入辽东的路有多条,只是入了深秋初冬,许多地方封路,南下通畅的大道,只有这么一条。开原和铁岭刚好卡在咽喉上。”

  朱翊钧的手指头在舆图开原城位置上一敲。

  “图们汗治内没有城池,也久未破边深入抄掠,祖传手艺都生疏了。要是俺答汗,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那个老家伙以前经常破边,深入我大明腹里抄掠,知道扼守要隘的城池,有多重要。

  图们汗更始料不及的是,周国泰在开原城顶了二十七天。

首节 上一节 280/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