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273节

  西班牙人主将莱加斯皮伤重而亡,副将乌尔达内塔被俘。

  朱雀水师顺势攻宿务港,留守港中的两艘西班牙战船,一被击沉,一投降。朱雀水师正在追击逃窜的那两艘西班牙人船,务必要斩草除根。

  “奴婢恭贺太子殿下,北伐南征,皆获胜捷,不日察哈尔部定可收服,南海定可靖平。”

  祁言带着几位内侍跪倒在地,恭声祝贺道。

  “起身。”朱翊钧挥挥手。

  “谢殿下!”

  朱翊钧站起身来,双手笼在袖子里,在房里四下踱步。

  “辽东战事,胜局已定。只等开春,我军大举反攻。南海西班牙舰队覆灭,莫氏孤立无援,倾灭之日,指日可待。

  天时已到!

  孤挟此威势,过去两年很多不便做的事,隆庆三年,孤可以放手去做了!”

  祁言在旁边不近不远地跟着,顺着朱翊钧的话提醒了一句:“殿下,南海胜报似乎有点迟,腊月初六日打得胜仗,今日正月二十六才到,足足一个月二十天。往日里南海战报,二十天或一月就可到。”

  迟延这么久,会不会战报有问题,南边的人编撰捏造花费了些日子;又或者胡宗宪那里出了什么问题?

  两广南海所有水陆战报,都先汇总到他那里,陆军战事汇到两广总督衙门,海军包括陆战营战事,汇到南海宣慰使司,再向京城传递。

  朱翊钧伸出右手,“把急报再给孤看看。”

  祁言连忙把桌子上的急报拿起,双手递了过去。

  朱翊钧仔细看了一遍,不以为然:“此时正是北风大起。李超率朱雀水师在南边打了胜仗,报信的快船要逆风行使,花费数倍的时日才能到香江,这里差不多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也是如此,香江不走海路,直接发陆路八百里加急。

  天寒地冻,江北一带的路不好走,花费了十几天。算下来,一点都没耽搁。”

  “太子英明。”

  “春暖花开,南风渐起,道路复通,其它的急报和密报也会陆续赶到。胡汝贞、戚元敬,孤还是信得过。

  领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孤给他们最大的支持,就是信任!”

  朱翊钧说完后又盘算着南海的战局,“西班牙南海舰队被灭,朱雀水师作为南海战略机动水师,不好安排了。”

  “殿下,西班牙人会源源不断从东边派船过来,朱雀水师正好去堵住他们。”

  “西班牙的新大陆港口,离南海远着呢。再说了,那边才是他们的根本,南海只是他们发财的新路子,偏师而已。

  他们在南海的二十多艘战舰,也是陆续几年源源不断地向西调派,才聚集这么多。按照西班牙俘虏的口述,他们都是上一年下半年的十一月,从他们的墨西哥什么阿卡普尔科港出发,横渡大洋,于第二年的四月到达宿务港。

  他们的历法跟国朝有异,要早一月左右。

  算下来他们从新大陆过来的船队,应该在三月份达到宿务港。嗯,可以传诏给李超,叫他守株待兔,除草务尽。”

  祁言马上答道:“奴婢记下了。”

  “这么大一支水师,不能白养在那里,没事在南海钓鱼玩啊。”

  朱翊钧走到南海舆图跟前,注目看了一会,突然转身:“祁言,查一查,隆庆三年归建海军世子帆船有多少艘?”

  “是。”祁言马上去隔壁的架阁库翻查海军局的资料。

  很快,他拿着一卷文书跑回来:“殿下,隆庆二年吴淞船厂下水乙级战列舰五艘,其余护卫舰五艘,巡航舰六艘;乐堂船厂下水乙级战列舰七艘,护航舰九艘,巡航舰十一艘。

  经过九个月的适航,预计春四月归建海军。”

  “传令给海军局,这些战舰立即归建朱雀水师。趁着北风大兴,迅速南下,在南海适航,参与三月对西班牙人舰队的伏击。”

  祁言全部记下。

  “密令李超,”祁言马上换了一张纸,先在纸张上头圈了一个密字。

  “叫他挑选十六艘战列舰以为主力,其余护卫舰、巡航舰若干,组成青龙水师,准备北上,沿着西班牙人回墨西哥的路线,去墨西哥,把他们的老巢轮着给孤轰一遍。

  寇可往,我亦可往。这些老西既然敢来我大明门口撒野,就得承受大明踹他老窝的结果!

  他俘获的西班牙人副将乌尔达内塔,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士,好生笼络他,叫他带路。但是也要提防一手,西班牙被俘获的人里,肯定有在这条航线上跑过来回的人,选几个有经验,愿意跟我大明合作的,分开控制,互相对印航线。

  告诉李超,就说是孤说的。传谕那些西班牙俘虏,带着大明海军踹了西班牙人老窝,回来后重重有赏。只要有钱,哪里都可以做人上人,何必在意是东方还是西方。

  这些海贼,万里迢迢泛海奔波,难道真是为了人类的文明?还不是图钱!

  大明的银子不是银子吗?叫李超跟他们讲清楚了!”

  “遵令旨!”

  祁言挥毫如飞,嘴里应道。

  处理完戎政,朱翊钧站在窗外,又盘算其它事来。

  军事上自己开始发起反攻,政治上,自己也要开始反攻了。隔三差五就要被这些清流保守派,午门哭阙,早朝质问,你们不烦老子都烦。

  你们有这功夫做些其它事不行吗?就算你们做不了剧繁的实际工作,你们整理国史、编修律例,甚至写写宣讲文章,发挥你们文字所长也好。

  偏偏不,只会和面粉,非要操着卖白粉的心。

  隆庆三年,我让你们尝尝,什么才叫真正的整顿官风政纪,什么叫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前赵贞吉在都察院搞得那套,只是让你们热热身,是时候让你们见证一些新颖的政治手段了!

  “祁言,把杨金水传来。”

  “是!”

第352章 终于来了

  徐阶躺在书房里的躺椅上,闭着眼睛,嘴里含含糊糊地哼着昆曲小调,摇头晃脑,好不惬意!

  这种躺椅,也叫世子躺椅,是太子殿下为裕王世子时,亲手为先皇设计,叫御用监打造的。

  先皇嘉靖帝非常喜欢,尤其是嘉靖四十五年后,几乎天天躺在上面,在湖边钓鱼,悠然自得。

  此椅很快在京中官宦人家流行,并向地方传播。

  徐阶今天躺在湘妃竹和楠木打造的超豪华版躺椅上,十分惬意。

  躺平了就是舒坦!

  难怪皇上在紫禁城躺平了就不想动弹。

  老夫也彻底躺平。

  宦海沉浮数十年的徐阶,深知官场的一切规则,政治嗅觉也远超一般人。

  正旦早朝,朱翊钧当众宣布辽东大捷,图们汗只身逃窜,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北元大汗金印,成吉思汗传下的九斿白纛被缴获,献于太庙。

  在那一刻,徐阶知道,自己告老还乡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太子本来就权势熏天,现在心腹兵马在辽东打出了前所未有,媲美二祖的军功,名归隆庆帝,实归皇太子。

  如此威势,他做什么都不敢有人吭声。

  太祖皇帝敢废丞相,文臣武将和开国元勋,被杀得人头滚滚,却没有人吭半声,为什么?因为他手里有一支刚刚打下江山的军队。

  现在太子手里有一支军功武德堪比洪武时的兵马,试问天下,谁敢吭声?

  依照太子的脾性,他肯定会挟势在隆庆三年大刀阔斧地全面推行新政,他会全力支持愿意改革的高拱、张居正等人,全面打压阻碍改革的清流保守派。

  局面一破,自己这个用来平衡局势的裱糊匠,就失去作用了,该告老还乡,把阁老位置腾出来。

  可徐阶还不敢主动告老还乡。

  太子比先皇还不好伺候,心眼一样小。

  你叫他一时不痛快,他叫你世代不痛快!

  没叫你走,你急着走,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徐阶可不想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大家都是聪明人,该懂得都懂。

  次子徐琨端着一杯热茶,轻手轻脚地进到书房里,放到徐阶身边的茶几上。

  “父亲大人,这是刚沏的福鼎白茶。”

  “嗯。”徐阶闭着眼睛,鼻子一哼。

  长子徐璠坏了事,被徐阶对外宣扬,因为痛失爱妻一时失心疯,然后强行送到寒山寺,出家当和尚。

  必须在里面待上三年,等风头过去再说,要是敢私自跑出来,立即把腿打断,叫你做个瘸腿高僧。

  现在徐琨接管家事,忙前忙后,忙里忙外,俨然一副徐府下一代家主的模样。

  “父亲大人,你今儿又休息了?”

  “老夫都要七十岁了,七十古来稀!老夫休息一日,不可吗?”

  “父亲大人,当然可以,你想休息就休息。只是儿子担心,西苑那位据说十分苛刻,父亲大人隔三差五地休息,儿子.”

  “怕西苑雷霆怒火,祸及了你?”

  “儿子不敢,儿子确实是为父亲着想,为徐府着想。”徐琨连忙解释道,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徐阶躺在躺椅上,摆了摆手,“你不懂。为父该休息了。还有啊,西苑苛刻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谁的跟前都不要说。

  现在是大变之局,人心思变,人心难测。”

  徐琨马上恭顺地应道:“儿子知道了。”

  “要是你能做实事,有用处,西苑那位,比二祖列宗任何一位都要好伺候。戚元敬、胡汝贞,一个主持北伐,一个主持南征,酣战胶着时,内阁六部和督理处,无不焦虑。

  偏偏西苑一言不发,只收战报,不发令旨。这份信任,这份定力,你在史书上见过哪位先皇有?”

  徐琨不以为然,“儿子倒也不觉得怎么样?”

  “你是不觉得怎么样,所以就是个庸才!”徐阶毫不客气说道。

  “节将在外,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敌人,是背后的蝇营狗苟,是自己人的背后一刀。西苑对戚元敬和胡汝贞的信任,不仅是对两人才干的认同,也是对他自己的用人和军略部署的自信,甚至不惧两人战败,因为西苑有信心挽回败局。

  正是有了这份自信,西苑才会如此镇定自如。信任啊,君臣之间最难得的东西,却毫不吝啬地拿出来。定力啊,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有这样的定力,你敢相信吗?

  你不明白这些,不觉得怎么样,所以你这辈子也就这样。”

  徐琨喏喏不敢出声。

  徐阶瞥了他一眼,转问其它,“元春、元秋、元华他们在国子监,书念得怎么样?”

  元春是徐璠长子,也是徐阶的长孙。

首节 上一节 273/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