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187节
只是今天特殊,所以太子说暂缓一个时辰后,巳初一刻请诸位在太极殿朝议。
咱家还要去六部、都察院和诸寺宣旨,先告辞了。”
“陈公公慢走。”
送走陈矩后,徐阶双手捧着这份诏书,放到一团和气堂正中的桌子上。
“西苑太极殿朝议军国大事,难不成皇上要以此为定制,罢了祖制的朔望早朝?”陈以勤脸色阴晴不定地说道,“这到底是皇上的旨意,还是太子的意思?”
众人不语。
过了一会徐阶悠悠地说道:“应该是太子殿下提议,正中皇上的心意。”
可不正中皇上的心意,他再也不用每月初一十五,一大早就从美人怀里爬起来,风雨无阻地去上朝。
只是,如此重大的事情,延承两百年的祖制,就这样被轻飘飘的一纸诏书给改了?
四位阁老默然了一会,徐阶说道:“太子殿下说了,以后每五日早上辰正两刻在太极殿朝议,今日特殊,延迟到巳初一刻。
算算时间,也快了。大家先各自回值房里,把手头上要紧的政事整理好,好拿到太极殿上会商朝议。
殿下做事什么章程,六部、都察院他们可能不清楚,我们四位应该最清楚不过了。”
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点点头:“徐元辅说得极是。那我们先回值房准备。”
“好,两刻钟后我们再会合,一起去西苑。”
巳初刚到,四位阁老,徐阶、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六部尚书,礼部尚书高仪,户部尚书高拱,兵部尚书胡宗宪,刑部尚书黄光升,工部尚书葛守礼(吏部尚书由李春芳兼着);都察院左都御史赵贞吉还有大理寺卿钱问真、太仆寺卿王国光,总计十五人,聚集在西苑太极殿门口。
徐阶资格最老,身份最尊,大家都围着他,向他拱手问好。
“老先生,皇上怎么又想出这么一招?前所未有的的。皇诰祖制没有的的。”大理寺卿钱问真摇着头说道,“朝议军国事,到底怎么个章程,元辅可知道?”
徐阶打着哈哈:“老夫也是跟大家一样,刚刚接到旨意。到底怎么个章程,老夫跟大家一样,也是一头雾水。”
在一旁,高拱和陈以勤对视一眼,目光滋滋地闪电带冒火花,但两人都有城府,没有出声。
冯保走出来,笑着对众人说道:“四位老先生,五位尚书,几位先生,殿下在里面等着大家,请。”
徐阶转头看着众人说道,“请!”
十五人很默契地按照前后顺序往里走。
四位阁老走最前面,然后是高拱、胡宗宪、赵贞吉、高仪、黄光升、葛守礼和钱问真、王国光等人。
太极殿,原名元极殿,在南海与中海之间。
进到太极殿,朱翊钧站在正中间,静静地等着众人。
徐阶领着大家,先给朱翊钧行礼。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诸位先生免礼。”
君臣之礼结束,朱翊钧指着左边的偏殿说道:“孤叫人在左殿布置好了,以后每五日辰正两刻,大家就在左殿会商朝议。
要是临时有大事,需要召集更多的朝臣,再改到正殿里来。”
听朱翊钧话里的意思,以后这会成为定制,许多人心里犯了嘀咕。
皇上这是要彻底放飞自我了,完全沉溺在后宫之内,不再理政治事了。
大家跟着朱翊钧走进左偏殿,中间有一张长桌,两边对放着两排座椅。桌子上还摆着茶杯,冒着袅袅热气。
陈矩、李春等人司礼监秉笔随堂太监,上前去分别领着徐阶等人入座。
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在门口等着,请到自己的时候再跟着进去,在座位上坐下。
这座位布置一看就有玄机,贸然落座,会闹笑话的。
徐阶坐在左下首第一个座位,他的对面,右下首第一个座位由李春芳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坐着。
徐阶下来是陈以勤、张居正、赵贞吉、钱问真等人;李春芳下来是高拱、胡宗宪、高仪、黄光升、葛守礼、王国光等人。
朱翊钧扫了一眼众人,在长桌子正中间的位子上坐下。
大家面面相觑,却不觉得逾制。
毕竟太子殿下只是储君,这样与众臣们对坐,勉强说得过去。
要是换做皇上这样对坐,大家是万万不敢。
“好了,诸位先生,我们坐也坐好了,近期军国事繁多,积压了不少,我们尽快开始!首先第一件事是两淮盐政。”
朱翊钧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不熟悉他风格的高拱、高仪等人有些诧异,连忙打起精神来。
“两淮都转运盐使庞尚鹏上了一份折子,《隆庆二年整饬两淮及全国盐政治事疏》。庞卿请求行新盐法,设盐政局,统产统购统运分销,产盐、收盐、运盐、销盐分开,李春,你把庞卿的这份折子念给大家听听。”
“是!”
李春拿着庞尚鹏的折子,巴拉巴拉念了起来,总计三十九条,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大家听了,在心里不由暗赞一声,不愧是搞出十段锦、一条鞭法的庞尚鹏,才多久就把两淮盐政整得明明白白。
朱翊钧扫了一圈众人,开口道:“大家议一议,庞卿的两淮盐政新法,可行吗?孤提醒一下大家,两淮盐政新法试行得力,以后要推行到全国盐政。”
大家还没出声,按捺不住的高拱先开口了。
“殿下,两淮盐政乃户部政务,当依例由户部内议后再具奏上禀。现在贸然在朝议会商,是不是早了些?”
高拱反对!
他反对的不是庞尚鹏行新盐法,他反对的是担心盐政脱离户部掌控,担心盐政局变成第二个统筹局。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朱翊钧。
朱翊钧看着高拱,他上身坐得笔直,宛如一棵青松。脸色凝重,目光凌锐,大义凛然。
这是自己和他在朝政上第一次面对面地交锋吧。
果然,他真得如旁人所言,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锐意锋利却不懂得藏锋。
偏殿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在等着朱翊钧的问答。
高拱也在等待着,他今天想亲自称一称,这位让徐阶躺平,赵贞吉、张居正、李春芳、胡宗宪和海瑞折服的太子,到底是什么成色。
朱翊钧缓缓地反问道:“高部堂,两淮盐政是你们户部搞定的吗?”
高拱的脸顿时涨得通红发紫,仿佛被人抽了几十耳光。
其余的人神情各异。
太子就是太子,顺手一记反击,把高大胡子的脸打得!
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没有意见了
当众被打脸的高拱怒气冲天,双拳紧握,恨不得跟朱翊钧同归于尽。
可是看到他那张年少却不带一丝稚气的脸,迎着那清澄坚毅的目光,看到熟悉又叫人畏惧的狠厉。
高拱脑海里突然响起一声铜罄声,后背的冷汗猛地冒出来。
这位不是自己的学生,他是先皇嘉靖帝的学生。
高拱马上人间清醒了。
“臣失礼了,请殿下恕罪!”
在旁边看热闹的徐阶差点笑出声来。
你个高大胡子,知道殿下的厉害了?
太子殿下同意召你回京,是要平衡朝局。给你一个户部尚书,让伱在天坑里待了这么久,吃了那么多苦头,还不明悟?
你就算是要朝争,要揽权,冲着老夫来啊!
太子殿下用你,就是想叫你从老夫,从江南世家和士林手里分权。
你倒好,觉得老夫一系不好欺负,欺软怕硬,跑去欺负几近孤臣的陈以勤,现在屁功劳没立,还想抢食!
那太子殿下能惯着你!
老夫跟他们祖孙俩斗了这么些年,知根知底。
先皇嘉靖帝多少还会在规则里跟文官们斗。这位太子爷,直接创造新规则,再跟我们斗。
怎么斗?
谁敢跟能制定规则,又能身兼裁定的人斗?
太子殿下比先皇还要清楚权谋的本质。
一般情况下太子如先皇一样,只会叫我们做臣子的互相斗,很少亲自下场。
高大胡子,今天你算是头一遭被太子殿下亲自怼,你威风啊!
众人不语中,朱翊钧看着高拱服软,心里的念头转了几圈后便不再追究,示意其他人继续刚才的议题。
张居正咳嗽一声,打破了现场有点尴尬的气氛,开口说道:“殿下,诸位,两淮盐政经由刚峰公、王子荐、徐蒙泉联手整饬,清本正源,已有大好之势。
户部文档记录,大明长芦、两淮、四川、解池、浙东、福建、广东,一年产盐在六亿斤左右,合计两百万张盐引,两淮占一半。
两淮盐政新法,一是稳定盐价,让两淮、湖广、江西、中原等地百姓能吃上便宜的盐,二是征收盐税,充实国库。
两淮新盐法改好了,大明盐政就能脱胎换骨。六亿斤盐,两百万张盐引,算下来,上千万两盐税银子,关系重大啊。”
赵贞吉马上接着说道:“庞少南原本要将天下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
设为窝本,世代相传,以避免权贵官宦侵占盐引,抢领正盐。后经商议,改为统产、统购、统运、分销。
也就是两淮盐从产出到收购再到转运,分别在盐场、盐社内部转运,不对外,也不允许其他人插手。等到盐转运到各布政司,盐商再到各布政司盐社分购淮盐,转运至各州县贩卖。
如此一来,最大限度杜绝此前最容易舞弊营私、偷逃盐税的收盐、运盐环节出问题盐商要卖盐,也需要牌照,但不用再去淮东盐场买盐,直接去盐务社在各布政司分号购买即可.”
高仪瞥了一眼高拱。
老高,你听听,人家对两淮盐政新法反复讨论,几经权衡斟酌过,早就有了定计,我们就是听一听,多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行了,何必拗着来。
“统产、统购、统运,老夫听得庞少南新法里,从产盐到收购再到转运,全由两淮盐务社全责,一家独揽,会不会有舞弊空间?”
高仪的问题一出,大家面面相觑。
朱翊钧突然开口对王国光说道:“王侍郎,你曾经参与庞都使的新盐法讨论,也提出过类似的疑惑。你给高尚书解惑一二。”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