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97节

  “这次,他能出这么个主意,一方面是你出面了,他得给你这个面子。”

  “另一方面嘛,伱是不知道,他去你那儿之前,在咱这谨身殿里可是发了好大的火来着。”

  “好家伙,指着咱鼻子骂,说咱不爱惜身体,瞎胡闹!”

  “这话,臣子当中如今也就他会说了啊!”

  马皇后闻言不仅没有附和,反倒是白了朱元璋一眼道。

  “这事儿能怪谁?”

  “你那鬼脾气你自己不知道?”

  “其他人见着你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还骂你?怕是连句重话都不敢讲吧!”

  “你啥时候能收收你那臭脾气?”

  “这么下去,咱怕到时候连惟庸都不肯跟你说真话了!”

  马皇后这话音刚落,朱元璋就断然道:“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惟庸这人,有才、懒,但是跟咱的交情那是绝对没得说的!”

  “咱信得过他!”

  马皇后闻言也没多说什么。

  她对于胡大老爷的印象,那可是极好的。

  主要是胡大老爷拿她是真当老嫂子相处的,没有普通君臣之间的那种客客气气。

  同时呢,因为胡馨月如今可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太子妃,他也是老朱家正经八百的儿女亲家。

  再加上双方多年早就积累下来的情谊,那自然观感就有些不一样了。

  马皇后忽然想到个事儿,她看了朱元璋后,轻声问道。

  “重八,你内阁咱看你这样子,十有八九你是肯定要弄了。”

  “那你想过把惟庸弄进去没有?”

  朱元璋原本满脸笑意的跟马皇后聊天呢,可听到这问题,他不由得一怔。

  这问题,他还真有些犹豫。

  沉吟良久以后,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咱想了想,还是不强求了!”

  马皇后一听这话就急了,又锤了朱元璋一下道。

  “朱重八,你长本事了是不?”

  “惟庸这样的大才,你不拉着他赶紧来朝堂效力,难不成你就真看着他天天在家乐呵啊?”

  “难不成你真担心他有朝一日会威胁到你和标儿?”

  朱元璋一听马皇后直接把话都说到明面上了,他也干脆答道。

  “暂时,咱绝对是相信惟庸的!”

  “可是,他那地位、声望,太特殊了。”

  “他当过丞相、出身淮西、还是咱老兄弟、儿女亲家!”

  “妹子,你想啊,就惟庸这身份,若是他进了内阁,哪个朝臣在他面前能站直了说话?”

  “惟庸固然没那个揽权的心思,可到时候禁不住其他人拍马屁啊!”

  “那帮子朝臣都是啥模样,你难道就不清楚?”

  马皇后一听这话,还真犹豫了起来。

  朱元璋刚刚这话或许有那么一丁点危言耸听的意思。

  可实际上,说的都是实际情况。

  尤其是如今李善长、杨宪、汪广洋等好几个丞相都没了以后,胡大老爷就是实打实的文臣当中的第一人。

  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这等身份、地位,在加上胡大老爷本身的能力,谁看了不头皮发麻?

  所以,刚刚马皇后说了之后,朱元璋才会这么犹豫。

  他是真担心这前脚刚把李善长他们给处理了,这一转头,胡大老爷又冒出来了。

  想到这儿,朱元璋也是苦笑着拉着马皇后的手拍了拍道。

  “妹子啊,你以为咱不想让惟庸来帮咱?”

  “从这次他给你出的主意你就能看出来,他这人本事是真心没得说。”

  “以往呢,他就躲在自家府上,咱给他的差事,他是能推的就推,不能推的就糊弄。”

  “你打听打听,以前甭管是礼部还是工部,他正经去上过几天差?”

  “偶尔去几次,那还是快到大晌午了才过去,而后在衙门里晒晒太阳喝喝茶。”

  “下午的时候,其他人还在忙活呢,他拍拍屁股就走了!”

  说到这儿,朱元璋是真心哭笑不得。

  “他这人,是真不在乎咱是不是把他免职了啥的!”

  “他如今似乎就一个想法,找乐子!”

  “你瞧,咱之前要给他个职司,他要的啥?”

  “教坊司!”

  “好家伙,毛骧帮着咱看了看,他如今在教坊司那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啊!”

  “你说这样的人,咱就算不管那些避讳啥的,把他压着来内阁了,他能答应?”

  “就算勉强答应了,你觉着咱能在内阁看到他?”

  “你信不信,他当差第一天就敢请假,然后躲到自家府上继续玩乐!”

  马皇后听到这儿,先是本能的一句“不可能”就要出口。

  可再一想最近这一两年胡大老爷那些“彪悍”的举动,她就觉着,似乎自家夫君所说的这些,胡大老爷还真就干得出来!

  摆烂,胡大老爷可是认真的!

  想到胡大老爷往日里那作派,马皇后也是无语了,她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那算了,咱也不过是想着你们爷俩能轻松点,如今看来,惟庸这暂时是没法惦记了!”

  “那你明儿赶紧跟标儿商量商量,然后抓紧点把这个内阁弄出来吧!”

  “咱是真担心你们爷俩这身体!”

  朱元璋闻言笑着点点头,这事儿,与国有利,于他有利,他不抓紧才怪了。

  仅仅三天时间过后,朱元璋在朝会之上就正式宣布了。

  “咱这儿,要定下两件事,你们给咱竖起耳朵听仔细了!”

  “第一,今年惟庸弄的这个官员招考一事,咱觉着不错,六部各衙门反响也挺好。”

  “因此,咱决定以后每年都这么来一次!”

  “具体的规矩,咱会拉上六部部堂一起细细商量,此事,当为国策!”

  这话一出,一众朝臣都是一惊。

  乖乖,这忽然间就冒出了个当官的渠道啊!

  原本以为今年不过是权宜之计,不曾想,这一转眼的功夫,就成了国策了?

  “这第二嘛,咱打算建个内阁……”

  这一日,大明朝堂彻底动荡了起来。

第348章 大明内阁制

  第三百四十八章大明内阁制

  大明洪武年间的官儿,比起大明中后期来说,那是真的不容易。

  平日里当差办事提心吊胆就不说了。

  关键是大明初立,很多政策都是朱元璋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或许这里边有朱元璋的考虑在,但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朱元璋的搞法“很不传统”!

  儒家千百年的传承,实际上就是官员们的传承。

  对于官场、对于科举、对于学问,任凭朝代怎么更迭皇权怎么争斗,那一套东西实际上都没怎么变过。

  哪怕是元朝时候,外族入主中原了,最终也只能按照之前的规矩弄科举、弄官制。

  可不曾想,到了大明,这个得国最正的汉家王朝,这开国皇帝不讲武德啊。

  朱元璋可不管你儒家是怎么一代代传承的,反正他觉着好的他就用,他觉着不行的那就必须改。

  没二话可讲!

  当然了,你也可以头铁不答应,甚至还可以暗戳戳的反对。

  然后朱元璋就会送你上刑场,然后立马换一个愿意当官愿意听话的来接替伱的位置。

  你看,就这么简单!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整个大明朝堂慢慢的还真就习惯了朱元璋时不时弄出点事情来了。

  可这次宣布的两件事,影响太大了。

  其一、官员招录考试!

  这事儿他们刚刚经历过。

  甚至他们中间不少人还亲自参与到了其中,哪怕不是主要经手人那也是知道内里的情况的。

首节 上一节 297/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