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96节

  那勉强就能站在胡大老爷面前当个问个好的小喽啰了。

  没错,到了那种程度,才能有资格在某些场合上来报个名字敬个酒当个小喽啰。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而所有人不会觉着有什么不对!

  因为胡惟庸胡大老爷如今已然是大明这个初生的帝国的第一批权贵。

  当然了,他同样也是最最顶尖的那一批权贵。

  而偏生,这种情况,是所有人公认的。

  那么……一个平日里能一起上青楼把妹、互怼、开黑的老大哥,摇身一变成了当下最最顶尖的大佬。

  这里面的恩怨纠缠,岂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明白的?

  因此,当方孝儒鼓起勇气,终于按照胡大老爷所示意的,一个人单独来见胡大老爷的时候。

  好家伙,那脸上的表情复杂的,简直就是个一个扇面分析图啊。

  三分急切、三分尴尬、三分纠结还有一分羞涩……

  而且,这小子也有意思。

  这不,这刚进来,二话不说就深深一揖。

  “学生方孝儒见过胡公!”

  胡惟庸听着对方的称呼,还有那毕恭毕敬的态度倒是半点都不意外。

  胡大老爷挑了挑眉头,玩味都是说道。

  “孝儒啊,我呢,没指望你敢喊一声胡兄或者老胡,但你这喊胡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要知道,前面两次同去青楼,赢的可都是我啊!”

  听到胡大老爷这毫不遮掩的调侃,方孝儒苦笑着抬起了头。

  看着对面这泰然自若的胡大老爷,还有对方那熟悉的面孔、身型……

  方孝儒终于接受了这个苦涩的现实。

  那个化名为陈近南的人,真是鼎鼎大名的胡惟庸胡大老爷。

  没有半分侥幸,更没有半分掺假。

  一时之间,哪怕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都觉着这世界未免太过奇妙了。

  “那我应当怎么称呼?”

  “胡公不行,太过生涩;胡兄、老胡太过冒犯;胡大人显得有些公事公办……”

  听着方孝儒的吐槽,胡大老爷哈哈一笑。

  “没人的时候叫老胡,有人的时候你只能叫胡大人!”

  “没办法,这就是规矩!”

  “真要是让人听见伱当面叫我老胡,那你麻烦大了!”

  胡大老爷毫不客气的挑明了这里面的弯弯绕。

  而方孝儒苦着脸的抬头看了胡大老爷一眼,眼中满满的都是幽怨。

  他当然知道在外人面前不能喊“老胡”啊!

  这尼玛,胡大老爷的牌子确实翘硬!

  但与此同时,这位胡大老爷的风评那也是两极分化的很啊。

  一方面,这位胡大老爷权势滔天,既是前任宰辅,门生故旧一大堆。

  同时,他还是太子的岳丈,准确的说是伯父,乃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更别说胡大老爷还创立了大明周报社,一手大明周报弄得整个大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冲着这些,一般人见着胡大老爷高低得磕一个。

  可另一方面呢,他又在本届恩科当中玩蛇皮操作。

  而他方孝儒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

  毕竟,让他落榜的科举考题,都是出自这位之手!

  大明上下,背地里偷着嘀咕胡大老爷的学子、家长、大儒简直不要太多。

  甚至,他方孝孺还不是当着“陈近南”陈兄的面,同样说过胡大老爷的坏话?

  一想起这个,方孝儒就愈发的觉着尴尬了。

  这尼玛,过去的记忆简直跟有毒一样,疯狂的攻击他啊。

  尤其是这种在当事人面前想起了尴尬记忆的经历,简直要死人了。

  不过,方孝儒到底也是“青史留名”的狠人,关键是他那性子,还真就是木讷、古板到了极点。

  他左想右想想不通,干脆,不想了。

  既然你胡大老爷说没人的私底下叫你老胡,平时有人的时候叫胡大人。

  那我叫就是了,其他的关我蛋事?

  因此,方孝儒还真就一口一个老胡的跟胡大老爷聊了起来。

  当然了,只是简单的叙旧而已。

  万万不可能达到以往那般在青楼里肆意妄为的自由和放荡了。

  毕竟,身份、阶层这些东西,但凡读过书的,脑子里面其实都清楚得很。

  哪怕如方孝儒这等情商压根几乎等于没有的货,他实际上也不自觉的受到了影响。

  而胡大老爷也没想太多。

  如今这个情况,其实就已经很好了。

  跟方孝儒聊聊天,倒也不是图谋什么。

  毕竟,这种档次的小卡拉米,有什么值得他图谋的?

  不过就是聊聊天叙叙旧,感慨一番而已。

  不过看着方孝儒这模样,胡大老爷也不禁默默的子啊心里感慨。

  看来,以后再也不能和方孝孺等人一起逛青楼了。

  毕竟,这一不留神的,身份曝光了。

  再怎么装得亲厚,那身份的差距也是摆在那儿的。

  就算借方孝孺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和胡大老爷一起拈花惹草的啊!

第232章 红薯成熟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红薯成熟了

  方孝儒和胡大老爷的叙旧之旅,最终还是在略带些尴尬的氛围当中,结束了。

  其实于胡大老爷和方孝儒俩人来说,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是滋味吧。

  毕竟,俩人之前的青楼之旅,那是真的欢乐啊!

  可惜……以后莫得了啊。

  倒不是说胡大老爷没了方孝孺就不能去青楼了。

  而是用胡惟庸这个身份去青楼,那体验会完全不同的。

  甚至光是想想那种情景,胡大老爷都会觉着有点头皮发麻的那种。

  不尴不尬的叙旧结束后,胡大老爷又假模假样的到处转了转。

  同时,看抽空看了些稿子,时不时的放两个歪屁,口嗨几句。

  不过,普通人口嗨就仅仅是口嗨。

  但放在胡大老爷身上,那就不是口嗨了,那特么叫“指导意见”!

  关键是,由于胡大老爷的身份还有他在大明周报社里那早已经刷到了“崇高”级别的声望。

  哪怕是扯犊子一般的口嗨,放在其他人耳朵里,那也是大有深意,自己还没能弄明白的妙计。

  被人一时追捧、拍拍马屁,那固然是很爽的。

  可要是一直拍马屁,还是一圈人围着拍,关键是技术还不咋地。

  轻的轻重的重不说,节奏也不对,一拥而上胡乱下手……

  那特么就没意思了啊。

  胡大老爷今日里已经觉着自己的工作量超标了。

  领导、老板的瘾也过足了,那自然就得赶紧溜了。

  还留在这里干蛋?

  而等到胡大老爷在李建林那近乎谄媚,哦,不对,就是谄媚的欢送之下。

  胡大老爷终究还是坐上了胡府那朴素的马车,一路哒哒哒哒的离开了。

  看着那马车逐渐驶离街道,一应人等对视一眼,笑着回到了报社当中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

  只是,嘴里仍旧忍不住念叨和议论纷纷。

  李建林也没制止这些东西。

  因为他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人性,谁还不想着嘴里聊点八卦呢?

  只要不是喊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拖着大家尤其是自己一起死,其他的,爱聊聊呗!

  他自己其实何尝不是一肚子八卦,只不过跟这些人聊有些不方便,所以才憋着?

  罗贯中站在人群的最后方,是最后一批从门口回来的编辑。

  他看着身旁同样驻足良久的方孝孺,感觉这位年轻的编辑十有八九也是对胡大人身怀感激或者憧憬的“同道中人”,故此,他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感慨道。

首节 上一节 196/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