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87节

  赵大这才和盘托出,“大事不妙,二郎命人送来的急报,幽州军南下了。”

  说罢才信拿出来,放在桌案上。周璞闻言看过之后,也一时没了话语。

  在出兵并州之前,赵大和一众将领幕僚是商议过的,对于瓦岗的出兵众人还是有过担忧。

  但却都没想到幽州军会南下。

  首先幽州都督、征北大将军薛世雄年老,这几年身体就一直不太好,这个年纪还患病也就不会有精力去图谋冀州了。

  甚至赵大等人也是估算过,即便是薛师雄病逝了,那么手下人如果争权夺利,肯定会闹上一段时间。

  这也正好留给冀州军用来整合资源收取并州。

  唯独没想过,刘玄机在幽州军的威望有这么高。

  薛师雄这边刚死,幽州军和当地世家大族,强宗豪右,全都支持刘玄机执掌幽州。

  幽州刺史王兴直接就被边缘化了。

  而刘玄机不单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接收了幽州军队,取得士族支持,还如此的果决趁着冀州军进入河东地区率军南下。

  在短短二十多日的时间内,连续攻取中山、河间、渤海、安平四郡之地。

  这种进度未免令人心惊。

  即便是能够及时返回,最少半个冀州是会落入幽州军手里的。

  现在的形势对于赵翊来说可以说是万分紧急,必须快速回援。眼下只有魏郡邺城还有几千守军,清河、平原、巨鹿、赵郡同样是防卫空虚。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赵翊手下大军十万人,只有三万本部的家眷在邺城周围,其余各部都是郡兵和豪强部曲,家眷到时候可能都在幽州军控制的郡县之下。

  这就是跟当初关羽在襄樊城下面临的情况极为相似,你士兵家眷被人控制了,这仗还怎么打?

  肯定会溃散。

  所以晋阳这边打不成了,必须得走。

  周璞当即建议到:“将军需带本部兵马迅速回返邺城,其余诸部这几日就会收到消息,若等到诸部散去,那么本部兵马的军心士气也会受到影响.”

  这番话赵翊深以为然,随后立即秘密召集心腹将领准备撤军。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冀州的豪族们也自然是别的渠道将战事的消息送达军中的亲友。

  于是乎,冀州军的本地的豪族首脑们,也都知道了幽州出兵的消息。

  而巧合的是,他们也是跟赵大同样的想法,准备悄悄跑路。

  毕竟很多人家里被幽州人占了,谁还有心思打仗了?不过你要是跟主帅说我不干了,家里被偷了,可能面临的就是军法从事。

  所以这些人也不打算赌赵大的心胸,他们的选择跟赵大一样,不告而别。

  于是乎晋阳城下的局势就变成了,除了几支消息闭塞的郡兵,豪族都带着自己的部曲跑光了。

  并且他们直接就奔着井陉去了,甚至不打算走来时候走的滏口陉。

  赵大则带着自己的核心本部迅速走在回返魏郡的路上。

  而晋阳城内的拓跋浚见状,初时还以为是赵大使诈用的缓兵之计,等到晋阳城下的人都跑光了,他才知晓原来是幽州军打进冀州了。

  拓跋浚大喜,当即就想要率军追击,但被叔父拓跋广劝住了。

  “且看二虎相争。若是助虎杀虎,则余虎必有余力噬人.”

  拓跋浚闻言之后,也明白了叔父的担忧。

  的确,赵大跟并州军现在处于交战状态,如果这时候真把赵大拖死在并州,那么对拓跋家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样一来并州军就要面对坐拥幽冀二州的刘玄机了,那样的情况可能比现在还恶劣。

  而让赵大回去,一定会为了守住冀州跟幽州的刘玄机死斗一场。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对于并州军来最好是双方能斗个旗鼓相当两败俱伤。

  并州军就可以恢复元气,然后乘势出太行,收河北。

  若能据有河东河北,足以南向以争天下。

  拓跋家没有出兵追击,对赵大明显是件好事,但冀州的局面却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了。

  刘玄机率幽州铁骑南下,出兵的时候是七月初,到了七月末的时候,大军已经包围了信都。

  信都曾经作为冀州的治所,是安平郡治,城高墙厚。

  刘玄机围城之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不断往城内射劝降书,城内安平太守邢鸾眼见幽州军阵整齐,且一路上也是军纪良好,秋毫无犯,遂开城出降。

  刘玄机在城门处,一把扶起准备下拜的邢鸾,然后道:“我在幽州的时候,就听说邢太守为官清廉,德行出众,兼有文武之才,突厥进犯河北之时曾经组织过义军,屡败敌虏.如今可否请太守教我,如何使冀州归心?”

  邢鸾反问道:“刘将军为何想要冀州归心?”

  刘玄机道:“刘某不才,欲伸大义于天下,立不世之功业。”

  邢鸾闻言面色有些凝重道:“既如此,还请将军严明军纪,不可使大军扰民,减免今年的赋税,如此可得民心。还可使人去见赵郡李氏,渤海高氏、清河崔氏等望族,若得相助,则事半功倍.”

  刘玄机点了点头:“太守所言,刘某深以为然,还请太守相助,安抚民心。”

  邢鸾闻言也不由得对这个幽州同僚们推举为都督的刘将军心生几分好感。

  而这一路上刘玄机几乎是兵不血刃,并且将礼贤下士、广树恩德等面子工程做到了极致,以至于幽州军有擅入民居者,直接军法从事。

  甚至还让士兵帮助修筑老百姓家破掉的围墙.

  这一些列组合拳下来,成效显著,冀州百姓和士族都对这位幽州刘将军丝毫不抵触。

  河北两州本就是习俗言语上颇为相似,一直以来都被合称为“燕赵之地”

  反倒是赵家兄弟,他们兄弟两人虽然祖上是幽州豪强,但这兄弟来都是生于洛阳,一张口就是河洛官话,且赵家兄弟的麾下的主要将领也都是中原人士,这也就导致本地士族虽然跟赵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双方始终没有真正的凝聚成利益集团。

  所以但刘玄机南下之后,排出掉防卫空虚之外,冀州人不光是士族还是豪强、百姓,都没有太多的抵抗欲望。

  而且刘玄机的军纪又好,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直接放水,不抵抗。

  坐看二虎相争。

  谁赢了,谁就是河北之主。

第286章 战起

  刘玄机赵翊在河北角逐之际,中原颍川战场上,原本相持的局势,也开始逐渐升温成剑拔弩张。

  八月,西燕的两支援兵陆续到达。

  宇文涉、柴荣率领四万关中军和瓦岗诸将的一万余人,前后抵达颍川。

  中原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下变化,在瓦岗公然上表归附,旗帜鲜明的改弦更张之后,原本驻守在梁郡的李药师为了避免被夹击,放弃梁郡,率军退至陈留、荥阳一带。

  双方在兵力上,基本是平衡了。

  从六月开始,也相持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面对着洛阳方面不断的催促,己方军心士气的变化,娄居士和段义弘两人也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必须尽快跟西军决战,因为等到秋收之后,关中就可以大规模的出兵,到时候局面可就危险了。

  而西燕方面,原本是不急着应战的,但河北的形势变化也让李家兄弟多了些紧迫感。

  刘玄机若是幽冀二州收入囊中,那么接下来并州在拓跋余庆死后也很有可能独木难支被刘玄机所取得。

  李家兄弟在商议过后,也觉得不能接着耗下去了。

  翟思训率军从东军出发,一路上过梁郡、陈郡抵达颍川战场,将军队安置在召陵之后,与慕容三藏还有一众将领十余人前往郾城面见李氏兄弟。

  一路上看到西燕营垒布置得当,士卒行伍整肃,不由得感叹李氏诸子治军严谨,行阵和睦。

  还没到郾城,就看到城门处的迎接队伍。

  翟思训和慕容三藏两人在前,左右两边依次是程知节、徐懋功、秦伯圭、秦仲玉、陈登云。

  崔孝同、齐彪、羊献果、贾雄、黄君汉。

  共十二人,在城门下马前齐齐下拜。

  “我等拜见三位将军。”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李二和李四急忙上前将翟思训和慕容三藏服气,并笑言道,“诸位前来归附,乃是弃暗投明之举,犹如张良归汉啊,大事可期啊,哈哈哈哈”

  慕容三藏道:“我等乃是败军之将,容几位将军收容,不胜感激,此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元徽道:“我与诸位不少人都是旧交,今日来此,正好一叙旧日之情谊,今夜我与诸君不醉不归。”

  “多谢将军厚爱,我等能得几位将军收留,实乃三生有幸,斥候鞍前马后,任凭将军驱驰”

  李家兄弟出城相迎,接待的规格很高,几人也自然是感激涕零,连表忠心。

  而对于瓦岗这伙人如何分派,李家兄弟也提前有过商议。

  李二提出要几个猛将,加入他的麾下,为这次大战做准备,至于其他的不管是地盘还是兵马部曲,暂时都归李元徽管辖。

  毕竟瓦岗说控制的地区,跟李元徽控制的江淮接壤,李二和李三即便是有想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跨过兄弟的地盘去伸手。

  李元徽自然是没有意见,于是在瓦岗众人到达郾城的宴会上,李二就直接跟翟思训和慕容三藏说,秦伯圭、秦仲玉、程知节这几个猛将,骁勇善战,他早有耳闻,所以想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麾下的玄甲骑兵。

  翟思训闻言,直接就说我本来就听说过李二凤的赫赫威名,有这种机会能跟您一起并肩作战,一定要带上我。

  李二则说你是瓦岗大将,需要统领大军,加入我的玄甲骑兵是不是大才小用了。

  翟思训则说这我的荣幸,瓦岗的军队可以交给徐懋功和慕容三藏来统率,我翟思训非常荣幸加入您麾下的核心战斗部队。

  于是乎,翟让的儿子翟思训因为仰慕李二凤的威名和功绩以及人格魅力,强烈自荐之下,率领亲卫部曲加入玄甲军。

  而余下诸部瓦岗军,则交由徐懋功、慕容三藏等统领。

  随后崔孝同还被李元徽任命为参军。

  总的来说,虽然瓦岗众人都被分别任用,但都是紧要岗位,完全都是要重用的趋势

  随着瓦岗众将的来到,西燕军也开始进行队伍整合,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从李二来到颍川之后,兄弟三人就开始对账了。也就是将麾下各部将领和部队情况,全都和盘托出,先做到“知己”。

  毕竟这一仗基本上名义上是兄弟三一起领兵,但上了战场,指挥作战基本上默认就是李二来了。

  其一是他作为兄长,长幼有序,指挥兄弟们天经地义。

  其次就是过往的战绩。

  李三一路从蜀中出兵,到跟李二一起合兵渭北,独自率军击败过宇文涉,一路上也算是战绩斐然。

  李四就不用说了,几乎是独自在江淮经营起了局面,但在作战上,以防御作战为主,用兵稳健,很少有诸如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战例。

首节 上一节 187/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