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75节

  李百室和李青莲已经算是他的心腹幕僚了,所以李元徽也没开始演戏,斥责他们挑拨离间。

  对自己的心腹,有些事是你必须表达出来的。

  伱的让这些能耐大的人知道,你是有大志向的,不是就想着躺平混的。

  不然人家谁跟你混啊?谁不想着将来封妻荫子,名垂青史?

  你得给这些能人希望。

  于是沉吟片刻之后,李元徽轻声到了一句,“此事我已有所思,然兄弟阋墙,必遭外人轻晦,此时正当我父子兄弟共创基业之时,不可因小失大,然二位担心我亦明白。我虽然深处淮南,难道就要做淮南王?”

  二李闻言,皆俯身下拜,以示自己明白。

  而李元徽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不用担心,我肯定不会当刘长,被自己哥哥刘恒算计死。

第265章 功过太祖

  下雪了。让洛阳这座雄伟壮观,又富丽堂皇的天下第一雄城如同天上白玉京。

  士人贵胄多喜欢这样的天气,三五好友坐在亭中,最好是临水的小榭,围炉小酌,说不定就能整出一个千古名篇来。

  宫里面,雪一边下着就有宦官宫娥开始清理,大抵是怕堆积的太厚不太好收拾。

  皇帝与两个表兄一起走在去往太后宫中的廊道里。

  慕容鞅走在前面,慕容无忌和韦孝矩落后一个身位并排走在后面。

  “无忌,太后今日要问起,怎么处理曹太后,该如何应对?”

  慕容无忌和慕容鞅有两重亲戚,宗室方面慕容无忌是慕容鞅的堂叔,关系不算近。

  但另一重慕容无忌的母亲韦氏跟已经是太后的慕容鞅生母,是亲姐妹。

  双方无疑是母系这边的情缘更深厚些,所以一直都是平辈论交。

  “不如让曹太后去仁寿宫礼佛吧毕竟是昭武帝的正宫皇后,虽然蜀王被裹挟为伪帝,但曹太后也并有什么过失,若做的太难看,朝中的几位宰相和大将军都不会坐视的。”

  慕容无忌当然知道他的姨母当初的韦贵妃,跟曹皇后算是冤家对头,现在虽然都是太后。

  并且曹太后还是先一步当上太后,但两人的身份地位却不可同日耳语。

  韦太后的儿子慕容鞅是大燕皇帝,在洛阳。

  曹太后的儿子慕容昌也是大燕皇帝,但却在长安。

  这就让曹太后的处境极为尴尬。

  慕容鞅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曹太后,本想就这么让她在宫中安静带着养老算了。

  但今日母亲突然使人来问,准备如何处理逆贼之母。

  逆贼是谁?还用说吗,自然是跟他一样作为皇帝的慕容昌了,毕竟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虽然他也知道慕容昌这个五弟一定是被李家父子所裹挟,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但既然称帝了,又在先帝时候当了十几年的太子,人望甚至一度比他还好些,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死敌,都是逆贼。

  怎么处理都不为过。

  但曹太后就不一样了。他的父皇昭武帝死了不过几年而已,而且也没什么威胁。还能一条白绫一杯鸩酒送走?

  一路斟酌着话语,三人进了太后宫中。

  大殿内因为地龙的原因,很暖和。四十多岁的韦太后坐在桌前,正跟慕容鞅的皇后宇文氏还有两个妃子一起打牌。

  旁边坐着的是方才十岁的小儿子慕容克邪。

  见到皇帝进来,几人想要起身行礼,韦太后道:“你们都坐下,玩你们的不用管他。”

  慕容鞅和两个表兄则先是给太后行礼,而后站在几步外观战。

  韦太后这把的手气不好,几个儿媳可是绞尽了脑汁才让她胡上。

  打完了这把之后,韦太后看了一眼在旁边站着的儿子,这才让小儿子克邪代替她,起身来到殿中的另外一侧。

  慕容鞅则一个在她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

  韦太后的身形在女子之中算是高挑的了,虽然上了年纪但保养得宜,看着就跟三十出头妇人一样白皙美貌,极有风韵。眉宇之间看起来也极为和善,整个人穿着华服,想的雍容华贵,仪态端庄。

  “母亲,您.”

  韦太后坐在榻上,看着儿子探口气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伱是不是以为我要逼着你杀曹淑是为了出口气?”

  慕容鞅听着话急忙摇头道:“母亲这是哪里话的,您断然不是这样小气的人。”

  韦太后道:“少给我带高帽子,你还真是像你父皇说的那样,只有些小聪明,我告诉你,曹淑只要一天是太后,是昭武帝的正宫,你那个五弟慕容昌就是昭武皇帝的嫡子。你明不明白?你现在还觉得是我看不顺眼要对她下手?我跟曹淑看起来是争斗了许多年,但却远没有到我非要她死的地步,我问你如何处置,你手下这些智计百出的智囊们居然没有一个想到这些的?你到底用了些什么人啊?”

  慕容鞅被说的有些脸上无光,只能恭敬道:“那母亲的意思是?”

  韦太后道:“寻个说得过去的由头,去了她的太后之位,然后昭告天下,在你五弟的身份上做些文章.这些还用我教你?”

  “那曹.该如何处置?”

  韦太后道:“这些你自己看着办,你当我愿意操心这些事就是为了她?”

  慕容鞅被说得脸上有些发烫,也不敢抬头,只觉得自己这个皇帝算是白做了,什么事都得母亲替他想着。

  “近来可有淮南的消息?”韦太后喝了一口茶,说起女儿语气也变得温和些。

  慕容鞅闻言道:“江淮方面,只有李四郎在濡须口再次击败了曹元静的消息,伽罗却是没什么消息。不过李四郎跟伽罗也是少年夫妻,待伽罗应该不会差的,母亲不必担心。”

  韦太后摇了摇头:“如今我还担心伽罗做什么?她去淮南之前就与我说了,路是她自己选的,好的坏的都她自己受着,不过如今看李家这势头,你觉得她选错了吗?”

  说完之后,韦太后回到另一侧偏殿的麻将桌前,继续她每天最喜欢的打牌时光。

  而慕容鞅听完这句话,直接沉默了,愣在当场。怎么回到自己所在的勤政殿都无不知道了。

  坐在案前,眼下堆满了奏表。他也每天都能听到关于各地的战况和局势,如今洛阳的东燕政权是什么状况,他很清楚。

  不能说是穷途末路,也只能说是危在旦夕。

  朝中的当权的老臣们,对他这位新皇帝的而态度,可能要比对大哥好些,毕竟慕容鞅的母族和妻族都十分强大,这点是谥号“庄帝”的慕容超比不了的。

  但在很多事情上,慕容鞅仍旧感觉到有心无力,力不从心。

  因为整个朝廷上目前都充斥几分颓然,尤其是今年的几次战败之后。无论从执行力,还是朝中的氛围。

  跟他记忆之中,他的父皇昭武皇帝在位时期的朝堂,相去甚远。

  更大的问题还有财赋。

  目前除了一个洛口仓尚能支撑大军征战,整个朝廷的税赋严重缩水,甚至快维持不了整个朝堂的运转了。

  毕竟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天下却不是那个天下了。

  如今的东燕朝堂整个框架还是慕容英时期的框架,除了一些官员位置上换了人之外,整个国家机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没有任何的精简。

  这就导致了原本大燕天下供养的洛阳朝堂百官和贵人们,现在只剩下一个残破豫州和洛阳盆地周边的郡县。

  北面的冀州和幽州还处在免税赋时期,即便想要他们支援洛阳朝廷也很难。

  只靠着现在还能控制的十几万大军和洛口仓,还有朝中这些尸餐素位大臣们,真的能平定天下,恢复大燕盛世?

  这好像比太祖武皇帝入主中原的难度还要高啊。

第266章 忠臣耶?

  冀州,邺城。

  在拓跋余庆率万余铁骑袭击邺城未果之后的十余日后,冀州都督赵翊终于在剿灭流寇之后,率得胜之军返回了治所邺城。

  担任魏郡太守兼任邺城令的兄弟赵炯则带着城内官兵豪绅,以及百姓列队相迎。

  身材高大健壮的赵大在来到城门口之后翻身下马,笑着跟众人打着招呼,接受众人的恭贺,并随之一并入城。

  回到都督府之后,带着一众亲信进了节堂,脸上的笑容这才渐渐隐去。

  赵大坐在主位上,然后扫视了一眼,最后落在二弟赵炯身上:“这次多亏了二郎机警,不然邺城危矣。”

  赵二谦逊道:“运气使然,若不是有山中猎户提前发现了滏口陉处有并州军的前锋,恰好又碰到了三郎要去山中行猎,告知了三郎,我怎么也想不到并州军居然有如此谋划,后来三郎一路疾行跑回来,告知我并州军在滏口的动向,我一向必有内应,于是就略施小计,查出了城门校尉和城中的大户王氏有异动,于是收捕处斩,又设下伏兵在西门瓮城”

  赵大和几个心腹闻言都看向了一旁的赵炽,也就是赵三郎。

  赵炽闻言干笑了几声,表示有些尴尬。因为这次也算是他歪打正着了。往日都是被大哥训斥无所事事,以及“多跟你二哥学学”之类的话。

  赵大听完了二弟的叙述之后,沉吟了片刻道:“拓跋余庆这次定然不是心血来潮,此人老谋深算,当初襄助梁庶人起事,如今梁庶人败亡,他又遥受长安方面的官职,袭击我冀州,看来是想要图谋河北,野心不小,其人既犯我境,我欲兴兵讨之,诸位觉得如何?”

  目前赵大的幕府之中,有在豫州抵御瓦岗事情就跟随他的长史周璞,参军王雅。

  也有就任冀州之后,陆续来投奔的冀州本地门阀大族。

  其中包括赵郡李氏的李宽,清河崔氏的崔怀直,崔处义。

  冀州军队之中也是多了许多本地强宗,如刚率军返回冀州不久的苏家父子,苏庸和其子苏定边。

  总的来说,赵家在冀州算是站稳了脚跟,本地的世家大族和强宗豪右都选择跟赵家建立起合作关系,派遣子弟为官。

  而对于兴兵征讨并州,两大豪门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的代表都没有说什么,只有一句听凭都督决断。

  长史周璞旗帜鲜明的表示了支持。

  “将军所言甚是,拓跋余庆犯我州郡,断不能与其善罢甘休,不过眼下已经临近年关,不如等到明年春耕过后,再兴兵征讨,同时要严密防备滏口陉,拓跋余庆一击不中,未必不会再度兴兵,并州骑兵甚众,武骑千群,来去迅捷,不可不防。”

  赵翊点头道:“周长史所言甚是有理,可遣三千轻骑,巡视滏口陉一带.”

  至始至终,李崔等人也没有对此出言。散会之后,又迅速离去。

  这场议事只有几个心腹幕僚和赵家兄弟参与,其实也是一种试探,看看李崔等大族态度如何。

  但现在看来,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众人散去之后,留在堂上只有赵家兄弟三人。

  赵二开口讥讽道:“这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果真是名门望族,高高在上。”

  赵大叹了口气,然后摇摇头道:“毕竟是天下著姓,我兄弟想要长居河北,没有这些门阀的支持,千难万难,若不是我在前年抵御匈奴的大战之中出力甚多,你当他们会给我等好脸色?”

  赵家作为从慕容鲜卑入关的汉人强宗,与鲜卑豪族算是有共事之谊,普遍关系不错,但跟汉家士族门阀确是格格不入。

  毕竟赵家作为汉人来说,只能算是豪强,甚至连寒门都不一定能称得上。

  鲜卑慕容入主中原之后,对于中原门阀更是进行了一番笼络,还将清河崔、赵郡李、荥阳郑等十大郡望列为十著姓。

  如赵家这等豪强出身的武勋,更是不入其眼。

首节 上一节 175/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