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54节

  “翼德将军,益州还是比岭南好过不少。”

  虽然张松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通熟地理,不少人大概以为中原以南都算岭南……

  庞统脸上满是八卦的色彩,啧啧有声:

  “这唐朝也终归没逃过这一遭,戾太子之事复演矣。”

  而且这光幕还配后世之影响,观感可比史册中寥寥数笔的戾太子之事清晰多了,庞统心说。

  孔明则是叹口气,觉得吃饱了撑的的人太多。

  看那诸葛丞相多尊贵,一国之事尽握于手,殚精竭虑,油尽灯枯而早死。

  看他孔明军师,荆襄诸事干脆就不管不问,益州的工作也分出去了大半。

  研究研究光幕言语,看看后世说法,再从故纸堆里找找先贤留下来的难题,再去教教书,好不逍遥快活。

  而且这侯君集乃是李世民元从,应当最能晓得这雄才大略君主的手段,怎么能生出这么愚蠢的想法的?

  成都府衙诸人也就感叹一下,倒是并没有觉得有多劲爆。

  毕竟隔着光幕看这唐朝和李世民多有雾里看花之感。

  但若是套一下,李世民之于孝武皇帝,李承乾之于戾太子,李靖之于卫霍。

  好像就差不多了,也因此他们几乎瞬间就将李承乾造反原因猜了个七八成。

  因此顿时还有点同情了。

  ……

  甘露殿中李世民已经调整过来了。

  不过看看双眼发直的杜如晦,再看看一脸木色的李靖。

  李世民只能尽力保证道:

  “朕定当勉力教导承乾,不至有此之祸。”

  【侯君集这事儿暂且撇在一边,继续来说李靖。

  《隋唐嘉话》之后,唐朝还创作出来了另一个比较出名的李靖形象。

  那便是成于晚唐的的《虬髯客传》,这个故事比较简单。

  白身穷小子李靖去拜访隋末的大司空杨素,仅靠几句话就惊的对方折节交谈。

  不过在正史上这会儿杨素早死了,所以看开篇就知道是在架空虚构。

  李靖没能折服杨素,但折服了杨素府上的家妓张出尘,这个姐们儿因为平时总揣着个红色拂尘,所以也名红拂女。

  查了李靖的住所,当晚就去投奔了,并且几乎是连夜拜天地,英雄佳人就这么成一对儿了。

  红拂女见识非凡,说杨素不行,隋朝要寄了,太原李世民有天子之相,咱们去投奔吧。

  然后就是半路遇到虬髯客,三人结伴去找李世民,结果本来想争霸天下的虬髯客见李世民就心死了。

  交代李靖好好辅佐李世民打天下,并把全部家产捐赠给李世民后,虬髯客买了个船出海了。

  故事结束是贞观十年时,李世民成了天可汗,威服四方,虬髯客打下了扶余国,在海外当国王了。

  简单的故事,往往联系时代就变的很好玩儿。

  有人猜测虬髯客这个虚构角色的原型其实就是李世民。

  因为《酉阳杂俎》有记载,“太宗虬须,常戏张弓矢”。

  《虬髯客传》中的这个虬髯客,会杀了仇人后用仇人的心肝下酒,初见红拂女也会生出不轨心思。

  杀气冲天,睚眦必报,有时候行事不太光彩,这就是虬髯客的标签,几乎可以无缝套到李世民身上去。

  因此完全可以看做这篇的创作是将李世民一拆为二。

  狂野、记仇、特别能打的李世民变成了虬髯客,离开中原,打下了扶余国。

  扶余国紧紧挨着高句丽,而二凤晚年在军事上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灭了高句丽。

  虬髯客这部分特质剥离之后,只余下了一个宽厚仁慈,虚怀纳谏的李世民,最终成了帝王楷模。

  再联系这篇成于安史之乱后,它倒是将晚唐人的那种复杂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凤在时,亦不觉异,二凤崩后,不见其比。

  而李靖嘛,再一次成了人生赢家。

  年轻了好多岁,抱得美人归,征战天下功成名就,还和君王称兄道弟,令人艳羡。】

  光幕中还缓缓放出了这篇的原文。

  李世民原本还读的津津有味,但看到光幕说这小心眼、好色、食人的虬髯客就是自己,登时急了:

  “绝无可能!”

  一旁神游天际的孙思邈在心里撇了撇嘴,食人暂且不说。

  小心眼和好色,似乎……

  李靖则是感觉才弄明白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多了个被称作红拂女的妻子。

  心下倒是觉得分外好玩儿,听到光幕所说的陛下的遗憾后也笑道:

  “臣若真能年轻二十岁,定助陛下灭高句丽!”

  苏烈猛点头:老将军这话我信,请务必带我一个!

第149章 大唐国师李靖

  如果只是将这个《虬髯客传》当做一个普通来看的话,李世民很满意。

  但是若说这虬髯客乃是取材于他本人,李世民就要说一派胡言了。

  这当中的李靖风流倜傥,有姿容,好不潇洒快活。

  而这虬髯客呢?坐下来吃饭先展示仇家脑袋,然后还得拿出仇家心肝分食。

  “颉利如今尚且安享富贵,朕何曾噬其心肝下酒?”

  “定为后世之牵强附会!”

  李世民振振有词。

  但这话嘛……臣子们瞧了瞧陛下那末端卷曲的胡须。

  而且公允的来说,颉利整整大您二十岁,结果三天两头不是给您跳舞,就是被您当儿孙训。

  曾经的草原雄主,如今的宫室伶人。

  颉利多半也是觉得生不如死。

  “反倒是这后辈唐民所写的太原公子李世民,甚合朕意。”

  “裼裘而来,神气扬扬,精采惊人,神气清朗。”

  连番的用词儿让李世民笑意横生,连连点头。

  裼裘即不束外衣,露出里面穿着的裘服,李世民记得自己少时确实喜欢这么穿。

  看着搁那儿因为衣品沾沾自喜的李世民,五十岁的房玄龄与六十岁的李靖目光撞到了一起。

  然后一起无奈一笑:陛下功威甚著,导致他们总是忘了年龄。

  认真算起来的话,秦王府旧臣里似乎基本都是陛下的长辈。

  自喜完毕,大唐皇帝倒是想起来一件事:

  “后辈犹记贞观之憾,朕心甚慰。”

  “然相较于高句丽,新罗百济二国,必殄灭之!”

  李世民可是还记得光幕曾说起过,后世那哭错坟的掩耳盗铃之国,其前身乃是新罗百济,与高句丽关系不大。

  知晓来龙去脉,犹记得那“独眼龙李世民”画面的杜如晦不由得腹诽:

  陛下您还说自己不是小心眼?

  苏定方在详询李靖后更加摩拳擦掌:

  无论西域还是东海,皆是功绩啊。

  ……

  刘备也在默阅这故事,边读边忍不住拍着大腿感叹:

  “此间三人,亦颇有任侠之风也。”

  对于任侠,刘备还是有发言权的。

  尚义气,书意气,一见如故的三个豪杰,臧否天下,济弱锄强,开太平之世,就像……

  “这不就是类似俺与两位兄长嘛?”

  张飞表示这可太熟悉了。

  刘备扭头仔细打量着自己三弟,从黄巾起至今,三十年光阴如流水。

  几经战乱,亦有颠沛流离,然云长不弃,翼德相随,更有子龙之护,孔明不畏艰难出山扶汉。

  打量着厅内嘴角噙笑的诸人,刘备潇洒的拱拱手。

  不畏曹贼之刀兵,不屈曹贼之富贵。

  能有众人襄助何其有幸?已经不必多言矣。

  庞统笑着嚷嚷道:

  ‘“主公何故一言不发?是怕臣等讨要封赏不成?”

  刘备脸颊无髯,因此看着那虬髯客一脸大胡子羡慕不已。

  此时听闻庞统追问,捻着须笑道:

  “士元既问,便大胆说来。”

  庞统也不客气,面有促狭道:

  “投效主公至此,至今犹憾未讨得一杯主公喜酒。”

首节 上一节 254/4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融合黑龙天,打造诸天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