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15节

  【文天祥文山公的《正气歌》每每读之有落泪之感。

  南宋灭亡之际,他感怀这十二位先贤的贞洁与血性,作正气歌贯之以自强,最终从容就义。

  而颜常山舌与张睢阳齿的典故,皆出自安史之乱,相隔不过一年。】

  〖文山公大贤,正气歌极为简单,短短十二个典故道尽了咱们的民族脊梁。

  从中倒也可以一窥宋因何而亡,十二个典故,没有一个宋朝自己的。

  强汉有气节,盛唐有血性,而南北宋的士大夫能兼而有之的,不过两掌之数而已。

  赵匡胤:宋即宋,如何分两宋?靖康降于谁?南宋又因何亡?〗

  看着光幕上划过去的文字,李世民自语:“原来这叫正气歌……”

  随即就看到了那个似乎也是皇帝的赵匡胤在连连追问。

  看着孔明似乎没空回答,李世民便起了心思,提笔走到光幕前,挥笔连写:

  〖北宋有真宗,城下缔亲盟,宋辽成兄弟,年年输岁币,缔约百官赞,封禅泰山夸。〗

  或是读了文山公作品的缘故,李世民感觉自己写的东西也被带骈……哦不,带偏了。

  不过想了下这宋皇看到这话的模样,李世民感觉自己心情居然好了一点。

  不过这张睢阳齿……李世民总觉得,或又是一位泣血唐臣。

  另一边房玄龄还在可惜:

  “汉有气节,唐有血性,可这宋有科技,若是能兼而有之……”

  杜如晦倒是颇有信心:

  “宋不能兼而有之,那便让我唐来!”

  【颜杲卿的人生在安禄山的屠刀下落幕,而颜真卿,还要为河北人民奔走奋战。

  在这里史书的记载是“十七郡同日自归,推真卿为盟主,兵二十万,绝燕赵。”

  一夜之间河北就直接光复了一半,不过这个兵二十万自然是十七郡的合计虚报,但有这些已经足够了。

  朝廷这时候倒是挺给面子的,怕颜真卿名不正言不顺,先是官加户部侍郎,再拜河北招讨采访使。

  颜盟主也不含糊,命将士直奔魏郡,在兵力较少的情况下,以精兵大破魏郡叛军,收复魏郡。

  战报传遍四方,由此大唐士气大振。

  魏郡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个地方西面是山脉,东面是黄河,安禄山南下就是由此渡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安禄山在此留两万叛军也是因为这里地势紧要,怕被偷了屁股,结果没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叛军将领袁知泰被颜盟主打的溃不成军。

  此时给颜盟主当狗头军师的是清河太守李萼。

  李萼得到的小道消息是河东猛将程千里率十万大军正在开赴河北,但被堵在了太行山里。

  只要颜盟主能打下魏郡,截断叛军援兵,程千里这支人马就能到达河北。

  如此一来,就可以直接端了叛贼老窝,在回首包饺子,叛军必然崩溃。

  只不过让颜真卿没想到的是,等他击破魏郡,从太行山里开出来的并不是程千里的部队,而是大唐的一对名将:

  郭子仪,李光弼。

  此时的颜真卿并不太清楚这些,颜盟主驻守魏郡的时候对大唐局势做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洛阳的叛军如今只有三条路能走:

  要么往北回河北,但是自己魏郡是第一道防线,而且从河东赶赴过来的郭李两位将军打仗颇有章法,叛军来此?自寻死路。

  要么往南去抢钱,但是南方地形多丘陵,叛军完全施展不开,而且听说雍丘有一个叫张巡的铁血守将,拦着叛军让他们不好南下。

  要么往西攻破潼关,但是潼关有天险,而且有名将哥舒翰领大军驻守,叛军如何能破?

  因此颜真卿认为,此时的叛军已经是瓮中之鳖,就等着被煎炸烤卤炖了。

  而此时的安禄山也已经陷入绝望,甚至开始责骂属下:

  你们好多年前就撺掇我造反,说有万全之策。

  结果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归之路已经断绝。

  四方的唐军已经开始合围,伱们说的万全之策何在?

  叛军将领们自然是没啥办法的,但是端坐在长安城中的唐玄宗似有所感:

  禄儿莫慌,且看义父助你!】

  长孙无忌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陛下,只见李世民一脸平静的负手而立。

  脸上只写了个四个字:不出所料。

  颜杲卿这个详细资料说实话看的都有点抑郁,太惨了。

第115章 两死之道

  李世民面容古井无波,甚至有点想笑。

  侯君集喃喃道:

  “又两个……不,算上这颜真卿与雍丘张巡的话,应是四位。”

  “我大唐还真是……将星如云。”

  魏征反倒是有些意难平了:

  “合围之局已是必死。”

  “叛军内乱锋锐已摧。”

  “如此大好局面,潼关怎能破?怎敢破?”

  魏征并不算是纯粹的文官,长安无险还是懂的。

  而叛军如豺狼,被阻隔半年之后会如何蹂躏这繁华百年的长安,魏征已经不忍去想。

  面对魏征的哀色,房玄龄拉过魏征轻声低语安慰。

  李世民站的笔直,负手而立不作言语。

  李靖则是在研究雍丘的这个张巡。

  目光在地图上扫来扫去,最终李靖判断:

  “这张巡防守雍丘,此地离叛贼过近,且地势开阔难以防守。”

  “若要阻拦叛军南下,应退守宋州,此地两山夹一城,能除叛军地势之利……”

  说着说着李靖沉默了下来,因为他记了起来,这宋州治所宋城县乃是陛下改名。

  宋城县改名之前乃是……睢阳。

  “张巡……便是那张睢阳?”

  李世民自然也是想到了,徐徐叹了口气,低声道:

  “节度使军镇俱在边疆,东南承平日久,这张巡应是募乡勇义兵。”

  “义兵难敌叛军,故而不得不从雍丘退守睢阳。”

  李世民也就浅浅一说,甚至心里也有猜测:

  这张巡之所以退守睢阳,说不定就是被潼关之败所累。

  至于这潼关如何败的……

  【对于安禄山来说,此刻的情况他看的比颜真卿还要清楚。

  北方战线,郭李二人打的史思明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仅以身免。

  安禄山麾下叛军的老家都在河北,故而人心浮动,就差对着安禄山喊出天诛国贼了。

  东南战线,叛将张通晤在单父县尉于战阵被斩杀,叛将杨朝宗被东平太守所阻。

  而随后前去增援的李怀仙令狐潮等上万叛军被真源县令张巡死守雍丘,困的动弹不得。

  南方战线,南阳太守鲁炅、颍川太守薛愿领五万南兵与叛将武令珣在荆襄激战。

  后来更有来嚼铁之称呼的来瑱支援南线,叛军更加无法寸进。

  西线就是潼关,被拖在这里半年早就让安禄山没了脾气。

  这种安禄山绝望的情况下,半年来无法攻破的潼关,自己开城门了。

  这一刻,无论是颜真卿还是郭子仪,亦或是张巡和来瑱都是无法理解的:

  挂机躺赢的局,为什么有人要打假赛送人头?

  而哥舒翰也是无奈,出关的决定不是他做出的,而是玄宗和宰相共同决定的。

  杨国忠本身是哥舒翰的金主,安史之乱前两人属于反安禄山联盟。

  但随着哥舒翰得势后迫使玄宗诬杀安思顺的举动,杨国忠心里升了戒心:

  他可不想步安思顺的后尘。

  并且很快,杨国忠就收到了一封密报:

  有人请哥舒翰提兵回长安诛杀杨国忠,好让安禄山不能再用清君侧这个口号。

  哥舒翰不置可否,但杨国忠的胆子都要吓破了。

  在征得玄宗首肯后,杨国忠募兵一万三千人屯兵灞上抵御叛军,由亲信杜乾运统领。

  这支兵马让哥舒翰很不舒服,上奏玄宗将这支部队纳入潼关指挥,并随手斩杀了杜乾运,连罪名都懒得编造。

  正因为双方的这些斗法,导致杨国忠的不安升至顶点,最终几乎是使出了浑身力气,让玄宗命哥舒翰出关。

  这便是哥舒翰“恸哭出关”的原因。

  回头来看,将安史之乱推向高潮的根源也是信任的崩塌。

  因为安禄山的反叛,导致玄宗不再相信任何人,所以不假思索就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封之死令哥舒翰对朝廷难以信任,故而会不择手段攫取权力以求不被掣肘。

  哥舒翰的行为让杨国忠不再信任哥舒翰,最终一力促成了哥舒翰的出关。

首节 上一节 215/4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融合黑龙天,打造诸天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