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53节

  沈彬急忙道:“这事我让人打听过了,听说是那个明黄商会的李驸马派人做的,是他们商会拿着大量的昏钞去倒换新钞,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哦,是吗?”

  沈玠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又轻声道:“这个我倒是也略知一二,不过人家拿来的确实是符合要求的昏钞,我们也不能不给换呀。”

  明黄商会他当然清楚,那是皇店参与的生意,管事的会长是现在的驸马李伟,之前李伟被贬谪后,沈彬趁机发展壮大,他还帮了一些忙呢。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李伟官复原职,还成了当朝驸马,这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员外郎能惹得起的。

  李伟的名声不好,把朝中文武得罪了个遍,但是地位却依然都稳如老狗,现在不但没失宠,还直接成了皇亲国戚。

  那些勋贵高官或许还有勇气跟他斗一斗,沈玠这个小小的从五品小官可不敢轻易掺和。

  明哲保身才是他们沈家的传统做派。

  沈彬听他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子皱起了眉。

  看出来了这位兄长并不想多参与此事啊。

  其实沈玠这种态度他也能理解,就连他自己,要不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也不想跟明黄商会死磕。

  想了想,沈彬放弃了明黄商会的事情,而是直接问起了宝钞:

  “兄长,宝钞现在什么情况了,朝廷能稳得住吗?”

  沈玠迟疑了一下,宝钞的事情虽然是朝廷公务,但是略微透露一二也不是不行,毕竟是堂兄弟,这点情面还是要给的。

  “恐怕是不行了,自从开放了在外的行运库后,户部库存的新钞已经所剩不多了,再这么倒换下去,恐怕就要见底了。”

  沈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其实这件事不光沈彬急,他们户部的官员也非常急,尤其是现在的尚书徐辉,如果稳不住宝钞,陛下那边他们可不好交待。

  沈彬听完,心里也是一阵叹息,看来他那五十万贯是真的要打水漂了!只是若真如此的话,那明黄商会现在这些动作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怕自己手里的宝钞最后也变成一堆废纸?

  “要不你还是早点收手吧,明黄商会毕竟是有皇家参与的生意,之前也就罢了,现在李驸马重新掌权了,你还是不要跟他斗为好。”

  沈玠忍不住开口劝道,沈彬毕竟是他们沈家人,能提点的他还是要多提点两句的。

  朝中那些找李伟麻烦的人,尚书都倒了好几个了,不是被贬就是被杀,就连蓝玉那个侯爵也没在他面前占到什么便宜,被踢了蛋还挨了顿板子。

  “兄长放心,我明白的。”沈彬轻声回道。

  沉默了片刻,沈彬想起自己的那个猜测,又忍不住开口问道:“兄长,你说,这宝钞还有没有可能会再升回来?”

  “呵呵。”沈玠笑了笑道:“你也经商大半辈子了,应该也懂得这玩意,就是一张废纸,是上面印出来掠夺咱们这些小民的财产的,你说他怎么升回来?是要陛下拿出真金白银来兑换,还是咱们这些小民贡献出更多的财产来支撑这张废纸的价值?”

  沈彬听了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但是让他心中疑惑的是这位驸马爷干嘛要做这种损人又害己的事呢?

  在他们两兄弟给宝钞判了死刑的时候,李伟也在商会总部思索着在最终如何拯救这个大明宝钞。

  首先旧钞是肯定要全部换掉的,这个是必须的。

  其实现在大明的钞法规定的流通标准还是很宽松的,宝钞即便旧了,只要损坏的不严重,近规定也能继续使用。

  但是,按着这种流通标准,到最后这种旧钞只能以字贯来辨别真伪,而仅仅这几个字,别说平民百姓了,朝廷自己都分不清。在这种情况下,万一被自己手里的旧钞被判定为伪钞,那就完了,按照大明律,使用伪钞也是大罪!

  这就造成老百姓手里真有那种旧钞的话根本不敢使用,甚至手里稍微旧一些的钞用起来也顾虑重重。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律法上得做出修正,至少非故意使用伪钞应该不处罚,或者轻罚,另外就是以他印的那种多重防伪且耐磨损的新钞来替代旧钞。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到现在,几乎每年都会印个几百万贯,这五六年下来,估计怎么也得有个三千万贯以上了。

  按照李伟估计,他若是全力印钞的话,一年印个一千万贯应该没有问题,这样三年左右就能全换一遍了。

  在换新钞的同时,还得把物价再给打下来,维持宝钞的应胡价值。

  李伟将自己的思路重新理了一遍,在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说服朱元璋支持他的新钞以及发行方式,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不过他觉得应该没问题,毕竟朱元璋也不可能容忍宝钞沦为废纸一张。

  将事情理清楚,李伟又嘱咐了来福几句,让他时刻关注着行情,及时向自己汇报,才起身离开了商会。

  走在路上,李伟见到一间米铺门口拥挤着一群百姓,有些好奇的走上前去。

  “都别挤,别挤啊,用宝钞付账的,往后排啊,本店优先收铜钱!”

  掌柜的大声吆喝着。

  “掌柜的别呀,我愿意折价呀!”

  “是啊掌柜的,我这一贯就当二百文好了,先给我吧!”

  “……”

  许多百姓拥挤在店门前,挥舞着宝钞,期望能够尽快将手里的纸钞换成实实在在的粮食。

  然而掌柜却对这些宝钞甚是不喜,哪怕这些人愿意折价,他都不愿意收。

  李伟随便看了两眼,眉头就不由的紧皱起来。

  随着时日的推移,宝钞的价格越来越低,他只是开了个头,轻轻推了一把,这宝钞就跟窜稀似的一路跌了下来。

  由于宝钞的贬值,不但老百姓们急着把宝钞买成有价值的实物,各个商铺也都纷纷开始了囤货居奇,一时之间,京师里的老百姓一片惨淡。

  现在看这个掌柜的意思,一贯钞当二百文钱他都不愿意收了。

  这个现象李伟之前也想过,只是即便没有他,这也是早晚的事,而且现在看到这种情况,他反而是更坚定了必须要把宝钞抓在手里的想法,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等他完成自己的想法之后,宝钞变成了稳定可靠的货币,才能真正避免再发生这种现象。

  几日后,随着户部行用库存放的新钞见底,倒换新钞的事情彻底陷入了停滞,宝钞的价值立刻突破了二百文的水平,一头栽了下去。

  户部,徐辉在衙门大堂里急的来回走动,户部的大小官员低着头站在他面前不敢吱声。

  要说宝钞贬值这事谁最急,他这个户部尚书就算不能排第一,也是排最前头的几人之一。

  宝钞的印刷归他们户部管,现在出了这种情况,责任都在他们户部,他要是处理不好,陛下怪罪下来,他这个尚书也就不用干了。

  “你是倒是说话呀!事情弄成这样,你们让我怎么跟陛下交待?”

  徐辉气恼的对着这些官员吼道,然而此时没有一个人敢出声答话。

  “蒋学东,钞纸局那边什么时候能拿出新钞来?”

  徐辉直接点名道。

  蒋学东身体微颤,别人不说话没事,他这个主事官肯定跑不了。

  迟疑了一下,蒋学东低声道:“尚书大人,钞纸局那边已经在加紧印制了。”

  “加紧?加紧到底是什么时候?明天能给我拿出足量的宝钞来吗?”

  “呃这……”

  蒋学东一时沉默,现在钞纸局那边其实还是在不停的印制新钞的,只是赶不上百姓们挤兑的速度。

第192章 不可失信于民

  “这什么这,此事处理不好,陛下怪罪下来,我受责罚,你们也别想好过!”

  徐辉狠狠的训斥道。

  一众官员听到这话,也是心有戚戚,但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一群废物!”

  看着这些沉默不语的下属,徐辉气的猛一挥袖,大骂道。

  在人群里的沈玠,犹豫了一下说道:“尚书大人,据我所知,现在许多昏钞都是明黄商会拿来倒换的,你看要不跟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先缓缓?”

  徐浑闻言顿时一愣,随即脸色更加难看了,明黄商会他当然知道,就是那个奸佞李伟弄的,让他去找这个奸贼帮忙,怎么可能!

  “找他?我看这事就是他捣的鬼!哼,这个奸贼,我定要向陛下参他一本!”

  徐辉气呼呼的说道。

  还别说,虽然他这是气话,但是还真让他蒙对了。要不是李伟插手,宝钞还真不至于跌这么快。

  但是即便没有李伟,以他们户部行用库的那些新钞也撑不了多久,只要他们一停,宝钞肯定会崩。

  沈玠见他这么说,便乖乖的闭嘴了。

  徐辉一阵无能狂怒,把这群下属骂了一顿,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李伟罕见的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早朝。现在宝钞贬值贬得差不多了,他估计户部也撑不住了,估计这几天就会有个结论,他得关注点朝堂上的动静,伺机出手力挽狂澜。

  对于他经常不上早朝的事情,群臣们都已经麻了,现在连弹劾都懒得弹劾他,反正弹了也没用。

  朱元璋也不指望他天天上朝,只要好好干活就行。

  就连韩宜可也不再坚持了,自从那次在教坊司听了他的高论后,也幡然醒悟,放弃了天天叫李伟上早朝的想法。

  当李伟来到午门外的时候,原本低声细语的群臣们顿时一静,只有薛祥韩宜可等寥寥几人跟他相互打了个招呼。

  李伟走上前去,来到薛祥身边,跟他寒暄了两句,然后又目光扫视了一下这些文臣武将,目光落在徐辉身上。

  此时徐辉正和赵本、张宗艺三人聚在一起,徐辉愁容满面的低语着,赵本和张宗艺都是皱眉不语,想来是徐辉在向他们求救吧。

  现在宝钞跌成这样,徐辉这次难逃失责之罪。

  李伟不屑的轻笑一声,目光才从他身上挪开。

  然后他又看到一个老熟人。

  “咦,偰老大人,您还在呢?你不是要请辞吗?”

  李伟笑着对不远处的偰斯说道。周围的人闻言,也都将目光看向偰斯。

  偰斯身体微微一顿,露出尴尬的笑容:“快了快了,明天就辞!”

  周围的人闻言,都纷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话他都说了一年多了,结果把礼部两个等着上位的侍郎都熬死了,他还没走。曾经被李伟带着教坊司姑娘上门讨过债的李冕就是其中之一,熬到最后也没能蹭上尚书的头衔。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呀!”李伟揶揄道。

  听到这话,周围与李伟不对付的文臣们也忍不住微微点头。

  “李大人说得是!”偰斯也不生气,轻轻点头敷衍。

  李伟觉得无趣,但也不再多言。

  过了片刻,午门开启,群臣上殿,朝拜过后,开始按顺序奏事。

  李伟对别的事不关心,就盯着徐辉。

  等了许久之后,终于轮到了户部奏事,徐辉小心翼翼的出班,先是将户部的日常事务奏禀了一下。

  朱元璋耐着性子听着,见他似乎迟迟不讲宝钞的事情,不禁皱起了眉。

首节 上一节 153/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招揽黄汉升

下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