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98节

  相较于在京为官的群体,哪怕是少府的大批职官,隶属于兵仗局的这批职官,都是很纯粹的。

  大明国情是尊儒兴科,对于广大读书人来讲,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就是为了能金榜题名,继而跻身进官场仕途中,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有那么一批读书人,甚至是官吏,对

  于火器火炮等领域感兴趣,甚至愿意持续投身其中,这在自诩正统的士林中,简直是离经叛道的典型。

  但凡他们真想得到些什么,就不会干眼下做的事情了。

  “禀陛下~”

  王徵收敛心神,看了眼随行的诸同僚,神情正色道:“时下兵仗局所辖的体量,相较外迁出城之际增加很多,仅在西山一带,便筹设有枪炮、火药、盔甲、刀具、弓弩、煤、冶炼等诸厂。”

  “而根据不同的需求,在西山的诸厂下辖诸工坊更多,就像西山冶炼厂下辖工坊数十处之多,从而满足其他诸厂的不同需求,按着陛下先前的旨意,兵仗局在设法研制特种合金,特种钢料,只是现在基础理论还在完善中……”

  任重道远啊。

  听着王徵介绍的种种,朱由校心底生出感慨,其实真要论起来的话,大明在应用技术方面并不落后,还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不过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领域的发展,而科技领域想要有突破,在基础理论层面的框架就必须牢靠。

  诸如代数公式、高等数学、物理定律、化学公式、几何定理等等,上述这些都必须要完善才行,如果这一基础框架不牢靠,那么科学领域就发展不起来。

  最为直观的一项例子,莫过于黑火药和黄火药,黑火药的性能,爆炸威力,势能等等,都无法跟黄火药相比,可想要研制出黄火药就涉及到化学领域。

  如果此事不能有所突破的话,那么枪炮的研制就受掣肘,毕竟前膛燧发搞的再好,那终究比不过后膛燧发,可话又说回来,独靠黑火药作为基础,那一切都是有限制瓶颈的。

  都说窗户纸捅破了,便会一顺百顺了。

  可那也要看是哪阶段的窗户纸。

  朱由校知晓的东西终究有限,他所能指明的方向,仅限于一个大概得方向,知道朝这个方向走没错,可具体的摸索过程还要有,不然基础根基都不牢靠,你想图谋发展纯粹异想天开。

  “朕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兵仗局这个名字不好,要改,就改成军备清吏司,直隶于少府统辖。”

  想到这里的朱由校,伸手对王徵他们说道:“今后皇家近卫都督府、京营、京卫、拱卫京畿诸军等,所需的一应军械武备,悉数由军备清吏司负责生产,有司会明确采买流程和制度。

  为了便于后续的研制、制造、统筹等需求,朕决意在军备清吏司特设起诸所、局级衙署,以此更好的发展和建设。

  就像原兵仗局下辖枪炮厂,可更名为枪炮制造局,内部可根据职能细化筹设低一级衙署,继而明确生产所需,此外,过去专门研制新型火枪火炮的,可集中于新设的枪炮研究所,另寻新址进行相应研究。”

  这是要扩建啊!

  王徵、毕懋康、宋应星、焦勖等一众人,在听到天子所讲这些后,一个个面露惊意,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倘若真要这样进行的话,那么兵仗局,不,军备清吏司的体量,将膨胀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啊!

  这可不是小事啊。

  一直伴驾跟随的朱由检、朱聿键,此刻的心情也很复杂,如果真要这样进行的话,那军备清吏司不知要耗费多少内帑银啊。

  这难道就是少府颁售债券的用意之一吗?

  想到这里的二人,颇为默契的看了眼对方,尽管心中有不少疑惑,但此刻他们都没有讲任何话,就是静静的听着看着。

  “这件事情要抓紧来办。”

  在此等态势下,朱由校却表现的很平静,“你们要尽快拟出章程来,朕决意从内帑直拨300万两,用以军备清吏司的改制改建,朕有一些想法都写了下来,诸卿要从快梳理和吸收,将这些都有效落实。”

  “!!!”

  本就震惊的王徵、毕懋康等一行人,在听到天子提到直拨内帑银,而且还是300万两银子,专门拨给军备清吏司改制改建,这让他们心里仿佛炸裂一般,根本就不敢相信他们听到的。

  可是他们哪里会知道,朱由校提到的这300万两内帑银,仅仅是第一期规划罢了,后续还会诸期拨银,毕竟军工领域想要有发展和突破,除了聚拢相关领域的人才,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外,还需要持续不断地砸银子!

第298章 集约发展(2)

  好钢就要使在刀刃上,资源的倾斜和扶持,必须秉承务实这一原则,不然发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更多就是一种奢望。

  “军备清吏司的特设,对少府而言是有特殊含义的。”

  视察完西山一带,返回乾清宫的朱由校,便召见孙国桢、余应桂等少府高层,讲明心中所想,“少府要抽调人手,积极配合王徵等军司诸官,确保军备清吏司构架整饬,务必做到在整饬期间,不影响所辖诸产业生产,同时要择新址开辟新厂。”

  “在今后的数载间,朕要对皇家近卫都督府、京营、京卫、拱卫京畿诸军等,完成整军换装的部署谋划,所以在产能方面务必保证好,朕不希望有任何差池!”

  “陛下,此事恐很难在短期内办好。”

  孙国桢眉头紧皱,面朝朱由校作揖拜道:“陛下对军备清吏司的一些想法,臣等先前都看过了,暂不提增扩诸产业领域的制造能力,就说人事方面的调遣和统计,单是军备清吏司现辖匠户、学徒的登记造册,只怕没有月余时间就很难办到。”

  “要将非军备性质的产业剥离,划归对应的清吏司统辖,这本就需要很多人手协办,现在臣等根本就抽调不出人手,来配合军备清吏司进行整饬……”

  “那就继续举行考试,增补少府所缺各级职官啊。”

  朱由校皱眉道:“朕先前不是强调过,只要少府运转存在急缺人手的情况,就及时向御前呈递奏疏,得朕允准便可对外招选吗?”

  “陛下,不能再招了啊。”

  卢观象上前规谏道:“眼下少府的各级职官,规模都快突破三千众了,单单是每月支付的官俸与养廉银,合计都快……”

  朱由校直接摆手打断道:“人手不够,不招选新人增补,少府既定的谋划部署,该如何有效推进落实?”

  对于孙国桢、卢观象他们的顾虑,朱由校是清楚的,无非是少府所辖职官数量,都远超在京多数衙署,也就一个户部,能与少府相提并论吧,可少府终究不被外朝有司的文官群体承认,把摊子铺设的太大,招选的人手过多,万一今后的某一天,内帑无法支撑这些开支,那少府就成笑话了。

  不过朱由校却不这样想,更不这样看。

  想要发展和建设好北直隶,将集约型手工制造业能生根发芽,就必须要有一个体制完善的队伍领导,靠外朝的文官群体是不行的,这只能靠内帑来支撑和扶持,所以没有比少府更合适的队伍了。

  现在各项职权细化,各项谋划部署落实,算是处在一个关键期,朱由校断然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

  孙国桢、余应桂、邵捷春、卢观象等少府高层,听到天子的反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按理来说,少府所辖职官持续增多,细

  分出的清吏司增多,作为少府的高层,孙国桢他们应该积极配合,毕竟上述诸事有效落实,少府的职权就对应增强,连带着他们手里的权力也会增幅。

  谁会嫌自己手里的权烫手呢?

  可是天子这般大刀阔斧的谋改和拓展,让孙国桢、余应桂他们都很害怕,怕步子迈的太大,万一内帑崩溃了,那对朝廷而言绝对是大祸!

  一旦真出现这样的态势,他们就是大明的罪人啊!

  不过有些事必须要做。

  没有一个职权明确,分工明确的庞大队伍,站在最高层面去统筹发展,那么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就孵化不出来。

  站在朱由校的角度,压力要扛起来,责任要担起来,启蒙要揽起来,引导要做起来,唯有把这些都做扎实,那么民间力量才能被吸引跟进,继而在北直隶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更多的活力!

  “少府对外颁售的债券,眼下在京的情况怎样?”

  朱由校没理会少府诸臣,而是继续询问道。

  “禀陛下,情况不是特别突出。”

  余应桂心情复杂,上前禀道:“一期债券总额是一千万两,其中华汇银号按分配,要吃进150万两,尽管在这些时日,华汇银号频频派人小额多吃,不过观望的人太多,零散购进的倒是不少,可加起来的份额才10万余两。”

  “这个不用急。”

  朱由校眉头微挑,神情自若道:“继续按原计划推进落实,有观望就代表有希望,少府颁售债券,是以皇室名誉作保,以皇庄田产做锚定物,朕不相信没有人不心动。”

  对于债券一事,朱由校是有十足信心的,有过去辽左奏捷兜底,他这位大明天子在民间的声威,早已悄然抬高很多。

  只要少府颁售的一期债券,可以在京城地界售罄,那么二期债券就立时铺开,在京畿各地进行售卖,且二期债券的份额是两千万两,比一期债券翻了一倍,能将这三千万两聚拢到手里,朱由校就有十足的信心。

  “等到一期债券售罄,所得债券储银,再拨三成给军备清吏司。”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对孙国桢几人道:“有这合计六百万两银子,朕相信军备清吏司在今岁的谋改,势必能有显著成效的。”

  想要发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耗费钱粮最多的军工领域,必须要重点扶持,毕竟扶持了该领域,一些科研成果一旦成功,那能带动着民用产业发展,最直观的例子,莫过于冶炼领域的发展。

  真的能卖完吗?

  相较于朱由校的信心十足,孙国桢、余应桂等少府高层,在听到天子所讲后,结合所知晓的实况,一个个心里没有太大底气,毕竟债券这种事情,你不可能去强买强卖,真要那样做的话,哪怕得到千万两储银,可对应的损失就太大了。

  新旧思想的碰撞,本就会生出很多波折,尽管朱由校看出他们的忧虑,不过却没有点出来,毕竟有些事情想要见成效,这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眼下说再多,都不如去做,把事情扎实推进才是关键!

第299章 集约发展(3)

  “陛下的这盘棋下的妙啊,用少府颁售的债券,去吸纳民间的金银,继而发展少府特设的军备清吏司,如此就能牵制住工部所辖军器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不必看外朝文官的脸色了。”

  “可是这样做的话,相应的职能岂不重叠了?我总觉得皇兄所谋,不止咱们所看到的这些东西,你想想外出离京的廉政院,再想想动静不明的债券购置,皇兄到底谋划的是什么呢?”

  “倘若纯粹是为发展和治理北直隶,就我们所看到的种种,的确是有不少地方是很难说通的,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陛下的态度,稳健开局的同时,又处处透着急切的苗头,这是很矛盾的。”

  “是利益!!我明白了,皇兄是在抢时间,是在挤浓疮,你仔细想想,如果皇兄所谋的那些,真的到最后逐一落实的话,谁的利益受损最严重呢?”

  “朝中的那帮文官?”

  “是,但也不是,准确的来讲,应该是他们背后的人,毕竟朝中的那些文官,尤其是诸党各派在朝争权逐利,溯本求源之下,不还是为了利益吗?可要真让北直隶发展起来,这对谁的损失最大呢?”

  夜幕下的养心殿,依旧是灯火通明,忙碌了一天的朱聿键、朱由检二人,没有早早的就寝休息,相反却聚在一起探讨。

  在养心殿的东暖阁内,摆放着众多的案牍和卷宗,甚至墙上和地上展着很多舆图,就因为朱由校提出的考校,二人即便回养心殿休息,也都是很晚才睡。

  年轻唯一的好处,就是精力旺盛,顺带着恢复能力很强。

  “皇爷~”

  当朱聿键、朱由检二人的探讨声,从东暖阁内不断传出时,彼时在东暖阁外,朱由校则静静的站着,透过窗户看着二人,一旁站着的刘若愚低声上前,“要不要奴婢去……”

  “不用了。”

  嘴角微扬的朱由校,伸手打断道:“走吧,摆驾回坤宁宫。”

  “喏。”

  刘若愚忙低首应道。

  对于朱聿键、朱由检二人的探讨,朱由校还是颇为欣慰的,一个人就算再强,考虑问题的层面,终究是存在偏差的,但是在相互的探讨中,彼此讲明各自所想,哪怕中间存在较大分歧,一旦将所疑之事弄明白,那么改变是颇为显著的。

  去往坤宁宫的途中。

  “到岁数的那批宫女,眼下在南苑生活的怎样?”朱由校没有坐撵轿,而是溜达着前行,对身旁随行的刘若愚道。

  “都已适应了。”

  刘若愚低首回道:“这批宫女的登记造册,不久前内廷有司刚刚完成。”

  “将她们的花名册,都悉数移交给少府吧。”

  朱由校想了想,神情自若道:“明日着司礼监谴人去南苑一趟,从她们之中筛选一批懂得纺织的,暂在南苑组织帮教诸事,等到新设的轻工清吏司安稳

  下来,在京郊所建纺织诸厂竣工,便安排她们进去做工吧。”

  “奴婢遵旨!”

  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有一个整体思路,朱聿键和朱由检在探讨时没说错,朱由校的确在谋一盘大棋,想要发展和建设好北直隶,将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有效落实,让大京城战略、天津开海战略,唐山集约冶炼战略等落实,内帑就不能单方面只出不进。

首节 上一节 198/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