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136节

毕竟,寿命这个东西,又不包含意外?!

没有其它足够强大的能力,说不定某日就被人算计死,或者直接刺杀了,甚至这个乱世,随便的一个病痛都有可能带走性命。

郭谊真正喜欢的是,增加的能力之中,有“健康”的效果,也就是能够不断增强体质来抵抗各种病症。

如此看来,现在的公务的确是有些繁忙,每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自己获得充盈的休息状态,不可太累。

要学会养生……

想到这,郭谊的眉头就止不住的皱了起来。

“可我,刚刚募集操训了三千苗刀营,这些人对我忠心耿耿,将命运都交托于我手,怎能随意弃置呢?”

这些兵,不光一身的本领是郭谊亲自所教,且刀阵也是郭谊在主持操训,鸳鸯刀阵的所有变阵之法,还有二人阵、三人阵、五人阵的进退之法,目前只有郭谊能够烂熟于心,并且随时指出精妙之处来教导。

除了这些之外,新兵壮丁在刚刚招募之时,乃是因为郭谊做出的龙骨水车,以及主持修建的太寿陂,给境内百姓带来了长治久安的念想。

这是民心所依招募来的兵,如果就这样卸任,不光是郭谊过意不去,而且这些兵或许也会直接遣散,也不会去别的营中做普通的士兵。

只能将他们发还于陈留,重新跟随到陈元龙的麾下,如今陈登也是君侯,且在陈留为太守的时候,深得民心。

“他还攻下了广陵呢。”

郭谊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觉得此计可行。

陈登和郭谊在这一仗之后,关系已经称得上历经生死,非是普通友人关系,彼此也都深知对方的心思,已经是同侪密友,无话不谈了。

交托给他可以远离边防战乱,还还了人情,顺便还能再捞一笔好处,然后陈登在给出巨量好处的同时,还会觉得欠郭谊一个人情。

怎么算都有好处。

“但,要转给他,想让元龙敢接取兵马,还需要些运作。”

“嘶……”

郭谊想到这就直接挠头了,他心思偏正,并非是无情之人,虽不会因为仁慈而不敢带兵,但也不想这些黑甲士被当做弃子。

交托给主公的话,曹老板一生划船不用桨,说不定哪天就霍霍没了,到时候怎么和陈留父老交代。

交给陈登的话,陈登哪里敢要,而且这么精锐的

部队若是给他,倒是很安全,可以后立功也就不可能了。

“送去扬州给子脩?!”

郭谊在顷刻间换了三四中方案,想要思索其中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这利益并非是钱财那么简单,而是如何将人情也夹杂其中,自己也能挂一个名誉便好。

这甲士,除却是自己操训之外,平日里是典韦在带,而两人因此获得的功绩也极多,现在舍去,倒是也不心疼,郭谊本来就懒得一直带,他最怕的就是扬州一战,把自己真的搞成武将去带兵了。

这非是他所愿也,带兵当然可以带,但大多时候应当还是充当谋臣官吏为主,方才是最为稳妥的位置。

且这一波兵,本来就是天子名义、曹氏司空之仁,最后才念及郭谊的恩情和战场情谊。

“行。”

郭谊依旧还在抉择,同样还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抉择,只能暂且搁置。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他都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为自己做个计策,准备要些别的官职来调换现在的公务。

否则,现在的公务可是要将公务、陈留地情以及军中事务和民生大计全部做好,等到来年开春哪里还有休息的机会。

一直到早上,郭谊接到了召见时,依旧还是举棋不定。

“召见?”

郭谊看着来给消息的诸葛亮,一时也有些迷茫,“为何现在给我召见?”

“嗯……”诸葛亮迟疑了许久,昨天夜里本来打算来找郭谊说些消息,但是那时候郭谊早就睡了。

现在临时而说,或许反应不过来。

但诸葛亮还是将荀彧昨日告知他的话,简短的说了出来。

郭谊一听这话,登时嘴就咧开了,“真的?!”

“真的。”

诸葛亮愣了愣,还是点头,虽然他不知道老师高兴什么。

“那就太好了!不用迷茫了,我还抉择个什么,已经有人给我抉择了!”郭谊当即哈哈一笑,“哎呀,我就知道,运气果然有用。”

郭谊最近的“运气”增加也不少,总该有些作用吧。

这不就来了?等同于瞌睡一来就遇到了枕头。

诸葛亮颇为无奈的看了郭谊一眼,低下头去嘀咕起来,“早知道不担心了,没心没肺的。”

“你说什么?!”郭谊的眼睛登时瞪了起来。

“没什么……”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他昨夜基本上没睡着觉,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接下来不知怎么开口和郭谊说,怕的是他气急攻心,对这朝堂也心灰意冷。

毕竟,他是有功之臣,却要被除却了功绩,反而交出自己的兵权来,而且还是在没有通过司空的情况下,就已经做出了决议。

想必今日进朝中去,便是要说此事了。

但现在看来,都是白白浪费精力,早知道昨天就好好睡觉了,郭谊根本就不当回事,而且还觉得轻松,此时此刻诸葛亮也不知道用什么词汇能形容这位老师,在外

拼杀立功的时候手段宛若雷霆,足智多谋,从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而回到了朝堂上,被人如此算计,但是却要历经艰难抉择。

诸葛亮现在都能想到今日召见之后天子会说些什么,不就是请郭谊将甲士交托到宫中来,让天子亲信的人去带领,如果老师不肯,那么就会有不忠的名声传出去,同时产生上下嫌隙。

而若是他交出去,但司空不肯,为他强行出头,那么就更加有机会被人诟病,从此朝堂也就不稳了。

他昨天没问出来是谁进的言,但是从荀彧的回答里,诸葛亮已经敏锐的明白,的确是有人进言,不是天子自己想出来的。

“昨夜,我去见了文若兄长,不过没问出来是谁进言的。”

郭谊还是那般的轻松,双眸神采不断,嘴角上扬十分自信,“不管是谁,我要的只是现在这个结果,顺水推舟给他们就是了。”

“说白了就是不敢给主公说,用我来做个试探,同时也真的想要我的苗刀甲士营。”

“哈哈哈……这个试探,真是有趣,明摆着就是冲着主公去的,估计也是随便挑选一个理由来说,怎么偏偏就挑中我了呢。”

“唉!”诸葛亮听完,明白老师一切都看在眼中,早已在瞬间明白了那些人所想,但他还是一点都不生气,心里更加觉得憋屈担忧。

但他只叹了一口气,就被郭谊用一只手抠住了天灵盖,茫然抬头,看到郭谊已经不笑了,而是面色认真的看着他,道:“亮儿,有一计叫做以退为进,你知晓是为何这般形容吗?”

“不知。”诸葛亮老实的摇了摇头,他的确没有细想过这个计策,但却听说过不少实例,但是忽然问为什么形容,诸葛亮没有细想过。

“便是,蓄势待发,方才是以退为进,若退不蓄势,则会败北,若遇强不退,那就是白给。”

诸葛亮:“……”

明白了。

“那,老师到底是打算如何?”诸葛亮此刻反倒是好奇了起来,郭谊从知道这个消息,到现在如此态度,几乎是没有迟疑多久,那说明他早就已经有了计策。

到底是什么计策。

“嗯……不可说,”郭谊轻快的穿上了黑色袍服,戴上冠帽,同时笑着摆了摆手,“早有预料,且已有安排,若不成事则需再做商讨,若能成事,再与你言说。”

“好。”

……

朝堂上。

曹操在进门处等待郭谊到来,两人才一同上殿,殿上郭谊只有天子与一些公卿大臣在等待,而此时召见郭谊,其实曹操也是知道的。

因为,同时曹操也得到了召见,还是赵温亲自到司空府去相请,等待曹操将公务完成之后,方才缓慢起身。

此时曹操腰间佩剑,长袍在身,外还有一件大氅,皮草围住了脖子,威武且不失贵气,看到郭谊来上下扫了一眼,面色如常的沉声道:

“今日入冬了,天气渐冷,穿多点,别害了风寒。”

“没事,”郭谊和曹操同阶而上,走得比较缓慢,这百层的阶梯,足够走一段时间,所以能交谈几句。

“伱知道,忽然召见是为什么吗?”曹操问道。

“不知道,岳丈知道吗?”

曹操直接抬脚轻踹了一下:“宫里叫司空。”

“司空知道吗?”郭谊躲都没躲,只是再问了一遍。

“我也不知道,忽然就有召见,说是有要事要请教,故而召我来,以问策于殿上。”曹操说到这直接和郭谊对视而笑。

这就是当初两个人在寿春所商议的事,那时候夺下了寿春,在庆功之后,就有了些许前瞻的猜测,而郭谊也是率先给曹操提出了一种可能,便是在许都的天子,此时应当是喜忧参半的。

喜的是在大汉依然还有诸侯愿意奉天子而行事,但忧的便也是当此战之后,曹操将会凭借平贼的功绩,拥有空前的声望与权势,其麾下之兵马,将会更如虎狼。

所以他一定会提防,即便是自己没有这样的心思,也会有人进谗言,那么无论是谁,一旦这个隐患告知了刘协,他就无法袖手不管。

现在,正是印证此事的时候。

两人也都是心领神会。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郭谊曾经提过的词汇,“置换”。

既然不能将满朝朝臣全部格杀,那么要通过“置换”的方式,不断的蚕食他们仅余的势力,最终拉拢所有公卿归附,或者将走投无路的那些人,踢出局去。

天子自然也就不可能再说什么。

基于此,曹操、郭谊、郭嘉、戏志才四人,在寿春就完成了长达三夜的商议,皆是一系列的安排,而且就是基于天子想要提防曹操而提出收回某些权力的时候。

现在,估计只是一个试探。

“你说,我是不是太放纵他了?”曹操的语气忽然变得有些不耐,若非是郭谊等人劝他对汉帝尊奉,现在他岂能有如此自由的地位,又怎敢在暗地里做这些动作?!

若是按照曹操的心思,早让刘协只敢听从,而不敢胡乱要求了,毕竟现在已经不同最初来的时候,朝堂内外,自己的人不说遍布,但想要将朝臣全部掌控,定也不在话下。

“那就,此次拿下呗,”郭谊平淡的说道,而且带着些许庆幸之意,正愁不知何时开始此计,不知怎样能减轻自己的公务,现在一切都变得有意义了。

谢谢你,刘协。

……

进入大殿,曹操并未脱鞋,也不卸剑,乃是径直走到了刘协身旁较低一些的坐榻上跪坐而下,郭谊站在大殿上,左右皆是公卿,细数下来不过八人,杨彪和董承是赫然在列。

荀彧、钟繇同样也在此,殿内外甲士都是曹氏宗族子弟的虎贲,自然也很是心安。

在叙述了一些各地汇报而来的要务,以及秋收粮食喜报后,荀

彧又上表了许多官吏的任免之事,让刘协能够心中有数。

同时再表袁绍剿灭公孙瓒叛乱之事,并请天子封他为邺城侯,然后才看向了郭谊,说起了天子请求之事。

首节 上一节 136/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