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88节

李强:“首先我们要解决所有的设备国产化的问题。现在黄昆有三台关键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用的还是走私渠道。国产化这些设备不仅是产业链安全的需要,我们也得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所谓的技术进步。对了,芯片专利和工艺专利我已经让上电准备申请了,到时候这技术还会有北电插入竞争,天电和南电也未必不感兴趣。”

……

现在虽然芯片还是比同样功能的晶体管电路贵,但它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

在未来几年,可能民用产品还是会用硅晶体管、锗晶体管,但一些军用和尖端科技领域可以小规模运用芯片。

不过这不包括南电正在设计的野战炮兵计算机——南电说他们的设计已经封笔了,就按两年前的设计规划,把第一型计算机交付出去,以后的新型号慢慢来。

于是南电还是订购的硅晶体管,采用平面工艺制作,每一颗3块5毛钱。

这个价格完全满足了南电之前提出的“单价降到5元以下”的要求,而且新的硅晶体管特别小。它的核心颗粒只有芝麻大小,加上外壳封装也只是一小粒,外接三根头发丝粗细的导线。如果丢在平坦的桌面上,着重晶体管用手都没法直接捏起来,得用镊子。

这种大小的硅晶体管现在仙童半导体公司也做出来了,并且美国空军看了之后颇为满意,打算在民兵-1和民兵-2洲际导弹上使用。这两种导弹上都要自带计算电路(功能残缺的计算机)。

初代芯片的诞生让上电/复旦半导体实验室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李强也找到了新的事情。

如果说半导体实验室管的是未来5年前进的方向,那李强和科技小组就得负责5年之后、15年之后的路该如何走。

“紫外波段的光或者说电磁波,现在一般是这样划分的。可见光的波长在780~400纳米之间,780纳米的我们人眼一般识别为红光,接近400纳米的时候是紫光。小于400纳米,人眼看不见了,但波长在400纳米到10纳米的范围内,我们都把它叫紫外光,缩写是UV。”

李强又来到了清华物理系,在这里找答案。

“其中波长在400纳米到320纳米的叫UVA,A类紫外线;波长320纳米到280纳米的是UVB,B类紫外线;C类紫外线UVC是280纳米到200纳米;200纳米到100纳米的是DUV,深紫外线;100纳米到10纳米的是EUV,极紫外线。”

赵忠尧简单给李强说了紫外段电磁波的分类。现在李强知道《雷布斯提案》里说的EUV光源、DUV光源都是什么意思了。

全知道了吗?……好像只是知道了一点儿,并没有全知道。

李强:“赵教授,我们现在工业领域有一种紫外线灯,它应该是属于UVA还是UVB?”

赵忠尧:“紫外线大灯?那个东西它发出的光是一个连续光谱,也就是说,它通电的时候发出的电磁波涵盖了420纳米到300纳米的一大片的波段,其中420纳米到400纳米人眼都能看见,紫色的,因此这东西名为紫外线大灯,其实人眼能看见灯光。如果按照它的峰值功率所处的波段来衡量,紫外线灯发出的电磁波当中,功率最大的波段在370纳米左右吧。”

李强:“这就是一个挺麻烦的事情,一盏灯发出的光涵盖了420到300纳米,在所有频率上都能感知到能量,相对来说,它落在370纳米这个波段的频率就小了。”

赵忠尧:“李局长,您是想要一种只发出单一频率电磁波的光源?那不就是爱因斯坦所设想的原子受激辐射理论吗?”

李强:“对呀,我想的就是这个。”

赵忠尧:“1951年,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哈德·汤斯设想了一种符合爱因斯坦理论的发光装置,不过据说在实验室里没有完全制备成功。现在不只是汤斯一个人在搞原子受激辐射了,国外好几个实验室在搞。要不,在清华物理系设立一个博士点,专门研究一下这个?”

李强:“围绕这个博士点再成立一个原子受激辐射实验室吧。”

赵忠尧:“那清华物理系可就有三个国家实验室喽。”

李强:“三个一点也不多。对了赵教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是单一原子受激辐射产生单一频率的电磁波,那么它的频率是不是就只与电子受激发之后的能级有关?”

赵忠尧:“是这样。电子跃迁到一个比较高的能级,再跌落回来,能量差就是它放出去的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能量也就关系到电磁波的频率。”

李强:“那么,什么样的原子在受激然后再跌落的时候,放出去的光子是193纳米呢?”

李强这是看雷布斯报告看来的,193纳米DUV光源,13.5纳米EUV光源。

赵忠尧思考片刻,还是走向后面的书柜拿手册。

“为什么不多不少刚好是193纳米?那可是准分子层级的激励辐射才能放出去的电磁波啊。而且,一个原子采纳不同的能量摄入,它可能会产生好几种波段的电磁波,如果是原子序数比较大的原子,就不是好几种而是十几种、几十种了,这个连速查手册都得查上半天。我看看啊,氩气,减去……”

“找到了。”赵忠尧翻到了手册中他要的数据,在纸上简单列了几行公式:“氟化氩受到激励的时候,它可能发出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其中有一种波段刚好是193纳米。”

李强:“氩……不是惰性气体吗?”

赵忠尧:“惰性气体只是说它通常不和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不是绝对不发生。在某些苛刻的条件下,氟化氩是有可能生成的。我们要用这种气体,不,用这种气体生成的电磁波做什么?”

李强:“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是,以后可能会用到。”

第八十八章,吃饱穿暖

黄昆制造出第一片集成电路的那天,1958年1月31日,在大洋彼岸,美国终于补票上了太空俱乐部的车。

探索者一号小型卫星,带一具固体推进剂发动机的全重13.97公斤。这枚卫星由喷气推进实验室制造,由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设计的木星-C(朱庇特-C)中程弹道导弹发射。木星-C尽管增加了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可它的最终速度还是没能到达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才得由探索者一号上面的小型固推最后推动一把。

不管怎样,这个相当“凑合”的玩意毕竟是发射成功了。继苏联之后,美国成了第二个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美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国内没有封锁,第二天就上了报纸新闻。

苏联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国内群众是由衷感到高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国内的声音是“哇”,美国也发射成功了。“哇”完之后呢?

还确实有些人开始惦记中国是不是也搞一个。

当然也不是特别强烈的要求,只是希望国家也有太空计划。对这种声音和要求,在2月下旬,也就是大年初一的人民日报头版社论上,中央算是正式地回应和确认了这件事情:

“我国已展开太空技术和宇宙空间科学的相关研究。在合适的时候,中国将发射自己的人造卫星和其他航天器。”

……

社论传递的信息就是:中国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了,不要着急。

太空计划是国家迟早要做的事情,但现在并不是最重要的工程。

最重要的工程叫做——全体温饱。

这是写在八大结束时的会议公报里的“三步走”的第一步:1956年到1966年,用10年时间,解决全体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不是一句空话,从八大开始,这已经纳入是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政府工作日程的一项必须解决的事情。

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是1.99亿吨,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字是6亿人口,人均大约300公斤多一点。人均300公斤粮食“理论上”是可以够一个人吃饱,但在实际上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地区差异,人均三百公斤意味着有些地方人均400公斤,有的地方——比如苏联在黑龙江援建的八一农场,人均粮食产量10吨,但在有的地方,人均粮食占有量就远不到300公斤。

比如贵州西部山区,1957年底有好几个县上报的数字,山区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150公斤不到。最差的山区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这些地方的人怎么活过来的?半年糠菜(野菜)半年红薯粥,大概就这样。

1958年2月,辽宁率先宣布,全省已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提前八年完成了“八大”提出的解决温饱问题的任务。

辽宁解决温饱问题一点也不奇怪,有日据时期的半工业化作为基础,又完整地执行了一个五年计划,省财政和国资委家底雄厚,农村货币收入较高(买衣服不差钱)。且辽宁人口不算多,但耕地很多,地区差异较小,让全省吃饱穿暖不算太难。

辽宁宣布提前解决温饱问题的新闻是在中央媒体出现了,但没有大肆宣传,过度的宣传可能会让某些地区也放卫星,夸海口,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但辽宁的这种做派还是引起了一些“模仿”。3月份,黑龙江也宣布自己基本解决了全省人民的温饱问题,但前提是“除几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屯以外,其他地区解决了温饱”。

4月份,吉林也如黑龙江那样宣布自己提前温饱了。在黑龙江之后,是苏州、扬州、无锡、镇江四个地区行署(地级市)宣布自己提前温饱。广东不像江苏,没有各地自己独立宣布事情的习惯,受粤北贫困山区的拖累,广东这会儿还说不出口“我已经全部解决温饱了”。

温饱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许多事情开始变化起来。首先出现的变化是耕地匮乏、粮食产量不多的省份或地区开始厚着脸皮地理直气壮地叫苦,申请减少国家粮食统购指标,尤其是在人均耕地较少的山区农村,大家都希望农民手中年底能多留点粮食。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穿暖相对容易一些,只要粮食有基础,1966年解决温饱就有谱。

中央听取了这些省份干部的意见,但中央也指出,城市的粮食供应关系到城市人口的生活安定,有些困难地区的粮食统购指标可以下调,甚至特别困难的地区可以免征农业税,但从全局角度看,国家需要保证每年收上去的粮食总量。因此各地区干部们提出的要求不能一挥手全部满足,最后总要做均衡和协商。

再然后……这些省份的干部开始口径统一地建议中央,城市人口的粮食供应可以试试进口粮食嘛。

进口粮食?

且等一下,现在的出口额是多少。1957年外贸总额过了200亿人民币,其中出口、进口都是100亿多一点点的样子,出口略大于进口(因为要存钱还贷款)。

出口商品当中,农产品23亿,矿产品出口10亿。不过农产品出口当中基本都是农业特产,什么板栗核桃、香蕉柑橘、中药香料之类。此外还有橡胶的转口贸易2.1亿,中国从南洋收购橡胶,然后转卖到苏联和东欧国家。

粮食出口只有8500万人民币,基本上都是大米。

地方干部在开会的时候提出的这个建议,中央书记处也进行了讨论。

刘委员长表示不满,说这些地方干部怎么私下串联起来了,不但几个穷省的干部统一了口径,他们肯定还找了沿海省份的干部问情况,知道了现在中国出口贸易的预期前景比较乐观。

主席表示这些情况他们本来也该知道,至于串联起来减少粮食征收的负担,他们也有权利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地方干部得为地方的发展负责。至于之后怎么协调,哪些要求能满足、哪些暂时还不能,那是中央的事情。

陈沄表示,如果工业企业的效率能维持现在的不断提高的势头,进口粮食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先把粮食出口停了。把粮食拿来喂工人,工人干活,然后出口工人干活的产品比如布匹,这样比直接出口粮食换得的外汇多得多。

总理的意见是,中国出口的8500万人民币大米,主要是向匈牙利出口的——匈牙利人吃米饭,但他们国家稻米的种植区域又不足。如果我们不卖大米,匈牙利人就没得吃了。建议不要停止大米出口,但可以定好了,用出口大米得的钱换小麦和玉米。一斤大米可以换两斤小麦,或者1斤2两的面粉。

那么,中国从哪里进口粮食呢?从英国。不对,不是英国,是英联邦国家,这些国家当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妥妥的农产品(粮食)出口国。

……

中央把“全体温饱”提升到战略高度,这就让一些温饱困难地区的工作必须围着“解决温饱”的指挥棒转,什么时候不用喝红薯粥、怎样才能让农民一年忙到年底的时候能买一件冬衣,全家能不能每人有一件厚实点的衣服,都被纳入了细细计算的范畴。

说到衣服,纺织工业现在既是出口创汇主力,也是“温饱”战略的两条腿之一。纺织工业发展到1957年,除了机械设备和生产效益这两大问题之外,第三个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棉花来源。

国家要解决几亿人吃饭问题,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但棉田面积的扩张会因此受到限制。除去这一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南涝北旱的问题经常发生,棉花生产也随着气候的问题呈现大小年现象,而棉花的收成,又会直接影响纺织工业的生产。

1954年,时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钱之光提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政策。1957年底,纺织工业部又悄悄将方针政策调整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行、重点发展化学纤维”。

当然,57年底纺织工业部这么说,还有一个客观的有利条件,就是东北发现了大油田。

1957年,国内化学纤维生产厂两个,上海安乐人造丝厂和丹东化纤厂。产量多少呢?以海安乐人造丝厂为例,他们生产的是粘胶纤维,产量是1吨/天。

粘胶纤维严格来说可能不是化纤,它是以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出来再生而成。

正在建设的化纤厂一个,保定化纤厂,生产的还是粘胶纤维,设计年产量5000吨。

真正的基于石油化工的化纤——这个时候社会主义阵营掌握了全套技术的只有锦纶,1957年10月从民主德国引进了一个锦纶厂,预计1960年建成,日产量:1吨。

每天1吨每年撑死了365吨。而且锦纶用来织布并不是最佳选择,它的另一个名称是“尼龙”,还是拿来做尼龙绳比较好。

“涤纶,POLYESTER,是一种聚酯纤维,它做成的布大概是这个样子。”

钱之光手中多了一件涤纶衬衫,是荣毅仁从香港拿到的货。

钱之光仔细用手摩擦衬衫表面。手摸上去和棉布不太一样,但从钱之光的触感出发,涤纶这布虽然比较“奇怪”,但应该也能穿。

“涤纶是高强度纤维,短纤维强度介于2.6到5.7cN/dtex,高强力纤维介于5.6到8.0cN/dtex之间,简单的说比粘胶纤维高20倍左右。”

钱之光:“那确实可以穿,而且体力劳动者穿也不成问题,很结实。粘胶纤维布就不行了,随便一用力撕扯就破了。”

荣毅仁:“我拿到货之后自己挑了两件试穿了,涤纶衬衫它确实很耐磨,不过它也有一些不好的特性。冬天传上去的时候凉飕飕的,据香港人说,到了夏天,穿上它感觉又变成了闷热。吸湿性差,出汗之后衣服就粘乎乎挂在皮肤上。而且啊,涤纶面料不易染色,这给面料染色厂家带来一些麻烦。”

钱之光:“但如果用来解决布料和衣物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应该是够用了,这东西,很贵吗?”

荣毅仁:“现在确实比棉布贵,但是,如果我们国家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涤纶,我敢肯定它就会跌到白菜价。怎么样,咱们把这个东西列入发展规划里头?”

第八十九章,中欧打开局面

1958年6月7日,瑞典。

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专机在斯德哥尔摩降落。

陈老总是从华沙飞抵瑞典的。在抵达瑞典之前,陈老总先访问了苏东三国: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瑞典则是陈老总出访的第二阶段——北/西欧四国的第一站。

接下来要访问的三个国家是瑞士、法国、英国。

与美国的关系持续“冰冻”,虽然中国和美国国内的一些团体都在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但政治正确的惯性还是有些大。

但中国可以改善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改善不仅可以在外交战略上孤立美国及其死硬盟国,还能为中国的外贸、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创造较好的环境。一五期间外贸总额的快速增长,让中国偿还“一五”之前的苏联贷款完全不是问题,“二五”的投资规模也因此变得大了许多,很显然,如果外贸关系能更上一层楼,将来中国的资本积累会更快和更轻松。

此次陈老总访问英国,主要谈的事情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中英贸易的便利性。这方面双方此前已经交换过意见,不少合作事宜只待正式把合同签下来而已。

访问法国则是戴高乐希望与中国加深合作关系。访问瑞士是在意中国的海外资金安全。访问瑞典是瑞典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定,而且瑞典很早就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陈老总出访北/西欧四国的第一站是去瑞典,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

1958年瑞典世界杯(第6届)。陈老总6月7日抵达,世界杯6月8日开幕。

首节 上一节 88/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