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9节

杨潭浑身的精气神一下就垮了下去,但心里仍存有一丝侥幸,陛下并没有对他痛下杀手。

但皇帝放过了他,并不意味着被他摆了一手的内阁愿意放过他。

蒋冕神情冷漠道:“陛下,杨潭罔顾圣意,有负社稷,借改革之名行伐异之举,罪不容赦,请陛下重罚!”

随即跪了下去,旁边的三位大学士也一起连同跪了下去。

四位大学士一跪,整个朝堂之上就没有站着的人了,当然皇帝是坐着的。

朱厚熜目光幽深,言道:“朕初登大宝,当广布仁善,念杨潭为政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革去一切职务贬为庶人,发往努儿干都司!”

努尔干都司在今天的黑龙江地区,为苦寒之地,很适合发配犯人。

清朝为了撇清和明朝的关系,没有提及明朝的疆域到达努尔干都司,但大量史料证明,明朝确实在那里设置了控制东北的机构。

大殿之上,众人山呼“陛下圣明!”

杨潭心如死灰,被禁军拖出大殿。

朝堂斗争就是如此的残酷,看得见的是唇枪舌战,看不见的是博弈权谋。

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一旦下注就要做好身首异处的准备。

刚刚高高在上的户部尚书,现在就成了命如草芥的庶民,不禁让人唏嘘万分。

但即便如此,兵部尚书王琼依旧站了出来:“陛下,诸位大人,吏治改革利国利民,但究竟如何施行,却需要细细斟酌,万万不能粗枝大叶!”

但出乎他的意料,紧接着礼部侍郎王瓒跳了出来:“陛下,臣对于改革赞同万分,但诸位阁老不曾体察民情,竟一下子裁撤镇守太监、锦衣卫、违背大行皇帝之命!”

第12章 真正的赢家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容纳了几百人的奉天门里,竟一下子听不到半点声响。

黄锦、麦福,默不作声各自低头,余下的朝臣们噤若寒蝉。

自上一次宦官刘瑾专权,官员和宦官的斗争就愈演愈烈,再加上锦衣卫穿插其间,竟奇妙的达成了一种诡异平衡。

随着朱厚照驾崩,宦官的势力急剧收缩,但有镇守中官还能保持基本盘。

如今杨廷和剑指宦官、锦衣卫,无疑是犯了皇帝的大忌讳!

杨廷和抬眼看了地上的王瓒,王瓒抓住了事件的要害——皇权和阁权的斗争,要不是他手上还有杀手锏,这次就真的栽了。

这位三朝元老,如今的内阁首辅,缓缓从袖子中掏出明黄色的诏书,双手恭敬地捧上头顶。

“大行皇帝遗诏,裁减锦衣卫、镇守中官,诏书在此又怎会与先帝之意相违?”

杨廷和捧出诏书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跪下,朱厚熜从御座上站起来朝诏书的方向行了一礼。

古代重视法统,朱厚熜是被朱厚照的遗旨立为皇帝,自然要表达对先帝的恭敬。

王瓒的头磕在地上,嘴角却露出一丝冷笑,他双眼通红满是疯狂的神色。

大家都知道,朱厚照并没有立下真正的遗旨,是内阁代替皇帝草拟的诏书,遗旨如果仅仅为了新帝法统的合理性也就罢了。

可如果掺杂了别的东西,那谁又能保证下一次再多出些别的。

王瓒知道自己会死,无论是对于哪一方,他都已经站在了不可饶恕的地方。

但在这一刻,他却感到无比的快意,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那些他仰望的人,都被他玩弄于股掌!

他不后悔自己的举动,宦海沉浮多年,这是他真正被那些大人物看在眼里。

皇帝和内阁之间已经有一道合不上的裂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裂开。

百官们的目光都隐隐聚集在高台那个明黄色的身影上。

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急败坏,也没有预料中的咬牙切齿,朱厚熜神色平静。

他语气温和道:“既是皇兄遗旨,朕自当遵从。”

毛纪精神一振,言道:“今幸天意助我大明,武宗皇帝遗诏,陛下圣意眷顾,此番改革势在必行!”

四位大学士私底下互相看了一眼,此番朝会虽有波澜,但终究目的已经达到!

毛纪露出笑容,他们赢了!

朱厚熜,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百官,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一字一句地缓缓说道:“朕决定废除镇守中官,所有太监一律回京!”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鉴于此事牵扯太广,朕决意南京和九边的镇守,暂缓归京。”

杨廷和瞳孔微不可察地猛地一缩,他甚至怀疑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皇帝怎么会废除镇守中官?

朱厚照派太监镇守各地,就是让他们充当自己的手足和耳目,如今朱厚熜此举与自废武功有何异?

杨廷和难以相信,精明的皇帝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毛纪的手不自觉地颤抖,一张嘴咧了大半,满脸的欣慰和喜悦,大明兴盛有望。

内阁本来只打算废除部分的镇守太监,没想到皇帝竟然一次性送了他们一份大礼。

费宏悄悄地瞥了一眼台上的麦福,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大太监。

麦福眼观鼻鼻观心,连神色都没有变化一下,依旧笑眯眯的样子。

大臣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朱厚熜一下子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语气坚定的言道:“朕以为,不历州县,不登台阁,诸卿以为然否?”

虽然是对百官发问,可朱厚熜的语气却是那样的不容辩驳,充满力量。

仿佛滔滔江水从千丈悬崖奔流而下,浩浩山洪由嶙峋怪峰横冲直撞。

杨廷和有些发愣,不知道朱厚熜为什么突然间会提这个问题,不过这确实是如今朝政的一大弊病。

蒋晃饶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金台,他猜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可能,如果真的如他所想,那朱厚熜绝对称得上雄才大略。

随着朱厚熜眼神示意,麦福异常顺畅地从袖子中掏出一卷明黄色圣旨,大声念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废除镇守中官制,改换监察制,由翰林院庶吉士担任监察史,三年一轮换,考核之后改任州县官员……布告天下闻使闻之。”

翰林院的庶吉士听到圣旨的那一刻,喜悦从心间迸发难以抑制,他们多么想发出畅快的大笑。

凡是走上科举之路的,谁不想在政治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惜他们只能在翰林院中当个清贵的学士。

如今朱厚熜此举,却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甚至让他们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杨廷和打了个机灵,一下子明白了朱厚熜的意思,他刚想发言。

“咚咚咚”

午门上的钟声再次敲响,下朝的时间到了。

麦福大声呼喊:“退——朝”

朱厚熜回乾清宫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些,甚至特意在文华殿前驻足欣赏刚开的海棠。

杨廷和回到家,他的儿子杨慎就兴奋地走上前。

他的眼中满是激动:“父亲,陛下此举确实振奋人心,一扫前朝弊端,广开进阶之门!”

杨廷和没有答话,右手不自觉地扣击着木桌。

门下听政内阁的目的达成了,甚至取得了更突出的战果,可在某种程度上杨廷和自己却败了。

皇帝废除镇守中官,改立监察吏,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也称得上是明智之举,但却不是妙笔。

可派翰林院庶吉士担任监察吏,那就真的是跳出思维之外的一记妙手。

也是现在,杨廷和才思索出其中的深意。

分化文官内部此为第一。

收买青年官员人心此为第二。

最重要的是,明确了官员的晋升通道,明确了内阁的选拔标准!

杨廷和感到有些害怕,在他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完全没有遇到过朱厚熜这样对手,每一步都如羚羊挂角,天马行空,却步步杀机,意味深长。

自今日之后,担任内阁首辅次辅均需要翰林院庶吉士出身,担任满监察三年,在州县历练一年。

杨慎回到内宅匆匆忙忙翻找着他曾经写下的政治主张,黄娥看到一向稳重的丈夫如此“活泼”。

将茶盏放下笑出了声。

杨慎满脸的灰,看着自己的妻子憨憨笑。

“娥儿,当今陛下圣明,我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

黄娥也不回话,一双眼睛顾盼生姿,满含柔情地看着杨慎。

命运从这一刻走向了不可知的地方,这对恩爱异常的神仙眷侣似乎有了另外一个可能。

历史上的他们,所爱隔山海,白头不相守,尽管彼此之间情意绵绵,却只能隔着千山万水泪空流。

故人未曾重聚,只等来病逝他乡的消息。

第13章 朕的钱

黄娥看着杨慎,专心致志地翻看着曾经书写过的奏章,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刚刚考中状元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蜀中人杰地灵,尤其名媛佳丽。

杨慎的妻子黄娥就是出身书香门第,她能诗词,通经史,可谓“才艺冠女班”。

一个是明朝三大才子,一位是蜀中四大才女,二人可谓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但美好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得到的。

黄娥的父亲黄珂是当朝的工部尚书,母亲也出身名门,可惜杨慎大了她十岁,她的父亲非常反对这桩婚事。

彼此有情意的两人,也只能各自忍受相思之苦。

但两人都不愿意向命运妥协,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杨慎风风光光地迎娶了黄娥,彼时的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黄娥也成为了“大龄剩女”。

杨慎的书房里遍布着古籍书卷,但只有主人最看重的几本,才能享受呆在书架的待遇,其余的大部分都只能整齐地垒在地上。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海瑞做县令的时候,仅仅买了一次肉就轰动全城。

明代一品大员的俸禄是月72石米,明朝的一石米折成现在差不多186斤。

一斤米2.5元的市价计算,一品大员的月薪约为四万元左右。

首节 上一节 9/1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