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645节

“牧儿这孩子,一向爱才,又是薛仁贵的亲传弟子,”

“他肯定会倾囊相授,到时候这武状元的名头,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听了此话。

李承乾点了点头。

这次他总归是明白了,陈平安确实有后盾,而且很硬。

“等着看吧。”李二眉梢微挑,沉吟道:“今岁的武举,将会十分精彩。”

“如此看来,秦牧这方法倒是行,将我大唐青年才俊全都挑了出来。”

......

长安城。

秦府。

厢房。

秦牧,薛仁贵与陈平安坐在屋内。

如今这厢房已经变成了作战工作室。

墙上满是地图,屋子中央还有一个诺大的沙盘。

周围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类兵法军策古籍。

秦牧与薛仁贵两人,要为陈平安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魔鬼训练。

不过这一切都是薛仁贵布置的。

为了陈平安的武举考试,薛仁贵可谓是煞费苦心。

陈平安扫视屋内,又抬头看了看薛仁贵与秦牧两人,眼眸中满是激动与惶恐。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被大唐两个传奇人物,同时指导的一天,内心的激动难以掩饰。

“驸马爷...师尊...我...”

陈平安看着两人,缓缓开口。

“好了。”薛仁贵摆了摆手,“感激的话,你就不用多说了,你也拿不出什么感谢我们的东西来。”

“你若真是有心,拿出态度,拿到武状元的名头给我们看看。”

闻言。

陈平安深深揖礼。

“驸马爷放心,师尊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夺得武状元之位。”

此时。

陈平安说的再多,也无法表达万分之一二。

如今,唯有全力以赴,争夺武状元名号,才对得起驸马爷与薛仁贵的教导。

秦牧点了点头。

“好。”

“闲话我们便不说了。”

“但平安你要记住,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你务必要举一反三,如此方能在军策论答中,拔得头筹。”

“今日第一课。”

“论长平之战。”

闻言。

薛仁贵与陈平安两人,皆是正襟危坐。

不过薛仁贵是旁听。

陈平安才是主角。

秦牧看向陈平安,淡淡道:“平安,长平之战,你可知晓。”

话落。

陈平安点了点头,缓缓开口。

“知晓。”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国富兵强,势不可挡,旌旗麾指,攻无不克。 ”

“而且秦国的战略非常坚定:远交近攻。”

“长平之战便是由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割让上党给赵国引起的。”

“表面上看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盛,是唯一一个能与秦国较量的国家。”

“但那只是表象,赵国与秦国相比,实则外强中干,两国君主之间的气度,更是不同。”

“周赧王五十五年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国大将王龁,对长平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大将廉颇迎击秦军。”

“同年六月,王龁率军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国大将廉颇,斩杀都尉四名,赵国的二樟城与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

“同年七月,秦国攻占赵军西边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此时,赵国大将廉颇才意识到秦国的决心,一场两军对垒之战,竟慢慢演变成了决战。”

“廉颇知晓秦国的狼子野心,便退至丹河东岸,修壁垒,扎硬盘,转攻为守,意图将秦国拖垮在丹河西岸,而且廉颇本就擅守,秦军讨不到便宜。”

秦牧与薛仁贵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没有打扰。

陈平安更是越说越起劲。

由此两人可以看出,陈平安对于军事,确实有着浓郁兴趣。

紧接着。

陈平安继续道:“赵国大将廉颇拒守不出,被赵孝成王误以为他畏惧秦军,赵孝成王恼怒廉颇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怯缩不战。”

“最后在秦国反间计下,赵孝成王不顾众人反对,用赵括换下了廉颇。”

“秦昭王见计谋得逞,以白起换下王龁,对赵国发动总攻。”

“秦将白起兵分两路,一路佯败,将赵军引到秦军壁垒周围。”

“一路切断赵军后路,进行反包围,断赵军粮道,困赵军于长平。”

“赵军断粮四十六日,分四路突围,却五次不成。”

“赵括亲自率赵军突围,身先士卒,却死于秦军手下,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

“长平之战,以赵国大败而结束。”

话落。

秦牧点了点头。

陈平安对于长平之战的理解,可谓是非常透彻了。

不过。

对于长平之战。

秦牧倒是有一点不同见解。

随即。

秦牧看向陈平安,问道:“你也认为,长平之战的失利,责任全在赵括吗?”

听了这话。

陈平安眉头皱起,虽然不解,他还是点了点头,“回驸马爷,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赵军士气低迷,如此劣势的情况下。”

“赵括转守为攻,对秦军全线发动反攻,这便是赵军大败的直接原因。”

第六百四十六章:太公遗风(2/5)

听了这话。

薛仁贵看向秦牧,疑惑道:“怎么少爷?你对长平之战有着不同的看法?”

“赵括纸上谈兵,自古便有定论。”

“这一战怎么还会有不同的结果?”

秦牧笑道:“都说赵括纸上谈兵,被白起玩弄股掌之间,这才使得赵军大败。”

“但为什么一定是赵括致使赵国大败,而不是赵国必败才启用的赵括呢?”

闻言。

薛仁贵与陈平安两人,皆是一愣。

赵国必败才用的赵括?

这...

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解。

但陈平安显然有了兴趣,急忙道:“还请驸马爷明示。”

秦牧沉吟道:“我只是给你举一个例子,也不代表我说的一定对。”

“世人皆说赵括纸上谈兵,没有真才实学,这才导致了赵国大败于秦国。”

“但我却认为,罪不一定在赵括。”

“当时的赵国,正是国力昌盛之时,是七国之中最有能力抵抗秦国的所在。”

“赵王身旁,可谓谋士成云,门客成雨,赵王打算用年轻气盛的赵括换下擅守大将廉颇,竟得到了朝中文武的一致同意。”

“虽然蔺相如出言相劝,那也只是因为他不看好赵括而已。”

首节 上一节 645/1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