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414节

  白宁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道:“还是要谨慎一些才好,朱道桦能闯荡出现在这一番市面,不好对付的.....”

  “爷,我淡然知道他不好对付。”沈松摇头说道。“但是他再厉害,能和全天下士大夫作对,能和全天下士子为敌?天下士子若是背明向清,那我大清岂不是还能回来?”

  “现在不是没有大清么。”白宁摇头说道。

  他自从东北一败,又差点被乾隆砍了脑袋。

  现在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不太想要继续打打杀杀了。

  听说他的几个儿子都在征西都司里面做事,因此也不太想要掺和沈松的事情,免得牵连了儿子。

  可是沈松却铁了心要拉他入伙,看着架势,就是看重他的身份了.....

  听到白宁的话。

  在场的几人都有些丧气。

  刘光亮沮丧到:“说的也是,这大清朝都没了,天下士子当然也就敢怒不敢言啊,而且朱皇帝早不出招,晚不出招,在大清没了之后出招,就是看准了天下士子敢造反的不多。”

  “是吧,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白宁说道。

  “而且现在朱皇帝的新政固然让天下士大夫不爽,但是当年雍正爷不也搞过官绅一体纳粮,刚开始也是捅马蜂窝了,后来怎么样?”

  “后来被和稀泥了!”韦森特摇着头说道,“这天下士绅那里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无论是官绅一体纳粮还是朱皇帝的新政,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想要让这天下士绅多少交纳点税,但是这事情谈何容易,我看啊,朱皇帝的新政,多半要和雍正爷的官绅一体纳粮一样,最后稀里糊涂的就蒙混过去了。”

  “这自古以来,不都是上面说,下面做,上下互相蒙混,稀里糊涂的就这么过去了么?”

  “不能稀里糊涂!怎么能稀里糊涂!”沈松拍了拍桌子,“我要去看看,朱皇帝这新政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天底下的士大夫,究竟敢不敢站出来反抗!”

  ..........

  秋收将至。

  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

  大明的东南半壁,地只有天下的几分之一,甚至也许还不到大明现在控制的地盘的十分之一。

  但是却贡献了大明朝至少超过七成的GDP和税收。

  是绝对的钱袋子,大明天字第一号奶牛,大明朝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经济中心!

  大江两岸。

  风吹稻花,稻香飘在空中,让人心旷神怡。

  战争已经结束了。

  天下似乎又要进入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

  来来往往的轮船、蒸汽船说明沿着长江航道的商业活动有多么的繁华。

  而大江两岸沉甸甸的压完了稻秆的谷穗也在预示着一个丰收的秋天的到来。

  然而。

  在两岸的农村。

  却弥漫着一股忧愁。

  常州府的乡下。

  一群农人刚刚收割完稻子,正聚在一起啪嗒啪嗒的抽着水烟,吞云吐雾的,聚在一起聊着。

  确切的说。

  是聚在一起诉苦。

  话里话外,都在埋怨这个不公平的世道。

  “我家就两三亩放不到水的旱地,怎么就成了水田,要按上田的标准来纳粮,这打出来的粮食都不够缴税的。”

  “哎呀,我家也是啊,现在官府要查田亩,非要说我家的田都是上田,唉,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可怎么办啊,要是按照上田来缴税...那一年忙活下来,白干了。”

  “难道要和李家那几个佃户一样,去关外谋生?”

  沉重的话题,让在场的几个农人们脸上的表情的浮现出来了无奈和痛苦。

第313章 活不下去才去关外

  朱皇帝要收税。

  下面的豪户们也就直接钻空子,把自己的田改为纳税少的下田,把普通农户、自耕农、小地主的田登记成为上田。

  别说是现在本地人为官,做官的都是地方上的豪户的子弟。

  就算是以前外地人为官的时候,地方上的豪户一般的地方官也不想得罪,甚至大部分时候还互相勾结,一起捞钱。

  因此。

  虽然大明朝廷确实是从田地上收上了不少的税收,那些豪户门也不敢真的触怒刚朱皇帝,真的就一毛不拔。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无非就是把大头转嫁到小民的头上而已。

  这些有自己的土地的自耕农们还算好的。

  那些没有土地,只能做佃农的才惨。

  上面要收税,这些地主士大夫们又不想自己收入减少,那就只能提高租子了。

  这下子,这些负担就又压在了佃农的身上。

  以至于现在在农村,到处都是埋怨的声音。

  “其实清查了田地也没什么,今年的纳粮没有长价短价了,都是平价来收的,这么算下来还是划算的。”有人说道。

  “你家当然划算了。你家的都是上田,现在没有了长价收了,你就少交了刚一大半的田税,每年都能省下十几石的稻谷,怕是很快就发了。”

  “这能发个什么啊,村里面那几个有人当兵的家里面才是真的发,都是常州府上分的上好的水田,听说十年之后在关外还能得几十亩....”

  说到这个。

  众人又叹气起来。

  时运不济啊!

  当初朝廷大点兵的时候,许多人都躲着,怕被拉壮丁。

  结果人家招兵还要看条件。

  年纪大的不要。

  太瘦的不要。

  太高的不要。

  太矮的也不要。

  知道的知道是招兵。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招兔儿爷呢。

  但是当初谁知道,当个大头兵好处这么多呢?

  这要是早知道,大家都挤破脑袋去了。

  现在可好。

  大明朝廷不怎么招兵了。

  要当兵。

  得给地方上的征兵司的秀才塞红包才能进得去。

  而且入门后能不能当上,还两说呢。

  要不就是十几岁的小娃娃考试,考得好可以进军校——但是这些农人自己都大字不识,生的娃娃如何能考得过。

  这条路也堵住了。

  上不去。

  因此对于这些农人们来说。

  出人头地的路子也就基本上没有了。

  就在大家伙抱怨的时候。

  一名扛着火枪,穿着肩膀上摘下来肩章的红色呢子军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脸上还有好长一道疤的男人走来。

  目光一扫。

  在场的农人们就不敢言语了。

  “都说什么!谁要是被我逮到说朝廷的坏话的,小心老子火枪无情!”

  张保仔冷哼一声大声说道。

  他是在南雄州之战的时候,从广东湛江入伍的。

  在东北之战的时候受的伤。

  右腿小腿被战马压骨折了。

  好了之后就成了瘸子。

  不过因功得了个勋爵的爵位。

  落户到了常州。

  在常州领取了一百三十亩的军功田。

  还是常州府议政院的议员——都是退伍落户到常州的受伤兵将们的选票选上去的,上去常州府开会,连知府都客客气气的。

  而且在地方上也派了个治安官的官位。

  脚虽然瘸了。

  但作为一名从广东打到东北的老兵。

首节 上一节 414/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下一篇: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