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424节

李毅立马就让人设计了,这可是专业试衣镜呢,你李二不是臭美吗,那给你臭美个够好了,没多久李毅这三面环绕的专业试衣镜就做好了,马不停蹄的就送进皇宫里献给李二陛下,这马屁拍的已经是够到位了,你看人家的镜子,就巴掌大小,父皇你是九五至尊,这镜子给你人那么高,不仅如此,还有三个人那么高的你看这多牛掰啊,全天下独有的,唯一份的!

不管怎么说,李二还是很满意的,你看我的崽儿多会来事情啊,这三面镜子多有面子啊,就跟那大唐独一份的摇椅一样啊,除了皇帝陛下,你看谁家里还有摇椅啊?当然了,李毅家里那是例外,那他自己弄出来的摇椅,自己还不带坐一坐了吗?

无论如何,李毅的玻璃镜子算是在长安城大出风头了,甚至连皇帝陛下都惊动了,有事没事喊几个大臣进皇宫里来显摆显摆自己的,让他们照一照这个镜子体会体会,当然了,只有最多十秒钟的时间,也就几个呼吸之间,再多就不行了,临结束了还说了:厉害吧,我崽送我的!

那这崽还能是谁啊,当然是我们的太子殿下了啊!

那说不得大臣们又是一顿互吹海吹,常规操作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不能偏科

关于生意上的事情有何掌柜他们把空着,倒也不用李毅太过于关注了,李毅安排完了百货商店,还有玻璃镜子大规模生产的事情以后,便把事情都放手给何掌柜他们来做了,他们都是老掌柜了,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眼下除了生意上的事情,也就只有佛门的事情了,李毅还等着号召那些和尚们浩浩荡荡奔赴草原呢,也算是给这些和尚找点事情做做了,不然他们又不种田,又不干活的,天天吃斋念佛,没事还放个高利贷,将钱财积攒进寺庙只进不出,长此以往下去,那哪是事情呢,倒不如干掉有意义的事情,能够记载史册的事情,以后说出去,也不致于人说大唐的和尚只会放高利贷吗,毕竟除了贞观的唐三藏还有之后东渡日本的鉴真之外,大唐的和尚那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名声啊,大唐后期却铜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寺庙里的钱太多了,比国库都有钱,唐武宗一怒之下全国灭佛。

与其让事情发展成这样,倒不如他们加入到时代的大潮之后,为了大唐伟大的草原计划,奉献他们的光与热呢。

长安城的和尚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增多了,毕竟皇榜都张贴出去了,李二陛下对于三月一号已经表现出了极为重视的信号,虽然说佛门中人按理来说应该不问世事,一心只管修佛事才对,但是真能做到这份上的能有几个啊,李二可是皇帝啊,这天底下独一无二的至尊,能对皇榜置若罔闻的和尚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

还是那句话,人呐,活在这个时候,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无欲无求的那不叫人!

和尚们虽然开始增多了,但是日子毕竟还没到三月一日呢,也没什么热闹可看的,这段时间爱你反倒是闲了下来了。

而正月之后,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也就正式开始了,进京的进士们包括在国学馆就学的学子们,也都开始了贞观二十年的国考了,在这个年头,即便这样子的考试没有后世那么的重要,但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方式,像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子事情,在这个年头还没有可能,主要原因是因为李二压根就不会在朝堂之上考核高中的进士们,殿试这种事情,还是在之后的武则天时代才出现的,武则天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其中之一的举措,就是亲自接见那些高中的进士们,并且亲自考核他们,而且每年都不落下,也从武则天开始,皇帝殿试高中进士们的习俗和传统,便维持了一千多年,而科举考试也成为了能够从平民,一步到达天听的唯一的途径了。

科举考试这种事情,有些对中国古代历史有偏见的人,可能觉得科举考试一无是处,但是不要忘记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可是人类文明历史最早的国家选拔人才的国考,而且也是相对来说,最公平最公正,考试范围也是最广泛的考试,就算是放到现代,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是当得上公平公正选拔广泛,而且从隋朝出现科举考试以来,历任皇帝们对科举考试那都是极为重视的,就算是李二,那也是会经常过问科举考试,很多未朝廷效命的人才,也是科举考试里选拔出来的,就比如现在在李二身边随侍的上官仪,也就是李毅以前见过的那个和尚,现在就经常能够出现在李二身边出谋划策,李二也对他极为信任,在李毅面前,也曾多次夸奖,很显然是将上官仪当作一个人才储备来看待的,如果以后发展顺利,出任为相都很正常的事情吗。

李毅对于上官仪也是很看重的,毕竟大唐的科举考试,那可是最接近现代教育的公务员考试的,之前也说过,分类之杂,不仅仅局限于四书五经,更有各种基础的政务处理,断案判案,还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就连房子怎么盖的,科举考试里面都有考呢。

这样子的科举考试考出来的人才,那自然不会是那种抱着书本摇头晃脑的那种书呆子啊,而是前货真价实能堪大用的那种人才。

科举考试的事情李毅也挺关系的,不过批改试卷的事情轮不到他,他在皇宫里面,倒是方便在三省考试院询问考试的情况,不过按照三省考试院的说法,那就是:这是我大唐有史开考以来,最差的一届呢!

行吧,之前也猜测到估摸着是这样子的答案了,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每年反正都是最差的就对了。

不过武媚娘倒是没有想到李毅会对科举考试如此在意,李毅顺嘴就问了句:那媚娘你怎么看科举考试这件事情啊?

武媚娘沉吟了一下,没想到李毅竟然会这么问,想了想就说了:媚娘倒是觉得,夫君您应该多多关注这科举考试,就算是夫君你已经有了格物学院,有了大唐研究院,但是这统治国家,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技术性的人才,更需要那些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人,而科举考试的科目,媚娘仔细的研究过,其中既有夫君所重视的自然科学,又有治理地方所需要的必备要素,大唐各科律例,判案断案依据,各种制度官级,其中皆有考核,而这些,确实格物学院之中所没有的东西。

武媚娘说完了以后,李毅细细一思索,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啊,国家发展进步需要的是科技,是生产力,但是国家想要稳定,国家机器想要运转下去,那也少不了政治性人才,而这科举考试,着重选拔的不就是政治性人才吗!

自己以前总觉得古代的考试制度比较偏科,只考文科不考理科,现在倒是自己这边也偏科了,只有理科,没有文科,付二他们技术是很厉害啊,但是让他们来当个丞相,管理一下管家,赈灾,选拔官员试一试,他们也是两眼一抓瞎啊!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武媚娘的建议

武媚娘很有政治天赋,政治嗅觉极为灵敏,不仅如此,看人也是一眼看透,就算是李毅自己,感觉也是被武媚娘摸透的干干净净的,倒也不是说李毅单纯,只不过是因为武媚娘自己天赋异禀罢了,一个是后世富二代,一个是千古女皇帝,那在经商方面,武媚娘的天赋肯定不如李毅的,但是在政治方面,那李毅的天赋肯定不如武媚娘的。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不对啊,历史上的武媚娘是因为生长在深宫大院,天天勾心斗角,步步惊心的,这才培养出了如此敏锐的政治嗅觉,政治经验啊!

不好意思,深宫大院里培养的那是女人之间互相攻讦勾心斗角而已,跟朝堂上的怎么比啊,李毅不管是周王还是太子,对于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尤其是如何摆平世家门阀,那都是直接甩手给武媚娘处理的,就比方说李毅以前刚到洛阳当官的时候,洛阳城的世家门阀,李毅那是一家都没去走过,还全部都是武媚娘去搞定的呢,那些地头蛇,没有一个出来给李毅添堵的,这可不都是武媚娘的功劳吗。

武媚娘所说的关于科举考试的看法,李毅想了想也是百分百的认同,科举考试肯定是要重视的,不能因为自己开始格物学院,那就把以前的老东西都给扔了,教科书里都学过,对于华夏文明的传统老东西,不能只是一味的批判抛弃,好的东西那还是要吸取的吗,正所谓取其糟粕取其精华就是这个道理了。

更何况想要削弱世家门阀的势力,那科举考试绝对是一个方法,总不能说,学着武媚娘的方法,把全天下的世家门阀大开杀戒杀个干净吧。

这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李毅就跟着武媚娘关上门好好的琢磨寻思了一下,主要是探讨有关于科举考试的事情,李毅也很想听听武媚娘自己的看法。

两人以讨论,武媚娘就说了:关于科举考试,除了要丰富考试的内容,将夫君所说的数理化这些科目也编入考试,另外就是要加强这科举考试在士子读书人之中的影响力,但是这肯定不能像夫君的生意那样子的宣传,最好的办法,就是然皇帝陛下来代言!

让皇帝代言?

没错,就是让皇帝出面,让所有科举考试通过的学生士子到太极殿进行殿试,不仅如此,还要在长安城,张榜通告!

李毅一拍手,这个主意好啊,我现在就去跟父皇商量。

武媚娘虽然很开心李毅想都不想就采纳自己的意见,但也还是担忧的说了:夫君,这毕竟是国家大事,要不,我们请东宫的诸位商量一下,再提交上去?

还商量啥啊,历史已经证明了,你的主意一点问题都没有,不仅没问题,还从此让科举考试成为了取代门阀世家推举人才的重要渠道,从门阀治天下,变成了士人治天下,这可一半都是武媚娘的功劳呢!

李毅不想抢武媚娘的功劳,既然武媚娘提了出来了,那就是武媚娘的东西,反正到现在为止自己也都没有关注过科举考试改革。

李毅的态度坚决,他觉得理所应当的,不过武媚娘心理就暖暖的,毕竟这是夫君信任自己的表现的啊,身为一个女人,出的主意就算不对,那也希望她的男人能够支持她的想法,更何况李毅不仅支持,而且还是双手双脚立马支持呢,如此热情而又无条件信任她的李毅,你说武媚娘能不高兴吗。

李毅倒是没想到自己一个表态竟然让武媚娘这么高兴,自己也是不好意思的说了:哎呀,你看看你个小丫头片子还感动什么啊,夫君也不是有意制造这种感动氛围的,夫君是不自主的,本能意识呢!

虽然这么说了,武媚娘还是小脸一红,说了:夫君早去早回,回来以后……媚娘来好好伺候夫君……

李毅看着武媚娘这害羞的劲儿,再看看天色,唉呀妈呀,这是要白日宣淫啊!

说实话,有那么一刻真的不想去皇宫里找李二商量改革科举考试的事情了,不过武媚娘已经害羞的跑了,再说了,再说了,这都当着武媚娘面说的事情,也不好意思明天再去做了,这自己这个雷厉风行的大男子汉的形象那不是就受损了啊,拖延症可是要不得的啊!

李毅这马不停蹄的就去了皇宫去了,李二那边正在看李治前段时间送来的小说呢,说实话,李治在除夕夜家宴上送的小说,是他自己写的,深爱小说的李二还是很喜欢的,再加上这个是儿子李治自己写的,那一向都没什么特殊方面才华的李治,除了忠厚老实就是忠厚老实,如今却写了一本小说出来,不管怎么说也是一项特殊的本领吗。

只不过这李治写小说才入门,第一步长篇小说你要说好看到哪里去,那实在是可能性不高的,李二那是就跟在啃鸡肋一样,那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但是你说不看吧,李治有事没事过问两句:父皇看到哪个环节了啊?主角在干嘛啊等等的,自己答不上来的话,多伤孩子的心啊对不对啊。

李毅来的时候,李二正在看李治的小说呢,看到李毅来了,语重心长的说了:崽啊,有事没事跟你弟弟交流交流写小说的心得,不然受累的都是你爹爹我啊。

李毅当时差点没憋住破口大骂,你说你一个皇帝老子一天到晚正经事不做,捧着个小说看来看去的,多学学我,我连按摩捶腿嗑瓜子的时间都缩减到了九个小时了,为了大唐的未来,我这种牺牲,那已经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的地步了啊!

李毅心理鄙视了一把李二,还顺便赞扬了一下自己过劳死的精神,然后对李二表明了来意:父皇啊,崽这次来呢,是有要事要与父皇您商议啊!

李二一听是李毅要说要事,还以为又有了什么好东西要送上来,乐呵呵的做好了:啥事啊?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殿试!

“殿试?”李二听完了李毅所说的建议之后,沉思了半响,随后拍手说了: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啊,我大唐如今在用人之际,若真能因此而让天底下的有才之士都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话,那崽儿啊,你又立了一个大功劳了啊!

不敢不敢,功劳什么的不敢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啊。

李毅谦虚的赶紧摆手说了,至于说为何不在李二面前说出这是武媚娘的主意,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武媚娘,因为这种事情一方面看上去是男人的背后有一个女人的支持,但是另一方面,这可是后宫干政啊,李二陛下这个人很强势,对于同样强势的女人,那就一直都比较偏见的,不管是长孙公主或者是王皇后,可都不是强势的人,若是李二知道了武媚娘有事没事就在政务方面给李毅出谋划策的话,难免要担忧武媚娘以后会不会效仿汉朝的吕后啊,这后宫干政的危害,对朝堂政治的危害影响,那汉朝的吕后可早就已经现身说法过了。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是李毅猜测的,情况到底会不会如此发展,虽然不清楚,但是也不愿意冒这个险啊。

李二决定在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上安插一个殿试,亲自考核一下考试高中的进士们,不仅如此,还要李毅这个太子作陪一起考核呢!

什么?我也一起去?行吧,反正以后自己当了皇帝了以后,肯定也要搞这个殿试的,现在也就当作是提前练习一下好了。

※※※

有关于殿试的决定很快就通知了三省了,然后就在长安城张贴出来告示了。

那些原本考试完了,在客栈或者是太学院或者亲戚家里等着张榜的考生们,这一下子可算是炸开了锅了,一个个的都跑出来看张贴出来的新皇榜了!

什么?!皇帝陛下要亲自在太极殿考核那些高中的进士们?!哎呀!早知如此,当时我考试就写的更加周详一点了啊!这万一要是没考上的话,这一辈子的大好机会可就浪费了啊,这样子的跟皇帝面对面,直达天听的大好机会,一生能有几次啊?!

虽然大家说的一副好像自己只要认真就一定能考上的样子,但是真正能考上的毕竟还是少数,如果说现代的公务员考试是走独木桥,那大唐时候的科举考试,那根本就是走钢丝线啊!

数千考生,录取的也就二三十号人,这还算是多的,一般的情况也就十来个人呢,有些时候甚至就几个人!因为唐朝的科举考试,可不是按照分数来录取的,因为压根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好与坏,录不录,那完全就要看考试院,甚至说,要看皇帝的意思。

除了这些考试担心自己考不上的人担忧,那些压根就没去参加考试的,那就更担忧了啊!他们本来觉得科举考试也不过如此,每年都如此之地的录取率,还得与天底下的士子们争名额,那还不如去讨好一些王公大臣,一些世家门阀,没准能获得举荐,升入官场呢。现在倒好了,这次科举考试,皇帝陛下竟然要亲自在太极殿考核学子了!太极殿那是什么地方啊,那可是整个帝国的核心人员才能站上去的地方啊,殿试啊!那可是皇帝亲自询问考核你啊,如果表现优异,直接立马就安插官职也不是没可能啊,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出任尚书侍郎,迎娶王公贵族之女甚至是公主也大有可能啊!

大家不要对驸马爷有什么偏见,唐朝的驸马爷没明清那时候那么惨,唐朝的驸马爷不仅不惨,而且还大多担当要职呢!

原本一朝登入天子堂事情,他们竟然没有把握住,那些参加考试的,还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能考上,但是他们这些连考都没考的,那是压根屁的机会都没有了啊!

看到大家都怨声道在的,有知道内里详情的官员就出来说了:哎呀,你们也别担忧这么多了,这个殿试啊,乃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以后殿试的机会多了去了,就算今年你们没机会,明年你们还来考,没准就考上了啊!

大家一听,原来是我们的太子殿下提出来殿试的啊!哎呀,太子殿下真是关心我们这些读书人啊,以前还以为太子殿下不怎么管我们,心里还有点难过呢,现在要是谁再敢跳出来说太子殿下不待见读书人之待见工匠的,我们当头就给他脑袋瓜子给他开了,看看里面塞了多少米田共,你们看看,这太子殿下如今竟然为我们读书人争取来了殿试的机会啊!殿试啊,直接见到皇帝陛下的机会呢!那些工匠们能有这样子的机会?

读书人们很高兴,也大多放心了,就算这次没高中,等到明年再来考就是了,以后太子殿下就是皇帝,他既然支持殿试这个政策,那以后啊,肯定机会少不了的啊!

大家倒是没有想到,这贞观二十年的殿试开了先河,以后每年都要来殿试呢,当然了,这都是以后的后话了。

无论如何,李二陛下要在科举考试之后举行殿试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长安城里传开来了,读书人们很高兴,但是不少的世家门阀,就有点担忧了,皇帝陛下给科举考试安排了殿试了?此事如果是真的,那我们世家门阀推举人才的方式,可就远远比不上科举考试了啊!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的吗,你们想一想啊,本来他们世家门阀推举人才几乎垄断了人才的选拔,本来出现了一个科举考试,就已经让人糟心了,但是说实话科举考试几乎是威胁不到他们世家门阀的,因为你考上了,皇帝也不一定认识你啊,当不当官还是两说呢,混个几十年,才混了一官半职的也不是没有啊!

但是现在,直接就殿试了啊!直接就跟皇帝见面了啊!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的家主,想要见皇帝都不一定见得到呢!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叶孟秋住在客栈里,哪间?天上人间!

当然了,这不是因为叶孟秋家境多富有,其实他家世代打铁锻剑的,顶多算是小康,但是住天上人间这种六星级酒店还是有点夸张了点了。

其实吧,叶孟秋能住天上人间,那还是因为走了后门的,当然,走的不是掌柜的后门的,直接走的是太子殿下的后门!

这叶孟秋啊,和李毅那是旧相识了,当然,主要的关系不是李毅跟叶孟秋熟,两人其实也就见过一面之缘罢了,主要还是李毅跟叶孟秋叔叔认识呢,叶孟秋的叔叔在李毅的研究里工作,干工匠的,以前叶孟秋上长安赶考,路过洛阳城,李毅就曾经见过,当时他叔叔还跟叶孟秋说,要是考不上,就来跟他学当一个工匠云云。

李毅的研究里的工匠那可都是国宾级待遇,他们的侄子来长安城赶考了,天上人间给免费开间房支持一下,没啥毛病吗!

叶孟秋一开始也是挺不好意思的,不过东宫那边负责接洽的人就说了:哎呀,郎君就别不好意思了,这是咱们太子殿下直接传达的意思,太子殿下说了,对于每一个为帝国奉先的技术工程人员,那都要送去温暖的春风,就算是他们的家人,也要有特权照顾!

那可不是吗,要是没有特权照顾,这种常年不能回家的保密工作者,活该给你卖命啊?爱国是应该爱的,但是拿着爱国用爱发电,这就有点过分啊,现在又不是民族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让别人用爱发电这种事情李毅是不可能会做的。

叶孟秋一听是太子殿下的意思,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还记得自己这个小人物,心里也是万分感激啊,要不是因为对于科举考试还有念想的话,他都想现在就去跟着太子殿下,去研究院学技术了!

当然了,这研究院什么地方,也不是说他想进就能进的,进去之前,得先去格物学院学习呢,叶孟秋虽然年纪不笑了,也有二十来岁了,但也没规定格物学院只收小孩子的啊,格物学院是官学院,官学院那可是没有任何年龄限制的,你看太学那种官学院,五六十岁在里面读书的也大有人在呢!

不论如何,叶孟秋都决定了,这次科举考试无论如何也要考上,不然的话,自己就只能放弃这个梦想了,他都快三十岁的人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三十岁啊?他屡次考试屡次都不中,家里为了他考科举的事情,老母亲都病倒了,叶孟秋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子了,如果真的考不上,说明他不是这块料,既然不是这块料那便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其实除了科举考试之外,叶孟秋最近又对民间流传的一些武侠故事有些感兴趣,不过与其说是武侠故事,倒还不如说是太子殿下的个人传奇呢,毕竟这大唐武功最高强的可不就是太子殿下吗,以前的话还有一个剑圣能够跟太子殿下一较高下,但那毕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十年前,咱们太子殿下才十岁呢!如今十年过去了,太子殿下都已经二十岁了,而剑圣老前辈老了十岁了,这一个年轻力壮,一个迟暮晚年了,这实力对比不用说的都要修改一下的吗,可不就是太子殿下武艺天下第一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大家瞎鸡儿吹出来的,太子殿下武艺高强,那可是有诸多战役作为佐证的!

叶孟秋听多了太子殿下的故事,便也心生向往,再加上他自己也有点武艺,心想着能不能开宗立派的,没准也能在江湖上留下自己的传说呢!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藏剑山庄!

当然了,这都是科举考试落榜后该考虑的事情了,你说万一要是考上了呢?

不管怎么说,叶孟秋这一次还是很有自信的,考试虽然不简单,但是叶孟秋觉得也不难,以自己准备这么久的功夫来看,没准就考上了。

而后他就听到了有关于增加了殿试的消息,那心情就更加激动了,那可是殿试啊!直接与皇帝见面,接受皇帝考核的机会啊,这一辈子谁能拒绝的了这样子的诱惑啊!那叶孟秋,真的是做梦,都在做着自己上榜的消息呢。

长安城里正月里考完了科举考试,到了二月份,就要张贴成绩了。

张榜的地方在朱雀门前,日子定在了二月十五,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张榜当天,不仅是文人才子们一个个的紧张的要死第一时间来排队看成绩了,那爱看热闹的长安城老百姓们,自然也是不可能会错过这样子看热闹的大好机会的啊,结果到了最后,老百姓们到的比考生还多呢,那一千来名的考试再加上看热闹的老百姓,哇那朱雀大门前真的是给围得水泄不通啊。

“帮我看看!帮我看看!有没有我的名字啊!”

“我高中了没?我高中了没?”

这还是自从科举考试以来,最热闹的一次张榜呢,那原因所在,当然是因为殿试的消息了啊!

叶孟秋落榜了,对于他来说,梦想也基本上是破灭了,那一瞬间,世界都变成了黑白色,但是叶孟秋的人生不会在这一刻结束的,毕竟他还年轻,而且能走的路也不只是科举考试这一条而已吗……

首节 上一节 424/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