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202节

“此乃大唐周王李毅!”

第六百二十六章 威慑

武媚娘的计谋很简单,那就是给予眼前的这帮吐蕃骑士们足够的威慑力。

吐蕃和大唐的关系算不上多么的融洽,尤其是在大唐连续两次拒绝吐蕃的和亲请求以及在吐蕃的一次入侵失败之后。

但是即便如此,这帮很可能是在冬季到处打劫的这一支吐蕃部落,在见到了李毅队伍里“唐”字旗帜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而是将李毅他们包围住,就能够看得出来,起码现在,松赞干布还并没有决定对大唐采取报复性的敌对措施,不过松赞干布估计也挺不爽的,而且公开场合表露过,从这支吐蕃部落在听到是大唐的使节团之后,依然没有放下敌意这一点就能瞧出来一些了。

既然对方有犹豫,那报上了李毅的名号之后,那就是把他们最后的一点侥幸心理也给堵死了。

为什么?就凭李毅在松州之战上,以八百力战八千吐蕃大军,杀的吐蕃尸横遍野溃不成军!草原上的游牧向来都是敬重英雄的,说的难听点叫欺软怕硬,他们虽然人数比李毅这边多,但是也顶多一倍而已,李毅能够轻松击败十倍于几的敌人,难道就没可能击败一倍的敌人了?

若是真的起了冲突,自己这边把大唐的使团全歼了还好说,没人知道是他们干的,但若是他们自己被周王殿下打败了,或者击退了,到时候周王到松赞干布面前一说,这事情就有的闹了,搞不好他们政治部落都要被灭,草原上其他部落可不会管他们死活的,他们死了,正好空出养马场来,其他人多养点牲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在之前这只满载了货物的大唐使节团还是让他们颇为心动的猎物的话,在李毅报了名号之后,就瞬间变成了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了,谁是猎物还真的说不准了。

李毅瞧见眼前的吐蕃人有些犹豫惊惧,就知道武媚娘的想法完全是对的了,当即就笑着继续说了:

“本王奉大唐皇帝草原共主天可汗之命,特来吐蕃前往逻些与你们赞普结两邦之好,方才本王已经报了来历与名号,尔等竟然还敢围着本王,莫不是尔等已经背叛你们的赞普,若真是如此,那本王就拿尔等的项上人头,作为送给松赞干布的见面礼,也未尝不可啊。”

李毅说完,抬起了右手,身后的付二一看到这情况,哪里还不知道周王殿下的意思,立马就抽出马刀,奔马在队伍前列,呐喊道:

“准备作战!”

“死战——!死战——!死战——!”

金吾卫们整齐划一的呐喊三声,眼前的骑士们见到大唐军队这般气魄,眼神之中,都流露出了些许的畏惧之色。

先前出列的那个看上去像是这支部落首领的人,此时冲着李毅抱拳就说了:“还请周王殿下不要责怪,我们草原之人,对于大唐的理解不是很懂,我们也并非对大唐天使抱有敌意,只是先请不知道殿下身份,我等又怎会阻拦大唐天使呢。”

那人冲着部下用这吐蕃语喊了几声,随后就见马队分开来两拨人,一波三百多人,另一拨则有五十人左右,三百来人的队伍继续朝着吐谷浑的方向去了,而五十人的队伍则聚拢起来回到了首领的身后,并且纷纷将手上的兵器收了起来,只是眼神之中打量李毅这支队伍并不算多么的友善。

“殿下,这波吐番人似乎有打算护送我们去逻些的意思。”

边上的赵贺年忠实的承担着翻译的工作。

“他倒是不笨,知道打不过你,想着护送你去逻些,立一些功劳了。”

公孙二娘颇带有点鄙夷的语气的如此说道。

“二娘,快进来,莫要打扰周王殿下。”

马车里的公孙大娘皱着眉头呵斥道,公孙二娘听到姐姐这么说,也只得哼了一声,随后下了马,钻进马车里去了。

无论如何,一场差点爆发的冲突,就在双方互相的威吓之中和平收场了,李毅虽然吓得够呛,但是却没有表现出半点软弱来,因为他知道,面对这等游牧民族,特别是这样正面冲突的时候,什么和谈,盟约,都没有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自己的拳头和牙齿,只有你自己比他们强的时候,对方才会怕你,才不敢来杀你。

李毅和王玄策都不打算拒绝眼前这波吐蕃人的好意,毕竟遇到了一次,难保不会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到那个时候若是遇到一支脑袋有点发热的部落,到时候打起来倒是不怕,只是有点死伤,或者令周王殿下受伤,那就不太合适了。

更何况他们是来和吐蕃结盟的,这盟约还没开始谈,结拜还没开始拜,就跟吐蕃人起了冲突,一路打游击一样打到逻些去,这算个什么事嘛!

有吐蕃的部落代为引路,遇到其他的部落也能更好的沟通,这样的情况才是大家最乐见的情况。

而在和这伙吐蕃人同行一路之后,李毅也大概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情况了。

他们是吐蕃一支名为乞伏的部落的勇士,出来游猎的时候正巧碰见李毅他们了,首领就是在头发上缠绕各种叮叮当当金属物品的壮汉,名叫做乞伏买,乃是被松赞干布由低贱的平民提拔起来的新贵族,类似乞伏买这样的新贵族还有很多,而松赞干布也正是依靠着这些新贵族们的力量,才能够一统吐蕃的,至于以前的那些老贵族,就跟大唐山东的门阀世家一样,各个肥的流油却对国家毫无用处,松赞干布的想法就跟李世民的想法一样,对于这些旧贵族或是世家门阀,恨不得能够一一诛杀。

只不过不管松赞干布也好,李世民也好,终其一生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也幸亏李毅他们碰上的是新贵族的部落,若是碰上旧贵族部落,那不用说的了,绝对是一场恶战,那些原本就想着推翻松赞干布,恢复到天大地大我最大的旧贵族们,能容许吐蕃和大唐结盟?这不是断他们自己的路子嘛!

第六百二十七章 草原大帐

与早在历史长河中与中原华夏民族互相融合为一体的鲜卑不同,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诸部落,在此之前极少的有何中原文明发生冲突的记载,两个民族之间更不存在交流和沟通了。

论其原因的话,主要还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吐蕃一直处于相当原始的社会环境,整个青藏高原也都是细碎的分裂状态,青藏高原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别人上不来,他们下不去,当然了,下面的人也没有谁想上去,青藏高原西边不用说了,就是印度半岛,这年头是各个大小不一的国家,其中最权威的叫做天竺,他们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文明程度较高,东边就是川蜀陇右乃至中原,这些都是华夏文明的根据地,在古代大一统的华夏文明寻常情况下都是“我大X天下无敌啦!”这种状态。

谁没事干想去青藏高原上去过苦日子啊。

而吐蕃的大一统,到了松赞干布这一代,也才算刚刚统一,严格意义上来说,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真正统一吐蕃的赞普,对于吐蕃而言,松赞干布的历史地位就如同我华夏王朝的秦始皇了。当然了,经过一千多年的入侵混种与同化,大唐时候的吐蕃民族早就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正因如此,吐蕃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向来都是神神秘秘的如同盖了一层薄纱一般。不过他们总体而言还是类似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这主要是因为鲜卑族的影响,鲜卑族在五胡乱华时期进入中原,慕容一脉也进入青海之上,进而影响了吐蕃,这已经是几百年之前的事情了。

而一般的中原人普遍认为,游牧民族是没有聚集地点,并且终年都在大规模的迁徙,逐水草而居。这一个观点,说他对也对,但是也不全对。

首先,游牧民族是有聚集地的,吐蕃最著名的聚集地自然就是首都逻些了,而首都这个概念实际上也是松赞干布仿照大唐提出来的,而聚集点一般都会选在水草丰美之处,一般情况下而言还非常的隐蔽,一个部落会同时拥有几处这样的聚集点,在不同时节进行小规模的迁徙,进而达到轮休草场的目的,毕竟在一个地方放牧的时间太长,牛羊会把草根都给吃干净的,这年头的游牧民族又不会播种草籽,也没办法像现在这样,农耕游牧互相合作,用农田在冬天农休时候种植牧草来供给畜牧,更没有大量的玉米棒子和秸秆这些东西做成饲料供给给畜牧业。

所以定点畜牧在这个年代的草原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只有不断在几个草场之间迁徙,才能勉强生活了。

而中原王朝进攻草原游牧的时候,大多以失败告终,亦或者干脆就不进攻,只能被动防守,甚至被迫建造起了长城来保护自己,原因也就在这里了,因为游牧民族的有生力量是经常会迁徙,而且拥有自己隐秘的驻军牧场,大漠草原那么大,又没地图又没GPS的,中原王朝的大军进去也没城市和乡镇可以补给,自己补给的话补给线过长,无法保护,根本就是在给草原游牧送补给的,人家随随便便给你补给线切断,大军合围,就给你大军吃个干干净净了,反手就入侵中原,大肆侵略一番了。

正因为如此,大汉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两人能够击败匈奴,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两个人不是路痴,而且军队之中有大量的匈奴降将给当二五仔指路的缘故,让卫青霍去病的军队,就算进入草原,也能很快找到游牧民族的聚集点,而后就地取食,就地补给,这样才能做到以战养战。

至于一般人带领大军进入草原,想着以战养战青史留名的人,大部分都丢人还丢命。

吐蕃自然也是如此,而这一点李毅先前并不知道,所以当乞伏买带着李毅他们在草原上奔行了两日后,来到了一处规模相当庞大的聚集点的时候,当看到眼前一片一片接连仿佛无穷无尽的圆顶毡帐,仿佛要将宝石蓝色一般的天空都给遮蔽起来,而吐蕃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在其中忙碌中,有的忙着将兽皮晒起,有的忙着清理帐篷边上的积雪,有的在处理杀死的牛羊的肉,有人拿着一小袋的茶叶,试图换取足够过冬的肉食,而那些孩子们则穿着厚重的皮毛,在雪地之中学着大人那般模样,互相摔跤较劲,有孩子骑着和自己身形完全不相匹配的马匹在雪原上追逐。

这所有的一切,在大唐都是难以见到的场景。

乞伏买将李毅等人引入大帐之中,安排了帐篷给李毅他们,要在这里休整两日再走,毕竟马儿连续跑了这么多天,可不能把马儿给跑累死了。

闲来无事的李毅难得见到游牧的聚居地点,这当然是要出去走走看看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武媚娘就没有跟着来了,连带着还把公孙姐妹也留在帐篷里等候了,公孙二娘倒是想跟着,奈何被姐姐和武媚娘两人联合压制动弹不得啊。

出了帐篷,李毅身后就跟着裴良俊和其余几个护卫而已,这回见到连片的帐篷,不禁就吟诗起来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李毅不禁吟诗一首,不过刚吟完,边上裴良俊就嗤笑一声,说了:

“你可赶紧拉倒吧,别丢人了,敕勒川,阴山可都在北疆呢,天苍苍野茫茫倒是真的,不过这冰天雪地的,积雪就到你膝盖骨了,哪里还有风吹草低啊。”

李毅被裴良俊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脸皮已经锻炼出来了,这会子脸不红心不跳的就说了:

“老前辈,本王这是触景感怀嘛,这是代指的手法,也没说这里就是阴山啊。”

“你也先别感怀了,你就这么放心跟着乞伏买一起走,你也不怕他中途吃了我们?”

裴良俊抱着胳膊老神在在的问道。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奴隶而已

怕他乞伏买吃了我们?那真的是笑话了,他乞伏买既然在第一次见面没有当即发动进攻,那之后也没理由铤而走险攻击大唐的使节团,这完全就是风险跟回报不成收益的事情嘛。

如果说为了几个装着书籍和金银珠宝的箱子就跟大唐敌对,得罪松赞干布,那这乞伏买也实在是太蠢了,更何况他乞伏买还真的不一定能吃得下李毅这两百来号人呢。

人呐,拥有的东西越多,顾虑也就越多,他乞伏部落是新起的贵族部落,乞伏买更是部落的领袖,没道理为了几箱子财宝就拿自己的部落来冒险的,如果他真的是一无所有的马匪,还有可能来一句“人死鸟朝天,大家抢玩这一票,银子女人我们全都有了!”然后哗啦啦的过来送一半人,逼走李毅他们,抢走珠宝,当然也有可能全都要送在李毅跟前也说不定。

这个道理一说,裴良俊也就明白了,他虽然武功高强,形式心思缜密,但是毕竟在对于大局观的把控上,不如李毅或是武媚娘的,很多时候,贵族之间的博弈,不是看实力强弱,而是要看势。

李毅身后有大唐的势,更有松赞干布的势,他乞伏买就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不仅不会,还会对待李毅他们客客气气的,比如现在,安排最大的帐篷给李毅居住,即便帐篷里面臭烘烘的,床铺一样的兽皮垫子感觉也像是几年没洗过的一样了,这倒不是说草原民族不爱干净卫生,而是因为实在是条件有限啊。

草原上本身气候环境的原因,水源就不可能像平原农耕地带那么充沛,他们牲口和人自己喝都不太够了,还能拿来洗衣服洗被单?连澡都不洗的哦!

而卫生条件的恶劣也导致了他们和中原文化上的差异,其中一点就是游牧民族们的发型奇形怪状,例如像金人或是满人的那种金钱鼠尾的发型,亦或者例如突厥,鲜卑等等这些民族们头上各种鞭子,头顶则是光秃秃的跟河童一样的类似发型,相比较起来,汉人的头发就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算有些人因为自身身体条件的原因有中年谢顶,老年秃头的情况发生,也有一种叫做义发,也就是假发的东西帮助遮挡,而且在古时候,中原王朝里,从春秋战国开始,带义发,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是你守礼节的表现。

那游牧民族是一开始就喜欢这种跟汉人小孩子一样的发型吗?那当然不是,不是他们喜欢这种发型,而是因为没办法。恶劣的草原环境,他们压根就没办法洗头,经常杀了人一头血的能维持好几个月,有些牧民那一生都不一定能洗到几次澡的,更不要说洗浴时候用上的皂角洗头水之类的东西了,那根本不存在的,也不像汉人那把喜欢带冠帽,这样子条件下头发不秃那才真的有鬼了。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于在脑袋后面或者脑袋边上着一些一般不会脱发的地方编辫子了,后来也渐渐就成了他们的时尚和民族的象征,比如满清的金钱鼠尾。

在吐蕃人的部落之中,李毅所见的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子的情况了,反正所到之处都是臭气熏天,想想都有点难为武媚娘她们了。

好在他们也并不打算久留,虽说乞伏买打算停留两天,但是李毅打算明天一早就走了,毕竟时间有限,越早抵达逻些,对于李毅的情况也就越有利了。

李毅跟着裴良俊一路走好一路说着,其他的牧民们见到有汉人进入他们的聚居点,也是颇为好奇,倒是没有太多人表现出什么敌意,毕竟吐蕃和大唐虽然在去年干了一架,但是之前的历史上冲突实际上还是没有的,甚至于大部分的吐蕃人,对于青藏高原下面的情况如何都不是很清楚,有没有听说过唐帝国都是两说,见到李毅等人又怎会有敌意呢,更多的还是一种好奇而已。

不过看到李毅身边护卫铠甲鲜明,刀锋利刃的,也知道这汉人身份高贵不是轻易好惹的,再说了之前还是他们的首领乞伏买亲自给他们带进来的呢,所以这些人就是他们首领的贵客了,也是他们乞伏部落的贵客。

正因如此,大部分的牧民们也只是远远的看着,却没有靠近,但是孩子们这样子的顾忌就少很多了,不少的小孩子都围拢起来,一面有些惧怕的不敢靠近,一面又似乎是想着表现自己的勇敢,时不时的对着李毅喊两嗓子,不过喊得都是吐蕃话,李毅也听不懂,边上的赵贺年是听得懂,不过从他面露男色就可以看出来,估计孩子们喊得不是什么好话。

不过也无妨,李毅还不会跟孩子一般见识的。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着有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吐蕃少年就走过来了,两手还握成拳头,很有气势的样子。

边上付二瞧见这少年,当时就皱起眉头,手就放在刀柄上了,那吐蕃是少年见到付二凶神恶煞的样子竟然也没有丝毫畏惧害怕的样子,走过来就指着李毅叽里呱啦的喊了起来了。

李毅望向边上的赵贺年,这个必须得翻译一下了,那赵贺年就说了:

“殿下,这个吐蕃人说,他心上人说你生的比他好看,他要找你比试决斗呢。”

李毅一听也是愣了,这等事情也能给自己遇到,这少年的心上人也没说错啊,自己确实比他生的好看,不仅好看还好看得多了呢。

眼前的少年虽然怼到眼前来了,但是李毅也没有打算和他计较的打算,自己虽然年纪和他相仿,但是自己的实际年龄可比他大了一轮了,就像之前说的,自己还能和小孩子计较不成。

“你告诉他,本王没有功夫和他来什么剑豪生死斗,让他放心,本王也绝对不会去对他心上人做什么坏事的。”

李毅对着赵贺年说完,边上的金吾卫们就统统笑了起来了,赵贺年按照李毅的吩咐翻译了一遍,那吐蕃少年听完吐蕃就嚷嚷起来,显得极为愤怒的样子,而赵贺年听到那吐蕃少年的话,也是脸色不愉了起来,转脸就对李毅说了:

“殿下,这人说我们都是奴隶而已。”

第六百二十九章 怜悯之心

“殿下,此人竟然敢出言折辱殿下,不若告知乞伏买,让他来惩戒约束下他的部落牧民!”

付二一脸愤慨的模样,提的建议倒是显得中规中矩,其实这样子李毅才满意,要是这付二一门热血的请命上去给那吐蕃少年斩了,那真的是没脑子了。

试想一下,一个外族人在长安城里当众杀人的下场吧。

李毅点了点头,却没有回话,心里盘算着刚才这少年说的话,挥挥手就招呼其他的人回去大帐了,因为想到了某些问题,对于游览大帐,体验游牧风光的兴致全都没了,其他人只当周王殿下不想惹事,打算低调,也没想其他的,也就裴良俊注意到了李毅的反常,不过当时也没说什么。

回到了自己的大帐里,李毅吩咐其他的人守在外面就好了,自己进了帐子里,半天也没动静了。

“唉,苦了咱们殿下了,要是按照平常,殿下绝对把那个吐蕃少年拔下来一层皮不可,殿下就没在谁手上吃过亏呢,这次若不是顾全大局,也不会忍气吞声的。”

那边付二一脸心疼的表情,当真是一副忠心护主的模样,边上的李毅的亲卫们也是连连附和,他们都是从贞观十年起就跟着周王殿下后面的,何曾见过周王殿下被人当面嘲讽不还手的啊,长安城里的窦家窦师仁大家知道吧?那在长安城是何等的叱咤风云啊,因为公孙大家的缘故,和周王殿下争风吃醋,妄图用艺伎暗算周王殿下,结果呢,人头都飞起来了,人已经上天了。人家都说窦家人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报复的云云,结果呢,结果人家现在见到周王殿下,那都是躲着走的,报复个屁啊!周王殿下这威望,这能耐,往那一放整个大唐就没人敢动!

不过边上裴良俊上来一人一个爆炒栗子就打在脑门上了,付二脑门上打了两个。

“一个个的就知道练武,不知道动脑,你当你们家小王爷都跟你们一样是有勇无谋的莽夫不成,门口乖乖守着。”

那些护卫们很委屈,一个个的望着彼此,不明白老前辈此话怎讲,不过老前辈显然没有打算解释的意思,自己一个人就已经进去大帐里了,也就只有这位老前辈可以不经通报直接进去了,其他人那都是没这权利的!

话说裴良俊进去了大帐,果然就瞧见李毅一个人坐在胡凳上喝闷酒呢,上去就给李毅手上的烧酒给拿过来,自个倒是喝起来了,喝了一口觉得有些辛辣,倒是笑着说了:

“你这小子,平日里哪次不是自己喝甜酒,别人喝烈酒的来坑人,这次倒是自己喝起烈酒来了,怎么着,你心里疾苦烦闷,也想学着别人借酒消愁不成啊。”

裴良俊说完,李毅苦笑着说了:

“岳丈看出来了啊?唉,其实想想也是稀松平常之事,吐蕃攻破城镇,掳些民众回去为奴为婢,又有什么稀奇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啊,只是……以前毕竟是书中之事,这次却是眼前之事了……”

“那吐蕃少年只是骂了你是奴隶而已,却不一定是他家里有汉奴的……”

首节 上一节 202/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