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131节

总之一句话,在我周王这里干活的,你业务可以不熟练,思想觉悟必须要过关!

第三百八十四章 跪成一片

也幸亏李毅自己审查了一边,不然要是御史台那边发现了这些问题,又要说自己欺负农户,恶意压价什么的了,从农户那边收购原料,李毅特意规定了按照市价来,企业这边也都在这几天开始轮流开会,由各个阶层的经理,也就是掌柜的,开始逐层的自我省察和自我教育,人人都要背诵企业的八项纪律,思想觉悟不过关的,查到问题的,都是要接受法律的严惩!

这边李毅轰轰烈烈的搞着自己这边的企业自查,那边太极殿中,魏征也正在和李二轰轰烈烈的斗争之中。

李二那是脑阔子疼的厉害啊,被魏征骂的啊,那真是生活不能自理啊,每次魏征骂完走人了,李二这边都是翻白眼差点就过去了,太子李承乾差点就继位了,好在边上长孙皇后给顺顺气,更有几次魏征走了,李二剑都拔出来了,要追出去砍死这老东西,好在长孙皇后在边上给拦着好说歹说的李二这才消了气。

魏征和李二互怼的事情很快就闹大了,李毅这边也终于自己自己好像是错怪了长孙无忌了,这次真的不是长孙无忌在找李毅的麻烦,而是魏征,至于魏征为什么要找李毅的麻烦,那则是因为李二要让李毅留在长安城。

听到这个消息,李毅当时就一个晴天霹雳,啥情况啊?不是说要慎重考虑了吗,慎重考虑的意思不就是打算不了了之的放自己去封地了吗?你这怎么考虑完了,还要让自己留在长安城了啊?哇,感情自己连夜写的那几章节的小说都喂狗了啊!

李毅这边很迷糊,不明白李二又是犯了哪门子的糊涂,自己这个庶出子,怎么可能留在长安城嘛,脑袋想想也不可能的啊。

这一下子,魏征那边怼自己,竟然也变成了是为自己好了,从各方面来考虑,李毅离开了长安城,才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情,太子李承乾无须担心,长孙无忌无需担心,就连李毅自己,也可以睡得高枕无忧,摸鱼摸个痛快了。

所以李毅这次是打心底里为魏征鼓劲加油啊,恨不得让魏征那小拳头给李二锤死才好啊。

李二这边和魏征互相较劲,直到了七夕这一天,都没分出胜负来,七夕这天李毅倒是抽出了时间好好的陪了陪武媚娘,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也就是女孩子们自己做一些手工品的节日,去年武媚娘送了李毅香囊,今天武媚娘又为李毅做了一个腰佩,虽说不上多么的精致,但是这却是武媚娘亲手所做,俗一点来说,里面都是包含了武媚娘满满的爱意啊。

高阳公主自然也是有东西送给李毅的,送的确实一把扇子,扇子上面画的却是高阳公主自己的画像,因为是按照李毅教导的画法,对着清澈的水面画出来的,所以画像还是相当的有还原度的。

李毅拿到这把扇子也是有点懵逼,也幸亏自己知道这是高阳公主出于对哥哥的情谊,也就是兄妹之情才把自己画在扇子上的,要是别的女子送这样子的礼物,绝对百分百就误会了啊!

最让李毅意外的是,那边公孙大娘竟然也送来了礼物来了,不过情况有点复杂,现实公孙大娘送来了一份礼物,说是公孙二娘送的,因为本人不好意思,就托自己送来了,还烦请周王殿下不要跟本人说。

没多久公孙二娘礼物,说是公孙大娘送的,因为本人不好意思,就托自己送过来了,也烦请周王殿下不要跟本人说。

李毅那边拿着两份礼物,都懵逼了,虽然收到礼物的快乐是两份没错,但是你们两姐妹这是在闹什么啊?李毅当然有按照她们两个的拜托,谁都没说,但是边上的剑圣裴良俊就哼了一鼻子了,啥也没说,只是平常训练李毅的时候,更带劲了,给李毅那个练得啊,隔三差五的还给剑圣裴良俊抓着一通松紧松骨,之前就尝过了,那浑身酸痛真是无法言表,关键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就听着裴良俊在边上反复提着什么“固本培元”“增阳固本”什么的,给李毅那个撩的啊,不能放弃,这东西怎么能放弃呢!

而李二和魏征的互怼那边,也终于分出胜负了。

当魏征在和李二僵持了半个月,李二为李毅在长乐坊选了地方开始建造王府了,眼看着魏征就要败下阵来,那边魏征开大招了,拉了一票的御史台和朝中的大臣们,到了太极殿前长跪不起了,这还不算狠的,五十岁以下的不拉,有资格到太极殿前长跪,那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家伙。

魏征本就德高望重,再加上让周王留在长安,确实是太不符合礼制了,也确实对人心不稳,于情于理都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支持魏征的朝廷重臣们还是很多的。

好家伙,事情闹成这样子,李毅这个处于事件核心的人,除了瑟瑟发抖那真的是毫无办法啊,跟李二该说到的都说到了,自己作为儿子的,真的不方便说太多了,魏征那边自己也不方便去说的,难道说你们加油,怼死李二啊!不可能的。

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在边上吃瓜子围观了。

李二也算是沉得住气,看的太极殿外面跪了一片人,当时就拂袖离场,你们想跪?那就给我好好跪着吧!没多久房玄龄就进去了,长孙无忌也进去了,就连太子李承乾都在边上颇为担心的样子,还安排人给这些老臣们端茶送水,搭凉棚别给晒着,反正一同操作下来很会收拢人心,李毅在边上看着都是竖起大拇指,好家伙,这么多年太子没白当呢。

不过太子没整太久,就给李二喊进去了,进去就看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在边上站着一脸弱鸡的表情,李二当时就劈头盖脸的对着太子李承乾喝骂了,骂什么?

内容不复杂,你李承乾这个哥哥怎么当的,我当爹的想将喜爱的儿子留在身边,想将你的弟弟留在身边怎么了?吴王李恪才刚刚离我而去,去往封地,眼看着周王李毅也要走了,我一个四十好几的人了,真的要到了最后膝下无儿陪伴,你才开心吗?这样子你的皇位才会稳固吗!

哇,这一通话,给太子李承乾那个吓得啊,当场就跪下来请罪了,口中直言不敢,自己也舍不得毅弟弟之类的话。

边上御史看到这一出家庭伦理大戏,哪里还能闲下来,那是手中笔墨快速舞动啊!

到了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出马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世袭罔替

如果说这世界有谁还能拿得住李二,李毅能想到的不会是魏征,而是长孙皇后。

李毅之所以在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冒着被发现抗生素的危险都要拿出来救治长孙皇后,就是因为长孙皇后在历史上的风评实在是太好。

长孙皇后就是文德皇后,也是李世民的第一任妻子,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由高士廉抚养长大。

关于长孙皇后,历史上的评价大多数“训诫诸子,调和直谅,抑制外戚,赞成帝治,奖进忠良,用俾房魏,鹣鲽情深……”

那真是通篇都是好话,长孙皇后俨然就是完人了。而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抑制外戚,什么是外戚?那当然就是长孙皇后的家族了。

李二对长孙皇后情义深重,对于长孙一族也十分恩宠。长孙无忌与李二为布衣之交,又是皇后胞兄,还是辅佐元勋,李二视为心腹,让他自由出入皇宫内室,对他的待遇群臣无人堪比。几度想要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却遭到长孙皇后的反对,她觉得自己身为皇后,家族的贵宠以极,不愿意家族子弟遍布朝廷。于是再三阻挠丈夫授予哥哥大权,李二认为长孙无忌才兼文武,没有听从。但长孙皇后异常坚定,在无法说服丈夫的情况下,转而私下命令哥哥让他坚决辞职,拗不过妻子的坚持,李二只得解除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的官职,但却将他升为从一品地开府仪同三司,让长孙无忌享受高官厚禄但不管事。

长孙皇后对外戚之事一直以前代为鉴,不仅仅是对待长孙无忌,其他的长孙族人,也是如此,长孙皇后认为很多长孙一族的人并非都是才德出众之人却身居高位,所以很容易遇到危险,想要长久无忧,就不能让他们担任要职,只需要以外戚的身份觐见,就已经是极大的幸事了,事实证明长孙皇后是颇具远见的,长孙一族能够在贯穿唐朝历史,都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不至于退出历史的舞台,即便经过武则天的打压也能够留下火种,和长孙皇后的深谋远虑关系是很大的。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那些朝臣大佬们已经在外面跪了一个多时辰了,再这么下去闹出谁给跪晕过去了,那可就麻烦大了,长孙皇后这边就出来劝解了。

当时长孙皇后就说了:现在毅儿马上就要成年了,有了封地去封地上守土安疆,这本身就是毅儿的指责,再说了,洛阳距离长安城也不是很远,陛下只要允许毅儿随时回来长安探望,每日里派遣使者去往长安,待会毅儿写的小说,快马加鞭来回也就大半天而已,走水路的话,时间还能更快一些,也不是多麻烦的事情,外面的重臣们已经跪了许久了,他们也是为了大唐社稷着想,是为了陛下好,是为了周王好,也是为了我们大唐好。

剩下的具体的劝解方法李毅也不是很清楚,他毕竟不在现场,只是听说李二经过了长孙皇后的劝解,气也消了,李二又不是傻子,道理他都是懂的,只是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他下不了台啊,好在长孙皇后很善解人意,要不说她是皇后呢。

这边一通操作下来,台阶都给李二摆好了,李二自然是顺坡下驴了,那边就让人出去传达旨意了,这件事情我们之后再议论,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大家也别跪了,都回去休息休息,明天我们再好好的讨论讨论。

魏征那边一听,这情况就说明皇帝服软了,有戏了,也就各自搀扶着起来了,对着太极殿的方向喊一嗓子皇恩浩荡,心里面当然是一句“妈卖批,让老子跪这么久,以后抓着机会喷死你个瘪犊子!”,然后各自就回家去了。

这边朝廷大臣们都回家去了,那边一直暗中观察情况的李毅也终于是消了一口气了,好在最后没发生什么大事,这事情算是暂时稳下来了。

之后几天就是朝臣们跟着皇帝较劲的时候了,一方面是皇帝希望给予周王更多的赏赐,最好是留在长安城,另一方面是朝臣们的意见,周王殿下留在长安城肯定不可以,赏赐方面我们可以商量。

经过好些天的商量和较劲,终于还是在七月末的时候商量出了结果来了。

李毅这边被允许可以随时返回长安,近处皇宫内院,无需通报,不过八月十五成亲之后,就要去洛阳封地赴任去。

另外,周王李毅进献玉米有功,赏赐黄金万两,绫罗绸缎无算,珍玩珠宝无算,食邑再加五千户!封,河南道大都督一职!洛阳封地,永世承袭!

好家伙,不仅是洛阳行政长官,这下子一口气又成了河南道军事长官了,名义上,整个河南道的军事都是李毅管得了!他一口气成了河南道的最高军事长官了!

当然了因为府兵制度的存在,李毅想要真正把控河南道的军事还是不太可能的,最最让李毅惊讶的是这个洛阳封地,永世承袭,这个就很厉害了。

世袭制度在唐初的时候就根本不存在,李渊建立大唐没多久,就废除了世袭封地,就连皇子们都没有世袭的领地,而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因为太过于宠爱臣子和宗亲们,给大家封了一大堆领地,还都是世袭的。

这哪行啊?你李世民活着的时候还好说,但是你死了以后呢,不是给下一任皇帝留下来一大堆的烂摊子吗?汉朝时候,文景两帝为了削藩,那真是绞尽了脑汁,还闹出了著名的七王之乱,到了汉武帝时候,为了进一步削藩,还提出了《推恩令》,好不容易到了大唐了,世袭制度给彻底打死了,你李二脑袋瓜子犯愁了,又来世袭罔替了?

魏征为首的一众重臣自然是不乐意的,当即就一起出来怼李二了,历史上贞观年间著名的马周,也就是因为这次群臣提议废除世袭罔替而出名的。

好家伙,好不容易干掉了世袭罔替了,你李二现在有开始在周王头上开先河了,还是东都洛阳,给周王殿下当作永世封地啊!

不过没办法,李二已经让步了,作为群臣这边,就算是魏征也不得不让步,先让周王离开长安,之后洛阳封地的事情,我们再慢慢怼。

李毅听到这个也是脑壳子发麻,以为自己去了洛阳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给自己一个世袭封地,这下子麻烦大了,御史台能不干死自己啊?

完蛋了完蛋了!这下子真的要斗智斗勇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周王大婚(上)

李毅所想的斗智斗勇终究还是没有来到,毕竟御史台那边能够争取到目前这样子的局面,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李二已经是接二连三的让步了,要是在步步紧逼,那真的把皇帝惹毛了,大家还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再说了,现在让事件先冷却下,缓和点,等时间差不多了,再提出消除李毅的世袭罔替的洛阳封地,或者说抓住李毅的小把柄什么的对吧,机会多得是,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趁着周王李毅风头正盛的时候来干这种事情的。

当然,作为当事人的李毅还是颇为无奈的,如果可以的话,李毅希望能给他封个海南岛的世袭罔替,到那里才是真的与世无争啊,当然了,李毅估摸着可能性不大,毕竟现在的海南岛还是蛮荒之地,中原政权一向是把海南岛当做流放罪犯的地方,所以说,除非自己犯了什么重大的罪过,才有可能被李二发配到海南岛去垦荒的。

事情到了这里,也终于算是暂时的消停下来了,李毅抽了个时间拜会了一下太子李承乾,主要是表达自己对太子李承乾的不舍,已经对父皇的不舍,还有最主要的就是表忠心了,想让太子李承乾放心,自己去了洛阳,一定好好的治理洛阳,不会让哥哥和父皇担心的云云。

只不过这一次李毅去找太子李承乾的时候,却发觉太子李承乾的态度稍微有点微妙了,该说是烦心也好,苦恼也罢,总之不如以前那般的无忧无虑的热情了,李毅也没有细想其中的原因,他又不知道太子李承乾在太极殿中被李二的一番话给吓了一大跳。

私下里也是有东宫的大臣会跟李承乾说一些关于皇位之争啊,注意魏王,吴王,周王这些弟弟们啊之类的,但是就这时候的李承乾而言,才刚刚成年不就,未经世事,也并没有那么多的险恶的心思,并没有真的放在心上,而之前那次被李二呵斥,李承乾才知道,自己的太子之位,也并非是真正的百分百的稳固。

这也是因为李二实在不会当一个好父亲,有些话对孩子是可以说的,有些话,对孩子却是万万不能说的,特别是涉及到皇位的情况下。

好在这些事情跟李毅也没有多大关系了,毕竟李毅离开长安城,已经成为确定无误的事情了。

当李二的旨意下达了之后,长安城的坊间也终于开始热火的讨论起这一出年中大戏来了,有人说魏征带着人跪了一地,也有人说皇帝陛下为了不让周王殿下离开长安城,发了好大的火,当然更多的确确实实是在说还原事件的东西的。

对于周王殿下而言,百姓们自然是很舍不得的,长安城的百姓们对于这三年来,在长安城呼风唤雨,搅动天地的周王殿下还是很欢迎的,毕竟周王殿下每一次的动作,大家都会因此受益,那些玩乐的东西就自然是不必说了,就拿最近的,油印印刷技术被周王殿下发明出来之后,书本的价格那是直线下降啊,现在就连贫苦人们都能够挤一挤买得起书本了,甚至于因此贞观十三年来考科举考试的人都比往年要多一些了。

就这样,日子在百姓们的议论之中一天天的过着,也终于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了。

周王殿下,大婚了。

唐朝的昏礼过程,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或纳徵)、请期、亲迎,前五个已经有李二派遣的婚使代为完成了,而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李毅则需要自己去亲自完成亲迎这个环节了。

所谓亲迎,也就是正式的迎亲娶嫁了。

唐朝时候也是有伴郎伴娘的,相当于伴郎的角色称“御”,古代的御多是新郎的侍者、弟弟或较新郎年纪稍幼的同辈或晚辈。伴娘叫“送女客”或者“媵”,伴娘则是有严格的条件:除了年轻,还要美貌,还须生过儿子,要在同辈人中找寻,先在本家本族中找寻。还不能够是再婚者。叫做“全美人”,或者“全合人”,意指十全十美,图的是出嫁的女儿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有的在找寻到这样的人选后,还要再给她算算命,看有无妨碍。

武媚娘家找了哪个人来当“伴娘”李毅不是很清楚,李毅这边倒是一大堆人抢着要当“御”,不过李毅没找太多,本着成双成对的原则,武媚娘那边只有两人,李毅这边也就只找两个了,一个李晦,一个程处亮,两人从身份上而言自然是相当合适的,而且和李毅也是关系最好的纨绔,自然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一大早,元真殿就已经被盛大装扮了,而李毅起来之后,也被昭媛娘娘拉着从头到尾的打扮起来了,李二带着皇后,还有李毅的一众弟弟妹妹们,也到了元真殿来,一家子人闹闹哄哄的,到没有李毅想的那样皇家不近人情的感觉。就是高阳公主一脸无精打采的模样,小丫头最近哭的比较多,虽然李毅已经跟她再三保证,自己一定隔三差五的就回来看她,却也总是哭,这会子却一脸怏怏不乐的表情。李毅被人围着,却也不好上去安慰她了。

李毅的昏礼被李二特许安排在麟德殿中举行,而且昏礼各项事宜都有皇宫之中的尚仪局来安排执行,对于庶出的皇子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恩宠了,一般皇子成婚,大多是在皇宫外面的王府进行的,吴王李恪就是如此,只有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这两位嫡子,才是在麟德殿中完成他们的昏礼的。

当然了,想要走完昏礼的流程,怎么的也得把武媚娘先接回来元真殿才是。

李毅这边被昭媛娘娘从头到尾打扮了一遍,穿着士假绛色公服,冠、帻和簪导、绛纱中单、白裙衫、革带、方心、袜、鞶囊、双佩和乌皮履一连套下来,浑身上下那是闪闪发光。李毅本就五官不错,这一身打扮下来骚包到不得了。(公服又称“从省服”,是指在一般场合穿着但又并非居家中所着的日常服装。)

不过打扮完了不能着急走人,因为这时候吉时未到呢,唐朝时候的昏礼,大体上是遵照周制来办的,所欲亲迎的吉时,乃是在黄昏之时。

第三百八十七章 周王大婚(下)

一直等到了临近黄昏的时候,那边就要开始准备亲迎了,亲迎之前,先是祭祖,这倒没必要跑去曲仁里去祭拜老子了。

皇宫之中,有殿宇紫极宫专门用来祭祀先祖用的。

这边李毅自然是跟着李二一起,按照尚仪局的规矩,一项项的来的,期间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以及其他的兄弟们也都是一起陪同。

一整套程序走完下来之后,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李毅这边就在一大群的迎亲队伍的簇拥之下正式出发了。

黄昏时分,朱雀大门洞开,李毅骑着被套上了大红花的高头大马,被一群人簇拥着从元贞殿出发,由朱雀大门而出,沿着朱雀大街犹如游街一样的一路走,一路上自然是有金吾卫沿途维持治安。

马队一路前行,就来到了长乐街坊了,长安坊门洞开,围观群众们早早就在长乐坊等候着周王大驾光临了,这时候瞧见周王那边骑着马来了,就纷纷起哄起来了,李毅眼尖,人群中瞧见一个丫鬟,确实武媚娘身边常带的那名丫鬟,见到李毅来了以后,撒开腿就往回跑,看来是回去通风报信去了。

李毅对于百姓们的热情自然是坐在马背上纷纷抱拳回礼,边上程处亮和李晦两人也是腰杆子挺得笔直,看上去很气派的感觉,特别是程处亮,这些年长得越发壮硕,有朝着他爹程咬金那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了。

李毅这边自然也是喜笑颜开,人生有四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他今天当了新郎官,即将洞房花烛夜了,能不喜吗。

一群人外加百姓们,好家伙,整个长乐坊拥挤上千人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就朝着武媚娘家里去了,李毅骑着马一路到了武媚娘家门口了,却见家门口大门禁闭,边上一个府中下人都没有,那边跟随李毅的婚使就站出来了,扯开嗓门喊了一句:

“请新妇子出——!”

这边喊完了,边上人跟着一起喊了起来:“请新妇子出!”

百姓们一听,也跟着一起起哄,“请新妇子!”“新妇子出来吧!”,哄哄闹闹的好不热闹啊,李毅看着也是笑嘻嘻的,结婚吗,就是图个喜庆,图个热闹。

结果喊了半天那边大门还是半点动静都没有的,那婚使就看向了周王殿下了,拱了拱手说道:“周王殿下,你看……”

那婚使还没说完,李毅手一抬,行了不用说了,我都懂,不就是塞门缝钱吗!我都备好了!

李毅大手一挥,就从袖子里拿出好几包红包来了,他命人专门特制的,里面都是金饼子,银饼子都不屑于塞进去的。就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了大门口了,那边百姓们都兴致勃勃的望着李毅,李毅也不含糊,蹲下身子将红包从下面门缝塞进去了。

一连几封红包一口气全塞进去了,结果等了半天也没啥反应,李毅一愣,是嫌不够多?哇,我可是都塞的金子啊!

再蹲下身子一看,妈的,怎么红包还在门缝里,没人拿的啊?

那边李晦赶紧跑上来,一把拉住李毅,小声说道:

“李毅,干啥呢,你这又是蹲又是起的,搞什么东西?”

首节 上一节 131/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