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3节

119 欢迎建虏入关

说到这里时,孙传庭想起什么,便又接着奏道:“或者给出假消息,让建虏再次入寇。微臣领精锐伏击,就算不能杀他个全军覆没,也要杀得他们下次不敢再轻易入关!”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说道:“还是孙卿棋高一着,能想到伏击建虏,给予重创,不错,不错……”

这么夸着,他就想开了。

按照刘伟超那边提供的消息,建虏会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再次入寇。

而自己这边,精钢冶炼之法马上就要开工,如果真如刘伟超所描述的那样,那护甲和精良军械装备军队之后,又是孙传庭统领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他们,定然杀建虏一个措手不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就笑了,让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以为关内还和以前一样?

最好在建虏大摇大摆地进来时,就杀他们个全军覆没!

这么想着,他忽然非常期待。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发愁年底建虏的入侵。可此时,他就想着建虏年底一定要进来,然后狠狠地打他一个胜仗,出一口心中多年来被建虏给欺负的恶气!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孙传庭就又奏道:“陛下,不过要想伏击建虏,也不容易。第一,不知道何人会给建虏通风报信,第二不知道建虏何时才会入关,第三流贼肆虐,朝廷精锐断然不能一直在京畿之地防着建虏……”

崇祯皇帝听着,本来想告诉孙传庭,建虏今年10月就会入寇。不过转念一想,好像和刘伟超所说的那段历史,已经有了不少的改变。

更不用说,自己还要去把那八大晋商给抄家灭族,那建虏还会不会依旧在10月入寇?

这是个问题!

孙传庭却还在那说着,说到最后的时候,他又总结说道:“微臣琢磨着,建虏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今年再次入寇,大概时间,有可能会在十月左右!”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惊讶,这个猜测和刘伟超所说那个历史上发生的时间,是一致的啊!

于是,他就好奇地问道:“卿为何会说建虏会在今年十月左右入寇呢?”

“回陛下,建虏入寇,无非是劫掠关内,补充辽东之需。”孙传庭听到问话,便立刻奏道,“松锦之战刚结束,建虏用得又是围困之法,虽然是胜了,但微臣相信他们的粮草物资也所剩无几。如果要过冬,他们必定会想到再来关内劫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点点头,承认这个分析很有道理,不过他还是有点好奇地问道:“那卿为何又认定建虏是在十月,不是在七月,八月或者其他什么时间入寇?”

孙传庭一听,便立刻奏道:“陛下,原因无他,十月左右,便是漕粮运抵北方,囤积通州之时!建虏入寇,为得就是粮草物资,岂会错过?”

“对对对,孙卿言之有理!”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个分析很有道理。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有人这么分析过。

但是,崇祯皇帝那会是一头的包,不像现在一样,都没怎么理开封之战,一门心思地搞自己的基本盘。

因此,虽然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点,做过这个预测。但是崇祯皇帝也没有在意,而是操心开封之战。

这时,他夸奖了孙传庭之后,很快就收了笑容,正色说道:“如此,那卿当早日做准备,如若能痛击建虏一次,局势便会大为改观!”

“微臣领旨!”孙传庭一听,立刻严肃地回奏道。

“对了!”崇祯皇帝想起什么,便又补充说道,“开封会在9月失陷,这个事情你也要操心,看看怎么样,不至于让开封失陷!”

“……”孙传庭一听,不由得愣了下。

他刚接手兵部衙门的事情,只是知道流贼两次攻打开封都没攻下,如今已经撤军了。

可皇帝为什么会说开封会在9月失陷呢?

他自己刚才说十月,那是有依据的,流贼攻打开封,这哪来的依据?

这么想着,他正要问时,崇祯皇帝就已经又说道:“卿且去忙,朕还有事要做!”

孙传庭一听,便只好先退下了。

崇祯皇帝并不是怕孙传庭问,而是真得有事情要去忙。

………………

锦衣卫诏狱的牢卒轮值房内,没有一个牢卒。

一名太监立在门口内侧,规规矩矩的,看到门口有两名锦衣卫校尉带着一个头发花白的犯人过来,便立刻上前检查了下,然后才亲自带着那犯人走入轮值房内。

“西厂的王公公,这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那犯人带着一点冷嘲热讽的口气说道,“老夫都已经招了,你还想怎么样?该不会是要送老夫上路吧?”

王承恩听了,却没有理他,反而转身退到了门口里侧,规规矩矩地站好在那里。

这犯人见了不由得一愣,随即转头看向房间内,发现还有一人。

只是一看,便浑身一震,立刻跪伏在地,带着一点激动说道:“罪臣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听到动静,转过身,盯着地上那人,眼神阴冷。

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他才冷声说道:“你和晋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他们有什么关系?”

这个犯人,就是原兵部尚书陈新甲。

他当过宣府巡抚,也当过宣大总督,在晋地为官,并且是封疆大吏达五年之多。

陈新甲没想到崇祯皇帝会问他这个,稍微愣了下。

皇帝竟然会摆驾锦衣卫诏狱,问几个商人的事情,至于么?

明锐地,他感觉到有什么大事关联,便不敢怠慢,当即据实回答道:“他们经常孝敬罪臣,因此认得。”

崇祯皇帝听了,眼睛中闪过一次厌恶,然后再次喝问道:“你可有把朝堂上的事情都透露给他们知晓?”

“陛下,罪臣如何会和那些低贱的商人说朝堂上的事情!”陈新甲听了,连忙撇清关系道。

崇祯皇帝一听,冷笑一声道:“你是不是还会否认,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

120 议和那点事

听到这话,陈新甲不由得一愣。

因为崇祯皇帝的语气,极其不友善。这也就是说,那些晋商做了让崇祯皇帝非常生气的事情。

对此,陈新甲连忙辩解道:“罪臣知道他们讨好罪臣,是想得到罪臣的庇护,最多是向关外鞑子贩卖点东西,赚点钱而已!”

向外走私的事情,几乎就是公开的秘密,在晋地为官,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个事情,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要不然,如果这些商人不赚钱,哪来的钱孝敬他们?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话,顿时就怒了。

就这样一个人,自己以前怎么就那么信任他呢!

当真是有眼无珠啊!

对了,此人是杨嗣昌推荐的!

好像想起来了,杨嗣昌也是担任过宣大总督,并且也是杨嗣昌举荐了陈新甲出任宣大总督。

这个杨嗣昌,肯定也是和晋商有联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更是懊悔自己当初的眼光。

回过神来,他盯着眼前的陈新甲,不由得恨声说道:“视朝廷法度于无物,更是勾结晋商通虏,使建虏知晓关内虚实而屡次破关,你真是该死!”

陈新甲听得大惊,连忙抬起头来分辨道:“罪臣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万万不敢做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啊,陛下明鉴,罪臣实在不知晋商有做过这等事情!”

他因为贪腐而被抓,心里压力并不是太大。因为贪腐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朝野之上,大哥不说二哥,反正大家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他比较倒霉而已!

可是,如今崇祯皇帝说他通虏,给建虏通风报信,迎建虏入关,那罪名就大了。所有被建虏荼毒过的人,都会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一如当年的袁崇焕一般下场。

这个罪名要是落实了,他在史书上都会留下千古骂名!

因此,无论如何,他都不敢承认这个事情。

崇祯皇帝看他否认,自然是非常地生气。

他过来,并不是要审陈新甲,给他一个清白,也不是找晋商通虏的证据。对他来说,有刘伟超所说后世奴酋表彰那八个奸商,就足以让他对这些奸商动手了。

崇祯皇帝想要搞清楚的是,那些晋商到底是怎么样通风报信,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达到孙传庭所说,引诱建虏按计划入关,然后伏击建虏,给建虏一个重击!

此时,崇祯皇帝就盯着陈新甲,冷声喝道:“那就把你知道那些奸商的事情,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说出来,特别是他们往关外的情况!”

陈新甲的冷汗有点下来了,连忙回奏道:“他们他们大都在张家口那边,过一阵子就会贩卖些草原上急需的货物出去”

听着他说着消息,崇祯皇帝的眉头越皱越深。

因为陈新甲所说得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听到后来,崇祯皇帝就有点不耐烦了,打断了陈新甲的啰嗦,喝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和建虏有联系?朕要听这个!”

“陛下,罪臣实在不知啊!”陈新甲一听,连忙否认道。

崇祯皇帝一听就怒了,指着陈新甲,厉声说道:“你自己扪心问问,朕对你如何?可你凭借职权贪腐钱财不说,还要继续包庇那些奸商,真不怕朕诛你九族?”

皇帝一怒,流血千里,根本就不是陈新甲能承受的!

因此,他一听之下,吓得面无人色,连忙磕头,不敢再说不知道,连忙回奏道:“陛下,那些晋商奸商皆是通过罪臣的书童联系,他们关系甚好,或许他能知道些什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一愣,立刻想起了一个事情。

之前刘伟超给他有关陈新甲的资料中,就有陈新甲最终的下场记录。

崇祯皇帝记得清楚,是陈新甲的书童把他的议和奏章误以为是要发的邸报内容而公之于众,因此引发的轩然大波,最终导致陈新甲被他给杀了。

这个事情,之前的时候,他也没有多想。

可此时一听陈新甲说他的书童和那些奸商的关系最好,他就一下想多了。

实际上,议和的事情,陈新甲其实已经有在和他商量了。不过因为刘伟超的出现,这个议和的事情被搁置。更因为陈新甲的贪腐一案,最终他被关入诏狱,就更是没了议和这事了。

而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真要议和成功了,在辽东开边市,那肯定会影响到晋地的那些奸商。

换句话说,议和这个事情,其实不是那些奸商愿意看到的。如果他们获悉陈新甲主持议和,并且很有可能成功的话,指不定就会捣乱!

那么,陈新甲书童误把议和奏章发到了邸报上,随后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讨伐议和之事,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有没有晋商在推波助澜呢?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感觉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于是,他便立刻问陈新甲道:“你那书童,可是会接触到朝廷机密?”

陈新甲听了,稍微愣了下,面对崇祯皇帝的直视,他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这是罪臣的家生子,一直带身边伺候的,书房中的一切,也是他整理,该是能看到一些!”

说完之后,他又连忙补充道:“不过罪臣就是因为他机灵,且手脚麻利,因此才带在身边使唤的。”

首节 上一节 63/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开局遭李娘子逃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