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291节

基于这个思路,刘伟超当即一笑道:“不肯内附,那就杀了不肯内附的那些。我相信,对于大部分牧民来说,只要日子能比以前更好过,他们不会和好日子过不去的!”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严肃的表情都和缓了一点,便又问道:“那第二步呢?”

428 思想精神的建设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刘伟超便接着说道:“第二步,就是开拓草原,比如说河套平原,那边是绝佳的农业生产地,只要修好水利工程,有黄河水的灌溉,产出绝对大于投入。”

“还有草原上有几处矿产非常丰富的地方,也可以修筑城镇,是值得投入人力物力的地方。等这些地方有起色之后,再修筑铁路之类沟通,使得关内关外交通便捷。”

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当然了,蒙古部族并不擅长这些,就要求有关内百姓移民过去,并且关内百姓多了,再开设学堂之类,也让草原部族的小孩去学汉字,说汉语,就能同化那些草原部族,融合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人。只有如此,大明才能真正掌握草原!”

崇祯皇帝听得心喜,不过他还是有疑惑道:“那些草原部族的人,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朕总不能养着他们吧?”

听到这话,刘伟超当即一笑道:“呵呵,没错,他们擅长什么,自然是要利用他们什么的。比如他们有的人擅长打仗,那就招入军中,让他们替大明去开疆拓土;年纪大的,体力弱的,放牧总可以吧,大明也需要畜牧业,就让他们去放牧,从而让大明获得更多的肉食,牛奶,羊奶和毛皮之类。”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才是点点头,有点兴奋地说道:“你这个法子听着就不错,可以永久解决蒙古草原之患啊!”

“不对!”刘伟超听了,便立刻纠正他道,“永久解决蒙古草原之患,其实还是你要大力发展科技,使得大明能从科技上碾压蒙古草原,让他们再也兴不起作乱的念头!”

“对对对!”崇祯皇帝一听,很是兴奋地说道,“只要大明拥有了那机枪、坦克、飞机什么的,杀蒙古部族就和玩的一样,他们就是再不服大明,都只会乖乖的了!”

刘伟超提供解决草原的思路,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分几步走。不过不管怎么样,这让崇祯皇帝看到了真正解决蒙古草原之患的几个方法,能让他完成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都没法完成的事情,可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非常地兴奋。

他正在高兴着呢,刘伟超却忽然严肃了起来,当即给他提醒道:“对了,你在北方,接下来还要面对一个新的敌人……”

“新的敌人?什么敌人?”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地问道,“北方不是只有蒙古人么?你是说,是漠北蒙古?他们也都是蒙古诸部而已,都可以用你这种法子来解决啊!”

“不是!”刘伟超听了,当即摇头道,“是沙俄,欧洲的一个国家,其实并不是很强大。但是他们基于利益,已经开始往东殖民了。你这个时候,该是已经快殖民到太平洋了。要不了几年,估计他们就会把爪子伸向大明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马上想起什么,就对刘伟超说道:“就是那些西夷的大航海时代,不止是在海上,还包括了这北方,是么?”

“没错!”刘伟超听了,严肃地说道,“他们就是一群苍蝇,只要有缝,就会闻风而来。我告诉你,别小看了他们。比如说这个沙俄,因为利益的原因,他们不断地往东殖民,最终到了后来,沙俄本是一个小国,就扩张成了庞大的帝国,并且在后世变得非常强大!”

“一开始的时候,整个蒙古北方,一直到北冰洋,都是很寒冷并且很荒凉的,表面上看,好像并没有多大产出。但是,这么大的面积纳入了沙俄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这块土地的利用就慢慢地多了起来。并且后世他们受到其他西夷的进攻时,有了很大的战略缓冲地,不至于灭国,并且最终能给予反击翻盘。”

刘伟超说到这里,非常郑重地说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资源的争夺了。在北方的地下,有数不清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可都是价比黄金的钱。他们的国家,就算没有其他收入,光是卖这两样东西,都能支撑他们成为最强的军事强国之一。另外一个靠卖地下资源,从而成为地球上最富的国家之一的,还有中东那边,这个以后我再和你说……”

听到这些话,崇祯皇帝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这个时代,要说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最深刻的,除了他之外就没有别人。而如今,对于这些资源,其实已经有需求了。

别的不说,蒸汽火车,通过烧水转换能量这种事情,就已经让交通开始大变样了。之后还会有更多通过烧火的方式来进行能量转换的,就更是需要这些易燃物。

当然,崇祯皇帝此时还不知道,石油又是化工的基础,要不然,估计会更欣喜。

于是,他连忙对刘伟超表示道:“朕决不能让西夷……沙俄是吧,决不能让他们得逞!敢往东来,朕就灭了他们!”

刘伟超一听就笑了,给崇祯皇帝说道:“所以说,他们已经在瓜分世界,你也要有这个预想,和他们去争夺整个世界。至少有几个矿产非常丰富的地方,那是必须要拿下的。另外,也是你转嫁国内矛盾的好办法,至少把世袭的那些,能转出去就尽量转出去。要不然,阶层一旦固化,那就是帝国灭亡的时候了。”

崇祯皇帝一听到关系江山社稷的事情,便立刻点头,严肃地说道:“朕知道,朕明白!”

皇帝是肯定要世袭的,这一点,崇祯皇帝压根没有考虑过改变。

但是,对于臣子的赏赐,最好的也是世袭。可是,对于其他人的世袭危害,他在刘伟超的影响下,已经有所认识。也是如此,他封爵没问题,可是对于世袭封爵,却是一个都没有过。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有点感慨地说道:“今日和你一聊,收获很多,朕回头定然是要好好消化一下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带着期待之色问道:“对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说着,他又是一笑道:“朕不嫌多,多多益善!”

刘伟超一听,便跟着笑了。就这些,崇祯皇帝要是能嫌多就怪了!

不过,他还真还有东西要讲,此时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便点点头回答道:“刚才和你说得不少内容,是从大局出发,总体来说,该是物质方面的。另外一方面,我觉得精神方面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两者,完全可以说,缺一不可。犹如人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厚此薄彼,都会让走路不好走,让大明前行更难。”

“哦?”崇祯皇帝听了,有些意外,感觉到刘伟超强调的重要性,便连忙问道:“什么事精神方面的建设?该不会是指儒学吧?”

“儒学算是一种吧!”刘伟超听了,想了下,点点头说道,“我说的,是指思想,精神这些,你必须要弘扬好人好事,树立楷模,比如你关心的江山社稷方面,自然是要宣传鼓励忠君报国的那些人。之前不是说了么,苏武、文天祥为什么留名后世,就因为值得传颂。而有关这个,你肯定也要继续做!”

崇祯皇帝一听是这个,当即便笑着说道:“这是当然!你之前不是提了卢象升、孙承宗么?朕已经给于追爵,并给其家人优待了。”

“嗯,做得不错!”刘伟超听了,表扬了下他,然后接着说道,“不过我以后世的经验,我建议你在这方面,要有一个系统,就是明白的告诉世人,忠君爱国,为国为民是什么样的待遇,达到什么条件,就能有这样的待遇。这样的人,要受到世人的尊崇!”

自古以来,对于这样的人和事的表彰,其实一直都有,不过呢,大部分都是由皇帝临时决定。

其中有名的,一个是东汉时候的云台十六将,另外一个,就是功德牌坊,也是类似的。

不过,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都不是成体系的。

此时,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的话,他对后世怎么做,也是非常地好奇,便立刻问道:“那那什么系统的做法,该是怎么去做?”

刘伟超听了,微微一笑道:“你先别急,我给你看下几个照片和介绍。”

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点点头,他就把手机放在一边,然后就在笔记本电脑上搜索了起来,很快就搜到了几个页面,随后用手机拍照,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然后刘伟超才切换回视频的画面说道:“你先看看,还有那个介绍,然后再视频联系我,我们再聊!”

崇祯皇帝已经听到手机的提示声,心中好奇后世的是怎么样的,听到这话,便点点头说道:“好,那朕先看下!”

说完之后,他便挂断了视频通讯,打开刘伟超发过去的照片,看起那照片上的图案,以及上面的介绍文字。

几张照片都看完之后,他算是明白了,刘伟超所说有系统的思想精神建设是怎么回事?

429 只论事迹不问出身

于是,崇祯皇帝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他只是刚发起,那边就接通了,很显然,刘伟超是在等着的。

崇祯皇帝见了,便认真地向刘伟超确认道:“你的意思是,由朝廷出面,修建一座纪念碑,逢年过节,由朝廷来祭奠这些人,然后在地方上,也可以修建纪念碑,由地方衙门来祭奠,供后人敬仰,教化世人?”

“对,没错!”刘伟超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还应该有相应的博物馆,用来保持这些为国尽忠的事迹。这些精神,是可以作为大明传承的。由朝廷出面,或者说你这个当皇帝的亲自去祭奠他们,也能显得你足够重视他们,毕竟他们可是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自己生命的!”

“确实是有道理的!”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朕看行!”

只要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差点成为亡国之君的他,那是非常在意的。

不要说这个纪念碑,只是皇帝逢年过节去祭奠下,就是再多点的付出,他也是愿意的。

心中有此决然的崇祯皇帝,很认真地对刘伟超说道:“其实,朕也不瞒你,之前的时候,为了大局着想,朕可以准许洪承畴这类人投降,但是,不管怎么样,朕心里都是不舒服的。甚至包括以前的时候,那祖大寿,要按了朕的本心,弃京师回山海关时,朕都想砍了他的。可后来,他投降建虏后逃回来,朕还要重用他,都是没办法之事。关宁一线,离不开他。”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都大了一分道:“不过如今,朕已经有底气了。而且修建这个纪念碑的话,朕也可以给那些战死的将士,有更好的交代。除了抚恤之外,还有他们的英名永存。如此,才不会有更多的人能为国效力。”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继续说了。因为他觉得和刘伟超说也没意思,就是对于那些曾经恶心了他的人,虽然顾于大局,准他们投降,原谅他们的临阵脱逃等等,但是,等到局势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时,秋后算账也就随他心意了。

刘伟超自然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反对,惩恶扬善,因果报应,这是必须的三观。

此时,他听出崇祯皇帝是理解了他的意思,便笑着说道:“比如这一次的宁远之战不是刚结束,锦州也拿回来了么?你可以在宁远那边修建一个纪念碑和纪念馆,包括上一次松锦之战那些战死的将士,甚至更早,何可纲啊,曹变蛟等等,还有那些普通将士,但凡忠烈之士,不但要好好抚恤,也要扬他们身后名,与国长存!”

说到这里,刘伟超就怕崇祯皇帝这个古代人还不够理解,就继续阐述道:“就那些普通将士为国尽忠的,你也要有一套的流程去做,不但给了抚恤,也要给其在当地的家属给予优待。比如说,免除多少徭役,有什么好事的时候可以优先。如此一来,就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都会仰慕他们,羡慕他们,学习他们。如此一来,你还怕忠臣义士会少么?”

崇祯皇帝听得很认真,同时也在思考着。

如果换了别的皇帝的话,可能会觉得这么做有点小题大做。毕竟在古代,普通人有什么权利?那都是底层蝼蚁一般的存在,死了就死了,又会有多少上位者关心!

不是说了么,在古代当权者的眼里,所谓的百姓,其实就是地方上的乡绅而已。真正的普通百姓,都没有在他们的眼里,被那些乡绅给代表了。

然而,崇祯皇帝和他们却又不同。

他其实是当了一回亡国之君的,逼死妻子,杀死女儿,自己上吊,不但江山不保,而且连儿子也最终一个都没保住。这种国破家灭又人亡的悲惨下场,绝对是深深刻在崇祯皇帝的骨子里了。

而在这个国破家亡的过程中,崇祯皇帝甚至发出了绝望的喊声:朕非亡国之君,然臣子皆为亡国之臣。然皆诸臣误朕也。

在他的眼里,这些臣子真不是好东西,也是如此,他抄家才不会手软。

而历史进程中,他又看到,那些乡绅同样也不是好鸟,一个个富得流油,却想办法偷税漏税,鱼肉乡里。大明会亡国,绝对有他们的一份力在。

在这样的认识下,刘伟超又给他讲过大道理,说皇帝代表的是最广大百姓的利益,只要他们不反,其他人就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因此,对于此时刘伟超建议的,要优待那些成为忠烈之士的真正的普通百姓,崇祯皇帝压根就不觉得有问题。

这不,他只是稍微想了一下之后便说道:“这个很好,刚好《大明律》很快就要修改完成,朕就让他们再加上这块内容,就加在《礼律》的《祭祀》卷中。”

这就等于是用法律的形式,把祭奠忠烈,抚恤忠烈的事情给规定下来。

对此,刘伟超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因为这么一来,这种就不再是特例,后世就是想废除,也会很麻烦。

见刘伟超也是赞同,崇祯皇帝便对他说道:“那朕先挂断了,这就吩咐他们去办这个事情,争取在年前公告天下!”

刘伟超一听,当然是没意见的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立刻挂断电话,回想了下和刘伟超的整个谈话内容之后,便传旨文华殿议事。

没过多久,内阁六部并司礼监等大明高级官员便齐聚文华殿。

在他们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问了下《大明律》修改的情况。

一如之前他所掌握的,就听首辅贺逢圣奏道:“陛下,《大明律》剩余部分,月底便能完成!”

这个《大明律》的修改,并不是所有的都完成之后,才呈送御览。

《大明律》一共是三十卷,每修改完成一卷之后,便会呈送御览,如果皇帝有意见打回,那就继续修改,没有意见就修改下一卷。

之前的时候,《礼律》这一卷,其实崇祯皇帝是已经看过的。不过此时,他却对底下臣子说道:“《礼律》一卷,还需要加一些内容。”

贺逢圣听了,倒也没什么诧异,毕竟皇帝有想法,那是正常的,便躬身领旨道:“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看到其他人也都在等着他说话,便把刘伟超给他说得那些,按照他自己的理解,讲述了一遍。

贺逢圣听了,不由得有点诧异,连忙确认道:“陛下所言,是包括了那些普通人?”

对于文官武将的身后名,一直是有追赠的,就类似这种纪念碑,纪念馆的了。可是,崇祯皇帝刚才所言,是把普通人都包括进去了,他们就吃惊了。

在他们看来,对文官武将这么做,那没问题,说不定有一天他们自己都能享受到。

可是,对于普通人,他们却觉得,皇帝好像太过重视了。

就大明朝来说,对于普通将士,那也是有抚恤的。

如果是士兵阵亡,无人承袭职位,则给3年全额军饷,随后减半。

如果有子弟承袭士兵位置,则只给丧葬费。

如果病故,无人继承位置,则给父母妻子终身半份军饷。

如果士兵阵亡,给予妻子三年全额军饷,也就是36石大米,随后终身,月给3-6斗粮食。

不管这些抚恤到底有没有落到实处,但终归是有的。

而如今,崇祯皇帝这么做,就等于一下拔高了普通人的待遇,简直和那些乡绅一样了。甚至可以说,是和有功名的人一样待遇了。

普通乡绅,没有功名的,如果严格执行律法的话,那也是要服劳役的,不过可以花钱免。

首节 上一节 291/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开局遭李娘子逃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