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第54节

  “秦王,听着两位将军讲,您是想消灭东边的梁师都?不知是不是呢?”杨师道打量了身前的少年一眼,“听说秦王您拥有十几万的大军,曾经在萧关内与突厥大战,争夺回了国库物资,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呢?”

  “你听谁说的?”李元亨神色冰冷,如鹰般的眼眸直勾勾的瞪着杨师道,“你知不知道一句话,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秦王,我知道,但还有一句话,叫做强龙难压地头蛇!”杨师道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但秦王您肯定不是什么强龙,您可比强龙强太多了!这些话,都是微臣打探出来的!”

  “打探?”李元亨眉头紧锁,抬手指着苏定方,“从他口中打探出来的吗?”

  “额?也不全是!”杨师道尴尬的笑了几声,“萧关内的事情,本都督早就知道了,并且让悄悄跟踪了那支部队,后来得到的结果,那便是那支部队前往了临泾城!而那个时候,在临泾城内,除了李艺李开府之外,恐怕也就只有您秦王了!”

  “哦?看来你的视线很宽敞啊!”李元亨脸上显露出一股冰冷的神情,“你还知道些什么?”

  “哈哈……秦王,您想让微臣知道的,微臣都知道,您不想让微臣知道的,微臣还是知道一些!”杨师道轻轻笑了一声,“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秦王,明说吧,如果您想让微臣为您效力,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

  “哦?不愧是封疆大吏啊,连和本王说话,都那么底气十足!”李元亨脸上神情‘唰’的一下子骤变!

  而就在这个时候,少年浑身散发出一股寒冷的气息,竟然让杨师道浑身皮肤都浮现了鸡皮疙瘩。

  发觉异样的杨师道猛地扭头,颤动的双眼看向少年!

  但也就是这一眼,就这个封疆大吏浑身发生轻微的颤栗,瞳孔也在刹那间扩增,并且充斥着一股恐惧的神情。

  而一旁看着的苏定方和独孤谋两人,浑然不觉!

  当他们看到杨师道身体发生战栗之后,脸上共同涌现一抹茫然的神情。

  这两人此刻还不知道,少年与他的较量已经开始了!

  也已经结束了!

  此刻,杨师道的额头上冒出如春雨般密布的汗珠,那望着少年的双眼,充斥着由内心涌现的惊恐,因畏惧而抖动的身体已经逐渐像一滩没有支架的烂泥!

  ‘噗通’一声,杨师道的身体瘫坐在地上,口中大喘着粗气,眼神中就像是看到了什么让他无比恐惧的东西似的。

  “杨都督,你刚才说什么?本王不想让你知道的,你也知道?”

  少年言语冰冷,就像是想把杨师道拖入冰窟窿里似的。

  听到少年这番冰冷的声音,苏定方和独孤谋两人才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劲,而且此刻杨师道已经瘫坐在了地上,这让两人内心是既迷茫,又无措!

  此刻,两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少年秦王,但在两人的视线中,少年秦王仅仅只是微眯着双眼,脸上没有显露出笑容而已!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

  但!

  为什么杨师道此刻,就像是遭遇了什么重大事情似的呢?

  很奇怪,这也太奇怪了!

  难道就在刚才,杨师道看到了一些平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吗?

  就在两人胡思乱想的时候,刚刚缓和一些的杨师道,连忙跪倒在少年身前,道:“秦王,微臣知错,微臣知错了,还请秦王恕罪,秦王恕罪啊!恕罪啊,秦王!”

  “你知道些什么?”李元亨言语冰冷,眉头微微皱起,并且打量着跪在地上的人,“杨都督,你刚才不还是一副本王奈何不了你的神色吗?刚才那股神色呢?才过了多久,就被你忘了?”

  “秦王,微臣知错了啊,秦王,还请您饶了微臣一命吧!”杨师道苦苦哀求,并且跪拜着向前前行了几步,“秦王,微臣愿意听从您的号令,微臣愿意归降!”

  “现在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本王,为什么要收你?”李元亨嘴角微微上翘,看了迷茫的两人一眼,“本王手下,高手如云,本王为什么要收你呢?换句话说,你有什么值得本王收纳?”

  听到这话,杨师道身体一颤,猛地抬起头,看着少年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茫然,道:“秦王,微臣可是镇守灵州多年不失啊,这样的才能,难道还不够吗?”

  “对,你是镇守灵州多年,并且还抵抗住了突厥的进攻!”李元亨脸上闪过一抹玩味的笑容,“但是,这些年,你有得到了什么呢?你只是在一昧的挨打而已,你没有为大唐获得寸土,而且这一次,突厥就从你的眼皮子底下入侵,你却没有出兵?这是为什么?”

  “这……这这……”杨师道额头上顿时再度冒出冷汗,两颗眼珠子在眼眶中急速打转。

  “本王替你解释!”李元亨冷哼一声,不屑的轻笑了笑,“因为你杨师道怕灵州丢失,你害怕承担灵州丢失的罪责,是也不是?”

  “这……”杨师道嘴角一阵抽搐,并且深深的叹了口气,“秦王,微臣身为灵州都督,倘若灵州有失,微臣就要遭受一切罪责啊!微臣也是有难处的,微臣的能力只可以保护一州不失,但是却保护不了整个大唐啊!还请秦王恕罪啊!”

第一百一十三章 他们都死了,全都死了

  “哦?你是没有能力保护大唐,还是不想保护大唐呢?”李元亨眉头紧锁,如鹰般的眼神等着他,“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一己之私,大唐损失了多少?又有多少百姓惨死在突厥手中?”

  “这……”杨师道连忙想开口辩解。

  但没等他讲话说出口,少年那恶狠狠的眼神却瞪着他,并且抬手指着他的鼻梁,怒道:“因为你的一己之私,大唐不但百姓遭受屠戮,就连陛下,都在渭水的便桥上遭受耻辱!杨都督,杨师道,你的内心,就不会难受吗?”

  “没、没有,不是这样的,微臣没有想那么多!”杨师道神情激动,大睁的双眼中充斥着恐惧。

  “你没想那么多?”李元亨冷笑几声,嘴角微微上翘,“因为你没想那么多,大唐这一次遭受了多大的损失?难道,这就是你灵州都督该做的吗?确保你灵州不失?却让整个大唐遭受劫难?然而,你灵州,当真没有损失吗?”

  说到这里,李元亨缓缓走到帐篷的门边,指着安乐州城,怒道:“这座城内又死去了多少人?然而你呢?一昧的求自保,就像是一头缩头乌龟一样,哦,不对,缩头乌龟都没有你能缩,你是一缩再缩!”

  “不、不是这样的!”杨师道神情激动,颤动的双眼直勾勾的望着少年,“秦王,不是你说的那样,微臣没有、没有!”

  “没有?作为灵州都督,你没有保护好灵州,作为大唐的臣子,你没有保护好大唐,还让陛下遭受耻辱!你这是不忠!”李元亨目光如炬,死死地瞪着杨师道,“这片生你养你,宛如你母亲的土地,却在你的眼前遭受敌人的入侵,你却无动于衷,你这是不孝!”

  说到这里,李元亨的瞳孔突出,宛如要爆出来似的,继续道:“你这种不忠不孝的,还能称作是人吗?还不如畜生吧?啊?杨师道?师道,为师之道,这多好的一个名字啊,为什么落在了你这种人的手上?”

  听到这里,苏定方和独孤谋两人都傻了眼,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又仓惶的将目光望向少年秦王,但是在两人的视线中,少年秦王就像是一尊愤怒的神一般,那凸出的眼珠子,就像是想将杨师道生吞活剥似的。

  看到少年脸上这样的神情,两人心中也一直发怵,原本两人还想为杨师道求情,并且杨师道作为灵州的都督,用少年秦王的话来说,那就是封疆大吏啊!

  堂堂一个封疆大吏,如今却如此不堪,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了!

  但当两人看到少年秦王脸上涌现现在这样的神情时,两人心中还很欣慰,欣慰自己刚才没有多管闲事,也很欣慰自己能够冷眼旁观,管住了自己的嘴,没让自己搅这趟浑水!

  现在,两人除了同情杨师道之外,还有就是害怕少年真的会一怒之下,将杨师道斩杀!

  其实杨师道刚那话也有些道理,强龙难压地头蛇!

  没有任何的疑问,杨师道是灵州的‘地头蛇’,而少年秦王,则是外来的强龙!

  虽然现在看上去,好像强龙压了地头蛇,并且还摁在脚下,狠狠的蹂躏了一番,但杨师道终究是灵州的地头蛇,在灵州这片土地上,就算杨师道死去了,少年秦王也没有那么好接过手!

  这和幽州的王君廓,有着相差无几的性质!

  就当两人心中盘算的时候,少年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杨都督,你愧对了陛下对你的期望!”李元亨深深的叹了口气,“如果你能够镇守住大唐的大门,那这一次,大唐就不会死那么多的百姓,本王真的不知道,你每天晚上,到底是怎样入眠的!如果是本王害死了那么多百姓,本王可寝食难安!”

  “秦王啊,微臣的力量有限啊!微臣区区一个灵州都督,手底下才几万人士兵,怎么可能和百万突厥大军抗衡啊?”杨师道满脸死灰,那空洞的眼神,就像是失去了神采似的,“秦王,不是微臣不想阻止啊,微臣能力有限啊!如果微臣出手,那只是在战场上徒增了几万具尸体而已啊!”

  “你是这样想的?”李元亨冷笑了几声,抬手指着萧关的方向,“你知道本王在萧关内看到了什么吗?那些堆满了尸体,除了百姓,更多的还是士兵,难道他们没有你那么聪明?不知道突厥大军不可阻挡?”

  听到少年这话,杨师道脸色‘唰’的一下子变得惨白,并且缓缓将头低下。

  “看来你知道!”李元亨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为什么他们作为士兵,他们却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你,作为大唐的灵州都督,你却一缩再缩,逃避该承担的责任!你怕死!你怕死了没人知道你、没人念记你做出的贡献!”

  “不、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这样的!”杨师道失魂落魄般的摇着头,“不是这样的,我不怕死,我不怕死!我要是怕死,我也爬不到如今地地位!我不怕死!”

  “是,你以前不怕死,但是你现在怕死!”李元亨向前踏了一步,凶狠的眼神瞪着眼前人,“你现在怕死,因为你觉得你现在得到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所以你倍感珍惜,你怕死,你怕失去一切!”

  “不是,我不觉得如今的一切都值得,我不在乎现在的身份、地位,我不在乎!”杨师道‘嗡’的一下子抬起头,大睁的双眼望着少年,“我不怕死,我只是害怕手下白白去死!他们都是和我浴血奋战至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现在,我不怕死,我只是害怕失去他们!”

  “这么说?你还是一个疼爱士兵的好将军了呢?”李元亨不屑的笑了几声,“但是,为了你的士兵,你却让大唐的百姓放置于刀山火海之上,你觉得你的士兵们活着不会愧疚吗?你觉得你这是为了保全他们吗?”

  “是的,不敢说全部,但是我让大部分士兵都活了下来!我没有错!”杨师道歇斯底里。

  “你保全了他们的身体,但是他们的灵魂却死了!”李元亨上前抓着杨师道的领口,大睁的双眼居高临下,瞪着杨师道,“他们都死了,死了,他们的身体还活着,但是他们的灵魂,已经死了!你让他们这辈子,活在了愧疚、痛苦之中,你知道吗?这就是你做的好事!”

  听到少年这话,杨师道一下子就像失去了精神支柱似的,瞳孔中‘唰’的一下子失去了神采。

  而一旁的独孤谋此刻,嘴角也一阵颤动,‘噗通’一声,双腿跪在地上。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师道最后的一根稻草

  “秦王,秦王,请您不要再说了!”独孤谋声泪俱下,脸部的肌肉像苦瓜一般!

  “哦?你看起来很痛苦啊?”李元亨扭头看了独孤谋一眼,随即扭向杨师道,指着独孤谋,“杨都督,你还没瞎吧?你能看到独孤将军的心情吗?”

  “秦王,您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您怎么可能知道微臣心中的痛苦?”杨师道泛着泪花的双眼直勾勾的看着少年,“你认为微臣怕死,但微臣并不怕死,微臣只是不想做平白无故的牺牲!在突厥百万大军面前,就算多微臣一个灵州,也只能是螳臂当车、杯水车薪!”

  “所以,这就是你对于这次战争的谋划吗?”李元亨冷笑了几声,“你觉得就你灵州的士兵是人,大唐其他州城的士兵不是人?他们的性命不是性命?倘若每个人都想你这样想,那大唐为什么还要组成一个国家?还不如各扫门前雪,大难临头各自飞!”

  少年秦王的这番言语,就像是一根根足以刺透身体的细针,一下一下的刺痛着杨师道脆弱的内心!

  并且李元亨的这一番话,就像是一根根带着倒刺的钩子,一件又一件的将杨师道内心的愧疚之情钩出来!

  经过李元亨刚才那一番痛斥,杨师道内心的防线早就已经被攻破,此刻的他,就像是站在了薄薄的冰面上,而且冰面已经从远处开始发生裂痕,距离他掉入永无止境的冰水下,仅仅只要最后一击!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师道爆发了极其强烈的求生欲!

  或许,他也知道,倘若自己不抓住这最后的一根稻草,那等待着他的,将会是在痛苦、自责中死去!

  “不是这样的,不是!”杨师道脸上满脸通红、神情急促,“我作为灵州都督,我必须为了灵州的士兵、百姓们着想,面对这么强大的敌人,我只能让损失降低到最小!我没有错,我没有错,这是大唐的错,只是陛下的错!”

  “哦?你没有错?这是大唐的错、陛下的错?”李元亨嘴角微微上翘,并且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杨都督,看来你把心里话说出来了,那本王问你,依你看来,这为什么是大唐的错?又为什么是陛下的错呢?”

  听到少年的声音好像变得额缓和了许多,苏定方和独孤谋两人愣了一下,并且极其小心的抬头看向少年,却见少年脸上此刻愤怒的神情已经消失了大半,并且涌现一抹满意的神色!

  看到少年这样的神情,两人愣住了,并且互相看了一下,似乎是希望从对方的眼神、面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很可惜,两人都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少年秦王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些什么药!

  但惊愕的不止这两人,还有身临其境的杨师道,此刻跪拜在地上的他,身体也颤颤巍巍的,但还是无法泯灭内心涌现的好奇心,缓缓抬起头,看向少年。

  “杨都督,本王问你话,难道你刚才那话,只是为了蒙骗本王的吗?”李元亨言语冰冷,微眯的双眼中透露出一股寒意,“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算是老天,今天也帮不了你!”

  听到这话,杨师道连忙激烈的摇着头、摆着手,心中一横、道:“不是这样的,不是,因为、因为现在大唐国力羸弱,陛下又发动玄武门事件、篡夺皇位,倘若大唐国力强横、朝堂没有动荡的话,突厥怎么敢南下入侵?所以这都是大唐、陛下的错!”

  当杨师道说完这‘大逆不道’的言语时,他瞳孔急剧扩大,就是是害怕着什么事情似的。

  听到杨师道这番言语,李元亨嘴角微微上翘、面露笑容,扭头看向一旁傻了眼的苏定方和神情紧张的独孤谋,轻声道:“苏将军,独孤将军,杨都督的这一番话,你们可曾听见?”

  “啊?”苏定方愣了一下,扭头看了杨师道一眼,又看了看少年秦王的脸色,随即轻轻的点了点头,“末将是该听到了,还是该没听到呢?”

  看着苏定方一副小心翼翼、畏手畏脚的神情,李元亨轻轻笑了一声,道:“耳朵长在你的脑袋上,你听没听到,难道还要问本王吗?”

  “那……好吧!”苏定方脸上显露一股尴尬的笑容,随即拱着手,神情肃穆了许多,“末将听到了,每一个字都听得真真切切!”

  “很好!”李元亨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扭头看向跪在地上的独孤谋,“独孤将军,你呢?你听到了没有呢?”

  “末将、末将……”独孤谋神情紧张,并且脸上涌现一抹惊恐的神情,“末将……听到了!”

  “听到了?”李元亨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如鹰般的双眼直勾勾的盯着独孤谋,“你听的清楚吗?有没有烙印在你的心中?”

  “啊?”独孤谋愣了一下,随即扭头看了一旁的杨师道一眼,又抬头看着少年,“听……听清楚了,每一个字……都听的十分清楚!”

  “好,既然这里的人都听清楚了!”李元亨爽朗的大笑了几声,‘唰’的一下子低头瞪着杨师道,“杨都督,你好大的担子,竟然敢职责皇帝的不是,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啊?”杨师道脑子‘嗡’的一下子涌上了气血,脸颊因气血上头而变得通红,并且抬起望着少年的眼睛,此刻也宛如火焰一般通红,“秦王……秦王这……”

  “明明是你的过错,但你却推卸责任,你还诋毁陛下!”李元亨眉头紧锁,微眯的眼睛中透露着一股寒冷的气息,“难道杨师道你,想要造反不成?”

  “不是,不是的!”杨师道脸色‘唰’的一下子变得煞白,连忙摆着手,“不是这样的,微臣不想造反,微臣一直都是忠于大唐的,微臣不想造反,秦王,还请您明察秋毫啊!”

  “不想造反?你忠于大唐?你觉得这种言语,本王会相信吗?”李元亨冷哼一声,眉宇间闪过一抹满意的神情,“但,本王想明白,你是忠于大唐,还是忠于陛下?”

首节 上一节 54/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大明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