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9节


随着两人各自取出工具开始装弹,朱聿键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起先明显是动作熟练的禁军速度快,他已经开始倒入发射药,朱琳渼才刚撕开纸包一角将里面黑色的东西倒入药锅。但随后,朱琳渼将剩下的纸包一股脑塞进了铳口,用朔杖压实,拉开击锤举铳便射。而一旁的禁军还正在吹火绳……

片刻工夫,朱琳渼已发铳六次,那禁军才刚第四次举铳。这还是朱琳渼动作明显比对手慢,若是两人同样熟练,恐怕他能发出八到九铳!

朱聿键太清楚这个射速意味着什么了,清军眼下装备最好的火器也不过就是噜密铳。若这燧发铳比噜密有翻倍的射速,那交战时几乎相当于明军多了一倍的兵力!

待两人放下手中火铳,朱聿键急问朱琳渼道:“为何刚才未见你装铅弹?”

朱琳渼拿起之前发射用的纸包,拆开,只见里面正是黑芝麻粒一般的颗粒火药,而纸包的顶端则是一枚铅弹。

“回皇伯父,此物称作定装弹。”他为朱聿键解释道,“事先将称量好的火药和铅弹包在一起,作战时撕开一角,倒出少许做引火药,剩下的直接装入火铳即可发射。”

朱聿键大为惊讶,这看似简单的发明,减少了以往装弹过程中取铅弹、装铅弹、压实、抽出朔杖这几个步骤,要知道,用朔杖压、抽这两个动作可是最费时间的。

他心中甚喜,却又谨慎地问道:“这新铳的射远、威力比鸟铳如何?”

朱琳渼指着对面的木靶,“皇伯父一看便知。”

庞天寿忙指挥小太监颠颠地将对面的木靶扛了过来。

只见禁军那一侧的第一层木板俱被射穿,第二层背后凸出一块,却未伤及第三层。

而朱琳渼那侧的一二层都是洞穿,第三层或有裂痕或嵌着铅弹残片。

“这铳的威力为何如此之大?”朱聿键立刻问道。

朱琳渼再次拿起纸包,“并非火铳威力大,而是这颗粒火药。

“粉末状的火药在铳管中燃烧过快,所含火力瞬间释放干净,其中大部分都被浪费,而此时铅弹还未飞离铳管。”

他举起纸包里的“黑芝麻”示意,“我让火药板结,然后粉碎成颗粒状。如此药粒之间会留下空隙,燃烧速度减慢,蕴含的火力均匀释放。火铳射远和威力都能大幅提高。”

“如此威力,纵五十步外亦可击破棉甲!”朱聿键不住点头,盛赞道,“至宝!琳渼这两样东西的确是至宝!有此利器,清虏可灭也!”

朱琳渼心道,这才刚开始而已,以后惊喜还多着哪。

“唉……”朱聿键忽又显得意兴阑珊,屏退左右,长叹一口气,“仅有火器之利还远远不够啊。朕昭告天下八月十八御驾亲征收复河山,但郑芝龙百般阻挠不发一兵一卒。朕堂堂一国之君,竟无分毫能调动的兵马钱粮。亲征之事,怕只能失信于天下了。”

要说朱聿键运气确实不好,先前做藩王时带了王府护卫军勤王崇祯,护军路上战死大半,结果还被崇祯疑他有不轨之心,削了王爵关入牢中。崇祯朝亡,他又被弘光帝调去广西。走到半路弘光朝也亡了,他匆匆赶往福建建立朝廷,是以连点藩王护军都没有,是个如假包换的光杆司令。

朱琳渼立刻上前道:“皇伯父,侄儿此来不止是献铳,这兵马倒也有些谋划。”

“哦?”朱聿键意外道,“你有何策?”

“侄儿近来得知,郑芝龙将一些不愿同他沆瀣一气的军士调去偏远之地,又不拨发饷银,欲将这一营兵拖垮。”朱琳渼道,“皇伯父可将这些人留在天兴府,给予军饷、装备。这些人俱痛恨郑芝龙,必感朝廷之恩,忠心耿耿。”

朱聿键闻言苦笑,“郑芝龙之所以用军饷掣肘,就是因为户部拿不出钱来。便是有兵,朝廷也养不起啊。”

“军饷之事侄儿当能解决,请皇伯父放心。”朱琳渼说这话底气十足。他脑子里有大把后世的新东西,随便选几个造出来,赚的银子养活几千人的部队不成问题。等他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就会力主开放海禁,用对外贸易的利润来支撑战争。

朱聿键大喜,忙问:“这一营有多少人马?”

“大概八百余人。”朱琳渼如实回答。

“怎如此多的空额?”朱聿键摇头,通常来说,大明一营军力三千左右。但他旋即又道:“不过只要有军饷,朕发文昭告天下,相信募到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朱琳渼顿感头疼,心说十万人,这得多少银子才能养活?数量致胜的老观念要不得啊!

他立刻揖手道:“皇伯父,侄儿以为,当练一营,至多两营兵。一则阵仗太大,会引起郑芝龙的警觉,万一他狗急跳墙,社稷危矣。二则,兵贵精不贵多。便仅有三千精兵,只要装备燧发铳和火炮,配以侄儿新式操练之法,足抵万余普通士卒。三则……这军饷压力也小些。”

朱聿键细思量之下,微微点头,“是当以精兵为宜。”他旋即又惊疑道,“你还会操练士卒?”再转头看着一旁的燧发铳,“还有制作火器之法。以前怎从未见你展露过?”

第11章 辩北伐

朱琳渼闻言一愣,这表现得太妖孽了也是个麻烦,他大脑飞转,发现这事还真的很难有个科学的解释。

他猛然灵机一动,没科学的解释,那就来不科学的呗。

他调整一下情绪,肃然道:“回皇伯父,在侄儿昏迷的一个多月里,有一白发长须的仙翁每日入我梦中,传授火器及练兵之法。他还反复训诫,要侄儿日后用所学匡扶社稷,辅佐贤君,言我大明国运未尽,天数定有此次中兴。”

朱聿键闻言大惊,忙问:“你所言当真?!”

朱琳渼心里苦笑,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不敢欺君。”

朱聿键顿时愣在原地,眼神中满是激动,半晌,突然高声唤道:“庞天寿,去通知礼部,朕要南郊祭天!”

朱琳渼没想到随便编了几句,还搞出这么大动静,心说还真是低估了古人迷信的程度。

待朱聿键平复下来,又反复问及“白发长须的仙翁”之事,朱琳渼只能用“仙翁不许泄露天机”之类搪塞。

说了好一阵,朱聿键总算又想起了正事,转问道:“待新兵练成之后,继而如何打算?”

朱琳渼立刻道:“有新军之战力,皇伯父便宣布率营御驾亲征。以九五之尊,加上抗清大义,郑芝龙断不敢与您翻脸。纵然他狗急跳墙,在强弱未定之际,大部分的福建兵必会观望为主。届时不论是与郑氏一战,还是在徽州或赣州与清军一战,只要取胜,各观望势力定然闻风而附。皇伯父坐拥富庶江南,携新军之威,以正朔击虏,社稷可复。”

朱聿键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这数千新军真能战而必胜?”

“侄儿有九成把握。”朱琳渼很清楚新式军队和封建军队的战斗力差距。

朱聿键微微点头,虽然对朱琳渼说的新军战斗力并不完全相信,但眼下这却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条路。况且他一心西进湖广,最差的情况下,这支新军也可以作为禁军护他西行。最重要的是,这编练新军不要他朱聿键出一两银子一点力气,何乐不为呢?

“社稷危难之际不拘成法,纵皇室宗亲也该为国家出力了。”他很快下定了决心,对朱琳渼道,“就依你之策,待朕祭天之后,便以增援赣州为由下旨编练一营新军。由你统领此营,即日操练。”

“臣,遵旨。”

两人回到御书房,又聊了一阵,朱聿键发现自己这个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侄子竟对时事颇有见解,不少事情都说得对他很有启发,不禁大为喜欢,更信了仙翁传道之事。

他哪知朱琳渼只是按前世看过的历史资料照本宣科而已。

直到庞天寿进来通禀,说内阁首辅黄道周求见,他们才不得不暂停了谈话。
首节 上一节 9/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