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541节

他正说着,就见亲兵带了一名身着飞鱼服之人前来,却是那日在王成福身旁“指证”胡巍的年轻人。

那锦衣卫上前单膝点地行了礼,而后取出一份密报捧给石霖,又面带犹豫地看了眼甄真等人。

朱琳渼遂道:“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事直接报来。”

“是。”来人拱手道,“禀殿下,袁州皇庄承包之事已基本办妥。如今袁州府百姓已承包皇庄土地超过五成,后继仍有大批签契者接踵而来。”

第599章 淮河防线

朱琳渼闻言也是欣然点头,旋即展开那份密报,乃是此去袁州协助曾剑的锦衣卫百户宋河所奏。上面详细写了近来曾大人、冯公公从分宜县始,经万载、高村、萍乡等县,如何击退恐吓承包户的凶徒,收回被侵占的公地等事宜。

朱琳渼看着密报上冯康各种阴损、奸诈甚至无赖的手段,整治得袁州地方官吏欲哭无泪,最终只得老实放手百姓承包皇庄,脸上不禁露出笑意。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只关心私利、阻碍国家发展的文官士绅集团,就得用冯康这种人来对付才行。

他想到此处,却忽而笑容一敛,不由想起曾经天启皇帝也如自己眼下一般,意欲改革时弊,却被东林党文官层层掣肘,不得施展。

最终,天启无奈之下打造出魏忠贤这个“大杀器”,没两年便几乎整垮了东林党,国家财政得到极大改善,百姓生活逐渐变得安定。然而,宦官参与国政也造成了严重的恶果,魏忠贤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危害并不比东林党小到哪儿去。

他长叹了口气,对付文官士绅集团,单纯靠太监胡搞终究不是办法,还需彻底改革吏治,用科学公正的遴选、考核、监督机制来规范官吏的行为,这才是正途。只是现在大明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对付外敌之上,若是动作太大,势必造成朝局动荡,对光复河山产生不利影响。

饭还是要一口口吃才行。他心道,不过趁着袁州府这个由头,倒是可以先敲打敲打这些官吏,算是给他们提个醒,也可为日后的大变革做做预热……

朱琳渼又看了密报日期,已是六天之前,于是望向传信的锦衣卫道:“袁州府的事情办得不错,曾剑眼下当已动身返京了吧?”

那锦衣卫忙道:“回殿下,曾大人五天前至袁州府治所在宜春。或因之前袁州府数地的动静惊动了袁州知府程赋德,其在宜春提前做了周密布置,故而曾大人在此处盘桓甚久,却无太大进展。”他又拱手小心道,“殿下,是否要锦衣卫用些非常手段……”

朱琳渼知他所说的“非常手段”不外乎暗中威胁、拿程赋德的下人逼供、使人攀咬之类。

他断然摇头,“锦衣卫原先那套做法往后要收一收了,凡事要讲求证据,若让我知道你们行暗害、冤狱之举,也定不轻饶!

“至于宜春那边,既然袁州府皇庄之事已办妥九成以上,那应当嘉奖程知府才是。你去告诉曾剑,只需静待其变即可。”

“嘉奖?”那锦衣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恭敬应道,“是,属下谨记殿下教诲。属下这便返回袁州。”

待那锦衣卫走后,甄真也颇为纳闷道:“殿下,为何那程赋德与朝廷使绊子,你还要嘉奖他?”

朱琳渼微笑道:“分化瓦解,树立榜样。袁州府的皇庄承包铺开,这在士绅地主眼中可是开了个坏头。作为知府的程赋德必受各方极大压力,我这边大张旗鼓地捧他,便是断了他的后路。你看着,宜春的事情很快就会解决。”

要说行军打仗甄真是没问题,但政治斗争她就外行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索性又继续说起应对江北建虏袭扰之事。

“殿下,除了应天府至江阴一带,吴三桂手下还数次西进犯我滁州、和州甚至泸州等地。吴贼所部多有骑兵,来去极快,纵滁州知府立即求救,待我援军赶去,贼已劫掠而归。仅最近不到一个月间,便有十六七万滁、和两地百姓流离失所。”

吴三桂这个国贼!朱琳渼眉头紧锁,都说建虏喜劫掠,其实关宁骑兵这些前明军在掠杀自己百姓的时候,水平绝不比清军差。加上吴三桂急欲在主子面前邀功,下手必然狠辣,滁州、和州那边的情况可想而知。

只是滁州、和州皆在南直隶西面,长江东北方向。而大明主力防线仍在长江以南,很难照顾到这些江北的州府。前番陈邦彦趁洪承畴调空了这几地的清军,一路兵不血刃收复这些失地,却没能留下太多兵力防守。

虽然建虏慑于长江南岸的明军,不敢大肆围攻滁州等地,但继续被关宁军这么频繁被劫掠下去,地方上必将糜烂不堪。

甄真又道:“殿下,自古守长江难,守淮河易。长江平坦,可登岸的地方不下百余处,而淮河沿岸地形险峻,又多有山峦可倚仗。依我看,我军可由滁州北上,一举夺下凤阳府,而后凭淮河设防,将虏贼压至扬州府一隅。”

朱琳渼闻言微微点头,建虏在凤阳府防守力量并不强,明军从徽州出发,应该很快就能收复淮河以南,同时拿下凤阳这个老朱家的祖坟所在地,还具有不小的政治意义。

不过眼下龙卫军和破虏营都要盯着多铎和吴三桂在扬州的主力,不宜大量调动。看来只能暂缓围死何腾蛟的计划,先分兵应对吴贼这边了。

“沿淮河建立防线的确更为合适,我回南京之后立刻让参谋司拟个章程出来……”

“阁部,”刑部侍郎严起恒甚为忧心道,“此番袁州之事,看来辅政王是要动真的了。眼下仅剩宜春一地,程赋德还在咬牙死守。您看,我们是否该有所动作……”

朱继祚放下手中茶碗,摇头道:“如今江南初定,东虏还在扬州窥伺,不宜搞出太大的动静。乱了朝堂,只令贼喜而已。”

“那,就这般看着民间劳力都被皇庄拢去?”

“沉住气。”朱继祚瞥了他一眼,“袁彭年既已出头,袁州那边闹成如今局势,他又怎能善罢甘休?

“你先跟朝臣们通通气,只等袁彭年跳将出来,便令众人跟随造起舆论,再使言官上表。记住,届时只提赋税,不可多议皇庄圈地。”

“是,学生记下了。”

“内阁这边我会打点,便是黄阁老对皇庄之事也似有不悦,多半会从旁相助,至少不会太过反对。”

第600章 暗流涌动

“老爷,”两人正说着,有朱府的下人进了屋来,对朱继祚揖道,“金宾金大人求见。”

这金宾虽只是七品的中书科舍人,却是内阁属员,也是朱继祚心腹。朱阁部立刻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阁部,”金宾匆匆行了一礼,又扫了眼屋中的严起恒,心知不是外人,便急禀道,“您让属下盯着袁州府的动静。方才江西布政使司传来消息,说辅政王殿下因袁州皇庄承包推行迅速,从而遣人重奖了程赋德,又招他回京述职。据说拟升程氏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

布政使司参政乃是从三品大员,等于将程赋德由“市级”提到了“省级”。

严起恒闻言诧异地望向朱继祚,“阁部,辅政王这是要唱哪一出?还有,升迁程赋德的调令又是何时至内阁的,怎未听您提起过?”

朱继祚皱眉摇头,“内阁从未接到吏部行文,应是辅政王私发的中旨。否则消息怎会是从江西传回,我料朝中当无一人知晓此事。”

金宾忙道:“禀阁部,亦非中旨,仅由太监大张旗鼓地赏了程赋德五百两银,并谕令其返应天府述职。”

“那这升迁之事……”

“乃是宣赏太监散出的消息。”金宾道,“然,眼下江西地方上已尽知此事,众人皆以为程氏调升为朝廷议定。如今各州府官员纷纷效仿袁州,欲以皇庄承包之事邀功,便是不主动去推此事,却也不愿再从中阻挠。”

朱继祚顿时明白过来,“咱们这位辅政王行事果然天马行空。

“地方上皆知程赋德乃是对抗皇庄之事的表率,如今他却因推行皇庄得力而受嘉奖,地方官定会以为他已改投辅政王。而袁州各地的皇庄热火朝天,更是坐实了众人的猜测。”

严起恒也皱眉接道:“此外各地得到程赋德升迁的消息,必认定朝中已对皇庄一事妥协,哪知这不过是辅政王放出的风,户部、内阁对此一无所知。当真好手段啊……”

“只是,”他又颇为疑惑道,“程赋德自己怎也不站出来申明立场?”

金宾小声道:“严大人,怕是程氏见势头不对,便真的倒向了辅政王……”
首节 上一节 541/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