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39节


这些人都是朱琳渼挑选出来头脑灵活又比较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是以很快便投入工作当中。仅一个时辰不到,田壮飞就已拿出了一份相当精彩的总纲。

朱琳渼看了一遍,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提了几处修改意见,吩咐就按这个大纲合作完成。他自己还要赶回军营给外籍军官上课,宣教府的事情就由洪思负责,每天向他汇报进度。

那十多名宣教手里还没拿到成稿,朱琳渼便从以前的曲目和话本里选了一折宋末抗元的戏目,让他们先带着手下的艺人去免费巡演。一来提高宣教府的知名度,二来给民众强化北方游牧民族入侵造成中原涂炭的感观。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朱琳渼每晚都要抽出半个时辰过问宣教府的情况。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散到各村寨的宣教们,第一次进行这种模式的宣传工作,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少问题。朱琳渼甚至还让洪思派人装扮成老百姓来了解宣传效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宣传手段。

今天是马塞多带着外籍教官们接手训练的第一天。

这位全营总教官在校场上转了一整圈。虽然近日来他已见惯了龙卫军的军装,但此时大队人马集结在一起,笔挺干练的军装更显整齐威武,让他心中暗自赞叹,甚至有抄袭回西班牙的想法。

但当他看到几名面带菜色的士卒时,又微微摇头,对朱琳渼道:“指挥大人,说实话,您的士兵有些……瘦弱。”其实这也是眼下大明军队的普遍情况,龙卫新军经过近些天的修养,已经远好过其他明军部队了。

朱琳渼点了点头,“确实远不够强壮。不过我相信只要给予良好的伙食,加上适当的锻炼,他们很快就会变个样子的。”

接着马塞多的目光又落在几排参差不齐的队列上,皱眉道:“他们以前的训练情况也不容乐观啊。您看士兵的间距、排距都相当随意,甚至这一队和那边一队的站立姿势都不同。”他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我会依照您的要求严格训练他们的。”

对士兵的训练水平朱琳渼一点也不意外,大明眼下的军事制度,都是军官自己练自己的兵,各成一派没什么统一制度。即使同一个军营出来的兵,训练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像是站立姿势不同这种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马塞多很快进入角色,将所有士卒召集在了一起,先公布了一遍训练计划,当然,基本上就是朱琳渼按照后世的军事知识制定的方案。

总教官先讲了一遍队列的重要性,不过显然士兵们并没怎么听进去。对此朱琳渼也没办法,只能以后慢慢潜移默化了。

第一天的训练很简单,就是立正。但对龙卫新军的士卒们来说这并不简单,一个个几乎像新兵一般。

“脚跟靠拢并齐。收腹挺胸。”帕斯托雷和科埃略来回巡视,一遍遍地纠正着士卒的动作。

好在前几天朱琳渼给龙卫军的军官开过小灶,军官们对这些动作要领都还算清楚。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腿要直,两臂下垂,手指并拢……”

这些士卒们也头一次知道,原来只是站在原地就要有这么多讲究。

其实就是这几个外籍教官也偶尔会搞错些细节之处,毕竟与西班牙的操练方式还有不少区别。朱琳渼只得在旁边盯着,不时提醒他们一下。

一整天训练之后,大部分士兵已能站得有点儿样子了。但朱琳渼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必须经过大量地重复训练,让这些动作变成他们的下意识行为才行。

校场角落响起号声,这是开饭的标志,几天以来士兵们都已经熟悉了。

要说这些士兵们自从到了龙南之后,那真是每天伸长了脖子等着开饭。朱琳渼的要求是餐餐吃饱,细粮为主,午饭有肉,晚饭即使没肉也要舍得用油。

虽然米和部分蔬菜由赣州方面分拨,不过肉是肯定不给拨发的。如此吃法,每日采买肉菜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但想让军人有战斗力,首先得吃饱吃好,朱琳渼还觉得现在的伙食标准仍太低了些,他的理想状态是全军每天两顿肉,全部吃细粮。

饭后,军官们又被聚到校场一角进行加强训练,直到黄昏时分才解散。做军官,自然要比普通士兵训练水平更高才行。

入夜,士卒的营房里却有意料之外的人登门。是些读书人。

经过朱琳渼多日的培训,这些指导使终于迎来了他们加入龙卫新军之后的首次任务。

第43章 指导使

“在下是一营三连一排的指导使,张志清。”某个营房里,一名身着军服的年轻人文质彬彬地一揖,但旋即想到了什么,立刻双手下垂立正道,“由于指导使人手不足,今晚由我负责三连一排和二排的军纪条例教授。”

其他各营房也有类似的指导使出现,捧着《军纪条例》给士卒们逐条讲解。这些内容连日来朱琳渼已经给他们讲过数遍,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

但面对满营房的大头兵,秀才出身的指导使们还是有些紧张的。

这些指导使以黄道周的弟子门生为核心。除了陈雄飞、夏孚先这两个能打仗的和头脑最灵活的洪思之外,其他二十多名秀才都做了指导使。

此外朱琳渼从上次参加宣教府招考的生员中共挑出了三十一人。经过面试,其中十八人去了宣教府,而其余的十三人则加入龙卫新军成为了指导使。

说实话,为了说服这十多人从军,朱琳渼还是费了不少工夫的。不过朝廷同意授予这些人文官品级,外加军饷优渥,他们最终还是动心了。

他们大多是对国家、民族有责任感,满腔热血的读书人。加上儒家天生擅长思想工作,朱琳渼只是对这些人简单培训了一下,他们便很快成为了合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不过由于人手较少,这些指导使只能分到排一级,均为上士军阶,和排副平级。暂由应天祥负责所有指导使的召集、管理。

朱琳渼的目标是等以后人手充裕了再逐渐增设连、营级的指导使,形成完整的军队思想教育系统。现代军队和封建军队最大的不同绝非武器装备,而是人的思想意识。

有理想、有使命感、有荣誉感,知道自己为什么打仗,这样的士兵在面对迫于主子淫威或是为了抢钱抢女人而参战的敌人,怎么可能打不赢?

而指导使的主要任务,就是依照朱琳渼的培训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军队政策宣传等工作。

理想、使命感、荣誉感这些东西不会凭空出现,必须要有要外界的引导、教育才会产生。指导使就是这些引导者。

次日的训练内容是稍息、跨立等动作。

由于经常加练,军官此时的表现明显超出普通士兵,并开始分担起训练工作,其实训练别人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训练。

朱琳渼依然走不开,毕竟马塞多等人虽然有标准制度下训练经验,但在朱琳渼面前他们的很多理念还是陈旧了些,需要他经常提醒才行。

至一天操练结束,朱琳渼返回将营,发现洪思带着田壮飞等人已等在那里。

洪思行礼后禀报道:“殿下……哦,指挥大人,《血溅扬州》已写成,请您过目。”

田壮飞立刻将一叠手稿呈上来,正是前几日朱琳渼吩咐他们完成的那部关于史可法抗清殉国的剧目。

要说这四名新晋宣教府主笔官确实够拼的,只用了不到五天工夫,就从头编写了一部全新的戏曲剧目。几人差不多一直都没怎么睡过觉。

朱琳渼虽对很多唱词看不太懂,但基本的故事情节还是没问题的。整部戏从史可法劝高杰北讨开始,一直到扬州十日惨剧结束,剧情悲壮凄惨催人泪下,总的来说是部非常不错的戏本。

当他看到“时马士英、阮大铖两名奸贼将明军主力调往上江,留下扬州千里空营。史可法只有三千士卒,面对数万围城清军,形势危如累卵。扬州一丢,首都南京再无险可守。”这一段时,忽然想起电影《桃花扇》里那些经典台词。

于是他提笔在史可法扬州誓师那一段加了几行字。“‘清兵入关,势如破竹,封疆大吏,非逃即降。扬州虽小,我们要为天地之间留下一股正气!’史阁部言道,‘众位听我号令。你们三千人,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
首节 上一节 39/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