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383节

  “只怕难!”杨修道:“最好还是不要太过明显,陷阵营不是很重要。如果我们动手太过频繁的话,反而会让王辰起疑。为今之计,只能如此……”
  “既然如此的话,那便如德祖所言。先放过这个高顺,彼时再让他陪葬便是!”杨娥面上冷笑,似乎适才杨修已经为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只是这如今大晋官场看似但争不休,其实不过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罢了!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事之秋一
  
  夏末,大晋的一切似乎都已经安定下来。
  都指挥使们不断在各地训练着士卒,原计划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似乎大晋的国力也正在渐渐恢复。
  风陵渡,位于东莞北面,大河转交之处。乃是渭水与河水汇流的要地,处于大晋水路运输的咽喉地带。
  近些年随着晋商的渐渐兴起,水运陆运都已经渐渐发达了起来,而这里虽然算不上晋国的第一大渡口,却是第一大中转渡口。
  原本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渡口,左右也不过十几户人家模样。只是如今这里却已有成为一座新城的可能,数百户人家在这里落建。
  原先的小渡口也被杜伯候几番整修,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商业中转处。渡口边上几条长街,既有烟花去处更有正经酒家。
  这风陵渡上早停了一艘大船在这里,似乎在候着什么货物。
  一个体态宽阔的男子身穿着上好的蜀绣,穿金戴银,负手领着几个持剑的护卫便大踏步上了船去。
  “睡睡睡,都他妈的什么时辰了?还在睡?”
  这男子说话的口音恰似中原人,显然不是晋国人。只是他满口的粗话,骂骂咧咧,陪着火光下那张满脸横肉的脸,更像是一个山匪恶霸!
  只是他说出这话的时候,还真有几分好笑,毕竟现在这天刚刚黑下来不久,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那甲板上正睡得惬意的男子被他踹醒了过来,一看是他,本来还有的起床气也消失一空,急忙换上笑颜:“呦,大哥,什么风将你吹上来了?”
  “别的船都到了吗?今儿咱们要运的东西可不止零星半点,若是运不走了,看我不取了你的性命!”
  “大哥放心,放心,一定会准时过来!”
  “你去点点那金子,今儿咱们可不能耽误了苏老板的买卖。不然你这颗人头保不了,我这颗人头也保不了。”
  “是是是!”那人连连点头,谄笑着向那甲板下面而去。
  却说那黑暗的天地之中,无端的飘来十余鬼火,就像是那随风而来的幽魂一般,令人战栗。
  只是随着越发到的靠近渡口,那船上的样子也越发的清楚,划水的声音也清晰的传入耳中。
  船到了,只是那货却还没有来。
  这一艘艘船几乎将整个渡口的船位征用了,所有人都在等候着。
  很快,却见那东面出现了一队火龙,马蹄声不断响起,一辆辆马车在一队队军士的护卫之下快速过来。
  也不知是什么东西,竟然还要军队亲自保送?
  到得近前之后,适才那个横肉的男子方才快步从这船上下来,迎到了这士兵的头领处。
  但见此人虽是一个校尉打扮,但这面上却多有几分傲气。
  男子到了近前,急忙向着那人恭敬抱拳:“杨校尉亲自押送,在下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杨校尉?又是这杨家人?
  但见那杨校尉面上露出一丝冷笑,也不说话。
  其人旁边的一个人瞥了一眼这个男子,方才淡淡道:“金子都备好了吗?”
  “备好了,备好了!”那男子连连点头,指着适才自己下来的那艘船,道:“都在里面,请杨校尉过目!”
  “嗯!”杨校尉微微点头,便见两个士兵快步上了那船。
  而此时,此间的县令也被人惊动。
  原先这里不过是一个小村子,只是如今这里已然是一个县城模样了。
  但见其人领着一队县吏过来,远远的便喝骂了起来,那话中之意无非便是要查这车中所运何物。
  适才说话的男子得了杨校尉点头,急忙拔马过来。
  他在这县令前面止住了脚步,翻身下马,向其抱拳笑道:“诶,诸位诸位,这里面装的都是山珍,可不能敞开,敞开了就没味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山珍敞开了就没味一说!”县令倒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他负手而立道:“你既然在我这风陵渡上船易货,我就有权要查阅你的货物用以登记。特别是
  还带着士兵的情况下,更有义务要查阅了。若是易货,我自然要按照要求收取税金,同时还要给你们开具路条。”
  “这个路条就不必了!”男子说罢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上面尽是税金与路条皆免的文书。
  “既然如此,我也要查阅一下你们的货物,是否是按照这路条税金来的。”县令依旧不让,想要再取这货物一阅。
  那男子显然已经没了耐性,将这路条收起,又道:“你还是回去睡吧,这事儿可由不得你!”
  “你如何说话的?”县令呵斥一声,便要强令左右的人上前。
  只是这男子却笑道:“这事儿你惹不起,如今咱们晋国最得势的是谁,你知道吗?”
  “难道是杨家?”县令面上这才有了几分犹豫,但是却依旧没有后退一步。
  男子从怀中又取出一份帛书,上面竟然盖着晋王的大印!
  他递给县令,面上多有几分笑意:“要不,你看看?”
  县令过不愧是一个正义凛然的汉子,他先是镇静的接过了这帛书一阅,方才向着东面遥遥一拜,起身道:“原来如此,那么在下便不打搅了!”
  “算你还识趣!”男子冷笑一声,翻身上马离去。
  而县令也只得悻悻离去。
  却说这一边,那点数的军士出来,说了一声数目无差。
  这杨校尉方才露出了笑容,向着那男子说话道:“好,告诉苏老板,咱们下次继续。”
  “好好好!”男子连连点头,道:“如此,多谢杨校尉了。”
  “来人!文书给他!”杨校尉向着身后人招呼了一声,便见适才那个男子将这三样东西递给了他。“记住,若是有人要查货的话,就将这诏书亮出来。我谅他们也无人敢查阅,此行东去,主要便是水门。不过甘宁被调走之后,水门我也安排人打了招呼,你大可放心便是
  。”杨校尉这等手眼通天的人,又是一个校尉的只怕也唯有杨家老二杨宇了?
  但见那人恭敬一拜,道:“如此,多谢杨校尉。”
  “好了!”杨宇不再多说,只是把转马头向着手下吩咐了几句,便领着人马离去。只是不知其人究竟运送的是些什么东西,竟然连这大晋王上的诏书都能够取到?
  
第六百三十章 多事之秋二
  
  是时,关中经历大旱之后又起蝗灾,而晋国的国力似乎已经在东征之中消耗殆尽,一场风雨似乎已经在渐渐酝酿,蓄势待发。
  渝麋县南,受灾最为严重的便是这些地方,而恰恰这些地方又是宣慰使并未着重处理的地方。
  这里的上空之中不仅升腾着阵阵死气,更酝酿着一阵即将到来的风雨。
  “梁家兄弟,怎么来得这么早啊?”
  一个妇人此刻正在这灶上炒着什么,那味真够让人受的。不过也是,这家徒四壁的地方,又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吃?
  却说来人颇有几分雄毅,径直道了这随意搭起的遮阳棚之下,也不与对面卷着衣袖的男子招呼一声,便坐在了他的对面。
  且不说这里如此贫瘠,今年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的,有水喝就已经不错了,而这男子竟然还能从这方桌上满上一万浊酒?
  只见他先咕噜咕噜喝了一碗润了润嗓子,方才一抹嘴向着那人道:“李哥,有消息了!”“朝廷赈灾的粮食来了?”李姓男子急忙给他再满上一碗,面上别提多高兴了,嘴都快包不住牙齿了:“如今入秋了,若是粮食真个来了,咱们的庄客们也可撑过今年不是?
  这蝗灾明儿也就没了,没啥大不了的。”
  只是那姓梁的面色却有些不对,低着头也不知该说什么。
  李姓男子似乎也发现了不对劲,面色渐渐沉重了下来:“咋回事,你说!”
  “大哥,我一路打听过去,从咱们相识的弟兄口中得知,那赈灾的粮食都被杨宇那厮给卖了,送来这里的赈灾的粮食少得可怜!”姓梁的那脸色就快要哭出来了一般。
  他看向李姓男子,道:“大哥,咱们还干个屁啊!反了吧!”“他娘的!”李姓男子也是愤怒不已,一拳直接将这方桌给打塌了:“原先还以为王辰那厮真个心疼这些百姓,如今看来不过也是尔尔罢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如此,咱
  们便好好教他怎么当这大晋的王!”
  好在他发脾气的时候,这酒罐子被姓梁的拿着,不然只怕一并都会摔坏吧?
  “咋的啦这是?”那灶上的妇人听的响动,也不顾这锅里面的事情,急忙走了出来。
  只是看到这模样之后,似乎也已经习惯了,只是向着那墙角玩耍的孩子招呼了一声:“三儿,给你爹昨修好的那桌子抬出来!”
  “哦!”
  三儿约莫已经七岁大小了,从里间抬着一张方桌放在这里,将这左右收拾干净之后又才去了别处。
  姓梁的给李姓男子满上一碗酒,道:“早就等着哥这话了,只要哥招呼一声,咱们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将这事儿给办咯!”
  李姓男子将这碗中的酒一饮而净,也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只见那妇人抬着两碟小菜出来。
  这一碟乃是满满的油炸蝗虫看起来更是直恶心还被说那味了,倒是另一碟却是整整齐齐的肉片,相信在这个时候更多的人都会选择这肉片吧?
  只是二人一边饮酒,一边夹菜,几乎都不去吃这肉片,而是可劲儿的吃着蝗虫。纵然吃得极不舒服,也绝不去夹那肉片。
  李姓男子送下了一碗酒,问道:“兄弟,咱们要做的话一家难以成事。一路出来的弟兄们也就咱们几个算个人尖儿,那张家兄弟,侯家兄弟,程家兄弟都是个什么态度?”
  “大哥不是不知道,咱们这些兄弟可都在等着你啊!咱们这几个弟兄,谁未曾来劝过你啊?只是你一直不点头罢了!”
  “嗯!”李姓男子又饮下一碗酒,道:“既然如此,择日不如撞日,今儿我就点人去他程家,咱们明儿就将事儿给办咯!”
  “就等大哥这话了!”梁姓男子笑道。这李姓男子饮酒居多,吃食较少。但是这一碟蝗虫也未能够满足二人吃食,在这蝗虫见底之后,他伸出筷子拨弄了一下这肉片,道:“天天都是这羊肉,这羊肉,再这样吃
  下去人都要吃出疫病了!等赶明儿咱们杀入郡府,我也请弟兄们吃点真羊肉!”
  “大哥你这一说我都不想再吃这东西了!”姓梁的一笑,将这筷子放下。
  最终二人还是没有动这一盘肉片,更多的却是喝酒去了。
  入夜之后,送走了这姓梁的。
  李姓男子来到这里屋,在那塌下摸索了一会,取出了一个大箱子。
  将这大箱子打开之后,里面赫然是一副汉家甲胄,已经用油布裹着的长剑。
  他将之拆开,拔出这长剑,冷锋依旧,寒意吞吐。
  “老兄弟,好久没用你了,明儿就靠你了!”他将这长剑收起,箱子关上,从这房中出来。
  那妇人早早就在这门前候着了,她看着他,面上带着愁容:“你确定要去?”“不去不行啊,我活不活不重要,弟兄们活不下去了啊。”李姓男子叹了口气,伸出手为她捋了捋发,道:“这晋国的军队太强,谁都没能抵挡得住。但是咱们若是再不反抗
  ,只怕还真就活不下去了。赶明儿我给你留些金银细软,你带着孩儿回娘家吧。若是有合适的,便改嫁吧,不要再等我了!”
首节 上一节 383/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