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第106节


拿破伦也明白了查理大公的意图,但他也没有退却,既然查理要这样赌这最后一把,他又怎么能不奉陪呢?况且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也完全是通过一场场巨大的“赌博”获得的,只不过他的运气一向都比较好,很少有输的时候。另外就是,拿破伦对自己的士兵们有着高度的信任,他相信13万奥军要想攻破他的这两个军团防守的雷根斯堡,那基本上是可能的。

因此,在两位首脑人物的“默许”下,战场上出现了两个包围圈,一个是法军3个军团,共10万人包围的慕尼黑,里面有8万多奥军。另一个则是13万奥军包围的雷根斯堡。里面有近8万法军。虽然奥军有着人数上的优势,但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还不知道。

正当法奥两军的战争进入高潮的时候,普鲁士也来凑热闹了。4月27日,普鲁士突然向法军宣战,两个军团共8万于人对热罗姆的第10军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促不及防下,法军第10军团损失惨重。见此情况,热罗姆学习他的哥哥路易,丢弃自己的军队,逃往巴黎,使得局势变得更加的危急。为了不使普鲁士的加入,影响到法奥两军的态势,拿破伦急调驻守在荷兰的贝纳多特的第1军团进入德意志,阻挡普军的进攻。另外,正在法德边境上待命的勒费弗的第14军团,也被急令开赴德意志前线。驻守诺曼底的乌迪诺的第9军团,也接到了进军德意志的命令,一时间,战争的态势再度发生改变,法军再次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为了早日夺得战争的主动权,法军和奥军都开始了猛烈的进攻。慕尼黑城的防御本来是非常强大的,但在几天之前才被奥军自己攻破,现在根本就还没来得及修善,而雷根斯堡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个时候,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了,5月1日,法军第8军团和第12军团对慕尼黑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但希利尔的奥军顽强的防守着,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法军有武器的优势,再加上第12军团是刚刚投入战场的生力军,尽管是新组建的军团,但还是发挥出了不俗的战斗力,而奥军则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双方打得个你来我往,十分的火暴。5月2日,达武的近卫军团也赶到了,虽然现在只有两万五千余人,但还是给了希利尔非常大的压力,毕竟这个军团是法军最精锐的军团。

同样的事5月2日,查理大公也发起了对雷根斯堡的猛烈进攻,激烈的战斗随后展开。法傲双方都在忍受着,看谁先坚持不住谁就彻底的输了。

激烈的战斗日复一日的进行着,两国士兵投入忘我的拼杀当中,人的生命,再这一刻显得是多么的脆弱。最终,还是奥军先坚持不住了,这并不是说他们顶不住法军的进攻了,而是他们的弹药补给出现了问题。慕尼黑是他们刚刚占领的一座城市,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在这里储存大量的弹药物资。再加上战争期间对弹药的消耗有非常的大,到了5月5日的时候,奥军就基本上已经弹尽粮绝了。而雷根斯堡的情况则要比他们好得多,虽然也不很乐观,但再坚持几天也还是办得到的。5月6日,慕尼黑在希利尔的军队艰守了6天之后终于被攻破了,希利尔最终率领已经没剩下一颗子弹的奥军投降了,此时他们仅剩下了不到5万人,而法军也付出了近3万人的代价。

攻下慕尼黑之后,法军各军团来不及休息,留下5千人看守俘虏之后,其他部队迅速的向雷根斯堡进发,准备将他们的皇帝陛下从奥军的包围中解救出来。

第二百零五章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失败续

“失败!又失败了!难道上帝真的抛弃我们奥地利了吗?”在得知慕尼黑被攻破,希利尔等人弹尽粮绝投降之后,查理大公一个人,望着蓝蓝的天空自语道。他并不怪希利尔投降,换做是他,在那种情况下他也会选择这样做的,毕竟这不是希利尔的错,他这样做也只是不想那些士兵们白白的牺牲而已。他们都是奥地利未来的希望。无奈,现在查理心中有的仅仅是无奈,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精心准备了那么久,到头来还是无法击败法国,难道奥地利真的就没有出头的机会了吗?不,失败仅仅是暂时的,英勇的奥地利人是不会屈服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机会,只要普鲁士盟友能击败挡在他们面前的法国军队,那我们就还有胜利的机会。此时只有第1军团和第10军团的残军在和普鲁士军队作战,而普鲁士已经投入了3个军团了,这已经是他们最大能投入的军队了。战场的形势虽然对法军不利,但他们的援军此时正在路上,第14军团还有2天就可以投入战场,第9军团要远一些,但也能在一个星期之后投入战场。所以普鲁士要想击败法军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查理大公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他只是内心依然在期待奇迹而已。

既然慕尼黑已经失守了,想必法军正在日夜兼程的赶往这里,查理大公知道在围困雷根斯堡也没有意义了。他现在要做地是马上离开这里,避免陷入法军的内外夹击之中。5月7日,查理大公率军撤退,从波西米亚山地撤回奥地利。在他撤军的时候,也特意保持了对型,不给拿破伦追击的的机会,而实际上拿破伦也没有实力追击了。经过这些天的激烈战斗,士兵们都非常的疲惫。奥军一撤退,所有地人都松懈了下来,哪还有力气去追击啊?

5月8日下午,从慕尼黑赶来的法军到达雷根斯堡,两军汇合,开始进行为期3天地休整。此役,参加进攻的6个军团的法军只剩下了14万人。其中近卫军团还有两万人,第6军团还有两万五千人,第7军团还有1万人,第8军团还有两万五千人,第11军团还有3万人,第12军团还有3万人,战损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二,但比起奥军来。他们就幸运得多了,奥军10个军团参与此次战役,最终只剩下了不到10万人逃回奥地利,要好几个军团都被全歼了,可谓是损失惨重,几年来辛辛苦苦的积累。在不到20天的战斗中,就消耗殆尽。奥皇弗朗西斯在接到这个战果后,当场就昏了过去。

而这次胜利,使得法国内部原本暴露的有些矛盾再次隐藏了下去。也打消了巴伐利亚、符腾堡和萨克森等莱茵同盟国放弃拿破伦的打算,再次向拿破伦奉献他们地忠诚,只是他们的忠诚也未免太廉价了吧。

5月11日,拿破伦率领除第7军团以外的5个军团继续向奥地利进军,此时奥地利除了查理大公手上的10万残军之外,只剩下了3个军团,但是。有一个军团现在正在奥地利南部和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激战。此时双方的角色也完全调换了过来。在开始的时候是奥地利的那个军团拖住法国意大利方面去,不让其向奥地利前进。而现在则是法国意大利方面将奥地利军团死死的拖住,不让他回去救援。还有一个军团正在奥地利北部和法国第5军团激战,在战争开始地时候,拉纳就接到了拿破伦的命令,让他率领该军团南下,牵制住奥军的实力,随同第5军团一起进攻的还有一个波兰军团,本来要以一敌二就有些困难,在得到战败的消息之后,该奥地利军团士气严重下降,竟被法波联军击溃,现法波联军也正在向维也纳进军。这样,进入奥地利的法军总数达到了20万人,其中有近3万是波兰军队。对于奥地利来说,现在地局势非常的糟糕。

5月18日,拿破仑抵达维也纳郊区,此时他离开巴黎刚好一个月。在这里,拿破伦遇到的对手不是查理大公,而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另一个大公,马克西米利安大公。他紧闭城门,负隅顽抗,法军伤亡惨重。拿破伦委派拉格拉上校前去敦促大公投降,不想遭到城中一支匈牙利骑兵的痛打。拿破伦忍无可忍,立即下令重炮轰击维也纳城,维也纳顿时一片火海。21日,法军攻占维也纳。

连耳聋的贝多芬也无法在隆隆炮声中得到片刻工作的安宁了:“多么可怕的破坏,我所看到的生活秩序和我周围的一切全部打乱了,除了战鼓、炮声和人类悲惨地呼喊之外,没有别地声音……”贝多芬1802年到1805年间对拿破伦的热情和支持烟消云散了,他地第三交响曲原名是“献给拿破伦”现在改为“英雄交响曲”。“你们枉谈什么和平?”他问他的出版商,“我不再期待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什么稳定可言!”

拿破伦视察维也纳时发现多瑙河上的所有桥梁都被奥军烧毁或炸毁,这些桥梁曾经使拿破伦的军队在1805年顺利渡河打了奥斯特里茨战役。而现在查理大公正率领的他的残余军队在河的另一边负隅顽抗。为了早日取得最后的胜利,拿破伦和达武每天都在河边研究渡河的地点。后来发现在维也纳上游有一座河心岛名叫施瓦茨雷肯。岛上已经有奥军把守,但人数并不多,而且岛与北岸有桥梁连接。尽管河流涨水,水流湍急,达武元帅还是命令一位将军带领500人渡河上岛。但奥军的反击却非常的激烈,法军最终还是没能占领这里。

之后,通过冷静的分析,拿破伦将渡河地点选在了维也纳东南的埃比尔多夫。此处河床较宽,河中央有个岛屿叫罗堡岛,岛上树木丛生,可掩护部队渡河。决定之后,拿破伦召来了工兵负责人贝特朗,命令他用68条大船和9个大木筏在由于春雪融化和暴雨而涨水的多瑙河右岸和罗堡岛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浮桥,在罗堡岛和多瑙河左岸的阿斯佩恩和埃斯林之间则架设了一座比较轻便的舟桥。为了迷惑奥军,拿破伦命令达武军团进军维也纳北面的诺斯多夫,佯装架桥渡河。拿破伦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但是这样的决策也使得奥地利军队有了可乘之机,一旦奥军在法军渡河的过程中发起攻击,则可能将其分割成两段,断其后路和后援并围而歼之。但不得不说,拿破伦的运气非常的好,这一次,他又成功了。

查理大公果然认为法军会在诺斯多夫渡河,慌忙调派军队主力前去堵截,但他没想到的是拿破伦居然使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拿破伦的10万主力已经渡过了多瑙河,大战再次展开,结局都一样,还是以查理大公的失败告终。

最终,查里大公只得率领残军向匈牙利逃窜,此时他的身边只有不到7万人了,而在他身后则是十多万法军穷追猛打。

此时已经是6月1日了,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终结战争的大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眼看胜利无望,不想向上次一样被法军赶出柏林,狼狈逃窜,于是主动向法国求和,宣布投降。他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事,此时法国已经在德意志前线集中了3个军团,而普鲁士的3个军团经过连连的战斗,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而法军的损失相对来说则小得多。战火已经燃烧到了普鲁士领土之内了,其中第1军团更是打到了离柏林只有120公里的马格德堡。虽然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知道这样普鲁士必将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求得和平,但这也至少要比亡国要好得多吧。

有了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作榜样,奥皇弗朗西斯也在6月5日宣布投降,于是,战争只持续了1个半月就结束了。拿破伦再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向全世界宣称,他的帝国依然是最强大的,任何敢于挑衅的敌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接下来,交战的三方进行了最后的和谈,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都不得不再次的割地赔款,以企求拿破伦饶恕他们。

接受了吗?和历史上也没什么两样嘛,萧杰将手中的情报放下后说道。在全法国都认为他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的时候,萧杰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法国看似胜利了,但同样也在此次战争中损失了十几万人,要补充这些,无疑要再次征兵,带此时的法国征兵要求已经把年龄放宽到了17岁了,难道还要继续放宽到16岁吗?这样岂不是要把法国的年轻人都推到战火中去吗?另外,战争也将法国的经济带入了一个可怕的循环中,如果胜利了还好,要是失败的话,那么经济必然崩溃。“诺大的一个帝国就在一次次的战争中走向崩溃啊!好战必亡!老祖宗们的这句话果然很有道理。”效颦杰忍不住叹息道。

第二百零六章英国来人

大战终于再次结束了,欧洲有重新回到和平当中,此时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在默默舔着战争中留下的伤口,同时,也在为下次战争做着准备,虽然和平条约已经签定了,但没有人相信那一张薄薄的纸会有多大的约束力,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野蛮掠夺,使得各国之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现在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战而已,等大家都重新积蓄好了实力,那么新的战争必然再次开始。

法国和奥地利以及普鲁士的战争对伊比利亚根本就没带来多大的影响,所有人都在默默做着份内的的工作,各项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现在已经是1809年6月底了,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后,不少工程已经突显出了它们的作用。比如马德里的改造工程,也属于第一期建设当中,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虽然还没有完工,但比起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了。以前那坑坑哇哇的道路全部被崭新的水泥路代替,使得城区的交通条件改善了不少。整个城市的下水道建设也已经完毕了,使得马德里卫生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对那些老、旧,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也进行了拆除,还对城市贫民窟进行了改造,使得整个城市焕然一新。现在剩余的就只有城墙的拆除工作了,当萧杰提出将马德里等大城市的城墙拆除的时候,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基本上都是城墙可以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虽然这限制了交通。但萧杰认为这根本就称不上什么理由,现在伊比利亚已经完全平定了,要20多万军队在手,难道还怕有敌人能攻到这里吗?因此,在萧杰的强硬要求下,包括马德里在内的所有大中城市的城墙全部拆除。当然,处于边境地带和海边的除外。

另外。塔拉韦拉兵工厂也的建造也进入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生产线也已经开始安装,估计在7月份就可以开始投产了,这样也可以有效地缓解现在第88军团武器缺少的窘况。由于安德雷西兵工厂生产出来地军火全部被拿破伦消耗在了战争中,所以第88军团的第3师和第4师到现在手中都还没什么武器,况且法国在战争中也损失了大量的军队,接下来拿破伦肯定也要恢复军事实力。那么安德雷西兵工厂也就指望不上了,第3师和第4师的武器也就全部得由塔拉韦拉兵工厂来解决。好在塔拉韦拉兵工厂要比安德雷西兵工厂大上不少,每月至少能生产两万条步枪和其他武器,这样最多花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武器的缺口补上了。当然,之后就是个部队的换装了,1808式步枪地各项性能要比1806式好上不少,所以萧杰打算在一年之类,将手中的部队全部换装。而现在使用的武器则以次充好全部卖给法国陆军部了。另外,各种新式武器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tnt和黑索金的投入使用,将大大的增强武器的威力,气冷型重机枪取代老式地水冷型重机枪,轻机枪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制当中。预计今年之内就可以装备部队,各种改进型的火炮也将陆续走进军队,到时候,第88军团的战斗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皇储殿下,外交大臣格里歌奥伯爵求见。”萧杰的新副官文迪亚报告道。对于萧杰的这些新地臣子们,萧杰全部给他们弄了个贵族头衔,比如首相福尔贝克就得到了侯爵的爵位,内政部、警务部和外交部大臣则得到了伯爵爵位,其他各部大臣都是子爵,本来财政部长奥托夫萧杰也想给他伯爵的爵位的。但奈何他是犹太人。所以上报法国内政部的时候被刷了下来,他也成了萧杰手下各部大臣中唯一一个没有爵位的人。但谁都不敢小巧他,不说他掌握着伊比利亚的钱袋,光凭他和萧杰的关系就得让其他人好好掂量掂量了。军方的那批人也没落下,杜戈尔和埃克都是侯爵,第88军团的那些师长副师长还有萧杰地几个儿是好友,他们都是萧杰地老臣子了,都得了伯爵的爵位,骑兵军团地几个大佬也同样是伯爵,投降过来的米斯恩德和手下的那几个师长也分别得了伯爵和子爵的爵位,另外被授予子爵、男爵的人不计其数,他们构成了伊比利亚的新贵族阶层。只不过比起以前的那些贵族来他们少了一点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封地。现在整个伊比利亚都是萧杰的,那种“国中之国”的情况当然不能允许他出现了。

萧杰放下手中的文件说道:“让他进来吧。”同时心中也在想着格里歌奥的来意,由于名义上伊比利亚还是属于法国辖下的一个王国,所以外交部只需要负责和巴黎联系就行了,外交部也因此被称为政府个部中最清闲的一个部门。

“格里歌奥阁下,有什么事吗?我可是有好久都没见到你了。”萧杰首先说道。

格里歌奥首先向萧杰行了一个礼,然后才回答说:“皇储殿下事务繁忙,我要没什么事的话当然不敢来打扰殿下了。”

“哦,那么说你今天是有事找我了?”萧杰问道。

格里歌奥点了点头:“皇储殿下,英国新任外交副大臣詹姆斯勋爵现在已经到了直布罗陀,他要求到马德里来参见陛下,我想他应该是为了那两万英国战俘的事。”

“哎呀!你不说这见事我都忘了,最近实在是太忙了。这样吧,准他入境。另外,谈判的事就由你全权处理了。”萧杰拍了一下脑袋后说道。

“好吧。那您对于这次谈判还有什么指示没有?”格里歌奥问道。

“让奥托夫先生配合你吧,相信他应该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争取最大的利益。”萧杰眯着眼说道。那神情仿佛是在幻想着能从英国那里敲诈出多少财富一样。

格里歌奥点头表示明白,他们这些重臣对于萧杰这种表情也不是第一次看见了,已经见怪不怪了,也把归咎到了他是因为和犹太人一起生活了一起才变得像犹太人这么贪婪的。其实他们都误解了,萧杰的贪婪根本就是与身俱来,或许是从上辈子带来的,和安琪儿一点关系都没有。安琪儿那么美丽,又怎么能和那些充满铜臭味的犹太商人相提并论呢?

之后,萧杰没有多余的指示,格里歌奥也就离开了。

7月12日,英国外交副大臣詹姆斯勋爵抵挡马德里,本来他是要拜见萧杰的,但很不巧的是,巴伦西亚那边传来消息,说造船厂的建设已经进入尾声了,富尔顿他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第一艘军舰也准备马上开始建造。得到这个消息,萧杰立刻带着自己的女人们出发了,去未来的海军基地参观一下,全当作一次旅游了。其实萧杰是担心他们遇到什么问题,毕竟蒸汽机是第一次运用到战舰上面,大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萧杰对这方面也不是很懂,但凭借那远超于他们的见识,到时候也能给他们一些有用的建议。

其实这是有些不礼貌的,但相比自己的海军未来而言,一个小小的英国外交副大臣萧杰当然不会放在眼里了。

詹姆斯到达马德里后,发现是这种情况,非常的生气,但他一想到他的使命,便忍了下来。他这次是奉了英国第19任首相波特兰公爵的命令来马德里和萧杰的政府就那两万英国战俘进行谈判的,如果把关系搞僵的话,对于这次谈判将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要知道现在波特兰政府在英国是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的,波特兰公爵的前任——第18任首相格伦维尔勋爵就是因为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失败,使英国损失了不少的士兵而被赶下台的。现在英国在半岛战争中又一次的遭到了惨败,使得波特兰政府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质疑,第五次反法同盟再次的失败,更是将政府推到了悬崖边上,如果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处理不好的话,那么波特兰政府也得像他的前任一样向国王陛下请辞了。所以在詹姆斯离开英国的时候,波特兰给他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和伊比利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那两万战俘带回英国,否则就等着那些战俘的亲属们的怒火吧。两万战俘,他们的亲属起码要十几万人,要面对这么多人,想想都觉得可怕。当然,如果能以最下的代价达成协议的话他们也是乐于见到的,詹姆斯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确保将那两万战俘带回英国的基础上尽量的减少代价。想到这里,詹姆斯强要求自己平静下来,不断的告诉他自己:一个好的外交人员是不应该轻易发怒的。

第二百零七章谈判

5月13日,伊比利亚外交部为詹姆斯勋爵的道路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作为政府首相,福尔贝克也参加了,并致辞欢迎詹姆斯勋爵的到来,虽然法国和英国现在的关系很僵,但这些必要的礼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此时的萧杰还在前往巴伦西亚的路上。宴会上,詹姆斯也转达了英国国王对萧杰的良好祝愿,并期望两国关系向着好的一面发展之类的。

政治上的东西就是那么的虚伪,现在的法国和英国哪来的什么关系可言,有的只是无尽的战争和对抗。英国国王对萧杰会有良好祝愿吗?恐怕底子里巴不得萧杰马上就去见上帝。毕竟萧杰的所作所为都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一个拿破伦已经够他们受的了,要再来一个的话,他们多不知道怎么面对了。种种迹象表面,萧杰的成就就不会下于他的“叔叔”,为了消除这个威胁,英国甚至组织了几场暗杀,但奈何萧杰身边的守卫实在是太严密了,他们没有能够成功。

5月15日,双方的谈判正式展开,本来依照格里歌奥和奥托夫的想法,还准备带詹姆斯好好参观一下马德里的,反正他们也不急。但詹姆斯急啊,每在马德里多呆一天,波特兰政府所受的压力就加重一分,所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谈判还是展开了。

谈判的地点就选在了伊比利亚政府所在地地一个小型会议室,这样既经济要不耽误时间。英方的代表就是詹姆斯和他的一位副手。而伊比利亚的代表则是格里歌奥和奥托夫两人。当介绍奥托夫是比利亚的财政大臣的时候,詹姆斯有些纳闷了,他不明白这种外交谈判他一个财政大臣来参合什么,只不过后来他就明白了。

“感谢两位这么些天来对我们的照顾,他日如果两位有幸去英国地话,我一定好好招待二位。好了,如果二位没其他什么事的话。我们就开始吧。”一开始,詹姆斯就说道。

格里歌奥和奥托夫两人相视一笑。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他们两人都发现了詹姆斯地着急,也想到用什么办法从詹姆斯身上得到更大的好处了。

得到肯定之后,詹姆斯说道:“那么好吧。相信两位对于我的来意也十分清楚了,自半岛战争结束已经有半年了,我们暂时不论谁对谁错。我希望贵国政府能放我国被俘虏的那20132名士兵回到英国,他们的家人和亲属正热切的盼望着他们能够回去,希望二位能够理解。”

“对此我们深表理解,但贵国政府是不是应该为此次战争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呢?”格里歌奥说道,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人可以,但不付出让我们满意地代价是不可能的。
首节 上一节 106/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手眼通天

下一篇:我的邻居是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