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78节
“不就书法嘛,我也会。”
这话顿时惹得老者一阵不高兴。
“去去去,你什么档次?也能跟这题匾之人相提并论?”
曹子建笑了笑,没在接对方的话。
老者也懒得跟曹子建废话了,只得重新去找正在忙碌的谢丹青。
只是他前脚刚走,又有人朝曹子建凑了过去。
同刚才跟老者一样,都是询问曹子建知不知道题匾之人的。
一连打发走了好几个之后。
曹子建不等下一个人靠近,直接开口道:“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有事去找谢掌柜。”
“小兄弟,我不是问那题匾之人,而是专门来找你的。”一道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
曹子建抬眸,发现是拥有那幅仇英《春宫画》的儒雅老者。
此刻,对方手里还拿着那幅画卷。
“老先生,我应该没有弄脏你这画吧?”曹子建开口道。
“我知道。”儒雅老者笑道:“我来就是想认识一下你。”
说着,便是自我介绍道:“我叫陈庆文。”
“曹子建。”
知道了曹子建的名字后,陈庆文开门见山问道。
“曹公子,不知道你在书法鉴赏方面想不想更进一步?”
“嗯?”曹子建不解的看着对方,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问。
“这么跟你说吧,我钻研书画四十载,对于书画鉴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奈何,还没有一名学生。”
“所以,看到你,我起了收徒的心思。”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将我毕生在书画上的知识倾囊相授。”
“收徒。”曹子建眨巴眨眼睛。
要说古玩这一行,完完全全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并不是说有了师傅,你就不会打眼。
只能说少走很多弯路而已。
而曹子建知道,现在的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比对方要全面许多。
所以,对方不见得能教自己什么。
况且,古玩行真正的老师,其实就是自己不断逛摊,不断看各种真品以及各种手段造出来的赝品。
以此来积累经验。
就好比,水烧开了,不能直接喝,这是知识。
水烧开了,你直接喝,然后被水给烫到了,这就是积累的经验。
只有被烫过,你才知道,这水要凉了才能喝。
古玩行也是如此。
每一个大藏家,都是先学习知识,然后在一次次打眼中吸取经验,从而得到成长。
所以,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过程。
而曹子建现在缺的并不是知识,而是经验。
这就摇头道:“老先生,我已经有老师了。”
陈庆文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失落之色。
不过曹子建下句话却是让他双眸一亮。
“不过您想要收徒的话,我认识一人,他从小就见多识广,七岁入私塾,九岁就能写诗。”
“最主要的,他对华国的书画十分的迷恋。”
“曹公子,这人现在在哪?能否带我去见见。”陈庆文忙道。
对于张好好的住处,曹子建自己也不知道,只能道。
“这拜师讲的是你情我愿,我先帮你问问,如果他同意,到时候我在带他去见你。”
“好,好,我等你消息。”陈庆文连连点头,这就将自己的地址告诉了曹子建。
打发走对方之后,曹子建坐在店里继续等待着。
他发现,原本来古茹轩的客人都是冲着题牌匾之人而来。
但是通过进店,他们发现这家店的文房用具都不错。
价格也很合理。
于是乎,很多人就抱着来都来了,买一些必需品再走的想法。
即便最后没有问出题匾之人,但都买了自己需要的文房用具。
下午,四点。
谢丹青不想让曹子建太过久等,这就朝着围着自己的众人朗声道:“各位,今天有点事,本店要停止营业了,大家有需要的话,明天再来。”
随着最后一个客人离开,谢丹青也是关上了店铺的大门。
而后朝着曹子建恭声道:“先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谢掌柜,这一下午没少赚阿。”曹子建淡笑道。
“托先生的字,若不是您的字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店里不可能有这么多客人。”谢丹青开口道。
曹子建没在这话题上继续,岔开道:“谢掌柜,以后不用对我这么拘谨,就跟对待平常人一样即可。”
“先生,这是礼数,是尊师重道。”谢丹青摇头道。
曹子建知道,谢丹青固执的很,这就退而求其次道:“那下次有外人的时候,你就别先生长先生短的叫了,直接叫我名字就行,免得发生跟今天同样的事。”
“这...”
见谢丹青还想说什么,曹子建打断道:“不然下次我可不敢过来找你了。”
此话一出,谢丹青连道:“学生知道了。”
曹子建微微颔首,这就进入了正题。
“教书先生的事?”
“两天前就已经找到了,只是学生去了您四合院两趟,都没见到您。”谢丹青开口道。
不得不说,这会由于没有通讯设备,联系一个人除了面对面,几乎就没有其他方法。
这也导致,很多信息不能及时传达。
“那明天早上七点,你让教书先生来古茹轩门口,我带他去一趟教书的地方。”
“好。”
第87章 无巧不成书
翌日,清晨。
曹子建准时来到了古茹轩的店门口。
此时,店门口外除了站着谢丹青外,还站着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的女子。
女子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着一袭素雅旗袍。
旗袍衣袖略宽松,但不失优雅,仿佛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息。
在其肩上挎着一只手工制作的布包。
看布包鼓鼓囊囊的样子,想来里面装的应该是一些书籍。
等到曹子建靠近,谢丹青率先开口道:“先...”
本来谢丹青想喊曹子建先生的,但想到昨天曹子建的话,到嘴的话立马改口道:“子建,这位是苏木慈。”
“你之前不是说教孩子识字就行吗?所以我就让她来了。”
“至于工钱,也不用那么多,只要您能给她保障基本的吃喝住行就够。”
随着谢丹青话音落下,苏木慈有些紧张的看向面前这个比自己年纪大不了多少的曹子建。
她怕曹子建不要自己。
因为这年头,别说女教师了,就连女大学生都很少很少。
原因无他。
在传统的封建礼教制度下。
华国古代,一直奉行的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准则。
在古代,女子是禁止进入校门的,他们只能关在门中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
直到清末民初时期,华国才有了第一家女塾,成了其后女子学校的开端。
从而开始推动了华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不过曹子建对于这些并不在意。
因为在自己世界,女教师可比男教师要多的多。
他在意的是对方的教育耐心。
毕竟是教孩子们识字。
这就开口道。
“说了多少就是多少。”
“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耐心,且能教育好孩子们。”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