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71节

  这年头,能坐拥如此规模府邸的主人家,可不仅仅富就行了,还要手握权力。

第78章 雍正的少女心

  拎着一大包食物过来找张海山的曹子建,还没到那破败小院呢,就听到了孩子们的蹦跳和欢声笑语。

  来到破败小院前,曹子建才发现,原来张海山都将他们带到了自己的住所。

  十一个小孩看到曹子建后,一个个停下了玩闹,朝着曹子建齐声喊道:“老大。”

  曹子建微微点头,目光从十一个孩子身上一一扫过。

  经过两天的正常饮食,小孩们的精神面貌比先前都要好上许多。

  这就将手中的食物交给曹奎,吩咐道:“小奎,这里面是吃的,你给大家伙分一下。”

  “好的,老大。”曹奎连声应道。

  至于其他孩子,则是跟着喊道:“谢谢老大。”

  "去吧。"曹子建这就来到茅草屋前。

  屋门虽然被关上了,但通过纸窗,曹子建看到张海山正拿着刻刀在雕琢一块石料。

  即便刚才小孩子们的声音那么大,张海山也仿佛没听到一般。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刻手中章。

  由于不知道张海山在雕什么,曹子建也没打扰,就这么站在门口静静的等待着。

  转眼,十多分钟过去。

  直到张海山放下手中的刻刀,曹子建这才推开了茅草屋的门。

  见到是曹子建后,张海山从床上站了起来:“子建,你什么时候来的阿?”

  “来了好一会,见你在雕刻,就没打扰。”曹子建答道:“雕什么呢?”

  “随便雕着玩玩,用来分想抽大烟的心。”张海山道。

  “这两天身体如何?”曹子建问道。

  张海山知道,曹子建问的是自己戒大烟情况,这就如实道:“脑子里还是在想,但都被我极力压制住了。”

  “两天前,你给我的那九根烟枪,还剩九根。”

  生怕曹子建不相信,张海山还将那烟枪取出来给曹子建检查。

  曹子建看了一眼之后,对着张海山竖起了大拇指:“厉害。”

  “还得是您给了那几帖药好,每每服下一帖,那种不适之感就会褪去了几分。”张海山道。

  曹子建点头,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这就从兜里取出几块大洋,道:“这是接下来几天孩子们的伙食费。”

  “还有教书先生我已经让人去找了,这两天就会过来。”

  看着曹子建递过来的钱,张海山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道:“子建,我想拿东西跟你换些钱。”

  曹子建还以为是孩子们食量大,这点钱不够吃,这就又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块大洋。

  “子建,这些还是不够,我想要一百大洋。”张海山开口道。

  曹子建一脸疑惑的看着张海山。

  对方也没什么花销的地方阿,要这么多钱干嘛?

  感受着曹子建的疑惑,张海山解释道。

  “子建,你看现在也快十月份了,再有几个月就入冬了,我想趁着入冬前,请人给孩子们搭建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住所。”

  “毕竟我这茅草屋也住不下这么多孩子阿。”

  “原来是这事阿。”曹子建松了口气,摆手道:“这事你就别操心了,我会安排的。”

  “这些孩子们正处在发育期,食量大的惊人,一年下来,光吃的,恐怕就要一百大洋,还有那教书先生的钱,总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出吧?”

  “所以,这住的地方,我想帮他们解决。”张海山开口道。

  “张四爷,这钱的事你就别担心了。”曹子建宽慰道。

  “子建,你先别急着拒绝,我等下拿出来跟你换钱的瓷器,不懂行的看了,兴许没什么兴趣,但是像您这么懂行的,我保准能让你两眼放光。”张海山开口道。

  “您手里还有比宣德青花更稀有的瓷器?”曹子建狐疑道。

  “年代虽然没有宣德青花久远,但我敢说,世间少有。”张海山笃定道。

  这话,顿时让曹子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你等着,我给你取来。”张海山说着,便是趴到床底下一顿翻找。

  最后,取出了一个满是灰尘的盒子。

  将盒子上的灰尘简单擦了擦,张海山将其放到了床上,道:“子建,掌眼。”

  曹子建这就将盒子给打开。

  正如张海山说的一样,只一眼,曹子建双眸便是大亮。

  盒子里装的是一个梅瓶。

  瓶口内敛,口形如蒜头,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微外撇。

  相比起这瓷瓶的样式,让曹子建惊艳的是这梅瓶的釉色。

  通体淡粉,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

  此瓶胎质洁白细润,釉色均匀纯正。

  就在曹子建想将这梅瓶拿在手上仔细观摩的时候,张海山却是出声道:“子建,在不看底款的情况下,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期的梅瓶吗?”

  见张海山想考自己,曹子建淡淡一笑道:“雍正官窑。”

  “何以见得呢?”张海山继续问道。

  “要说,清代十二位皇帝中,谁的审美水平最高,雍正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曹子建缓缓答道。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自封自己为宫内瓷器设计总监。”

  “凡是要烧造他的御用瓷器必须经他亲自审定,才可以制造。”

  “所以雍正时期的瓷器,对比前朝,不做大改,但求更精准的表达雍正的私人化审美。”

  “在他的要求下,雍正瓷器大多颜色清淡雅致,不浮不媚。”

  “所以,雍正时期的官窑,追求的大多是朴素之美。”

  “在这种审美下,雍正年间的单色釉得到了空前发展,自成一个审美流派。”

  “说的是一点都没错。”张海山听完之后,赞叹道:“不过像这种淡粉红色釉梅瓶,我在造办处这么久,也仅仅只见过两件而已,你好像知道的比我还清楚阿。”

  曹子建自然不会跟他说,在自己世界的博物馆,就有同等样式的淡粉色釉梅瓶。

  最后只得道:“因为像这种淡粉红釉梅瓶,它是用金作为着色剂,在800-850度低温烧制而成。”

  “这种低温釉呈色对火候的要求非常严格,温度或高或低都会导致呈色不均匀。”

  “而这件淡粉釉瓷器釉色均匀如一,毫无瑕疵,这可不是民窑能烧出来的水准。”

  “确实。”张海山点头:“所以我用这个梅瓶跟你换100大洋可以吗?”

  “求之不得。”曹子建连道。

  要知道,瓷器,它不同于书画作品。

  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只有一件。

  因为工匠精心制作一个模具不会只为了烧一件瓷器,基本都是多件。

  只不过保留下来多少而已。

  像久负盛名的汝窑,成化斗彩鸡缸杯这种。

  全世界能查得到的都有几十件。

  而像这种淡粉红釉梅瓶,在自己世界,目前发现的仅有两件而已。

  一件在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则在台省博物馆。

  其稀少程度,甚至连拍卖场都没出现过。

第79章 快被气炸的井下一郎

  将钱交给张海山之后,曹子建好奇道:“张四爷,当年你从造办处离开的时候,到底从清宫里带出了多少东西阿?”

  “最值钱的两件瓷器,宣德青花和这件雍正粉红釉梅瓶都在你手上。”张海山笑道:“至于其他瓷器,基本都是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官窑。”

  “早些年为了生活,已经被我换成钱了。”

  对于乾隆后期的官窑,曹子建并不在意。

  因为上头对于1795年之后的任何东西,哪怕是自己世界,都允许外流出境。

  比如早期的文物商店,只要是1795年之后的文物,统统可以携带出境。

  “那除了瓷器外,您就没有带一些书画类的东西出来?”曹子建继续问道。

  “说来惭愧,我对书画并不懂,也不知道谁的画作值钱,谁的画作不值钱。”张海山苦笑道。

  “好吧。”曹子建有些失望。

  倒不是觉得自己少捡了漏,而是相比起瓷器的烧造工艺,他更期待的还是那些书画家的绘画功底。

  尤其是《淳化阁帖》最善本。

  如今的自己已经拥有了五卷。

  他十分想知道,集齐全套《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奖励。

  不过这种事也强求不得。

  最后交代了张海山一些事,比如让他帮自己篆刻仇英‘一洲’的印章后,曹子建也是告辞离开。

  京城,东单,小洋楼内。

  身下拄着两根拐杖,头上包着厚厚一层纱布,身上各处也是各种包扎的中年男子看着面前空空荡荡的大厅。

首节 上一节 71/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