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59节
“左老板,咱先等会。”万掌柜摆了摆手。
“什么意思?”高个子西装男一脸疑惑的看着万掌柜。
“左老板,今天并不止你们要来收货,等会还有几拨人,咱们等人到齐了之后,在一起看吧。”万掌柜解释道。
“万掌柜,你这是觉得以我们的雄厚财力,不足以收下你手里的商品?”高个子西装男语气不满道。
“左老板,我不是这个意思。”万掌柜赶忙安抚起对方的情绪。
“这买家都讲究货比三家,我这卖家多找几个买家,应该也很合理吧?”
“况且我也想将东西卖个高价,好回乡养老。”
“所以,今天的出货形式,我是按照窜货场的规矩来的。”
“请你理解。”
此话一出,并没在华国待过的矮个子西装男露出疑惑之色。
显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窜货场的规矩。
不过曹子建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虽然西方的拍卖模式在乾隆时期那会就已经有了萌芽,而华国的第一家嘉德拍卖行是在93年才创立的。
但在这个年代,国内古玩行已经有类似拍卖的商业模式了。
这就叫窜货场。
它是09年的时候,由京城古玩行商会成立的机构,商会负责全权管理。
有点类似现在的行业展销会。
不过当时普通人是不让进的,只有商会会员才能进入场内交易。
交易成功过后,要缴纳成交额的千分之五做为会费。
交易方式可分为三类。
最普遍的就是叫价制。
不同于西方针锋相对的叫价,华国属于含蓄内敛型。
有意购买者是将心理价位写在一张纸条上。
最后谁在纸条上写的价格最高,谁就能获得那件商品。
当然,如果纸条上的价格卖家不满意,那商品自然就不可能卖。
第二类是抽签上台购买的方式。
中签者率先上台买货,如果放弃购买,第二个中签者再上,以此类推。
第三类就是当下最普遍的袖里拉手。
每个买主都有一次跟卖家袖里拉手的机会。
等到所有买主出价完毕,卖家就会选择出价最高之人。
最终交易完成后,卖家才会报出成交价格。
看着高个子西装男带着矮个子西装男去到门外解释什么是窜货场的规矩时,曹子建朝着万掌柜问道。
“掌柜的怎么称呼?”
“鄙人万顺昌。”
曹子建也自报家门之后,继续问道:“万掌柜,这应该不是按照会员制的吧?”
此话一出,万顺昌诧异的看向曹子建:“你不是跟左老板一起的?”
毕竟双方是差不多同一时间进的店。
加上现在古玩行基本都是有些年岁的人,而曹子建看起来这么年轻,所以才会让万顺昌误以为曹子建和左老板一起的错觉。
“万掌柜,请你不要侮辱我。”曹子建表情一正。
万顺昌有些不明所以。
这问一下你们是不是在一起的,怎么就成侮辱你了阿?
在他疑惑不解的时候,曹子建继续道:“我跟他们不认识。”
“那你也是来收古玩的?”万顺昌问道。
“对。”曹子建点头。
“你懂古玩?”
“小有研究。”曹子建开口道:“应该不影响我参加吧?”
“当然不影响。”万顺昌应道。
这人越多,代表等下的竞争会越激烈。
这对于万顺昌一个卖家而言,自然是好事。
“对了,万掌柜。”曹子建想到了什么,问道:“不知道等会咱们是按哪一种出价方式呢?”
“袖内拉手,价高者得。”万顺昌答道。
第65章 白麻纸,乌金拓!
此话一出,曹子建心中一喜
要说,三类交易方式中,哪一个对自己最有利。
那无疑就是袖内拉手了。
因为自己的心如明镜能力。
可以直接看透袖套,知道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拉手价格。
如此一来,只要是自己看中的物件,出价只用比别人高出一点点就能拿下了。
8点半。
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四拨人。
有单独来的,也有结伴而行的。
年纪都在四十到六十之间。
看穿着打扮,应该都是一些古玩店的掌柜。
“人都到齐了。”万掌柜朝着众人开口道:“请各位老板随我来。”
说着,便领着众人来到了万乾堂的后院。
只见在后院的空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玩。
有瓷器,有玉器,还有一个木质书匣。
“各位老板,这里就是我要出手的古玩。”万顺昌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等会我会给各位老板半个小时的时间。”
“这半个小时,各位老板对于后院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随意上手,对其做一个了解。”
“而后每件商品都会采用袖内拉手,价高者得的方式。”
随着万顺昌话音落下,有一个买主立马开口道。
“万掌柜,你这有点忒不地道了。”
“明明是抛售古玩,却还整价高者得这一套。”
“那不是明摆着想高价出手吗?”
这话顿时得到在场众多买主的认可。
“说的没错,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窜货场?来这费什么劲?”
“就是,谁不是抱着低价收购的心思过来的?”
“走,都走,让万掌柜一件都卖不出去。”
。。。。。
万顺昌见众人都准备离开的架势,立马挽留道。
“各位老板,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我虽然采用了价高者得的竞价方式,但每件商品在成交之后,我还会额外退还成交额的百分之二十给买家。”
“如此一来,相当于变相便宜了两成。”
“这样,大家还不满意的话,是去是留,我万顺昌绝不拦着。”
众人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几分。
至于曹子建,他只关心万顺昌出手的东西有没有值得自己入手的。
所以在众人起哄的时候,他就已经来到那些物件前,一件件看了起来。
此时,他正在看那个木质书匣。
书匣,古时用于存放书籍、书札、柬帖的小盒子。
曹子建面前的这个书匣,整体以楠木为料,色泽浅橙黄,木纹优雅天成。
应该是年代有些久远的关系,可以在表面看到厚重的包浆。
整个书匣呈规则长方形,有盖,可自由开启。
长40厘米,宽30cm,高也有20cm。
楠木虽然不及黄花梨,紫檀,但也算高档木材之一。
当然,吸引曹子建的并不是这个书匣,而是他想知道书匣里面有没有什么古书籍。
当即打开了盖子。
只见其内堆叠着七八本线装书。
第一本线装书的封面左侧,写着拳谱二字。
曹子建将其拿起,简单翻阅了一下。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