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314节
听着两人的对话,曹子建接口道:“钱老,你别听陈老的,这一千银票我已经知足了。”
“不。”钱华坚持道:“相比起你帮我追回的损失,远远不够。”
“走,去我书房。”
说着,钱华便是在前面带路。
曹子建不是个贪心之人,但是对于钱华的收藏,他还是想见识一下。
毕竟这些收藏对于自己而言,那可都是奖励。
这就同张好好等人去到了书房。
一进入书房。
曹子建就被其内的一对柜子给吸引了目光。
这柜子,上部为亮格,三面敞开,可以陈列文玩、花瓶等物品。
亮格正面及两侧安装壸门券口,装券口牙子,雕工精湛。
下部为柜子,对开两门。
一眼,曹子建就认出这是一对万历柜。
是明代晚期万历年间出现的一种家具,也是唯一一款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家具。
它的设计特点包括上层的亮格和下层的柜子。
亮格用于陈列古董、书籍,而下层柜子用于储物。
这种设计使得万历柜成为古代书房中常见的家具样式。
万历柜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家具,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意义。
它是明式家具中的经典款式,代表了明代家具设计的精髓。
而且钱华收藏的这对万历柜更是非同凡响。
以满彻黄花梨制成,不仅背板、搁板等处如此,甚至底座的拖带等都是黄花梨制成。
柜体外框平素简练,黄花梨优美纹路得以充分显现。
不仅体量巨大且制作精细。
镂空纹饰玲珑通透,是明式家具中秾华一类,殊为难得。
钱华来到那对万历柜前,将柜门给打开。
上下两层摆放着一卷卷画卷。
“子建,这里就是我的收藏,您看看喜欢哪一幅。”钱华开口道。
“我欣赏一下。”曹子建这就随手拿出一幅画卷看了起来。
是蓝瑛的花鸟图。
见曹子建看得认真,钱华给了张好好和陈庆文一个眼神。
三人这就默默出了书房,留下了曹子建独自鉴赏的空间。
其实,对于这里面的书画作品,因为钱华要凑钱赎回这房子的缘故,所以张好好和陈庆文之前就已经看过了。
只是两人对于这些作品都不感冒,所以也就没有入手。
随着曹子建将画卷重新收好,这才发现书房里就自己一人了。
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曹子建心念一动。
那对万历柜直接消失不见。
【叮,检测到储物戒指内存入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螭龙捧寿纹万历柜。】
【奖励重复,故变更奖励。】
【恭喜宿主,储物空间扩充2.6立方米。】
【叮,检测储物戒指内存入一幅明代蓝瑛花鸟图。】
【恭喜宿主,获得蓝瑛花鸟画能力。】
【叮,检测到储物戒指内存入一幅明代陈洪绶的《松溪泛艇》 】
【恭喜宿主....】
听着脑海中不断响起的声音,曹子建发现,钱华的这些字画,都是明清两代的作品。
且其中并没有特别贵重稀有的。
所以,对于一定要挑选的话,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这就将收进来的柜子重新给放回了原处。
故意又逗留了一会后,这才离开书房。
“子建,挑中哪一幅了?”看着曹子建两手空空的回到中堂,钱华开口问道。
“钱老,那些书画都太过贵重,实在不好让你再免费赠予我。”曹子建摇头。
“子建,你就别跟老钱客气了,你要不接受他的谢意,他会一直想着这事的,所以,你还是挑一件吧。”陈庆文了解自己这老友的性格,帮着开口道。
“是阿,你就挑一件。”钱华接口道。
“既然钱老将话说到这份上,我再推辞就显得有些过于矫情了。”曹子建顺理成章道:“不过相比起那些书画,我更喜欢钱老那对装画卷的柜子。”
此话一出,钱华等人都是一愣。
毕竟在他们三人看来,虽然那些书画的价值确实不算太高,但也远比那对柜子要值钱。
所以,三人都觉得,曹子建这是不想占钱华的便宜。
恰恰相反。
在现实世界,那对万历柜的价值反而是最高的。
因为在大体量家具中,除了罗汉床之外,就属万历柜最受藏家追捧了。
“没问题,我这就让管家找人给你将那对柜子运到你府上。”
“有劳了。”曹子建微微点头。
就在曹子建运这对柜子回去的路上。
京城,山忠商会分部。
此时,院里虽然还在进行着收购,但山忠商会的一些高层却是都进入了屋内。
山忠定次郎坐在首位,缓缓开口道。
“诸位,本来,这场在华的古董收购会要进行十天的,可是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剩下的三天,应该只是走个形式了。”
“所以,从明天开始,我就会安排人手,将这些收购过来的华国文物给运到津门去。”
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
翌日。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曹子建就已经起床洗漱完毕了。
出了院子的他,闲庭信步的朝着山忠商会京城分部而去。
每天来一趟,是这些天曹子建必不可少的‘工作’。
站在距离山忠商会分部百米处,曹子建开启了心如明镜能力。
而后将目光落到了院内右侧的一处小房间里。
其内,堆叠着一口口大箱子。
而箱子里装的,正是这些天山忠商会在京城收购的文物。
曹子建清点着其内的箱子数量,暗道。
“二十六口箱子,怎么只比昨天多了一口?看来山忠商会昨天的工作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
“还得继续努力。”
心中这么想着,曹子建就在路边找了家早点摊,吃起了早饭。
随着一碗阳春面下肚,曹子建也是朝着古雅斋而去。
刚来到店里没多久,张好好便是来了。
“好好。”看着来人,曹子建开口道。
“子建兄。”张好好微微点头。
“这一大早来找我,有什么事?”曹子建问道。
“这不看你最近都在收家具嘛。”张好好答道:“正好,我认识一家木器店,想着你应该有点兴趣。”
“这家木器店,名为同木仿。”
“在道光十五年就已经成立。”
“是一位姓赵的木匠创办的木器作坊。”
“起初只做木器马鞍,因此人称‘马鞍赵’。”
“随着清朝的覆灭,造办处的一些能工巧匠们开始相继流落民间,另谋生计。”
“这木器店就将这批造办处的木匠给招收了过来,开始改行做起了硬木家具。”
“由于选料精细、技术精湛、做工考究。”
“同木仿在京城上流阶层声名鹊起,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不仅有着自己的售货门面,其内的木匠更是多达数百人。”
“不仅我宅子里的那些家具是那里订做的,就连京城的很多上流社会的人也都是在那家店订做的家具。”
“要不要我领你去看看?兴许有子建兄你感兴趣的家具也说不定。”
“这家木器店主要以订做家具为主?”曹子建问道。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