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96节
马不仅是很重要的代步工具,还是很重要的作战工具。
像是骑兵,这会都还存在了。
现在的曹子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驭马匹的方法。
甚至,如何驯服烈马等技巧也都轻松拿捏。
这让曹子建生起了自己骑术强得可怕的感觉,恨不得现在就去买匹马过来试验一番。
但想到还有事情要去办,只能暂时将这种念头给压了下来。
第318章 误打误撞
曹子建站在缪俊宅邸门口。
通过心如明镜,他看到院内空无一人。
“这时出门了?看来只有等晚上再过来一趟了。”
心中这么想着,曹子建转身就准备回去。
砰的一声。
没注意后边有没有人的曹子建直接跟一个走来的男子撞在了一起。
曹子建还好,只是后退了半步,但是那男子却是一个踉跄朝后退了好几步。
原本被男子抱在手里的画卷也是直接脱手,掉落在了地上。
曹子建定睛看去,发现跟自己相撞的是一个看着二十出头,穿着一件对襟短衫,黑裤子,黑色布鞋的男子。
“不好意思,没事吧?”曹子建主动跟对方道歉道。
“没事。”男子摇了摇头。
这就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画卷。
曹子建看着被男子捡起,用衣服去擦拭灰尘的画卷,双眸微亮。
一幅画的好与坏,有时候,即便不打开,单从装裱就能看出一二。
这幅画卷,装裱的轴头用的是红木。
而且可以看出,这轴头是经过精心打磨。
这让曹子建觉得,这画应该差不了。
毕竟越是贵重的字画,主人家就会越爱惜。
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装裱上下功夫。
所以,装裱的轴头都会采用高质量的材料。
如檀木,红木,紫檀等等。
这些材料不仅美观,还耐用。
等到男子将画重新抱在怀里,准备离开的时候,曹子建适时开口道:“你这是准备拿这幅画去卖?”
“你怎么知道?”男子问道。
“猜的。”曹子建答道。
男子‘哦’了一声,点头道:“对。”
“我能看看吗?”曹子建开口道。
男子看着面前这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曹子建,狐疑道:“你懂画?”
曹子建没说自己懂,也没说自己不懂,而是道:“看一下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男子看着曹子建一副公子哥的穿着打扮,也就没在拒绝。
这就动手去解那绑在红木轴头画卷上的绳子。
趁着对方解绳的功夫,曹子建礼貌性的问道:“怎么称呼?”
“王九。”
“曹子建。”
简单的一番客套,王九已经将画卷上的绳子给解开。
原本,曹子建以为对方会将画卷递给自己。
然而,并没有。
只见王九直接横着抓住轴头,往下一甩。
画卷自上而下,直接被打开了。
这一举动,看得曹子建嘴角一抽。
本来鉴赏一幅书画作品,尤其是卷轴,讲究的就是轻拿轻放。
虽然说,纸寿千年,绢寿八百。
但那是在特定条件下。
像这种直接拿着画轴,就往下甩的。
要么就是外行。
要么就是不担心会将画给损坏。
曹子建更相信对方是前者。
此时,曹子建的目光已经聚焦在了那幅画上。
这画是纸本,长约1米5,宽约80公分的样子。
是一幅人物画。
画的是麻姑献寿。
这题材,在华国画中十分常见。
这幅画所绘麻姑之态,身披暗纹朱袍,背负群芳仙桃,手持酒葫竹杖,灵鹤伴行其旁,超然清脱出尘,闲雅怡然大方。
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麻姑,还通过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展现了麻姑古朴静穆、仪态端庄的气质。
再看钤印:任颐印
款识则是王老伯母林老孺人八十上寿,光绪辛卯,任颐写祝。
只是简单扫了几眼,曹子建就确定这是一幅真迹。
因为画中麻姑的设色艳丽华贵,富有装饰性。
且笔法精湛,面部注重明暗,塑造工整细腻,衣纹铁线勾勒,转折之处或以干笔皴擦,或以淡墨烘染,更显稳健沉着,赋色浓厚净落,颇具老莲神韵。
这就收回目光,看向王九,问道:“这幅画你准备什么价格出手?”
“看这么快?”王九惊咦一声。
这才一分钟不到呢。
根据他的认知,一幅画的鉴赏最少也要好几分钟。
“看快点不好吗?”曹子建反问道。
“没,我就随口一问。”王九摇了摇头,这就给出了自己的报价:“你要的话,四百大洋卖你了。”
“高了。”曹子建摇头道。
“我当时入手的时候都花了三百八大洋,你怎么也让我赚点吧?”王九说道。
“我猜,这画,你入手的时候,绝对没超过八十大洋。”曹子建开口道。
王九闻言,错愕的看着曹子建。
看到对方这表情,曹子建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因为这画的作家,虽然在现实世界,名声已经很大了。
但这会,显然还没大到如此贵重的地步。
而且从对方的穿着打扮来看,也不像是舍得花三百八购入这幅画的人。
“这样吧,我不将价压死,让你也赚点,一口价,一百二十大洋。”曹子建开口道。
“这可是任颐的作品,三百八我没多要。”王九坚持道。
“任颐何许人也我不清楚。”曹子建摇头道:“不过从画上的题识可以看出,这画是光绪辛卯创作的,也就是说,到现在也就三十年的时间。”
“如此短的作品,凭什么要这么贵呢?”
“我可听说,书画这种,是越老越值钱的。”
“呃...”王九一时语塞。
“果然是个外行,被自己三言两语就给唬住了。”曹子建见状,暗道。
其实,不管是画还是瓷器,不见得越老越值钱。
看齐白石,徐悲鸿等近现代书画家在拍卖市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主要,还是看创作者的艺术造诣。
见对方不说话,曹子建趁热打铁道:“一百二十大洋,不少了。”
“要不是看这幅画寓意不错,我还给不了这么高的价格呢。”
“虽然这画年份不长,但画的好,最少也得三百五十大洋吧?”王九退让了一步道。
“一百一。”曹子建开口道。
“你这人,怎么不提价,反而还将价格往下压阿?”王九连道。
曹子建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又报了一个数字:“一百大洋。”
王九怕曹子建继续降价,赶忙道:“得得得,就按你之前说的,一百二就一百二。”
之所以曹子建有这个底气,是因为他清楚。
这画的作者在这会,画作的价格并没有到那么离谱的底部。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