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84节
“那玩意,太高端了,我看不懂。”缪俊摇头道。
“那我看中了那幅画卷,我出手,不算抢你行吧?”曹子建确认道。
“曹少,即便让你抢行,我也愿意阿。”缪俊笑道。
“得,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曹子建说着,便是看向柳舒,开口道:“柳先生,我想问一下,我看中的了这里的一件东西,现在能跟你议价吗?”
“有些东西可以,有些东西要等人到齐了,才能进行售卖。”柳舒答道。
“那那件书画作品呢?”曹子建伸手指着条案上的那幅画卷,道。
“可以。”
“什么价格?”曹子建问道。
虽然柳舒对收藏没兴趣,但是对于今儿要出手的这些物件,他早早就跟人打听过具体价格了。
所以听到曹子建的询问,柳舒开口道:“那画卷,你要的话,一万大洋。”
这价格一出,缪俊眉头一皱。
因为在他看来,就那乌黑乌黑的画,凭什么卖一万大洋?
这让缪俊忍不住开口道:“舒老弟,那谁的画作阿?这么贵?”
“董源。”柳舒答道。
“董源?谁?”缪俊压根就没听过这个名字。
柳舒这就将自己背了一夜的信息说了出来。
“董源,字叔达,洪州钟陵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南唐时期,曾任后苑副使,由于副使是一个闲差,所以他又被称作“董后苑”。”
“董源工山水,早年学唐代大画家李思训。”
“后面又传承了王维的水墨山水。”
“这个王维,就是写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王维。”
“宋代书画家米芾,在《画史》中给了董源很高的评价。”
“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峰峦出没’等等。”
“他的画风影响了后世的许多画家,尤其是在南宋以后,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派“董巨”画风被世人所重视。”
“到了元明以后,“董巨”画风几乎成了山水画主流,统治着山水画坛近千年,成为华国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总之,缪老板可以将他看成华国很厉害的一名画家。”
“而且,我跟你实话实说吧,那画我找行内人看过,他们跟我说,这是宝贝,低于两万大洋别考虑出手。”
“我也是看在你跟我父亲相熟的面子,才只要一万大洋的。”
“舒老弟,这董源被你说的这么牛逼,而且行内人也说是宝贝,那你为什么不直接两万大洋卖给他们?”缪俊不解道。
这一问,问得柳舒一愣。
其实,有些话他没说,那就是那些行内人给他的答复就是这是一幅疑似董源的画作而已。
究其原因,是董源的作品,很多人都没见过。
加上其山水画风格多变。
根本没有一个统一性。
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敢妄下结论。
不过对此,柳舒自然不会如实相告,毕竟那会影响画作的价值。
只得道:“那些书法大家手里没这么多钱。”
可缪俊也不是傻子,笑着开口道:“我看他们也不敢保证,这就是那董源的作品吧?”
柳舒闻言,沉默了半响,最后开口道:“缪先生,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
“要不是疑似,这就不是一万大洋那么便宜了。”
本来曹子建还想跟柳舒讨价还价一番的,奈何,他的耳边听到了一道脚步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显然,要来其他人了。
虽然说,那老外看不出,但他不敢保证后面来的人里有不懂字画的。
所以,曹子建直接道:“行吧,一万大洋就一万大洋,我要了。”
“曹少,考虑清楚,那幅画,刚刚我们进来的时候,那老外就在看,但是他没第一时间过来跟舒老弟谈价,说明对这画存疑。”缪俊忍不住开口道。
“老外他懂个鸡毛。”曹子建心中腹诽道。
因为相比起老外,他更相信自己的目鉴。
这在古玩行,有一个专业名词:望气。
就是对一件事物总体做出的迅速判断。
举个例子,你第一次到一家餐馆,一进门,还没吃,但你已经知道这餐厅好不好吃了。
就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卫生,桌椅餐盘的摆设,服务员的热情程度,店内的客流量。
使你在一秒钟之内就做出了一个快速的判断。
对于书画鉴定来说,望气是体会一幅画作的气韵。
所以这种望气,对鉴定者的眼力有极大的考验。
鉴赏家对书画的笔墨,造型,图章,题跋,装裱等诸多项目,有相应的认知和判断力。
抓住几个重点,就立刻可以得出结论。
而老外对华国书画的鉴定,主要是通过对艺术史的学习,归纳形成了所谓的‘形态学’的分析法。
这种方法借鉴了西方美术史的鉴定方法。
在他们的认知中,笔墨不过是描绘题材的一种技巧。
并不能作为鉴定的独立标准。
他们更注重绘画风格的线条,形态,色彩,质地,留白,空间感等综合表现。
听起来,更偏重客观的理论分析。
只是,这种偏重客观的分析,适用于西方绘画,而非华国绘画。
因为华国绘画,是以画家人格,文化修养为基础的“情绪”的表达。
这也使得,华国绘画,有一个西方人永远都不懂的词。
笔墨。
再有就是印章问题,关于盖有贾似道印章的作品,曹子建手里就有。
而这作品上的印章,跟自己手里作品的贾似道印章,呈现出相似的状态。
且印泥泛白褪色。
虽然不能断定这幅画出于董源手笔,但也不排除其手笔之可能。
此画的重要性,在曹子建看来,已经不在其与董源的关系,而更在其雄伟完整足为早期山水画的典范。
这类作品,放眼整个华国都是孤品的存在。
所以一万大洋,不亏。
随着曹子建将钱交给柳舒之后,门外进来了两个人。
第305章 鬼子和洋鬼子都来了
这两人中,有一人曹子建还认识,正是当初陈庆文邀请他去书画鉴赏会上见过的钱华。
收下钱后的柳舒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这就朝着曹子建和缪俊开口道:“曹老板,缪老板,你们先聊着,我去招待一下。”
随着柳舒的离开,缪俊朝着曹子建低声问道:“曹少,这董源真有柳舒口中说得这么厉害?”
“对。”曹子建点点头。
“所以你刚入手的那幅画卷,真的是董源的画作?”缪俊继续问道。
“我也不敢保证。”曹子建摇头道。
“这....”缪俊嘴角猛地一抽,道:“你不敢保证,怎么就敢花一万大洋入手?这要不是董源的画作,不就亏大了?”
“不见得。”曹子建缓缓开口道:“其实,这画是不是董源的,不那么重要。”
“哪怕这画的作者是张三或者李四,但是这画它到代,那就够了。”
“懂吗?”
“不懂。”缪俊很是实诚的摇了摇头。
曹子建知道,这解释起来实在有些费劲,干脆也就没在话题上继续,转身来到条案边上,将画卷给拿在了手中。
不过他没有直接将其收入储物戒指,毕竟这画太大了,而且边上这么多人,实在有些不方便。
更何况,这会他看到已经跟柳舒客套完的钱华正往自己这边走来。
“子建....”原本,钱华是准备跟曹子建打了个招呼的,但当他看到对方手里抱着的画卷后,立马改口道:“咦,你手里拿的是?”
“刚入手的一幅书画。”曹子建答道。
“哦?”钱华顿时来了兴致,问道:“谁的作品?”
反正这幅画自己已经买下,所以曹子建也没隐瞒,道:“疑似董源的画作。”
“什么?”钱华闻言,惊呼道。
对于专门研究书画的他来说,董源是何许人物,他可比柳舒和缪俊了解透彻的多。
“钱老,别激动,只是疑似罢了。”曹子建开口道。
“能否让我鉴赏一下。”钱华要求道。
“可以是可以,只是这画尺幅太大,要两个人才能完全展开,要不等回头去我那院子里再看?”曹子建开口道。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