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113节

  “哦。”曹子建应了一声。

  不多时,张好好端来了一壶热茶以及一盒精致的糕点。

  经过跟脚盆国人的一番拉锯战,曹子建这会肚子早就饿了。

  闻着糕点和茶的香味,这就拿起一块放进了嘴中。

  随着两块糕点和一杯茶下肚,曹子建这才进入了正题:“好好,有想过开家店铺吗?”

  “开店铺?”张好好面露疑惑之色道:“卖什么啊?”

  “眼镜。”曹子建答道。

  听到卖眼镜,张好好眼中疑惑更甚。

  在他心中,曹子建跟眼镜应该完全扯不上关系阿。

  “对,目前京城好像没有国人的眼镜行吧?”曹子建问道。

  张好好努力回忆了一下,点头道:“好像确实没有,洋人的都是有几家。”

  “所以,为了打破洋人的垄断,发展民族工业,我们必须要在京城开设一家属于自己的眼镜行。”曹子建开口道。

  “曹兄弟,你的志向足够远大,只是这眼镜行并不是说开就能开的阿。”张好好开口道:“先不说那些技术吧,光是制造眼镜,就是个问题。”

  “既然我来跟你说这个,货源的问题你就不用操心。”曹子建说着,便是开始胡诌了起来。

  “实不相瞒,早些年,我曾随家人去苏州游玩。”

  “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个做眼镜的老师傅。”

  “老师傅见我聪慧,遂起了收我为关门弟子的心。”

  “我也想着技多不压身,就跟着老师傅学习了一段时间。”

  “哪曾想,我在这一行极有天赋,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便掌握了七七八八。”

  “前段时间,就开始自己研发眼镜,谁知道,还真让我生产了出来。”

  对于曹子建的这番话,张好好并没有过多怀疑。

  因为苏州算得上是华国眼镜的发源地了。

  至1735年,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

  “怕你觉得我在胡诌,我特地将我制作的眼镜带来给你看看。”曹子建说着,便是将事先准备好的眼镜从口袋里取了出来。

  望着面前这副小众而又别致的眼镜,张好好双眸一亮。

  随即拿在手上仔细端详了起来。

  “小比例圆框设计,传递出温和儒雅的气质。”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如此典雅的造型,与知识分子的书生气质相得益彰。”

  “书生气,国潮风,这是借古通今的手段,把民国风格,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好阿,好阿。”

  听着张好好的评价,曹子建淡笑道:“评价这么高嘛?”

  “不高,一点都不高。”张好好开口道:“起码在我见过的所有的眼镜中,这种样式的眼镜,绝对算得上史无前例。”

  “那如果这副眼镜给你定价,你觉得卖多少一副合适呢?”曹子建问道。

  而后忽然想到了什么,继续补充道。

  “对了,这眼镜还有矫正视力的作用。”

  “还能矫正视力。”张好好自语了一句。

  毕竟在西方光学玻璃眼镜传入华国之前,国内的眼镜大部分是保护眼睛的水晶平光镜,茶晶、墨晶等遮阳镜和能够放大的老花镜。

  很少有能够矫正视力的近视镜。

  “按照那些洋行出售眼镜的价格,像这种眼镜我觉得最少也得30大洋一副。”

第123章 谈妥事宜

  听到如此高的定价,曹子建不由一惊。

  一副30大洋,十副那就是300大洋,一百副就是三千,一千副那可就是3万了,一万副就是30万了。

  “这价格,会有市场吗?”曹子建担忧道。

  “肯定有。”张好好笃定道。

  见张好好如此自信,曹子建也就没说什么,而是问道:“有没有兴趣跟我合伙?”

  “需要我投多少?”张好好问道。

  “并不是让你投钱生产。”曹子建摇头道:“因为这眼镜我已经生产出来了,差的是销售。”

  “子建兄的意思是,你负责提供货源,我来负责店铺,销售店员以及眼镜店的宣传工作?”张好好开口道。

  不得不说,跟聪明人合作确实省心。

  三两句话,便是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对。”曹子建点头:“分成的话,我九你一,怎么样?”

  “完全没问题。”听到这个分成比例,张好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毕竟这年头,像眼镜这种稀罕货,难得并不是销售,而是货源问题。

  “目前,眼镜的款式比较单一,就这一种。”曹子建补充道:“如果生意好,后期会慢慢上新,款式会越来越多。”

  “每副眼镜都有着他们的近视度数,可以满足不同的近视人群。”

  听着曹子建的话,张好好双眸愈发明亮。

  “当然,我们也可以承接定制服务。”

  “像在镜架上刻福、禄、寿、财等花纹图案。”

  “还可以雕刻店名,字号,人名等等要求。”

  “镜框的材质也可以自由选择,像金,银,这些都是可以的,不过像当下比较流行的玳瑁和象牙我这做不了。”

  “为什么?”张好好不解道。

  大哥,我那个世界,可搞不来这些玩意。

  即便能搞到,那也是分分钟要进去的节奏。

  曹子建心中这么想着。

  毕竟不管是玳瑁还是象牙,在自己世界都属于违禁品,不能交易的。

  所谓玳瑁,其实是海龟中的一个种类。

  其龟壳色彩非常独特,可以做成漂亮的工艺品,于是玳瑁就变成了行走的钻石,被过度捕杀,成了极危物种。

  因此,玳瑁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买卖玳瑁及其制品都属于违法行为。

  “保护濒危动物,人人有责。”曹子建随口答道。

  “啥?”张好好听到这句自己从未听过的话语,有些不明所以。

  “没事,你只用知道,这玩意不好弄就行了。”曹子建摆了摆手,没在这话话题上继续,而是道:“关于定制眼镜的价格,自然要高一些。”

  “还有,这三十大洋一副的价格是针对我们国人的,倘若是外国人来购买,就不止这个价了。”

  “这点我举双手赞同。”张好好接口道:“那些外国人当年入侵华国的时候,不知道抢走了多少财宝。”

  “绝对不能便宜了他们。”

  “要我说,每副眼镜,最少得四两黄金。”

  “反正好东西,不愁没人要。”

  别的不谈,单单对外这条战线上,曹子建和张好好十分统一。

  “嗯。”曹子建微微点头:“前期,我会先交给与一千副眼镜,让你去操作。”

  听到这个数字,张好好讶然道:“这么多?”

  按照30大洋一副算的话,这可就是3w大洋了阿。

  “子建兄,你就不怕我起贪念,拿着这一千副眼镜跑路?”张好好开了个玩笑。

  如果不是知道张好好的为人,曹子建还真怕。

  但清楚对方为人的曹子建知道,张好好绝对做不出这种事。

  毕竟一个能将价值几十亿的书画,全部捐献出来的人,会在乎这点小钱?

  也正是因为这点,曹子建才会选择跟对方合作。

  “不怕。”曹子建笑着摇了摇头。

  见曹子建如此信任自己,张好好一脸认真道:“我绝对不会辜负子建兄对我的信任。”

  “这几天我就抓紧筹备,到时候店铺开业,我喊你。”

  “嗯。”曹子建点了点头。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对了,假如店铺开业的时候,你没找到我,就不用等我了,照常营业就行。”

  “子建兄这是要干嘛去?”张好好疑惑道。

  对于张好好,曹子建也没隐瞒,如实道:“要去趟津门,处理一些事。”

  “那地方我熟,不知道有什么能帮得上子建兄的?”张好好开口道。

  毕竟他爸的盐业银行就开在那。

  曹子建想了一下,觉得这事还是别跟对方说了,当即摆手道:“一些小事罢了,我自己能处理好。”

  不过张好好还是坚持道:“子建兄,这突然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难免需要一些帮衬。”

  说着,张好好取下自己系在腰间的一块玉佩递给了曹子建,道:“子建兄,这块玉佩你先拿着。”

  “假如有什么需要,可以去盐业银行找张福。”

  “见到这玉佩,他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帮你。”

首节 上一节 113/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