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105节

  摊主之所以敢开如此高价,是因为这瓷片正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瓷的瓷片。

  汝瓷,影响了后世千年华国人对美的认知。

  支钉烧,香灰胎,玛瑙釉。

  汝窑是五大名窑中当之无愧的魁。

  这不得不归功于北宋汝窑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因为它,汴京城西南三百多里外,数十里窑厂,炉火不断。

  ‘雨破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就是形容汝窑之美。

  最贵的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亿港币的高价成交。

  之所以价值汝瓷高昂,除了其美之外,还跟他烧制时间短,存世量极为稀少有很重要的关系。

  公元1125年,靖康之耻彻底粉碎了大宋王朝的梦华。

  金朝在灭辽之后,驱兵南下,直逼北宋都城汴梁。

  宋朝的文强武弱换来的就是兵灾战火。

  随着金兵入侵,宋室南迁,汝窑也不复存在。

  在历史的长河中,汝窑仿佛一曲华彩的乐章,但只是昙花一现。

  汝官窑与他的烧造工艺,在华国大地上神秘消失,掩埋在厚厚的封土之下长达近千年。

  自二十世纪初,现代考古学传入华国后,考古学家做梦都想找到消失已久的汝窑遗址。

  直到2000年,才终于找到汝窑中心烧制区。

  目前汝瓷传世品不足百件。

  大部分都被存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一小部分则是在民间藏家手中。

  值得一提的事,盖章狂魔,弹幕始祖,爱新觉罗,牛皮廯乾隆,不仅喜欢在书画上盖章,在瓷器上他也同样喜欢赋诗咏叹,并且还会命宫中匠人镌文于器。

  所以在传世不足百件的汝瓷中,就有二十二件被乾隆刻上其题的诗。

  正是因为其稀缺性,使得如今陶瓷收藏圈,对于能收藏到几片宋代汝窑瓷片已算十分幸运。

  “大爷,不过两片碎瓷片而已,怎么要价这么贵阿?”

  张林民之所以明知故问,无非就是想探探摊主的口风,好为自己讨价还价做打算。

  “小伙子,这可是汝窑瓷片,2w6并不贵。”摊主解释道。

  见对方知根知底,张林民也就没在器物上找还价点,直接道:“这样,两片1w8,我要了。”

  “不行,不行。”摊主摆了摆手:“我要这次便宜卖你了,下次就卖不了这么高价钱了。”

  “你的意思是,你手里头不仅这两片?”张林民双眸一亮。

  “是阿。”摊主点头道:“早些年,国家还没发现汝窑遗址的时候,我们那村子地里随便一挖,都是这种瓷片。”

  “当年我爸就挖了几百片不止。”

  “当时拉到城里卖,一毛钱一片都没人要。”

  “于是,我爸就将其重新带回了家,一直在家里放着。”

  “直到前些年,我看到一则新闻,说在澳省那边,一箱218片北宋汝窑瓷片拍出了2875万元的价格。”

  “经过一对比,发现跟我家的差不多。”

  “这时,我才明白自己原来是个富一代。”

  “老家在?”张林民问道。

  “宝丰清凉寺村。”摊主答道。

  地点没问题,汝窑窑址确实在那。

  “大爷,那你手里一共还有多少片这样的瓷片阿?”张林民继续问道。

  “没仔细数过,但保守估计还有白来片的样子。”摊主答道。

  “如果我全要了,价格上能不能优惠点呢?”张林民开口道。

  摊主想了一下,道:“那一片按1w2500给你。”

  “1w一片怎么说?”张林民讨价还价了起来。

  “那太便宜了,不成。”摊主摇头道。

  随即,双方进行了一波讨价还价。

  最后,摊主决定以1w2一片的价格卖给张林民。

  商议好价格的张林民,这就朝着曹子建和范阳开口道:“曹兄弟,范阳,到时候买下这些瓷片,如果你们想要,那咱们就平分,怎么样?”

  “可以。”范阳点点头。

  “行。”曹子建跟着应道。

  毕竟这价格不算特别贵,还是有点赚头的。

  随即,三人决定去一趟宝丰清凉寺。

  毕竟范阳老丈人的眼镜厂就在那边,也算是顺路。

  “大爷,你开车来的还是?”张林民问道。

  “我坐动车过来的。”摊主答道。

  “那咱们走吧,我开车。”张林民招呼摊主一声。

  “不不不,我晕车很严重,路上肯定会吐在你车上,就不跟你们一起了,我一个人坐动车就行。”摊主摆手拒绝道。

  “位置的话,咱俩加个微信,我将地址发给你们。”

  “也行。”张林民也没勉强。

  双方这就添加了联系方式。

  摊主将位置发给了张林民。

  同时,张林民直接在微信上将两片汝瓷瓷片的钱转给了摊主。

  “钱收到了,那我们等会见。”摊主说着,便离开了。

  曹子建,范阳这就上了张林民的保时捷卡宴。

  车子启动,朝着宝丰清凉寺村而去。

  路上,范阳突然开口道。

  “曹兄弟,张哥,这其中会不会有诈阿?”

  “毕竟百来片汝瓷碎片呢。”

  “应该不会。”张林民开口道:“如果对方说自己手里有一件整器汝瓷出手,那十有八九就是个骗局。”

  “但碎瓷片,以前在清凉寺村确实挖出了很多。”

  “反正主要还是看东西对不对,不对咱们就别买。”曹子建跟着开口道。

  毕竟这不是民国世界,到处都是天眼,即便埋地雷,起码不用担心身家性命。

第116章 抵达清凉寺

  几个小时的车程,车子终于驶到了宝丰县。

  “我给那摊主拨个语音,问问他到哪了。”张林民朝着曹子建和范阳说了一声后,便是将车子停到路边。

  随后取出手机,拨打起刚才那摊主的语音。

  响了几声后,语音接通。

  “喂。”手机那头响起了摊主的声音。

  “大爷,我们已经到宝丰县了,你大概还有多久能到?”张林民问道。

  “小伙子,不好意思阿,刚才我错过了一班车,可能要耽搁几个小时了。”摊主充满歉意道:“要不你们先去吃个饭,然后在周边先逛逛。”

  “等我到了,给你们打电话。”

  “好吧。”张林民应了一声,就近找了个饭店,对付了一顿。

  重新回到车上,曹子建见时间还早,这就朝着范阳开口道:“范阳,你老丈人的眼镜厂是不是就在附近?要不我们先去那边?”

  “成,我打个电话问下。”范阳说着,便是掏出手机联系起自己的老丈人。

  随着电话挂断,范阳苦笑道:“我老丈人晚上有个应酬,看来只能明天了。”

  “好吧。”曹子建也没勉强。

  最后,张林民提议直接去清凉寺村等,毕竟在那边还有一个汝窑窑址展示馆可以参观。

  三人一拍即合。

  车子行驶在清凉寺村的一条小河边上。

  “范阳,这是不是就是清凉寺河阿?”张林民望了一眼车窗外,朝着范阳问道。

  毕竟范阳作为宝丰的女婿,对于宝丰县的周边肯定比他和曹子建要了解的多。

  “对,这条河,自北往南,贯穿了整个清凉寺村。”范阳点头道。

  “听我老丈人说,曾经在这条河的河床边上,堆积着大量的匣钵和碎瓷片。”

  “数百年的沧海桑田,使得这边的人对于汝瓷是什么都不了解,也就没人关心这些破碎的瓷片意味着什么。”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当地村民对此都无动于衷,还抱怨那些东西挡住了水道。”

  “这就是古玩的信息差。”曹子建接口道:“你不了解,就认为这是一些废品,但当你了解后,就知道这其实是宝贝。”

  “说白了,捡漏,捡的就是这个信息差。”

  “没错。”张林民赞同道:“如果我能穿越回过去,肯定要将这些碎瓷片通通收集起来。”

  “到时候留给后代子孙,并嘱咐他们,这些瓷片在将来会非常值钱。”

  “张哥,你怕是小说看多了,连穿越这种事都出来了。”范阳嘲笑道。

首节 上一节 105/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