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 第95节
尤其上了高速,竟然还可以跟小轿车飙一飙,以至于惊得司机目瞪口呆,差点翻车。
若非寒冬腊月天,跑上三两分钟,腮帮子就被冻的受不了,余阳非得高吼一曲狼烟起,江山北望……
然后回到老2号塑料大棚,让驴待在外面,自己钻进马厩。
可惜在里面吃住了一天,不见身体有任何变强的感觉。
“都是爹妈生的,为啥驴进来变强了,我进来就不行呢?”
余阳瞅了瞅驴吃的麦秸碎末,还有水泡的各种谷壳,犹豫许久,最终否定疯狂的念头,也放弃了成为超人的机会。
旋即开始实验。
让人送来鸡鸭鹅,牛猪羊。
等待期间,又研究了研究磨坊。
升级二级村镇中心之后,磨坊可以增设风力设施、水利设施。
只是磨坊只有石磨磨粉、石磨磨豆浆、石头碾子轧辣椒面等功能,一直以来不受重视,也就没进行改造。
余阳当即让人送来建材,安排农夫打造风力磨坊。
许久。
老2号塑料大棚开了天窗,四扇木质浆叶在高空中缓慢旋转,磨坊传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再次进入其中。
里面只是多了一些传动装置,特性也只是加快了食物产出,除了空间更大,塑料大棚几乎快要容不下,其余再无变化。
余阳折腾许久,最终失望的回到马厩。
下一刻,视野中浮现出半透明提示。
[鸡,无法乘骑,无法培育。]
[鸭,无法乘骑,无法培育。]
[鹅……]
[牛,可乘骑,速度稍慢,耐力较强,培育周期1天,适应期10天,适应期可离开马厩。]
[羊,可乘骑,无培育价值。]
[猪,可乘骑,培育价值略低。]
余阳根据眼前提示,调整培育方向。
比如牛。
可以瘦身,增强速度,降低耐力。
也可以增肥,全属性降低。
“增肥……肥牛火锅吗?”
鲁西黄牛也算一个大型品种。
在马厩培育1天,再牵出马厩,放在其它地方饲养,等适应期结束,应该就可以宰杀吃肉。
“严格来说,马厩的作用,不是养殖,而是类似减肥训练营、增肥训练营,通过某种技术,调整牛的激素,让牛在接下来的适应期,快速变瘦,或者快速增肥。”
余阳大概搞懂了马厩的原理,旋即看向自家的驴。
这厮变壮了,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因为从小开始培育,或者因为每天培育一次?
“看来要进行长期试验。”
余阳了解之后,总结了一下现有建筑。
民舍自带菜园,但产量较低,只能用于尝鲜。
哨塔可对附近区域进行警戒,类似警报器,搭配3D鸟瞰图,等于有了监控。
初级农田可用于培育农作物。
铁匠铺可以DIY金属制品。
船坞可以实验建材配方。
马厩可以培育大型肉牛、肉驴、肉猪,暂时还不清楚能不能培育可以乘骑的鸟,或者鱼。
余阳念及到此,将一辆自行车丢进马厩。
毕竟这玩意也可以乘骑。
可惜马厩却毫无反应。
…
来自泛县的范涛,为了表明投资十里营的决心,盘下了供销社门头,以及供销社后面的院子,外面的林子。
并从平东县采购大量建材,委托市二建董事长帮忙出谋划策。
同时。
农妇们帮扶的个体户们,也纷纷找信用社贷款,从家庭式生产,变成砖窑产业区生产,再在省道,或在街里购置门头商铺,进行销售。
小小十里营,忽然间就形成了商业雏形。
但又似乎变得更忙碌。
到处都在拆迁、改造、扩建……
没人闲着,全都在赚钱。
不知不觉中。
时间来到农历十一月廿八。
阳历的1月15日。
县农支行批下了三元农业1000万抵押贷款,并根据市里的指示,给了1000万信用贷款。
余阳拿到资金,第一时间找来韩垓乡和佛陀庙的乡书记、乡长、副乡长等等,商议跑马圈地。
两边早就眼馋十里营的变化,只是人多了,事就多,内部意见不统一,也就拖拖拉拉到现在。
韩垓乡还好,3万人口,大多数压到极个别,沿用十里营的承租方案,劳力负责平整大豆种植区,妇女进入蔬菜产业区,老弱病残享受大锅饭待遇。
并且十里营现在兜里也算有点钱了,加上董建投资的100万养猪资金,正在南边建造福利院和敬老院。
到时候,把老弱病残集中到一起,再设置一个轨道停靠站,双方相当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因此,韩垓乡从明天起,借用十里营的18位村长,开始征地
但佛陀庙经济较好,人口高达15万,耕地约有30万亩,并且内部分成了三个群体。
一部分属于富户,希望保持现状,该干什么干什么。
一部分拥护寺庙产业,认为佛陀庙应该把更多资金用于扩建寺庙。
一部分属于贫农,心向十里营。
佛陀庙乡大院,肯定希望向十里营靠拢,毕竟老董都来了。
你不向老董靠拢,你就不是自己人,今后别说升迁,怕不是吃人家一顿饭的事,都能给你翻出来。
但这里面牵扯到许多执拗的信众,就比较麻烦。
并且。
“我们也想过土地置换,比如老张家的耕地,距离十里营较近,但老张家不愿加入十里营产业区,而老王家的耕地,距离距离十里营较远,却愿意加入十里营,按道理讲,双方可以交换一下耕地。”
“但这里面涉及到村集体的问题,以及交换完耕地,老张家距离耕地远近的问题。”
“总的来说,佛陀庙需要时间才能整合。”
余阳拿着佛陀庙的相关信息,思索良策。
这时。
老妈的娘家人,自家大舅来了。
对方是一个家住佛陀庙东北方向的旧县乡,白天睡觉,晚上码窑,也就是给窑洞摆放砖坯的汉子。
一块跟来的还有旧县乡的乡书记、乡长。
“三元,小时候你父亲尚未转业,伱跟你妈常年住姥姥家,二姥爷可没少疼你。”旧县乡的乡书记,见面就套近乎,“那个时候,你喜欢在墙上写字,二姥爷每周都会跑学校给你找粉笔头。”
“别提了,就是因为经常在墙上写字,用铅笔和圆珠笔反而不顺手,字越写越丑。”
对方并不是自家二姥爷,更不是姥爷的堂弟之类。
只是同住一个村,按辈分应该这么称呼。
余阳邀请众人来到会议室,“领导,您这次来?”
“三元,咱这农业公司应该需要大量耕地吧?”
“巧了,我刚跟老董商量完,准备修一条十里营通往东岳景区南门的轻轨。”
“老、老董?!”乡书记吓一跳。
但瞅到泰市行政规划图上的路线,尤其涉及旧县乡的区域,瞬间双眼放光,“这么说,咱那要修铁路?”
“不是铁路,是轻轨,可以按站停,速度更快,前提是,市里修不起,也拿不到批文,这沿途的耕地,必须划给三元农业,然后把轨道搞成厂内专用,咱才能修建,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明白了,不就是把旧县乡变成三元农场嘛,我举双手同意!”
“光您同意不行,必须下面的村子也同意。”
“来之前,我们就做好了工作,2万人,10万亩地,少数服从多数,把耕地承包出去,释放劳动力。”
余阳看向一直想插话的佛陀庙众人,“虽然佛陀庙跟十里营属于兄弟乡,但现在只能手快有,手慢无了。
等韩垓乡搞完,18位村长前往旧县乡帮忙。
到时候,厂区轨道暂停竖轴延伸向佛陀苗的计划。
改为横轴延伸到平东湖,再沿着平东湖西岸,拐向东北角。”
佛陀庙乡大院的人们,怅然一叹,“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余阳摇摇头,“那不是封建迷信,那是信仰。”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