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农业狂魔

农业狂魔 第85节

  余阳琢磨许久,大哥大终于响了。

  “歪?”

  县支行副行长:“是我,大当家,我查到了,那辆丰田凌志是泰市蓝海国际贸易投资公司的资产,法人代表是个普通人,股东名叫孙翔,应该是假名字,银行系统有认识他的,说是老孙的幼子。”

  余阳知道老孙,目前在东山排行老三,但过不了几年,对方就会退居正协,然后又被免了职务。

  印象中,似乎跟老董关系不错。

  但对方幼子跑来强买强卖,跟老董的真正关系,恐怕也不咋样。

  至于怎么应对……

  如果没有老董这个大反派,咱或许还要担心自家被耍手段。

  但有老董在,指令下不来,有什么好应对的。

  “这样一想,老董还真管用。”

  余阳挂了电话,回到小洋楼。

  老支书凭借手里的德高望重,无需两名长矛兵帮忙,就轻而易举的拿到了赔偿款,足足20万。

  只不过,小青年和十几个保镖脸上,全都多了一个巴掌印。

  余阳微微皱眉,“打就打了,打人家脸做什么,被外面知道多不好?”

  常福疑惑道:“打他不就是给外人看的,说明咱牛比吗?如果打了他,不被外人知道,岂不白打了?”

  “你这都跟谁学的歪理?”

  “黄乡长、廖鹏飞。”

  “以后离他俩远一些。”

  余阳说完,摆摆手,“放了吧,留着没啥用,埋了还占地。”

  青年闻言,低着头没说话,带着保镖急匆匆离去。

  余阳又示意常禄,“这小子的爹,准备查封咱们公司,你带几个人去趟东山府,把蓝海国际贸易投资公司砸了,咱十里营不记隔夜仇。”

  “那这次要不要让外人知道?”

  “外人不知道,咱岂不白砸了?”

  “懂了。”

  ……

  京城。

  “领导,黄河水量连年下降,平东湖的作用也远没有以前那么重要,尤其今年,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都没能蓄满整座湖,说明它经受住了考验,而未来不可能年年出现百年难遇,我们只要保持现状,再开发商业价值,它绝对可以孕育出一系列产业,帮助平东县脱贫。”

  “小董,你说的我们都能理解,但民营企业的觉悟,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远远跟不上管企。假如我们承包出去,民营的最终目的是赚钱,他会不会为了利润,改造平东湖?会不会为了利润,释放污染物?会不会为了利润,饲养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水生物?要知道,平东湖不止是蓄水池,还是淡水湖,它养活了附近几个地市的人民群众。”

  “领导,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管理,从水务,到水质,再到水利,一层层划分责任。”

  “小董,监管人员也扛不住糖衣炮弹啊。”

  “但如果无法给平东创收,那边会更穷,更混乱。”

  “我们再考虑考虑。”

  会议室中。

  老董起身送走主管部门的人员,本打算找个地方点根烟,秘书却凑上前。

  “领导,余阳派人把孙翔的公司给砸了。”

  “为什么?”

  “孙翔跑到十里营,打算15万收购三元农业,此外,全民大会的刘副主任,写了查封三元农业的条子。”

  “一群藏头露尾的小人,连正儿八经的文件都不敢下达,砸就砸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担心他们对您不利,毕竟早些年……”

  “他们不敢,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我喝茶的时候全都说出来,他们一个也跑不掉。”

第72章 咱十里营没那么乱

  385路段。

  十里营的上下坡,早已被十里八乡所熟知。

  甚至传到了周围的几个县城,以至于越来越多的车辆,跑来上高速。

  乡里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修建十字路口、扩宽省道、安排人员24小时执勤的费用,咨询泰市路桥集团的设计师之后,在上下坡设置了收费卡。

  并听取设计师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比如菜贩子免费。

  比如外来车辆统一收取10元,

  比如过路的大巴车,可在十里营免费上下乘客,并免费上下高速。

  这日上午。

  十里营交通运输公路站站长,像往常一样,巡视了仅有两个金属起降杆,两张桌子的收费卡。

  刚拎起贴了反光条的擀面杖,打算指挥下高速的车辆排好队,两辆悬挂东山府牌照的警车,闪着红蓝灯光,快速靠近。

  从乡里招来的收费员,心惊肉跳道,“站长,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我是正规的!”

  站长拍拍胳膊上的臂章,没好气的回了句,然后挥舞擀面杖,示意警车,“干嘛的?靠右行驶,后面排队,没看到那么多车辆都等着呢吗?”

  第一辆警车的副驾驶,落下车窗玻璃,伸出一个小本本,“执行公务!”

  “那就去拳铺下高速,别在这逗留,否则罚款500,省得出了事故,怪我们十里营。”

  警车内嘀咕一阵子,副驾驶的干事,推开车门走下来,瞧了瞧下坡路,“你们这可是违法的。”

  交通站站长再次拍拍臂章,“你跟谁说法呢?驾驶证出示一下。”

  “……”

  “再就是,高速违规停车,每辆罚款500,扣6分。”

  “老乡,抽烟抽烟。”

  “下高速就下高速,啰嗦什么……执行公务是吧?”

  “对!”

  “每辆车50元,交了费,收好条子,就可以下去了。”

  “咱这公示牌上面,写的是10元。”

  “看清楚,私家轿车10元,你这是啥车?放心,发票是正规的,可以报销。”

  “……”

  交通站站长目送东山府的干事去缴费,扭头看了眼远处十字路口的工地。

  只见远处的乡长,左手拿着电话,右手比划了个OK的手势。

  ……

  平东县。

  县大院正在召开‘十里营蔬菜产业研讨会’。

  时至如今,谁都明白老董想要什么。

  那就是‘第二個寿光’。

  而寿光也已经知道十里营正在建造3万亩塑料大棚。

  人家那边的市里,直接出资7000万,铺设玻璃钢瓦大棚。

  县里再出资3600万,打造蔬菜交易大厅。

  同时,当地又出资5000万,以及给农户贴息2亿贷款,用于扩建16个蔬菜基地。

  如此强力的支持,令穷的叮当响的平东县,瞬间压力山大。

  这种感觉,就像临近过年,富人给孩子砸钱买买买,穷人却只能给自家孩子纳一双千层底布鞋。

  所以,县里召开憋屈会议。

  商讨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让三元农业快速崛起。

  而会议室的黑板上,已经罗列出众多蔬菜的市场状况。

  比如黄瓜。

  80年代中期,寿光刚起步的时候,种的就是黄瓜。

  那一年,寿光的黄瓜,卖到了20块钱一斤,并且供不应求。

  以至于第二年开始,想赚大钱的人,纷纷投资塑料大棚种植黄瓜。

  然后黄瓜大丰收,冬季价格暴跌到2块钱一斤。

  总的来说,三元农业若想凭借黄瓜赚大钱,很难。

  比如韭菜。

  寿光的韭菜种植保有量,至少10万亩。

  以最普通的品种计算,每亩每茬收割2000斤,等到腊月中旬,至少有2亿斤韭菜上市。

  再比如青椒、花菜、西红柿,寿光也在增加种植面积。

  不过,即便如此,东方依旧严重缺少蔬菜。

  一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二是塑料大棚种出来的东西,成本高,售价高,许多家庭消费不起。

  就像豆苗。

  三元农业之所以能卖出去,那是因为冬天没人种植,市场处于一片空白,人们都想尝尝鲜。

首节 上一节 85/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