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 第601节
负责指挥作战的空部退役将军,体验过双方火力差距后,认为被动防御过于吃亏,索性出动所有战机,一举夺下制空权。
很快,35架高性能米格25,与20架J11B同时升空。
···
北美,五角楼。
与三元农业初次交手,令将军们倍感压力。
一是在火力方面,资本主义确实比不上集体主义。
因为资本主义的导弹,需要花钱买。
集体主义的导弹,造就是了。
所以第一轮互相亮剑,三元农业的飞弹和导弹,足足是北美的五倍之多。
以至于两个指挥所,眨眼覆灭。
二是三元农业对石墨诈弹和电磁脉冲弹的应用,简直就是出神入化。
因为一枚石墨弹最多覆盖一万平方米,这看似很大,但放在空中,相对F15和F16的飞行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三元农业的感知作战系统,却可以精准计算出F15和F16的飞行轨迹,并提前引爆埋伏。
如此强大的计算和推算能力,简直就是量子级。
也令北美五角楼严重怀疑,三元农业搞出了平东科技局捏造的AI。
然而战争依旧要打。
艾娜克依旧要抢。
北美军事顾问-兰德公司高管,分析道:“可以确定,飞鸟I型侦察机全部被击落,并且艾娜克地区没有新的起飞。”
拉姆斯菲尔德:“是什么在支持他们的感知系统?”
“应该是卫星,他们的西塔(信号塔)卫星已经变轨,出现在西亚上空。”
“能不能打下来?”
拉姆斯菲尔德说完,便看到助理推送过来的‘西塔卫星’全貌。
那是一座类似埃菲尔铁塔的铁疙瘩,背后绑着一支运载火箭,很难看出核心部位在哪里。
并且这个大家伙在近地轨道,可谓横冲直撞。
毕竟精密的卫星,没谁可以撞过它。
拉姆斯菲尔德沉默片刻,“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或许是发射架,也或许是新型火箭,亦或者是空间站的框架。”
兰德公司还是有点东西,当场拿出巴蜀民用航天中心首次发射信号塔的计划,“我偏向于空间站,因为三元农业需要空间站进行育种试验。”
“可怕的成长速度。”拉姆斯菲尔德说着,揉揉太阳穴,“现在我方可以执行的最好方案是什么?”
“空战,夺取制空权。”
“可我们很难应对石墨弹+电磁脉冲,这是我们以前不曾面对过的战争。”
“但我们必须夺下制空权,否则我方的所有指挥所,都将被精准打击,最终导致失败。”
拉姆斯菲尔德闻言,想到如同落饺子的F15和F16,摇头否定,“艾娜克已经失去后勤补给,我希望的是消耗,令三元农业知难而退,而不是跟对方拼损失。”
“那就只能让北方联盟和南方联盟,一西一南,用人群战术夹攻艾娜克,等艾娜克矿场消耗的差不多,我们再出动精英部队。”
“可以试试。”
···
艾娜克,前线哨。
得益于刚刚出动米格和J11B,摧毁了进攻方的重型武备,并给对方造成难以统计的伤亡。
匍匐在掩体中的两万战斗单位,面对北方联盟和南方联盟的杂牌军,毫无压力。
甚至一些负责控制飞弹的黑胖子,干脆穿上盔甲,拎起长枪,进行白刃战。
毕竟白刃战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意志力。
事实也是如此。
机枪扫射收割,很难令冲锋的杂牌军感受到死亡的威胁。
但一尊顶着肉块和内脏,全身赤红的黑胖子杀过来,却可以令杂牌军忘记手里握着的突突突,下意识抬手格挡。
不知过了多久。
或许空战牵动了云层,也或许西亚的天气本就如此。
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抛洒下磅礴大雨。
南方联盟和北方联盟的杂牌军,在进攻受挫后,终于开始大范围溃退。
第366章 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联合防务
艾娜克战役爆发之前,联邦资本的军事顾问-兰德公司,曾参考非洲S1赛季,详细剖析过三元农业的作战方式。
先用高空高速战机,抢夺制空权,并对200公里以外的目标,实施高精准打击。
等战斗爆发,200~50公里范围内,使用农机拖拽的陆基导弹覆盖。
50~10公里,使用改进型喀秋莎覆盖,又叫飞弹密集阵。
10~3公里,迫击炮覆盖。
3~1公里,掷弹筒打击。
1000米内,重型机枪抬高一尺,盲射封锁。
同时还会根据敌我双方的距离,搭配一些地雷、陷阱、暗堡、铁丝网等等。
总的来说,三元农业不会跟敌人近距离接触,崇尚火力至上。
但今天,艾娜克防线没有地雷,没有迫击炮,没有掷弹筒,更没有重机枪。
有的只是全身包裹盔甲,手提长枪横冲直撞的黑胖子。
足足三千多。
他们手中的长枪,枪尖极长,造型酷似东方古代的斩马刀,可刺、可劈、可横扫。
他们穿梭在倾盆暴雨中,映着电闪雷鸣,凶恶残暴,状若疯魔。
兰德公司也曾对这种全身盔甲,进行过全方位剖析。
参考石油大王雇佣国际殺手,在玉米地埋伏余三元的时候,锁眼卫星采集的信息。
这种盔甲的外层,疑似采用‘临界厚度的超轻钛基镁锂合金’制作,并且表层拥有低可探测类植物基隐身涂层。
内部则分别为涤纶化纤缓冲层、高分子防水透气膜、简易机械外骨骼支撑架。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1:1仿制,并测试的数据。
这套盔甲不仅可以无视常规子弹和破片,还可以缓和导弹炮火的冲击,保护使用者的听力和内脏。
可惜单套造价高达1500万美刀,破损后又无法修复,再加上盔甲重达50公斤,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极为苛刻,放眼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和势力,会像三元农业这般,在单兵领域砸这么多钱和精力。
但白刃战的效果,确实远远超过枪械。
南方联盟和北方联盟的16万杂牌军,面对这种打不死、打不动、冷冰冰的杀戮机器,短兵交接不到半小时,就已经彻底失去斗志。
前军急流勇退,后军前仆后继,前军和后军碰撞后,后军看到冲杀上来的黑色怪物,以及遍地的残肢断臂、猩红血水,瞬间造成大溃退。
然而这是战争。
无论投降,还是逃跑,都不代表战争结束。
溃军离开艾娜克前线3000米,接二连三的炮弹砸落下来。
离开前线5000米,重型炮弹铺满大地。
强大的火力,令抱头鼠窜的十数万溃军,一时间难以辨别方向。
而紧随其后的黑胖子,一边杀戮,一边分散向两侧,一边指引己方炮火,犹如驱赶羊群一般,裹挟着溃军主力,冲向联邦资本围绕艾娜克打造的防线。
很快。
“Fire!”
“Cover fire!!!”
突突突~~
轰轰轰!
虽然北美大兵的重机枪和炮火,令溃军逃亡的脚步微微一滞,但屁股后的死神和更密集的三系炮火,又迫使溃军加快了脚步,顶着联邦资本的攻击,涌进北美防线。
几乎同时。
溃军后方,一辆辆装甲战车,在三元农业密集炮火的覆盖下,或者说掩护下,出现在北美大兵眼前。
这些战车拥有极低的底盘,甚至可以说贴着地面。
而战车上方的装甲模块,犹如一个完整的龟壳,根本看不到炮塔。
组织防御的北美大兵,猛地瞪大双眼,“Oh,shit!”
北美,五角楼。
借助锁眼卫星和大兵作战录像,看清前线战况的将军们,齐刷刷站起身。
“是S!典瑞国的Strv103!”
伴随话音,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浮现出上个世纪60年代,典瑞囯列装的,适用于沼泽、河流、山地、雪地、无重型桥梁等地形,自重37吨,高度仅为1.9米的战车。
其由博福斯公司研发,采用拉茨维克(Leansverk)公司的悬挂装置,沃尔沃(Volvo)公司的发动机···
优点是:无炮塔,射速极高,相比豹1的每发23秒和65%命中率,其每发只需13秒,命中率约70%,并且可以减少1名乘员,以及低车身,减少中弹面积,增强了生存能力和乘员防护力。
缺点是:需要先进的自动装填装置,否则无法‘行进间射击’,只能短停射击,并且火炮固定,需要先进的感知和火控系统。
不过,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在三系合金、感知作战系统、高精密机械制造的改进下,出现在西亚的这辆底盘更低、块头更大、造型更像王八的无头战车,既然余三元敢拿出来,作用肯定非常大。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