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483节

一看她那双滴溜溜转的大眼睛就知道这是借口。

“你连饭都吃不完,上什么学,你看看你哥哥吃的多干净,快,张嘴大口。”

朱霖显然已经没了多少忍耐度。不过,这两年她被这丫头磨的棱角都没了,性子也更稳重,再怎么生气,她都能忍着。

“我才不学他呢,哥哥是个大胖子。”

骆涛听小丫头这么无情的吐槽她哥哥,刚吃进嘴里的豆腐脑,也忍不住喷了出来,还好手快给捂住了。

不然今儿的早饭是没法坐下来继续吃了。

朱霖也是忍着笑,“不准说哥哥胖,小心让哥哥知道,他以后不带你玩了。”

这“胖”字可是小十月最不喜欢听到的字眼。

朱霖这么一说,小丫头立马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以最快的速度偷偷向外面瞅了一眼,没发现哥哥的身影。

才扭过头,捂上了嘴。

好一会儿,在朱霖以要把她说她哥哥胖的话告诉小十月的要挟下,小丫头才乖乖听话把已经凉了的米粥喝完。

这丫头在家里有时候还真的怯她哥哥小十月的势。

小十月平时也没有凶过她,更多的是爱护她,也不知道她怎么就愿意听他的话。

也许这就是血脉压制。

用过早饭,骆涛非常机智地接过了洗碗这项家务。

其实家里有何姐跟二梅在,这洗碗的活怎么也轮不到骆涛亲自动手,今儿洗碗无非就是做个样子给朱霖看。

主要是昨儿夜里,战也战了,就是当主持人这事两人还是没谈拢。

不过,局势也已经出现了倾斜的姿态,骆涛是处于下风的地位。

朱霖当主持人,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这还得在她有能力驾驭,那么这档美食纪录片的主持人才真正属于她。

忙完家务,骆涛准备从鱼缸里捞出两尾,一公一母朱顶紫罗袍送人。

骆涛可做不到苍蝇从眼前一过就知道公母,这分辨金鱼他还得一尾一尾捞上来看。

这几年老爹骆少逸可没少跟鱼把式们学习养金鱼的知识。

几年下来他也颇有一点心得,之前的两尾朱顶紫罗袍,现在已经繁衍出三十多尾。

自从鱼市这玩意儿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了京城金鱼圈里的稀罕物,在天坛公园和牛市街都炒到了几百块一尾,要是一公一母出售价钱还要翻几番。

从这不难看出“玩儿”,没钱那是不行的。

骆涛倒是不缺这点卖金鱼的钱。

他都是送人,今儿趁老爹不在家,手里握着小网兜赶紧抄。

别等他回来看着了,又该舍不得送人。

他这边正小心翼翼捞着金鱼,就听旁边的鱼缸也有动静。

骆涛一回头就见小丫头趴在旁边的鱼缸边,“丫头,一边玩去,不准碰金鱼,小心你爷爷看到了,揍你。”

这一天小丫头就没老实的时候,什么事她都想掺合一下。

这不她见骆涛拿小网兜捞金鱼,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找一棍,正搅动着缸里的水,寻找快乐。

骆涛越说她越来劲,搅的更欢。。

骆涛见状赶紧跑过来制止她的危险行为,就见鱼缸里的睡莲这会儿真的成了睡莲,叫都叫不醒,躺在水面上。

“哟!你看这睡莲的茎都被你给弄折了,看你爷爷回来,怎么收拾你。”

这丫头太过机警,见骆涛生气,赶紧扔下了手里的棍,迈着小短腿往屋里跑,她这是准备跟她刚做的坏事撇清楚。

看着她落荒而逃的模样,骆涛只能苦笑着道:“这丫头就做坏事在行。”

没了小丫头的调皮捣蛋,骆涛偷鱼的大业进行异常顺利。

捞出来一尾,就小心装进事先准备好的罐头瓶里。

小丫头进屋也没干别的,而是在门后偷偷观察着院中。

看爷爷是否回来。

骆涛捞足了金鱼,便到东院跟朱霖招呼了一声,“那什么,我得去王先生那里一趟,要是天明导演他们来了,记得呼我。”

重点拍了拍自己的腰间挂着的BB机。

这BB机以骆涛两世为人的眼光来看,就两个字:很土。

可这也架不住它在八十年代是高大上的代名词。

平时骆涛很不愿意戴这玩意儿出去,正跟别人谈事,不一会儿,就一阵“噼、噼、噼”的响声。

烦都烦死了。

这个时候在别人眼里腰里别个BB机,这就是有钱人的象征,谈生意,拍婆子,装13的神器。

要是这么理解,那就显得十分的俗,俗不可耐,俗到家了。

人类创造出来的科技永远赶不上人类的想象。

更何况骆涛还是个重生者。

今儿艳阳高照,是初春难得好天气。

左右两边的抄手游廊的木柱上栓了几根长绳,上面搭着花花绿绿的被子和被单。

此时,朱霖正拿着藤拍在仔细拍打着每一床被子。

见骆涛过来也没停下手里的活,也没多过问他这时候去王先生家干什么?

淡淡地回了一句:“知道了。”

骆涛自然是听出了她的小埋怨,便假模假式的帮着抻了抻被子。

“回头儿,你去学习一下,…拍这档纪录片虽然说是咱自家的买卖,但也不能马虎。”

骆涛想了一夜也知道为了这点小事,不值得两口子发生冷战。

“知道了。”朱霖还是那么淡淡的回了一句。

骆涛自讨了个没趣,摸了摸鼻子,便不再多说。

他前脚刚离开东院,身后就听见朱霖的自信。

“哼,就知道你会来求我当主持人。”

骆涛差点没被她这句话憋出内伤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一秒,一抬头就让骆涛心惊肉跳,便见小丫头趴在石桌上,在拿着小棍敲打着罐头瓶,惊吓罐头瓶里的金鱼。

大喊一声,“别动!”话音刚落,便飞奔了过来,一把抄起罐头瓶抱在怀里。

小丫头明显是被骆涛的大喊吓着了,呆在原地看着骆涛。

父女俩四目相对,骆涛一点不掩饰自己的气势,小丫头闪着大眼睛,神色狡黠像只小狐狸。

非常自然的放下手里的小棍,然后没事儿似的,大摇大摆地从骆涛眼前离开。

“这孩子不管管是不行,太调皮了。”

骆涛也就嘴上说说,真要她管小丫头,他一准下不手,说白了他就是嘴上说说,过后不会采取一丁点实际行动。

管孩子这事还要数朱霖是专家,她眼睛一瞪,小屁点立马老实。

至于能管多长时间,这还得看小屁点的心情。

骆涛推着自行车,顶着初春的温凉,带着两尾朱顶紫罗袍,不急不躁地往王先生家去。

今儿拜访王先生还是为这次拍摄美食纪录片的事。

他老人家不光是文玩大家,更是位美食大家。

骆涛就是看中了老先生的一身才华,从去年有意要拍摄纪录片,骆涛就先后登门求了他很多次,他老人家才勉强同意给做美食顾问。

错过上班的高峰期,街上显得很是清冷。

白色顶子,海洋色的无轨电车拖着两节长长的车厢在马路中间穿梭。

大街还有着国人口中称赞的“争气车”公交车。

更多的还是两节车厢有着“红棺材”之称的公交车。

名字是有一点吓唬人。

现在要说人们主要的通行工具还是要说是,“嘀铃铃,嘀铃铃。”

手指一动,这就是响亮京城的二八杠自行车。

自行车的王国可不是白叫的。

看着马路中间身穿制服的同志吹着哨,双手挥舞着旗子指挥交通。

这便是八十年代的交通现状。

这也属于回忆这个年代最好的片段之一。

离开宽阔的马路,驶入相对狭窄的胡同,这时自行车的响铃声就显得更加悠长。

东城芳嘉园胡同。

骆涛抱着罐头瓶进了王先生住的大院。

刚进院就碰到一位大爷端着碗,坐门墩上,见来人是骆涛,麻溜起身打了招呼:“哟,这不骆爷吗?吃了吗您呐?”

骆涛也没想到还有人给他打招呼,忙回道:“谢谢您嘞,刚吃过。”闻着味,还不忘朝大爷碗里瞜一眼。

“嚯,这大清早的,您老胃口真好,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京城非常地道的小吃,(就是地道,说京城美食没地道这两个字,就缺少了灵魂)

最初是宫内的吃食,名叫苏造肉(苏灶肉)以五花肉为主,后来又以猪下水等为原料,再加入丁香,甘草,肉桂等制成,又称为“药膳”。

后来从宫中流到民间,普通老百姓哪能吃的起五花肉,经民家烹饪大师改良,就演变成了现在的京城卤煮火烧。

光听名字,档次就掉了不止一星半点。

首节 上一节 483/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