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250节

“好了,你这些马屁还是留着我办好这事你再拍吧!不然,我真怕你写书骂我。”

这阵子渔夫是真的太火了,隐隐有在文坛独占鳌头的意思。

领导便借机打趣了一番骆涛。

骆涛只好连连赔笑,口称不敢。

“小秦,把我这份饭给我装起来。你去后厨找吴师傅,看看有没有剩下的汤汁了给我再加点。”

他特别有意思,这些话都是小声跟秦华说的,他不好意思亲自去,便吩咐秘书干。

这样节约勤俭的作派,是让我们又爱又怜。

中国改革之路也正是有了这么一批为国为民着想的公仆,我们才能创造我国经济改革的奇迹。

秦华接过他的铝饭盒,笑笑点头,也不说话就去食堂的后厨落实领导的“战略部署”。

李领导又对骆涛笑着说:“骆涛同志,你接着吃。”

临走还指了一下食堂那洁白墙上的红色标语。

“节约用粮,备战备荒。”

这句可是够早了。

“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这两句说的好像骆涛会浪费粮食似的,怎么说他也是挨过饿的人,这点基本公德还是有的。

领导也太小看人了。家里虽说是开酒楼的不差吃喝,但朴素节俭的生活作风还是要继续保持。

领导一走,食堂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有不少人看着骆涛指指点点。

“这人谁啊?跟领导坐一起吃饭。”

“他,你不认识,西昌楼的老板,京城人都叫他骆爷,可是个厉害的角儿,没事儿别招惹他。”

有认识骆涛的,也有不认识骆涛的。

这些都不能耽误骆涛此时要做个令人尊重的干饭人。

“我说,您怎么还在这儿吃哪。”秦华出来见骆涛还在坐着吃饭,似笑非笑一道弯月眉,手里提着他的光荣使命。

“我说秦大秘,你还是赶紧去好好工作吧!还在这儿磨磨蹭蹭领导要是知道了,准没你的好。再说了,我又没吃你家的大米。”

骆涛掀起了这大碗,扒拉着在碗边残留的几粒粘性较大的大米,往嘴里送。

秦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着说,“合着,你真把这市里的食堂当你家开的了。吃完赶紧颠,没听到别人都开始议论你了吗?”

“我又没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议论我,说明我有群众基础。得,劳您驾把这饭盒物归原主。”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吃光拍拍屁股走人。

“我说……”

等秦华想说点什么的时候,骆涛都已经出了食堂门口了。

“这人,真是欠他的。”他看了看桌子上的餐具,唯有苦笑才能解忧。

“小秦,刚才走的那人就是西城的骆涛。”

这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秦华跟前,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

他心里本有点微怒,但见来人,这气就全散了。

“哦,王主任,您没说错刚从走的那个就是西城的骆涛。”

秦华虽说是李领导的大秘,但眼前这人可是他的上级领导。

老老实实回答问题,至于他为什么询问就不是一个做下属该问的了。

“哦,没什么。就是久闻大名,今天没想到看到了,别说他还真是一表人才。”

聊了几句骆涛,他就非常自然的把话题转移到了李领导的午饭上。

“这又是李领导没吃完的饭吧!啧,小秦,你做为领导的秘书,怎么能不督促一下领导按时按点吃饭,你的工作做的有失妥当。”

官大一级压死人,秦华也不敢反驳,就会点头“是是”,“好好”的应承。

王主任见他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加上态度还是非常诚恳。

摆了摆手。

“知道就要记在心里,没别的事,你快把饭给李领导送去。”

这官威也耍的得心应手。

“好,您忙。”

秦华在这大院子里,过的也是如履薄冰,虽说现在靠上了大树,但他在机关的群众基础还是非常的薄。

又加上家里也没有人走仕途,现在全靠他自身的坚持和经营。

能不交恶就不叫交恶,一直都在给自己一个老好人的人设。

秦华提着饭盒走远了,王主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蹙眉,又看了一下窗外,笑了一下,认为自己有可能想多了,这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清楚。

……

骆涛回到了家,就高兴地把这个目前来认为是好消息的消息告诉了朱霖。

【月票推荐票】

第338章 兰亭书斋的规矩

从市里回到家。

仅用了一天时间,一个名为“青山绿水基金会”的绿色环保的机构就在京城成立了。

这不是全国第一家基金会,但绝对是全国第一家真正为环境出力为环境努力的基金会。

朱霖当了会长,其他人事任命暂且都是空档。

又过了几天,上面也下了通知,认可了“青山绿水基金会”是一家非盈利,旨在保护环境的基金会。

各下级地方政府应给予支持,且要对山林树木应加大力度去保护,对砍伐山林的行法应进行严惩。

此文件一出,在京城又是沸腾了一阵子。

这个基金会引起人们的热议,主要是因为青山绿水基金会的发起人是朱霖。

这完完全全以她明星的光环给带来的社会话题。

现在信息传播的途径除了报纸,就只剩下在电视上做广告,但这是非常不现实。

基金会现在就朱霖一个光杆司令,不需要有办公点,在家就可以处理这些事。

因此就少了一些爆光度,又加上骆涛找人不让报纸继续报道此事,这个话题也就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偶尔还是京城老百姓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媒体和老百姓不热议这事儿,上面和那些知识分子却是经常谈论。

这不昨儿个主任还送来了亲笔写的“青山绿水基金会”。

这是多么高的荣誉,能得到领导们的肯定。

十一月份,冷是不必多说的。

骆涛也套上了那久违的毛裤,穿上不光显的庸肿,行动还特别不利索。

一个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才不会在意毛裤这一点点的缺点,而去忽略它带来的温暖。

少年不知毛裤好,老来才晓它是宝。

外面冷风飕飕,一点也不影响书房内的骆涛,烤着小火炉,静心练字。

朱霖正在给骆涛汇报这几日基金会的工作情况,当听她说基金会吸收了不少西昌的员工,骆涛对此是非常高兴。

但听她丈母娘也进了这个基金会,就不由得不多问了几句。

“不是,咱妈不上班了,你就给她忽悠进了基金会。”

“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我那是忽悠吗,明明是请她,再说了她老人家是非常愿意做这事的。”

有理不在声高,朱霖对骆涛忽悠的言辞很不满,有理有据的讲事实来为她自己洗清白。

这话说的,骆涛还不占理了,只好不做声,想想忽悠自己父母也不算什么大事。

眼睛盯了一眼她手里的小本子,这下就不淡定了,上面记得都是人员名单和职务。

“不是,我就说你这几天怎么喜欢送小十月去老先生那学习,合着你这是拉壮丁去了。”

她还非常得意,“别废话,咱家就差你了。”

骆涛就是甩手掌柜,自从基金会成立,他就没有过问,全都交给了朱霖,也从来没想着在里面挂个职。

她说的一点都不假,这会员名单里闺女儿子都上榜了,西昌现在的人员几乎不落。

认识的几位老先生们也都愿意来基金会担任个名誉顾问副会长什么的。

还有不少朱父朱母和朱霖在人艺认识的同事。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好事,也都愿意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花钱。

“你代我写上不就好了。”看她那不为所动的样子。

只好乖乖提笔签上自己的名字,感叹道:“我怎么感觉此时的我有点像小白菜。”

她不屑于骆涛谈论这事,“对了,你要是没什么事,吃过饭就和我去一趟门头沟。”

“去那干嘛?”

“当然是和当地的政府部门谈一下具体的工作。还要请几位护林员,还有树苗的来源及管理等问题。”

没想到这几天的时间,她就能把这基金会的事给理的这么清。

两人吃过饭就把小丫头交给了在书斋忙活的苏桂兰。

简单聊了几句,小丫头见到奶奶爷爷那是非常的高兴,朱霖和骆涛的离开一点都没有影响她的好心情。

也不用安抚,就成功交接好了孩子的问题。

夫妻坐着徐乐开的那辆小吉普便离开了琉璃厂。

首节 上一节 250/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