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别样人生

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734节

九十年代的《侏罗纪公园》如果放在别的国家或地区来拍摄,肯定也达不到它原来的水准。最起码在视觉特效方面可以这样认为。

好莱坞这个平台,有一套完备的电影行业体系,它不只是特效牛逼,电影行业内的其他内容,它也能做到顶尖,好莱坞几乎把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顶级。

就像一台手机,里面各个配件包括硬件软件都是业界最好的,外观也无可挑剔,符合大众审美,自然会成为一台畅销的手机。

当好莱坞制作的影片足够优秀,又使影片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然后可以在全世界收割票房,赚到的钱又用来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不断循环,所以它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准。

相对于商业片,拍好一部文艺片,对导演个人能力的要求更高,对整个电影工业体系,编剧、制片、剪辑、配乐以及特效等硬件技术就没有商业片那么高的要求了,文艺片很少涉及特效,不需要气势磅礴的配乐,导演本人可以写剧本,也可以自己编剧。

文艺片与导演本人的关联性更大,有时候整部影片都会打上导演的烙印,所以基本上各种文艺片名导(伯格曼、戈达尔、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侯孝贤等等)可以出自全世界许多国家,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导演个人的才华。

其实,从文艺片的角度来讲,国产文艺片是有世界级水准的,从曾经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斩获的奖项就能看出,我们输出过很多质量顶级的影片。

只是近些年也没有那么优秀了,同时,别人的电影也在进步,竞争者多、变强了,而我们没有变得更好,当然,其中也还有一些无法说清楚的原因。

中国缺电影人才吗,实际上并不缺,缺的是其他东西。电影行业发展离不开平台和环境,有了好的平台,良好的创作环境,人才自然喷涌而出。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就像是给修理工人一个工具箱,如果他们能随时拿出称手的工具,

他肯定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如果在他需要扳手的时候不给他扳手,他是拧不动螺丝的。 不少人以为,中国要排出大特效电影才能证明电影工业的发展,其实不是的,全球化时代,只要钱到位,维塔,工业光魔,

甚至迪士尼也非常愿意帮你做特效,好莱坞一线影星也非常乐意演你的片子。所以说,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应该放在电影人才培养的一个问题。 导演人才,编剧人才,摄影人才,实力派演员等的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包括专业制片人的培养。 怎样让新人导演出头,怎样提高编剧的地位,怎样让对影视有兴趣年轻人比较低门槛进入这行,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影视行业也是需要天才的灵感的,优秀的导演不是能培养出来的,是天生的。

电影和足球一样。也是需要有足够大的从业者规模才能形成金字塔体系。只有有足够的能拍能拍优秀的中低成本电影导演出来,比如爱情片,喜剧片,恐怖片,剧情片等,那么能拍大投资的大片的导演才不是无源之水;

潘安志刚走,杨远恒叫住了准备下班的孟轻舟; “孟总,院线李明河下午来公司找我,说是魔都三次元和猫眼有人找上了他,想捧一部电影,什么意思你肯定知道,你看这事?”

孟轻舟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开机前召集了所有主创来燕京座谈,包括英皇推荐的几位港圈老油子; “不掺和,猫眼那边我会给老王招呼一声,人家怎么做我不管,你得给我盯紧了,别到时候出什么丑闻,老杨,现在上面查的是越来越严,

千万别心存侥幸!” “还就是王总出面给李明和的打电话,所以他才犯难了嘛,你最好早些给光线把口风透出去,下面的人才知道怎么办,我们上百家影城,监管还是有难度的!”

孟轻舟莫名的有些火大,特么拍电影的不想着怎么拍好,尽想着在院线找机会了,这种事实在有些恶心,杨远恒的话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老孟没耐心了; “行啦,这事我来办,晚上我会发一篇微博,懂得人自然知道怎么做,

你让公司旗下的影城负责人今晚关注我的微博。” 既然觉得麻烦,还不如从源头斩断这些人的想法,孟老板不需要顾忌谁的面子; 也就张一白哪需要他电话通知一声,毕竟认识几年了;

一进家门,紫萱和丫丫就发现孟轻舟脸色不对,两人相视一眼后,让阿姨把几个小孩子带去了后面家里; “怎么啦,又出什么事了?” 老孟笑着摇摇头,不打算告诉她们,在他看来,确实是小事;

“吃饭别等我,我去书房写点东西,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今天听说了一件事,原本近几年我已经很少在微博公开说点什么了,但这次实在觉得出声不行了; 既然愿意拍电影,那就请那些半路出家的“导演”们找准方向,

哪怕你请十个副导演呢,外人也不会说什么; 我以前就说过,做导演的,有两项能力必不可少,一个是专业能力,另一个是资源整合能力。商业电影对于第二项的要求要远高于第一项。

而早早在影视圈内摸爬滚打的吴京等人在这方面肯定强于同时间还在象牙塔里拉片的学院派导演。 可能近两年高票房的电影越来越多,某些人变着法的想从观众兜里掏钱出来,但自己又没哪实力,于是各种盘外招都使了出来;

不用找人联系万重山旗下院线了,这事我们不掺和,希望其他人也能好好想想,这么做,对国内的影视行业究竟是好是坏? 国内的票房爆款基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些本土化工作,然后加一点情怀,观众也能买账;

譬如说吴景的《战狼2》与美国爱国b级片,《红海行动》与好莱坞的黑影、血色太阳,《药神》与韩国社会片; 借鉴不算什么,只要能加入我们自己的东西,合乎逻辑,这样的电影,观众也愿意买票进影院;

我可以提前透露一点,万重山和光线共同投资的动画电影《哪吒》,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是饺子导演自己通过前面作品的探索,才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虽然距离电影上映还有一段时间,但我个人很看好这部动画片,也请大家拭目以待;

这些事情学院派导演能干吗?能干,但说句实话,他们干的未必会比吴景、郭凡干的更好,小野和耗子就干的不错,这点你们得承认吧?

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们天天研究的都是老塔安哲,说个你能听懂的词也得是巴赞的景深镜头。 大家出来的目标就算不是革新电影语言也得是完成自己的作者表达,谁会一开始就立志成为一个商业片大导演啊?

看到渣男心情不爽,蜜蜜和小圆脸也没心思吃饭,悄悄的尾随他进了书房,从头到尾的看完了孟轻舟写的东西; “我咋越看越迷糊呢,蜜蜜,你看懂了没?”小骨一脸茫然的在老孟身后嘟嘴;

“这有啥不明白的,肯定有人找万重山搞幕后交易了呗,不是虚提上座率就是买票房,离不了这两条!” 童丽雅诧异的拍了小狐一下:“真行啊你,这些事你居然还能搞明白,难道做了上市公式董事长智商也提高了?”

“呸!” 几位美女说话都很小声,担心打扰到老孟,紫萱见孟轻舟停了下来,关心的上前搂着他脖子,柔声问道:“你写的倒是酣畅,国内的那些院线老板看了,又要说你多管闲事了。”

“想管就管了,谁有意见,我需要在意吗?”

第1105章:筹备

著名导演谢晋老先生曾经说过,演员分三个阶段:第一是基调,第二个是个性,第三是魅力,基调是可以胜任任何角色,二是可以演出那个人物的个性,三是从角色中发挥个人魅力,

而最后一阶段是最高层次,演员不容易达到,但周闰发就是做的到。 谢老的评语是对发哥最高的褒奖。

所有强势的男二号,哪怕顶尖级的演员,无论梁超伟、刘德桦、张国荣还是郭富城,跟发哥配戏,在枪战片里, 都会情不自禁的在他面前变成小弟。

犯罪型电影大多都是以独辟蹊径的犯罪事件为题材,以角色造就戏剧冲突,从而反衬特殊题材下有关人性、情义等“以人为本”的核心所在。

《无双》有很浓的港式电影的味道,许多的画面都是对周润发过往角色的致敬,画家坐在一堆假币上,用手中的百元美钞点燃了嘴里的烟,这是小马哥的经典形象。

影片的开始,警方在分析这个伪钞集团时谈道,没有人知道画家长什么样,唯一留下的就是监控录像拍到的背影,而在《赌神2》里,吴倩莲扮演的角色疯狂迷恋赌神,但却从不知道赌神的样子,她想尽办法也只得到了一张照片,里面是赌神的背影。

之所以这部电影要找香港那边的影视公司合作,肯定是有原因的; 去香港拍电影,如果没有强势的本地合作方,都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人身安全肯定没问题,

但是给你每天添点小麻烦,也是很恶心人的。 在内地,要找一个在周润发面前撑得住的演员不多,而能够撑得起的,要么年龄不合适,要么就是和《无双》的气场不合,你总不能叫宝国大帝来演李问吧,

年龄合适,功夫老道的,也就一掌之数。 发哥在拿到正式剧本的第三天就迫不及待的飞来了燕京,和老孟在办公室里聊了很久,

他告诉孟轻舟,在《无双》的剧本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对孟轻舟写出这种港味很足的剧本,感到很惊讶。

具体的拍摄时间, 孟轻舟预估是在4月的下旬, 因为在立项之初, 各家投资方就确定了这部电影将在春节档上映,

那么最晚四月底就必须要开机,否则有可能会赶不上春节档。 鑫叔这个角色看吴刚老师有没有兴趣,原版的无双,是香港的老演员廖启智演的鑫叔,油腻够了,精细不足,把鑫叔这个角色演得过于懦弱了。

段奕宏自出道以来,一直是个体验派演员, 当年拍《刑警本色》,他把一个掏枪的动作,练了上千次。 拍《引爆者》,他真的去过了几个月矿工生活。

有人形容段奕宏是硬汉的外表,处子的心,而且他的身上始终有一种含而不放的魅力,和《无双》中正常状态下的李问有些像。 “孟导,这位就是演达康书记的吴岗老老师吧?”

剧本研读会上,发哥第一次见到吴岗,很是开心的邀请老吴一起坐坐,给孟轻舟一种粉丝见到爱豆一般的感觉;

段意洪拿着剧本和吴景小声讨论,看到孟轻舟在给周闰发分析角色,不由得想到自己当初接下这部戏的情景;

还是在宁昊的家里,自己刚一进门,就看到邢娜把酒菜都端上桌了,老孟却塞了一份剧本给他,还说什么“看完再喝酒!”;

一部电影的剧本字数本就不多,差不多半小时段意洪就看完了, “精彩,这剧本的编剧脑子是咋想的!”

“老段,别这样,大家是朋友,你这么夸,不是逼着我给你涨片酬吗?” 段意洪是真不知道剧本是孟轻舟写的;

《无双》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这种叙事方法用在电影里其实是很不符合逻辑的,首先让观众们直接目睹了本片的结局,这对带着悬疑元素的电影是十分不利的。

段意洪作为演技派,分析剧本那是必备功底,《无双》这样的剧本好写也不好写,好写在于编剧完全可以先写好结局然后按部就班地向前逆推,不好写在于反转之后指向的真相与前半段的叙述中事实的部分难免会无法一一对位,

他当时就向孟轻舟伸出了大拇指:“牛,老孟,你这剧本写的是真牛!” “怎么样,老段,有没有兴趣和周闰发飙一场?” “李问?”

“不然呢,你还想演画家啊?你会拿钞票点烟吗?你会双手持枪,大杀四方吗?” 热芭和小骨也来了,给孟轻舟的借口是向高手学习;

丫头自己把《无双》的剧本都看了几遍,确实没有适合她的,毕竟配戏的可是许文强、小马哥,那个女艺人不想和发哥一起演戏啊。 “小骨姐,想不想演软文啊?”

“我肯定想演啊,给周润发搭戏呢!唉,要照顾瑶瑶呢,再说了,我也没什么信心!”

首节 上一节 734/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这明星能处,有钱他真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