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别样人生

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718节

孟轻舟一看这三部电影,差点没笑出声,这尼玛是想坑万重山吧,出了名的烂片怎么全给集中到钟丽妨手里了? 还有已经投资的《流浪地球》、《哪咤》出现了资金短缺,是否加大投资也需要孟轻舟点头;

“哪咤的资金还不够?没听杨宇说啊,钟总,你了解过具体的原因了 吗?” 钟丽妨点点头,因为孟轻舟对这两部电影的重视,有什么风吹草动,她都是亲自了解的;

“我去彩条屋了解过了,后期太耗资金了,我让项目部做了预算,大概还需要3000万左右。” 王芷文用手肘顶了小狐一下,捂着嘴问她:“是光线以前那部动画片?”

“嗯,做了快3年了,到时候要是不怎么样,老孟肯定得发火,怎么,你可别说这三千万你想出!” 当然想投了,王芷文狐疑的看了眼圆润的小狐:“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孟总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好眼光,他看好的项目,从来没亏本的,难得有机会,小狐,我们投吧,而且投动画片总比投那些小鲜肉演的电影强吧?” 王芷文是公司走精品路线的坚定支持者,

对于那些所谓的小鲜肉,她是抱着拒绝的态度,为什么之前很少投资电影,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这些年“国产电影=烂片’这个命题在社交媒体上扩散的有些厉害,很多人对国产电影的印象已经差到只要是国产的统统不看的地步,

这种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国产电影在人们心中往往是负分起步,然后看演员,某些特殊的新鲜演员群体会直接减分。而这种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票房与电影质量不成正比。 以小时代为首的洒狗血型粉丝青春电影;

以封神传奇为代表的瞎**拍神话电影; 以澳门风云为首的我来圈你钱型贺岁瞎胡闹电影; 以上几种电影,每种都票房居高不下,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电影市场总给人一种一堆烂果树欣欣向荣的感觉;

另一方面,能引进国内的电影要么素质高,要么粉丝基础大,而那些我们听过的过不了审的电影也都是在欧美日韩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片子,也就是说,国产电影所面临的竞争对手都是世界上除了中国外各国电影工业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片子。

相信没有人看电影是打开豆瓣/IMDB然后找5分以下的片子看。但如果这么做了就会发现,全世界都在拍烂片,只不过我们接触国产烂片更方便。 国产电影题材上比不了日韩,技术上干不过欧美,论特色也赶不上印度,文艺片…我没看过,

只能说发展中国家有这种发展中电影市场挺正常的,普通观众能做的就是理性消费,让市场来调整电影产业; 说到对孟轻舟的了解,蜜蜜作为枕边人那是当仁不让,王芷文的话给她提了醒,对啊,既然老孟都看好,为啥不能投?

“芷文,我不好出面,你问问钟丽妨,咱们新历能投资不?” 还没等王芷文开口,袁玉眉说话了:“三千万,不算多吧,钟总,我认为公司应该继续投,你们还记得几年前的大圣归来吗,当初要不是孟总坚持,我们就错过了。”

众人陆续点头,这是事实,没什么好辩驳的; 见没有人提反对意见,钟丽妨和老孟交流了几句,这个议题算是结束; 蜜蜜和王芷文面面相觑,这万重山开会也太简洁了吧,这么快就敲定了三千万的投资,就不能多考虑一会?

“看我的,那什么流浪地球我一定给拿下!”小狐咬牙切齿的嘀咕了几句; 钟丽妨让大家看了看《流浪地球》的拍摄周期和资金使用情况,几分钟后开口说道:“郭凡现在就在公司等着我们的会议结果,还拉了吴景做说客,

大家看看,这事怎么办?” “钟总,差多少,我们新历投了!”小狐趁着所有人还在思考的时候,语出惊人; 老孟忍不住咳嗽了两声,杨老板,你能不能靠点谱,这是万重山内部的投资协调会,和新历有啥关系,让你们来旁听,

是希望她能有些经验,不要胡乱出手,她可倒好,啥都不问就要投资,有钱了不起啊! 金淑丽和袁玉眉坐一块,她俩实在忍不住笑了; “小狐,别着急,有你花钱的时候!”

全都是熟的不能再熟的老面孔了,小狐也不用收着,直接开了大招:“老孟,给句话呗,流浪地球还差多少钱,我们新历都能接着!” 孟轻舟恨不得把狐狸精揪过来狠狠的削一顿,他还不得不接话:“钟总,流浪地球的还需要多少资金,

如果没到没到5000万,按规定你们就定吧。” 钟丽妨不想看这两口子演戏了,冲王芷文说道:“芷文,你们新历真想投?” “呵呵,钟总,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当然愿意了,毕竟是孟总看好的项目,不过要是你们有自己的想法,

也没什么,以后一定也会有机会的!” 老实讲,钟丽妨其实不怎么看好《流浪地球》,郭凡耗时4年,前前后后公司和中影投了快3个亿了,宣发费用还得单说,与其这样,还不如再拍两部主旋律呢,新历愿意解忧,正中她下怀;

孟轻舟是真的无所谓,只要这块肥肉不是被别人叼走,万重山和新历谁上都行; 都知道杨老板和孟轻舟的关系,而且人家还是第一次参加公司的会议,这点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钟丽妨又假意的问了问老孟的意见,最终同意了新历出资的要求,具体的份额,下来再谈; 剩下的几份邀约,孟轻舟直接叫了停,不过还是有些区别对待,《魔都堡垒》和《阿修罗》直接给毙了,

倒是郭德刚的《祖宗十九代》,出于朋友之义,他没让万重山出面,而是交给了新历,就当是给她们一点教训; 电影,不是谁都能赚钱的! 除了会议室,小狐和王芷文相视一笑,这会开的太值了;

“蜜蜜,你觉得《魔都堡垒》和《阿修罗》咱们能投吗,都是大制作,而且我看了项目书上准备邀请的演员,都是大咖呢,应该没那么差吧?” “嘿嘿,我劝你还是死心吧,这么多年了,只要是老孟不看好的电影,

全都是巨亏,咱们现在是上市公司,还是谨慎点好,放心,实在没好项目,我有办法!” 她能有什么办法? 继续薅孟轻舟的羊毛呗! 各位大佬帮我寻思寻思,这几章哪有不对的?

如果有自动订阅的,麻烦到群里(1150980034)知会一声,老李负责弥补你的损失!

------------

第1088章:不想掺和!

从2016年开始,内地娱乐圈艺人的片酬以及出场费就出现了不可抑制的疯狂增长,尤其是造星运动成为资本割韭菜的主要手段后,层出不穷的小鲜肉、小花们面对制片方的狮子大开口;

孟轻舟没有用过所谓的小鲜肉,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没人敢给他推荐; 但小狐却对小鲜肉很感兴趣, 用她的话说,帮公司赚钱呢,不寒碜!

“小鲜肉”是网友和观众的说法,在影视圈子里,大家普遍认为是实力不足或者发挥不稳定的流量艺人。 小众电影、纪录片或者是类型片一般不会选择这些没有演技的流量明星。

一般都出现在青春偶像剧跟商业电影,前者因为年龄与人设相仿并且受众几乎一致, 所以如今变成了常态化。 商业大片里面选用小鲜肉是最受人诟病的。

选用这些没有演技的小鲜肉不一定会是导演初衷,毕竟谁希望在片场碰到一个不专业又时间行程密密麻麻的演员。 所以大部分都是出品方担心票房问题要求加上去的, 因为这么大的制作肯定需要目标市场更加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师的《长城》, 在选角方面世界级的马特达蒙、国内的老流量华哥、张涵雨,中流量生代彭于言、林更信、黄宣,已经覆盖了60、70、80、90的市场,但是片方觉得不够,95后00后咋办,于是就有了鹿含跟王俊楷两人的出现。

戏份方面也相当垂直,国际级领衔主角,老流量重要配角,中流量次要配角,而我们的“小鲜肉”,只有几个镜头。如果老谋子是重视他们?会这么少戏份?充其量只是应付出品方并且拿这个点做宣发而已。

“不行,老乔年纪太大了,和古丽娜不怎么搭,李一峰的古装我感觉气质也不怎么好,换一个吧!” 蜜蜜和黄岚正在讨论的是《香蜜》的主要演员; 黄岚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尽量用公司自己的演员,

而小狐却觉得这俩都和角色不怎么搭调, 建议重新挑选演员; “不搞试镜的话,杨总,那可以选的就太多了,咱俩还是问问导演的意见吧!” 黄岚也是资历深厚的老制片人了,对国内电视台的采购思路很了解,

在流量当道的当下,一部电视剧能有多少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选用; 至于演员的片酬,不是考虑的重点; 大部分电视台的电视剧采购人员其实并不会细致地看剧本,看团队,

他们没有耐心通过认真看完几十集剧的方式来真正走心地去体会剧到底是否好看,那什么是最直观的差异?——明星。 有明星=有粉丝,粉丝喜欢=有收视率,基于这个思考,所以电视台选片时都扎堆选择有那几个“卖钱”明星的剧,

没有明星的就不要。电视台的口味一明显,影视投资人害怕自己请不到明星剧卖不出去,于是只能尽量保证自己剧里有当红几位中的一位,不敢随便启用新人来担纲主演,害怕卖不了。 明星少,需求大,造成哄抢,明星也要有选择,

在大家的团队相差都不太多的情况下,自然是哪边给钱多去哪边,于是明星片酬自然水涨船高。 娱乐圈艺人的漫天要价有时候是贪心所致,但也有不少是市场原因决定的;

在热钱快速涌入的时候,会打破一个行业之前的供求体系,在生产环节制造出需求的过分旺盛。于是,一部分资源迅速变得稀缺,从而形成追涨。 不仅一小部分演员,一小部分导演、一小部分编剧也同样。

电影行业名导演约有十倍增幅,电视剧行业名编剧也有十倍增幅,和演员价格的涨幅相比,他们也不低。而且,行业内往往忽视了一点,这几年,受益最大的是制作公司。

演员成本的增加不仅可以转嫁,而且会提高行业的门槛。对于中小制作公司来说,控制项目的风险性增加,对于成熟的制作公司来说,更强的谈判能力使得他们会获得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同时他们也乐意于看到大量中小公司退出这个市场,因此,

往往会鼓励一些演员对外增加报价,何况现在很多演员是属于这些制作公司的。 至于独立在这些制作公司之外的演员,他们的经纪大部分都只是演员价值的代理商,基本没有过度到对演员进行系统性的开发管理。既然没有体系做支撑,

也就谈不上目光长远,所以水涨船高是正常的。 演员经纪又是整个影视行业里,为数不多对市场的敏感度很强的群体。 他们与一批演员副导演,都是行业里的包打听和百晓生,会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演员的报价。导演、

编剧还有摄影师、美术指导什么的,因为中介体系还不发达,这方面反应要弱一些,所以价格的波动没那么明显。 但演员的报价,与实际成交价之间的差距,也会让很多人咋舌,这是因为演员只是影视生产环节的资源之一,

并不是全部,所以他的实际价值是相对的,对于由名导演、名公司、名制作人……组成的项目,演员的稀缺性自然降低了。 与港台、国外最大的区别,应该是类型演员的稀缺。 而咱们国内演员的成长机制还不成熟,

造成演员必须要通过长时间的角色扮演,才能形成自己的类型特色。也就是说,我们的演员看起来很多,但明星其实很少。现在大陆的演员市场基本是个两头大的状况,底层人数庞大,顶层资源庞大,而中间层人数和资源都很有限。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状态,

相信未来会逐渐改变。 近十年来的影视市场的整体形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场需求。 电视剧行业是由电视台与制作方构成交易的主体,在国内,电视台目前还处于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环节,

因此,虽然表面上我们看到电视台很强势,实际上在整个市场生态链条中,电视台非常被动。 它的决策机制决定了电视剧的成本结构有时比它的观众认同度要更为重要,演员价格不仅代表电视剧可能存在的观众认同度,

也属于制作成本的主要环节。 所以在电视剧行业,各个环节都在推动演员片酬的泡沫,这有点像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 电影行业则由观众与制作方构成交易的主体,抛开电影产品本身的复杂度不谈,相对电视剧行业,

交易环节的复杂性就要强了很多,也就是说演员作为吸引观众的要素,重要度降低,导演、电影类型、营销再加上演员阵容是否能让观众认同决定了票房。 而且近十年来,除了在意识形态方面,对电影的放松要比电视剧来的更彻底,

仅从政策对院线的投资主体与电视台投资主体之间的区别对待,就能够比较的出来。所以电影行业的演员价格在热钱涌入之后,幅度显得不那么明显。 《人民的名义》汇集了张丰义、陆艺、吴岗、柯兰、莉等近40位资深演员。

聚美作为投资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更加了解,电视剧的总投资额1.2亿元,而其中所有演员的总片酬4800万元,不到电视剧制作总成本的一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近日在网上爆出一份当红男演员片酬和电视剧计划单。在这份名单中,

鹿含《择天记》片酬高达1.2亿,位列男演员片酬最高。突破5千万片酬大关的陈伟庭、霍剑桦、杨阳等分别凭借其热播电视剧获得高片酬,比如这两年热播的《如懿传》以及《老九门》等。

这些天文数字瞬间让舆论炸开了锅,讨论不仅围绕高昂的数字,也不可避免地涉及演员的基本功——演技。 因为很多年轻演员的演技不佳,引发了关于“演技和片酬不成正比。”的争议;

孟轻舟此时也和钟丽妨、金淑丽谈到了演员片酬的问题,从去年开始,聚美自制或者投资的电视剧,演员薪酬的占比从以前的不到30%上升到了50%,在金淑丽看来,这是极不正常的!

电影行业的片酬涨幅其实没有电视剧那么夸张,能抗票房的也就那么几位,其他的能涨多少? 更何况如今烂片横行,出品方亏本几乎十之八九,大银幕的演员们在面对影视公司的时候,底气也不如电视剧演员;

“金总,我听说黄晓名老婆一部电视剧收了八千万片酬,真的假的?” 年初的《孤芳不自赏》上映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被网友吧爆出杨影抠图的丑闻,离谱的是,就连导演本人在采访的时候,都影射她刷大牌,这在影视圈可是少有的事;

首节 上一节 718/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这明星能处,有钱他真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